張璐
有些大學,你總是要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才會第一次聽說;有些專業(yè),不去了解和學習,你永遠無法想象它的全貌。
而聽名字會被人誤認為是二本、學生總被游客圍觀拍照的華中農業(yè)大學(本文簡稱“華農”),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華農位于武漢市主城區(qū)的獅子山腳下,是國家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她坐擁近五百萬平方米的校園,有著雄厚的學科實力,卻低調得像一位田間農婦,從不張揚。
華農的校訓是“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短短八個字,鮮活地體現(xiàn)了華農知行合一、樸實勤勉的校風。
在華農都學啥
在新冠疫情期間,華農有師生滯留學校,引起大家的密切關注。在校友們想方設法援助母校的同時,在校的同學間卻已廣泛流傳著一個樂觀段子:在學校隔離,可以吃植物科學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植科院”)的糧食、蔬菜,可以殺動物科學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動科院”)的牛和豬,還可以撈水產(chǎn)學院的魚吃,怕運不回可以借工學院的拖拉機,完全實現(xiàn)自給自足了嘛!
的確,華農像極了一個自成體系的小世界。在這里,你可以在植科院親身體驗農作物的生長全程,通過分子基因水平解析植物的秘密,還可以趁著院里的興趣田到收獲期時在教室支起一口鍋;你可以在動科院學習母豬的產(chǎn)后護理,也可以在實驗中剖析動物醫(yī)學之謎。你既可以學園藝、學漁業(yè)、學茶學、學機電、學食品,擁有一技之長;也可以學育種與繁殖、生物技術工程、計算機與生物信息,在科學領域不斷深耕。
別人的實驗課,是拿著一堆瓶瓶罐罐做實驗或對著一堆方程式加加減減;我們的實驗課,是走街串巷尋找不同科屬的植物,是讓枯枝敗葉通過插花藝術綻放美麗,是觀察玉米粒的排列解鎖遺傳和基因知識。
別人的社會實踐,是去各個公司實習;我們的社會實踐,是在小區(qū)當植物醫(yī)生,是研究市中心的風景設計規(guī)劃,是分析濕地生態(tài)的保護與變遷,是調研當?shù)匾环N別致的美食……就這樣,在大街小巷里留下一個個步履匆匆的年輕身影。
華農的學子都很“接地氣”,但其實也很“理想主義”。我們都有一個夢,希望用自己“接地氣”的小技能,讓這個世界發(fā)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在華農都干啥
每一個來過華農的人,都會忍不住給出這樣的評價:學風優(yōu)良。
在華農,學習是頭等大事。我們沒有補考,期末卷面分不合格立即重修,考試作弊二話不說辦理退學手續(xù)。即使不是考試周,圖書館、自習室也人滿為患,小情侶走遍教學樓想找個空教室,最后往往也只能在旁邊人翻書寫字的聲音中好好學習。
在校學生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華農有三寶,早操聽力環(huán)湖跑”,因為每一個新生都被每天七點的早操、每學期二十小時的英語聽力、每學期十二圈及格的環(huán)湖跑折磨過,等他們升入大三成了新生的學生班主任,又無一例外會成為“華農三寶”的忠誠支持者,語重心長地告訴自己帶的小班學生們,堅持進行“華農三寶”給他們帶來了多么大的益處。
雖然學習氛圍濃郁,但華農學子可不是書呆子。相反,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們積極參加學生組織和社團活動,報名參加各種高含金量的大賽,還早早進入教授實驗室進行學習。在華農的十佳學生評比會上,每一個學生都德才兼?zhèn)洹⑵穼W兼優(yōu),他們成績名列前茅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學生工作、志愿活動,個個都閃閃發(fā)光,只差在頭上寫上“優(yōu)秀”二字。
只要用心汲取營養(yǎng)、努力生長,就一定會有收獲,這是小麥告訴我們的道理。
在華農都玩啥
華農的文體活動則完全不走低調風,相反,它一路高調,時常上微博熱搜,被各大主流媒體爭相報道。疫情時期,我們書記給學生的倡導信就上過熱搜,原因無他,只因在其他學校普遍以安慰鼓勵為主的老套官方信件對比之下,我們書記充滿熱情的話語是如此擲地有聲——“開學還早,不如就地春耕!”
無論是學生自己組織的幾乎每周都有的擺攤擺點小活動、劇社樂隊的專場演出,還是學校四季不斷、豐富多彩的官方活動,都充滿特色。
今年學校的文化主題是“生命”。迎新季,學校調動圖書館、藝術團和各大社團舉辦了118場活動迎接“生命的萌新”;藝術節(jié),學校邀請各大高校的學者為同學們帶來針對文學、音樂、播音和表演等內容的講座,一起感受“生命的脈動”;學術年會,師生們自由辯論,用共同的“求學者”身份進行科研問題的交流,在問題墻上寫上自己“生命的尋問”;跨年夜,學生們自己申報項目,擺攤設點,賣美食、賣文創(chuàng)、賣體驗,昆蟲宴、花卉展、微景觀等攤位盡顯學科特色,最后近四萬師生一起在篝火前體驗“生命的狂歡”。
今年畢業(yè)季,水產(chǎn)學院送別畢業(yè)生的龍蝦宴又引發(fā)了關注。網(wǎng)友們笑我們無愧“農業(yè)大學”的美名,我們笑他們吃不到食科院研發(fā)的紅酒奶茶、面點餅干。無論是工學院用拖拉機送別畢業(yè)生,還是植科院讓同學們手舉麥穗走方陣,都是一種詼諧的調侃。華農的學生愛學習,更愛玩,也會玩。上一秒在舞臺上表演熱歌勁舞,下一秒就能罩上白大褂直奔實驗樓。成為有用又有趣的學生,這就是華農人“生命的原色”。
在華農都看啥
據(jù)說武漢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中國人都知道去武漢大學看櫻花,武漢人都知道去華農看櫻花。
在華農的行政樓門口,有一株樹冠直徑約為15米的巨大櫻花樹。在同學們環(huán)湖跑、做早操的南湖大道上,櫻花樹綿延千里,一眼望不到盡頭。
事實上,作為武漢市校區(qū)面積最大的大學,華農可不止有櫻花。華農有“五月花?!敝f,花卉基地里百花爭艷,走在校園里,櫻花、梨花、杏花、梅花、桃花、菊花、郁金香、薔薇、百合、梔子……幾乎到處都是花,到處都能聞到花香。
要說起最著名的花卉,就要提到華農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了。油菜花在華農有特殊寓意,油菜界最德高望重的傅廷棟院士就在華農,他今年已經(jīng)九十歲,他的“油菜界的袁隆平”這一稱號或許可以讓圈外人更直觀地了解他的貢獻。學校以他研究出的“波里馬”油菜命名了通往油菜花田的主干道,他直到今天還會走在“波里馬”路上去看他的油菜。每到油菜花期,游人如織,大家都會從他的石像上讀到他作出的貢獻,言傳身教莫過于此。
華農像一座寶庫,植物種類多到植科院有教授專門為它編撰了一本厚厚的《獅山圖鑒》,總有學生表示從校門口走到宿舍的一小時路程像在逛植物園。武漢高校間還流傳有一個段子,提起鎮(zhèn)校神獸,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有鳥雀,武漢科技大學有魚,武漢大學有豬羊兔狐,華農有雞鴨魚蟲鼠兔貓狗松鼠刺猬烏龜野豬黃?!?/p>
單論鳥類一項,就已經(jīng)讓人眼花繚亂。華農有幾十種鳥兒,獅子山廣場戴勝成群,樹上梢頭經(jīng)常有喜鵲出沒,試驗田里的麻雀群總是可愛又可恨。它們經(jīng)常用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吸引你的注意,等你被“萌”得情不自禁放下鋤頭掏出手機拍照,它們就蹦過來叼起油菜葉火速竄走……
如果你熱愛自然,來華農看看吧,這里是各種生靈的天堂。
在華農都為啥
不可否認的是,農學在當今社會可能并不是一個就業(yè)薪酬高的專業(yè),即使聽我說了這么多,你可能還是在想:學農到底是為了啥?
“中二”一點的說法是,為了天下蒼生。
更準確一點的說法,就是我們的校訓——“勤讀力耕、立己達人”。你可能聽過很多關于未來的暢想,里面大概有這樣一條:未來的農民可以在空調房里操縱機器進行農業(yè)生產(chǎn),未來的農作物長得和樹一樣高,未來的農業(yè)是一個地位高、收入多的行業(yè)。這也是我們的期待,期待在那個未來,世界上不會再有饑餓,不會再有糧食短缺帶來的死亡威脅。
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這樣的未來,我們就是未來。3F4D03B2-90B9-4D8B-9193-65ABA516E9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