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思維趨于成熟,對閱讀文本有個性看法,這是極為正常的訴求。教師要有呵護“異論”的主觀意識,鼓勵學生質疑閱讀、展開個性申訴、推動互動交流、延伸閱讀思維,在充分討論和深度思考中完成閱讀認知內化。曹禺筆下的《雷雨》,以封建資本家周樸園家庭為背景,展示一眾人的個性特點,特別是紛亂的矛盾糾葛,將劇情推向高潮。學生閱讀鑒賞這部話劇時,因為所處角度不同,對劇中人物、劇情發(fā)展、作品背景等因素有個性看法。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創(chuàng)造更多深入交流和探索的機會,無疑能夠有效保護學生閱讀心理,也能夠有效提升其閱讀品質。
一、鼓勵質疑,整合閱讀問題
質疑性閱讀的基礎不是以求異為目的,而是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從不同角度進行解析,進而建立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認知。高中生閱讀思維比較活躍,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也趨于理性,教師發(fā)動學生展開質疑閱讀時,需要有更多提示,鼓勵學生勇于展示自我,提出個性閱讀問題,突出問題的創(chuàng)意性和探索性,為后面的閱讀討論奠定基礎。學生閱讀進行過程中,質疑問題不斷涌現,教師需要做整合篩選處理,建立問題集錦。在操作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有分類、分析、歸結的意識,形成不同類別的質疑問題。
曹禺筆下的《雷雨》,其戲劇沖突設計最為經典,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時,要求學生大膽質疑,將質疑問題提交到學習小組,然后進行集體梳理。學生對質疑性閱讀比較熟悉,教師在學生閱讀之前做出一些閱讀提示:這部劇人物集中在八個人身上,其矛盾沖突錯綜復雜,閱讀時,要先理清這些人之間的關系,然后梳理劇情、分析劇情,找到疑惑的地方,列出個性閱讀問題。學生進入閱讀環(huán)節(jié),開始對主要人物個性特點展開深入研讀,很快就列出一些質疑性問題。
學生質疑問題集中到一些人物身上。如周樸園,這是一個資本家,其生活荒淫無恥,卻要偽裝成珍視過往的君子,其嘴臉極為丑惡。圍繞這個人物,學生質疑問題比較集中:周樸園年輕時對魯侍萍始亂終棄,后來卻非常懷念這段往事,當魯侍萍出現在他眼前時,他的表現卻是避之不及,這是極為不正常的表現,周樸園是不是有妄想癥呢?周樸園的大兒子和繼母亂倫,作為精明過人的周樸園卻沒有絲毫察覺,這符合常理和邏輯嗎?周樸園思想陳舊,固守其封建道德,為什么自己的生活如此迷亂呢?……
關于魯侍萍這個人物,學生集中反饋的問題,多是同情和憐憫,也有學生提出一些質疑。如這樣的問題:魯侍萍經歷那么多苦難,為什么還這樣脆弱?三次展示她痛哭,讓人有些難以理解,雖然親情最動人,但作為見證過人間苦難的魯侍萍,這些場面的設計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她應該沒有了眼淚,更不應該“大哭”。魯侍萍當年被棄,她選擇接受,如今再度與周樸園見面,居然沒有絲毫的仇恨,這也是難以理解的事情。是這個周樸園毀掉了她的生活,她為什么沒有了仇恨呢?
關于四鳳這個角色,學生給予的是同情和愛憐,但有學生提出質疑,認為作者設計太無情,居然讓這么單純的姑娘與自己的親哥哥戀愛,這不是命運的捉弄,而是作者嘩眾取寵的設計。如學生的問題有:四鳳是無辜的,她不該承受父輩們的孽債,讓這個善良的姑娘接受這樣的殘酷現實,是對人性的褻瀆。這看上去是社會造成的,也是家庭造成的,還有作者造成的,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令人不能接受。
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文本內容,對劇中人物進行集中梳理,圍繞主要人物設計質疑問題。學生回饋積極,設計的問題有更鮮明的個性特點。學生有自己的閱讀視角,教師適時做引導,可以成功激活學生閱讀心理。劇情發(fā)展跌宕起伏,這是創(chuàng)編劇本的現實需要,作者故意設計更多矛盾沖突,符合文學創(chuàng)作的要求。學生從人性、理性的角度展開閱讀思考,提出一些個性觀點和問題,體現其閱讀思維的順利啟動。無論學生質疑問題有多少合理性,教師都要給予積極鼓勵,讓學生展開深度研學討論,通過問題解析,達成更多情感共鳴。
二、個性申訴,啟動閱讀思維
教師設計質疑閱讀活動,為學生提供個性申訴的機會,個人閱讀和集體閱讀相結合,學生在集體中展示自己的個性閱讀問題,或者是利用讀寫機會進行自我梳理和歸結,也能夠形成閱讀申訴。學生對文本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等要素有不同感知,提出的閱讀問題呈現個性化、差異性,教師為學生個性申訴提供平臺和機會,能夠形成更多啟動點,幫助學生順利進入到閱讀核心,在深度思考和互動討論中啟動閱讀思維。展示個性閱讀問題,其目的是引起更多關注,形成閱讀交流機會,教師有意識組織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其助學效果更為顯著。
學生閱讀劇本有不同感知體驗,教師刻意設計一些學習思考機會,要求學生主動申訴個性閱讀觀點,也能夠點燃學生思考主動性?!独子辍愤@部作品展示背景是封建社會,教師利用媒體手段展示相關材料,推出一些影視片段,學生閱讀和觀看過程中,結合劇本閱讀情況,提出不少個性閱讀觀點。如繁漪這個人物的討論,學生看法呈現較大差距。有表達同情的,也有表達痛斥的。同情的觀點體現在很多方面,其中來自周樸園的強力管制,如強迫繁漪喝藥,周樸園認為繁漪有病,采用威逼手段,讓大兒子周萍下跪,繁漪無奈之下,喝下了湯藥。這個過程看上去太過荒唐,繁漪有沒有病、喝不喝藥,根本與周萍沒有關系,但這個周樸園卻要硬扯上關系,其用心何在呢?難道是他發(fā)現了繁漪和周萍的奸情嗎?也有學生表現出不屑一顧的表情,認為這個繁漪,自己不能掌控命運,卻要毀掉繼子周萍,采用多種手段,威逼利誘,這個人物具有嚴重的性格障礙問題。
學生有閱讀體悟,教師要創(chuàng)造更多申訴的機會,鼓勵學生主動表達。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大多不是沒有申訴的機會,而是缺少申訴的勇氣,教師要從這個角度展開設計和組織,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展示,將個性觀點及時展示出來。同樣的面對繁漪這個角色,學生大多不愿意說出自己的見解,而是被一些教輔材料所束縛,教師帶頭解讀個性觀點:繁漪這個人物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她是一個女人,出身特殊,受制于周樸園是命運使然,她無力反抗是現實,但她不愿意接受,自然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學生在教師啟迪下,開始思考這個人物,并做出及時的反饋。繁漪出身并不卑微,因為和周樸園門當戶對,才走到了一起,她之所以失去了反抗的資本,應該是她的家庭失勢了,沒有和周樸園平等對話的權利。繁漪和周萍的關系是畸形的,不管什么樣的社會,都不會容忍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我們對這兩個人物只能給予譴責,雖然我們不同情周樸園,但也不會認同這樣的做法。
學生閱讀見解未必是正確的,讓學生說出來,這樣才能形成良性互動。學生闡釋自己的觀點,不受其他材料的影響,這是最為重要的。教師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言,而且是主動性思考,這是最為難得的。
三、優(yōu)化互動,交流閱讀心得
學生進入問題交互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及時跟進,對閱讀互動情況做綜合分析,適時進行組織調控,確保閱讀討論順利展開。小組討論是最為常見的互動形式,學生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教師不妨推出更多交流活動形式,讓學生在多樣化學習探索中達成學習共識。話題辯論、課堂演繹、網絡交互、信息搜集、鑒賞討論等,都屬于閱讀交互形式,教師有意識融入質疑性閱讀內容,推出更多研學任務,能夠對學生學習思維形成沖擊。閱讀是個體行為,討論是集體活動,如何將二者融為一體,需要教師做好教學設計和組織。
教師推出一些互動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申訴、交流、演繹、歸結的機會,對促進學生閱讀思維成長有積極輔助作用。在閱讀《雷雨》這部話劇時,教師要求學生對劇中人物命運結局做估猜分析,學生積極回饋。大多數學生沒有看過這部話劇,對劇情不是很了解,自然有主動估猜的熱情,從學生展示的結果來看,其差距是顯著的,表明學生閱讀認知呈現個性化。如四鳳和周沖的結局,學生大多設計成悲劇,這兩個人物要么死掉、要么瘋掉。教師展示劇情:四鳳觸電自殺,周沖營救失敗,被電擊而亡。學生對這樣的結局無不感到惋惜和痛心。關于魯侍萍的結局,學生推斷,魯侍萍承受不住這些壓力,最終會瘋掉。還有繁漪的下場會更可悲,肯定不得善終,不是被周樸園打死,就是被周萍害死。教師展示結局,繁漪瘋掉。雖然這個結局在學生意料之中,還是引起不小的騷動。周萍的結局是大家想不到的,劇情發(fā)展,讓周萍槍殺自己。還有周樸園的結局,很多學生都將悲劇的制造責任推到他身上,恨不能讓他最先死掉,但劇情卻讓他活下來,沒有瘋,也沒有死,這個結局有點意外。
為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的意愿,教師推出課堂演繹活動任務,學生進入創(chuàng)編、彩排、展示環(huán)節(jié)。高中生對課堂演繹有不同期待,希望看到別人的表演。教師鼓勵學生主動自行成立表演團隊,集體改編劇本,展開彩排活動。學生對角色的理解呈現差異性,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角色,可以推出一些個性臺詞。在課堂彩排時,教師深入課堂,對學生個性演繹設計給予更多支持。如周樸園這個角色,學生將其塑造成霸道總裁的形象,臺詞中增加了不少命令內容,而且還有一些肢體動作,其形塑作用凸顯出來。在彩排時,有男生負責演繹繁漪這個女角色,讓劇情多了一些看點。學生進入劇情后,有意無意把悲劇演繹成喜劇了,教師及時干預,促使學生做出及時的調整。
學生對劇情和角色有個性理解,教師針對學生學習訴求展開設計,形成準確啟動,讓學生在個性創(chuàng)意設計中建立嶄新學習體驗和認知。劇本角色生活在特定年代之中,需要與劇情反映社會高度契合,教師在鼓勵學生個性解讀和展示時,也要設定范圍,不能超出當時現實局限。
四、延伸思考,鞏固閱讀體悟
閱讀訓練設計時,教師要注意滲透個性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展開深度思考,在延伸探索中建立閱讀認知基礎。讀后感、觀后感、閱讀筆記、學習心得等,都屬于閱讀學習內化的手段,教師要做好篩選,為不同群體學生準備不同訓練任務,推出不同訓練形式,以促進學生閱讀體驗的順利內化。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學生延伸閱讀和深度思考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教師結合網絡交互特點,設計更多閱讀訓練任務,能夠順利啟動學生閱讀思維。
《雷雨》劇情復雜,矛盾集中,學生單憑課堂閱讀是難以形成深刻理解的,教師針對這種情況,設計了課外延伸閱讀任務:關于這部話劇的鑒賞信息有很多,不妨進入網絡,展開廣泛搜集,并對相關鑒賞內容進行篩選組織,挑選具有個性觀點的信息資源,推送到班級網絡交互平臺上,以便給更多人提供信息共享機會。學生對信息搜集任務比較熟悉,自然坦然接受。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在網絡交互平臺上獲得豐富信息資源的支持。在學生推薦信息時,教師對推薦理由做重點解析。如關于繁漪和周萍亂倫關系解讀的文本,網絡上大多是批評的態(tài)度,而很多學生推薦了同情性更高的文章素材。在推薦理由設計時,學生給出的解釋是:繁漪像籠中鳥,她飛不出周樸園的手掌心,自然會選擇消極抵抗,與周萍建立不正常關系,應該是其報復心理使然,不能將其不良行為看成是道德淪陷,更多的要將矛頭對準周樸園這個罪魁禍首。
教師組織學生延伸閱讀思考時,推出了讀后感、讀書筆記,甚至是改編劇本的任務,為學生展開創(chuàng)意思考和探索提供便利條件。如讀后感學習任務,學生都能夠自然進入到自主感知環(huán)節(jié),教師給予必要的提示:
這部話題為什么要用“雷雨”作為題目呢?
其劇情僅僅是為了表現這兩個家庭八個人的命運和矛盾糾葛嗎?
學生根據自然閱讀體驗進行深度思考,讀后感撰寫順利進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推出一些精彩評價,讓學生在讀后感交流中建立更多學習共識。
學生有個性閱讀要求,其輔助學習手段,教師布設網絡鑒賞文字搜集篩選任務,成功激發(fā)學生深度閱讀的主動性。高中生應用網絡展開深入閱讀早已成為生活常態(tài),教師要求學生選擇鑒賞內容,寫出閱讀感悟,將讀寫結合作為訓練手段,為學生規(guī)劃清晰學習路線,其訓練價值更為豐富。讀后感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從“感”的角度展開評選活動,為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示,大大提升閱讀有效性。
《雷雨》劇情復雜,矛盾眾多,教師對此需要理性思考,在引導閱讀時,要鼓勵學生主動質疑,提出更多個性問題,然后組織學生互動交流,讓學生在深度交互中達成學習共識。質疑性閱讀,其閱讀目標不是單純?yōu)榱恕扒笸保峭怀鲩喿x的個性追求,即個性觀點有存在的合理性,驗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個說法的同時,也能夠保護學生閱讀心理,養(yǎng)成良好閱讀思維習慣,促進其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朱鴻燕.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研究——由語文版《雷雨》一文的解讀延伸至整本書閱讀[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1(11):11-12.
[2]劉卓一.“互聯網+”背景下《雷雨》閱讀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22(03):78-80.
[3]王岱.“整本書閱讀”重在“整”——《〈雷雨〉整本書閱讀》課堂實錄(上)[J].語文教學通訊,2021(31):53-57.
李燁,上海市松江一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