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和美育有著天然的密切關系。舞蹈能夠涵養(yǎng)身心之美、提升對美的感知。學校應當重視舞蹈的美育功能,從相互銜接、多樣融合等方面,實現(xiàn)“以舞育美”。
關鍵詞:美育;舞蹈;舞蹈教學
舞蹈和美育有著天然的密切關系。舞蹈在一定的時空、節(jié)律、動態(tài)造型中,以曼妙、變換的動作反映和表現(xiàn)社會生活或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其抒情性、直觀動態(tài)性能夠潛移默化地感染人、教化人,給人以美的啟迪。
隨著美育工作的不斷推進和加強,舞蹈的地位愈發(fā)凸顯?!读x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舞蹈只在綜合性藝術表演中有所體現(xiàn);《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 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高中課標”)明確劃分了音樂與舞蹈的必修模塊;2020年10月出臺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指出,學校美育課程以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藝術課程為主體;而《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正式將舞蹈納入學科課程內(nèi)容。由此可見,舞蹈已逐漸成為學校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一種方式和載體,學校應充分認識舞蹈的美育功能,開發(fā)和利用多種途徑,發(fā)揮其作用。
一、 舞蹈的美育功能
(一) 涵養(yǎng)身心之美
舞蹈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綜合了音樂、美術、戲劇等多種藝術中的審美要素,能多方面地陶冶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審美活動,讓學生在舞蹈中找到自我、提高自我意識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品質和高尚情操。
舞蹈首先具有強身健美的功效。習舞者需要進行形體訓練,要求體態(tài)端正、挺拔,保持良好的體形和姿態(tài);習舞者還要進行身體素質的訓練,如爆發(fā)力、柔韌性、控制力等,以保證身體各部位的協(xié)調(diào)穩(wěn)定和自由靈活。舞蹈以其特有的方式,運動四肢百穴,有助于身體各器官、各系統(tǒng)的全面通暢和良好發(fā)展,其內(nèi)容的生動性和豐富性是體育運動所無法替代的。
舞蹈也能夠涵養(yǎng)心靈。當人體律動與音樂、情感相融相合時,不僅能感受到肢體的舒展,也會獲得精神的愉悅,真正實現(xiàn)身與心的合一、靈與肉的統(tǒng)一。舞蹈時,人的心理活動全部集中在由音樂與律動構成的無限美妙的世界里,能夠獲得極大的美的享受。舞蹈治療就是借助這一功能讓患者擺脫現(xiàn)實的羈絆,通過肢體表達或情感釋放,讓心靈寧靜,回歸本真純粹的美好世界?,F(xiàn)代舞理論家魯?shù)婪颉だ嘀赋?,肢體力效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培養(yǎng)和提高人的肢體的靈活性、有序性和節(jié)奏性,克服肢體僵化、刻板和混亂現(xiàn)象,并通過肌體訓練來達到心理訓練、人格重建、個性自由、個性解放、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和超越自我之目的。舞蹈時所需的團體精神和協(xié)作意識有益于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充實精神世界,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結構、高尚的品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力量,引導學生修身養(yǎng)性,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
(二) 提升對美的感知
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每一個地區(qū)、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的舞蹈都有獨特的風格特征和文化特征。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舞蹈都有其鮮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通過賞析、學習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舞蹈,學生能夠感知其風格特性,獲得多元的審美認知,如蒙古族舞蹈的端莊、豪放,維吾爾族舞蹈的熱情、生動,藏族舞蹈的樸實、自然等。在這樣的多元感知中,學生能夠更深入地認識民族美、文化美,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此外,中國古典舞、芭蕾舞以及國外的代表性舞蹈,風格迥異、多姿多彩。學生通過欣賞和體驗富有特色的地域性舞蹈,能夠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拓寬知識面,活躍思維,進一步提升對舞蹈中美的獨特性、綜合性認識。此外,舞蹈所包含的豐富深厚的內(nèi)涵與文化,能潤物無聲地柔化性格、美化道德,實現(xiàn)由審美到道德規(guī)范之美的飛躍。
二、 以舞育美的方法舉隅
我們強調(diào)舞蹈的美育功能,意在面向全體開展舞蹈審美教育,將舞蹈作為人文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實施。
(一) 相互銜接,實施舞蹈育美
舞蹈是一門系統(tǒng)性的藝術,分學段、有側重地實施舞蹈教學,使其相互呼應、有效銜接,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舞蹈的美育功能。
新課標明確了一至九年級的舞蹈學科課程內(nèi)容框架:1—2年級,學習任務為“形象捕捉與表演”,也就是通過觀察、模仿,認識身體各個部位,掌握肢體語言的特點;3—7年級,學習任務為“小型歌舞劇表演”“即興表演”等,通過學習舞蹈的基本元素、片段、主題等,積累舞蹈動作語匯,掌握不同的舞蹈風格,進一步認識和體驗舞蹈的豐富性;8—9年級,學習任務為“經(jīng)典作品欣賞與體驗”“風格舞蹈表演”等,主要通過欣賞、感知舞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思考樂趣,進一步感受舞蹈藝術的魅力。
高中階段,舞蹈是音樂課程中的一個重要模塊。高中課標指出,“學生在音樂與舞蹈模塊的學習中,通過優(yōu)秀舞蹈作品賞析和舞蹈表演實踐,獲得舞蹈藝術的審美體驗;初步了解中外代表性舞種及其藝術特征,理解音樂與舞蹈的關系;學習舞蹈的基本動作及動作組合,開展舞蹈表演與創(chuàng)編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 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10。。據(jù)此,我們應抓住不同的階段性目標,實施各年段相互銜接的舞蹈教學。
小學低年段,可以從律動操、音樂游戲、音樂唱游等入手,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編排趣味性高、節(jié)奏感強的表演性舞蹈,同時融入朗朗上口的童謠、兒歌等,讓學生在簡單有趣、與生活緊密相連的舞蹈學習中獲得基本的審美教育;在鍛煉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大膽自信、友善合作、積極向上等品質,也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達到寓教于樂、以美啟真的目的。小學中高年段和初中階段的舞蹈教學,可以從規(guī)范、科學的形體訓練入手,通過各種歌舞表演、即興表演,幫助學生形成挺拔自信的體態(tài),培育積極、昂揚的精神風貌;可以民族民間舞、舞蹈素質課程等為主要內(nèi)容開展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堅定民族文化自信,開啟多元審美感知,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合作自信、樂觀進取、探究創(chuàng)新等品質,實現(xiàn)合作進取,以美啟新。高中階段的教學,可以有更多的開放性和自主性,例如可以融入國外舞蹈賞析、各舞種的體驗實踐和舞蹈創(chuàng)編等內(nèi)容,重在開闊學生的視野,加強藝術表達,增進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認同,以美培元。
(二) 多樣融合,促進舞蹈育美
舞蹈是一門綜合性藝術,集音樂、美術與文學等于一體,因此,可以從不同角度將舞蹈融入不同的課程與活動,推進舞蹈與課程教學、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建設等的多樣、深度融合。
音樂與舞蹈自古相伴相生,音舞結合能夠從視覺、聽覺與動覺等多個方面作用于人的內(nèi)心,激發(fā)出美好情感。所以,舞蹈自然可以與音樂教學相結合,以邊唱邊跳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強化美育效果。
舞蹈可以融入語文課堂,尤其是古詩詞教學。我國古代詩、樂、舞往往合成一體,古詩詞是可以吟唱的,配合著器樂演奏與舞蹈表演,生動展現(xiàn)其畫面、表達其情感。如《詠鵝》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頭部動作(低頭、抬頭、傾頭)和手腕動作(抖翅、劃撥),按照一定的節(jié)律舞動,展現(xiàn)曲項高歌、紅掌清波的意趣。
體育課和課間活動也可以加入舞蹈內(nèi)容。我們曾利用大課間活動推行交誼舞,學生兩兩成對,伴隨著《青春圓舞曲》翩翩起舞,端莊典雅,洋溢美好青春。過程中,學生自然交換同伴,釋放友好和善意,增進合作和交流。推行交誼舞后,學生一改跳廣播操時的敷衍,個個精神振奮,美妙的音樂和著優(yōu)雅的動作,一派好風光。
舞蹈與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等多方領域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空間。比如,我們引導學生結合抗擊疫情、喜迎二十大等活動主題,與地方黨史辦、革命博物館、電視臺等密切合作,創(chuàng)作和編排舞蹈。學生在舞蹈演繹中抒發(fā)真情、傳遞真意,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啟迪自我、開闊視野,實現(xiàn)了以舞育美、以美育人的初心。
舞蹈所具有的重要的、特殊的美育功能,決定了其在國民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們應當重視舞蹈的美育功能,開發(fā)、利用多種途徑,讓學生在豐富的舞蹈文化中滋養(yǎng)培根,在舞蹈體驗中形成“更直接、更廣泛、更動態(tài)可感”的文化自信,激發(fā)“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在精神豐盈中走向未來。
參考文獻:
[1] 平心.舞蹈美育與素質教育——兼談舞蹈教育的本體價值[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9(4).
[2] 平心.舞蹈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陶文東,江蘇省蘇州市第六中學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