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禹宣 商海溯 孔嘉雯
摘 要:由于時代背景的不同,社會歷史環(huán)境與文化背景有所差異,出現了不同的審美情感,產生了不同的畫家流派。野獸派是20世紀初出現的畫派,野獸派畫家熱衷于運用醇厚的色彩,往往直接使用從顏料管中擠出的顏色,以簡單、豪放的筆觸渲染出濃烈的畫面效果。野獸派畫家運用最自然的手法進行繪畫,濃烈的色彩使畫面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從而進行繪畫表現,形成截然不同的繪畫準則。
關鍵詞:野獸派;色彩美感;形式美感
1898年到1908年,野獸派在法國盛行一時。它雖沒有明確的創(chuàng)作理論和綱領,但卻是一定數量的畫家在一段時期里聚合起來積極活動的結果,在美術史領域開拓出了一片與眾不同的新的美術天地。通過對野獸派的進一步探索和學習,筆者受到了一定的啟發(fā),借鑒運用野獸派的藝術風格進行新的畫面布置和色彩運用,完成了畢業(yè)創(chuàng)作。在野獸派的繪畫風格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色彩獨特的魅力,在觀賞野獸派的作品中,筆者獲得了對藝術的新的認知,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一、野獸派的出現及歷史背景
在1905年,巴黎舉辦了沙龍展覽,在這場展覽中,有一些作品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以亨利·馬蒂斯為代表的一批前衛(wèi)的藝術家展出的作品,震驚了當時的畫壇。在這些與眾不同的作品里,有人把這些作品稱為“一罐顏料倒在公眾面前”,后來有一位記者突發(fā)奇想將這些作品稱為“野獸派”,他在展覽中,看到了馬爾凱創(chuàng)作的一件小型的銅像,驚奇地喊叫道:“多納泰羅被關在了野獸的籠子中!”在那之后不久,野獸主義就開始被大家廣泛認同,從那時候起,野獸派開始盛極一時,而野獸派的藝術家也相繼開展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展覽。野獸主義的影響與日俱增,換來了野獸主義勢力的高漲。
二、野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色彩表達
(一)亨利·馬蒂斯作品的色彩表達
亨利·馬蒂斯出生在法國,是法國著名的藝術家,他因能夠靈活流暢地運用華麗而又大膽的色彩,以及他獨創(chuàng)的繪畫技巧而得名,他也是野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所有作品都是極具個性的,每一幅都與前人有所不同,充滿了獨特的韻味。馬蒂斯把他的色彩賦予人性、獨立性、裝飾性,代表作有《舞蹈》(圖1)、《豪華、寧靜、歡樂》、《戴帽的婦人》等。其中,《舞蹈》是他藝術成熟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畫面中展現了拉著手繞圈跳舞的五個人,畫面的色彩簡單干凈。在這幅畫中,色彩和線條的美感融合在一起,使畫面更有空間感,而它所擁有的空間感使畫面中的人體有了自由舞蹈的姿態(tài)。通過畫面的直觀感知,觀賞者能夠體會到畫面人物的美感、動態(tài)感和生命感?!段璧浮返漠嬅婷骺?、簡約,沒有過多的情節(jié),也沒有令人感到煩悶的內容,只是一種洋溢著輕松、歡快、愉悅的舞動場面,有一種遠古時期人類在燃燒的篝火旁開心地慶祝節(jié)日、盡情享受生命的活力。但這幅作品在巴黎公展時,卻遭到了人們的嘲諷,有人評論畫家白癡、粗俗,只能夠畫出如此差勁、拙劣的作品,可這正是畫家所追求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效果。
(二)莫里斯·德·弗拉曼克作品的色彩表達
莫里斯·德·弗拉曼克是出生在法國的野獸派畫家,代表作有《夏都的住宅》(圖2)、《布日瓦爾的山丘》等。其中《夏都的住宅》是弗拉曼克的典型代表作之一,畫面當中展現了顏色艷麗的房子、花田、小路以及樹木等,其色彩特點是把各種強烈的原色調融入青綠色調,使得畫面色彩對比強烈,把畫面中的房屋、花圃、樹木和道路運用夸張的手法將形象顛覆。野獸派喜歡用色彩表達情感,扭曲的線條更體現出了畫面的動蕩感,表現出了畫家想表現的節(jié)奏變化和狂亂的意緒,表現出一種令人感到興奮的野獸派畫風。弗拉曼克是一名具有叛逆氣息的畫家,他曾經自豪地宣布自己從未被沙龍局限,并且,他想以他的鈷藍、橄欖綠和朱紅色把美術學院燃燒殆盡。他在作畫時偏愛將顏料管里的顏料擠出來直接使用,將鮮紅色和純橘色加到一起,并用明亮的藍色及綠色使他的作品中的色彩更加強烈。
(三)安德烈·德蘭作品的色彩表達
安德烈·德蘭是一名法國畫家,是開創(chuàng)了20世紀初期革新性繪畫的先驅者之一,也是野獸派畫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代表作有《威斯敏斯特大橋》(圖3)、《海德公園一角》、《科利烏爾和埃斯塔克風景》等,其中,《威斯敏斯特大橋》是德蘭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在創(chuàng)作《威斯敏斯特大橋》這幅畫時,德蘭選擇了高視點的構圖,把大片綠色、黃色、紅色和藍色,作為主色鋪展。這些色塊的強烈對比,使畫面充滿節(jié)奏和張力,那些扭曲纏繞在大片補色塊面上的純色樹枝,起到了使對比色互相調和的作用。全畫色彩斑斕,色調明亮,形狀簡潔,筆觸顫動、有力,反映出德蘭處理畫面色彩與結構的非凡技巧。他的畫面中被陽光普照的景物都是輪廓鮮明,充滿了燦爛的光輝,不同于印象派的朦朧處理。畫家廣泛利用粗獷的題材、強烈的設色來頌揚氣質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結構上的原則,不顧體積、對象和明暗,用純色來代替透視,創(chuàng)造強烈的畫面效果,充分顯示出追求情感表達的傾向。
三、野獸派色彩形式美感的表達
(一)色彩“狂野性”的形式美感表達
一般來說,野獸派畫家畫風強烈濃郁,在用色上大膽明艷,多用紅、黃、青、綠等強烈的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以單純的線條、色塊來表現形式美感。野獸派喜歡用色,尋求更為大膽、更為主觀的藝術表現。以馬蒂斯的《舞蹈》為例,運用繪畫來體現舞蹈的作品有很多,可是沒有哪幅作品能夠像馬蒂斯的《舞蹈》這樣,僅僅是運用了簡單的線條和簡潔的色彩來表現,沒有過多的渲染,刪繁就簡,連對人物的刻畫也只是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人物的形態(tài),雖然簡潔,可帶給人們的視覺體驗卻是非常之完美且無與倫比的?!耙矮F派在色彩形式美感的表達上超越了前人這種簡單明快的風格,讓人們從以往的繪畫理性中解脫出來,這也是畫家一直追求的獨特形式美感效果。”“野獸派革新了前人在色彩上的詮釋,并徹底解放了色彩?!瘪R蒂斯將色彩搭配得非常巧妙,其作品所凸顯的形式美感可謂獨樹一幟?!八詢刃牡闹饔^精神和感受進行創(chuàng)作”,通過使用最為自然的筆觸把色彩的功效發(fā)揮到極致,賦予畫面單純、協(xié)調而又賞心悅目的感覺,“他的作品充滿了單純原始的稚氣”,這也是和畫面整體和諧的氣息相互配合所產生的與眾不同的“狂野性”的形式美感效果。
野獸派的畫家為筆下的風景、人物賦予了生命和強烈獨特的色彩,脫離了對自然的模仿,運用色彩來表現物體,是其創(chuàng)作中的重點表現手法。野獸派畫家善于用平涂的手法使畫面表現出純粹、尖銳、對比強烈的色彩,在原色并列的“狂野性”基礎上加大筆觸,把單純的線條進行夸張的處理,以達到個性的表現,把誠摯的感情流露出來,表達出色彩本身的價值與畫家自身的主觀感受。畫面中色彩的獨特運用,節(jié)奏與韻律、對比與統(tǒng)一的簡約構成,使野獸派作品借助色彩而呈現出強烈的形式美感。野獸派在色彩方面的探索大大超越了前人,實現了色彩的解放,并對西方現代藝術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色彩“獨特性”的形式美感表達
野獸派是藝術史上十分重要的藝術流派,他們重視情感和色彩的表達,畫家在色彩運用上更注重直接調色,用鮮明的顏色來表現畫面,以達到畫面“獨特性”的形式美感。野獸派畫家最終實現了色彩的解放,他們更傾向于使用從顏料管里面直接擠出的顏色,在畫面上形成濃烈的色彩,以此來表現他們與眾不同的繪畫風格。弗拉曼克是野獸派中受凡·高影響最深的一位,他的畫面演繹著比凡·高更劇烈的情感,在弗拉曼克的《夏都的住宅》這幅作品中,大量的紅色、橘色以及黃色給人溫暖的感覺,簡單的線條勾勒出房屋、花圃、樹木和道路,刪繁就簡,沒有雜亂多余的場景,強烈的色彩沖擊給人視覺上的絕妙享受。在德蘭的《威斯敏斯特大橋》中,畫家選用了高視點的構圖,將綠色、藍色、紅色和黃色作為主色調,這些色彩的強烈對比,使整幅畫面充滿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畫中纏繞在大片補色塊面上的小樹枝,起到了使對比色互相調和的作用。整幅畫面色彩斑斕,明亮簡潔,筆觸生動有力,從中可以看到德蘭在處理畫面色彩和結構中的非凡的技巧,以及色彩運用“獨特性”的形式美感。
色彩本身就具有感染力,運用顏色自身帶來的感染力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能夠給人以“獨特性”的形式美感表達。野獸派被稱為“色彩的叛逆”,其以色彩感知調動畫面元素,組織起情感的氛圍。不同于一般繪畫派別要進行色彩的調和運用,野獸派畫家用獨特的構圖、明暗變化以及層次結構,運用濃烈的色彩來表達畫面,賦予畫面強烈的情感,從而讓觀賞者在畫面中得到視覺上的沖擊,與畫家進行心靈上的碰撞。
四、結語
野獸派畫家在原色并列的基礎上加大筆觸,運用簡單的線條表達真摯的情感,具有明顯的寫意傾向。藝術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不得不承認色彩和歷史、社會、文化、藝術等緊密相連,色彩令這個世界變得五彩繽紛,它能改變人們的心情,甚至影響人們對某些事物的觀點和看法。色彩的展現離不開人們賦予其的情感寄托,色彩情感是人們長期的經驗和積累,也是人們對歷史文化和現實生活的反映。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更是如此,野獸派畫家在創(chuàng)作時不同于一般美術創(chuàng)作要對色彩進行調和運用,而是運用獨特的構圖、獨特的色彩層次結構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形式美感,以達到他們想要的畫面效果。這些也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方法技巧,以此來提高繪畫水平,豐富畫面的色彩表達。
通過分析野獸派畫家的作品和繪畫技巧,能對色彩運用等方面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色彩的運用實際上就是色彩的組合,在組合色彩時,離不開色彩的對比和調和,絕對的對比會產生極大的視覺刺激,絕對的調和會顯得低沉乏味,因此,只有使對比和調和保持有機統(tǒng)一,才能呈現出充滿生機和美感的畫面。美術創(chuàng)作不僅僅是將顏色和線條簡單融合在一起,還要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色彩傳達感情,一幅擁有感情的藝術創(chuàng)作就像被注入了靈魂,高于其他簡單而單調的創(chuàng)作。
參考文獻:
[1]苗露.淺析野獸派馬蒂斯繪畫中的色彩特點[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4.
[2]田海榮.淺談野獸派的色彩風格[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3(8):196.
[3]王慧.野獸派繪畫色彩形式美感分析[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9-12,61.
[4]楊捷.野獸派色彩分析[J].大眾文藝,2016(18):71.
[5]崔琦.弗拉曼克對野獸派的藝術貢獻[J].美與時代(下),2012(5):99-101.
[6]蔣瑩.野獸派繪畫色彩語言形式美感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5(6):166.
[7]王軍.解讀馬蒂斯繪畫作品中的形式語言[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
[8]王正平.解讀馬蒂斯繪畫的藝術特點[J].大眾文藝,2014(2):121-122.
[9]張亞鴿.色彩的迷狂:對野獸派的藝術感知[J].美與時代(中),2016(5):82-83.
[10]肖翠萍.馬蒂斯繪畫與東方繪畫的同構性[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5.
作者簡介:
張禹宣,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
商海溯,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
孔嘉雯,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