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壽 王玲
今年10月,田庭陽將光榮退休。從教40年來他一直住在學校,只在周末趕到家和家人團聚。常年駐守鄉(xiāng)村學校,他不能天天陪伴家人,但一雙兒女在他認真做事的身教下,如今都事業(yè)有成,足以讓他欣慰。令他欣慰的,還有他為之付出了一生的鄉(xiāng)村教育:40年來,鄉(xiāng)村教育在思想觀念、教育內容、方法與手段、校舍與設備等方面有了巨大改善。受益于這些改善,每一代孩子都擁有比他們上一代更為廣闊的發(fā)展道路和更為幸福的人生。
記者見到的田庭陽說話不疾不徐,做事有板有眼?;蛟S是歲月和經歷洗去了一切浮華,讓他顯得如此本真,或許他從來就沒有改變過,一直如此溫和、樸實。
課上“先生”課下“工人”
1980年,田庭陽高中畢業(yè)考入當時的曲靖師范學校——在那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高考錄取率僅有8%的特殊年代,這樣的學業(yè)成績足以讓全家乃至全村為他感到驕傲。經過2年系統(tǒng)的師范專業(yè)學習后,田庭陽于1982年順利從曲靖師范學校畢業(yè),被分配到曲靖市沾益區(qū)炎方鄉(xiāng)磨腳小學任教。
了解1980年代鄉(xiāng)村義務教育發(fā)展歷程的人都知道,那時候的老師除了課堂教學,還要參與學校“建設”。課堂上,田庭陽是一個用知識啟迪學生的“先生”;課下,他和當時的其他老師一樣,會變成一個帶領學生打土基、砌圍墻、平操場、整菜地、修廁所的“工人”。都是些日常的瑣事,也分不清分內分外,田庭陽就那么一樁樁踏實地做著,默默把光陰刻進經手的每件小事。
1982年云南剛開始實行包產到戶,很多農戶為了增加勞力讓孩子棄學務農。田庭陽進入磨腳小學開展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挨家挨戶動員適齡孩子到學校讀書。通過讀書跳出農門抱上“鐵飯碗”的親身經歷、師范專業(yè)學習積累的教育教學見識加上設身處地為孩子、家庭長遠打算的誠摯感情,讓他的動員頗有成效:總共只有100多名學生的磨腳小學,經他動員到自己班上來讀書的學生就有47名!這樣的“開門紅”讓剛參加工作的田庭陽頗感振奮,他打起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孩子們的培育中。磨腳小學離田庭陽的家有20多公里,當時交通不便,所以他平時住在學校,只在周末步行4個多小時回家探親。吃住都在學校,使他有充裕的時間了解大部分學生的性格、脾氣、愛好。親其師而信其道,融洽的師生關系為教學提供了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5年后這屆孩子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
“你們看,這些小羊也和你們一樣好學呀!”
送走自己在磨腳小學第一屆畢業(yè)生后的1987年,田庭陽“奉命”到小黑洞村“創(chuàng)辦”學校。小黑洞村的學生之前在偏橋小學就讀,上學路途較遠,途中還有一個水庫,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當地教育部門決定在小黑洞村創(chuàng)辦教學點。工作認真負責,教學成績突出的田庭陽成為創(chuàng)辦新學校的不二人選。
田庭陽只身來到小黑洞村,把村里的7個學生召集到一幢跟村民借來的倉房后便開學了。倉房是一幢2層的木結構小樓,樓上是教室和田庭陽的臥室,樓下還關著村民的羊。清晨,田庭陽教學生認讀“a、o、e”,樓下的小羊跟著“咩咩咩”地叫個不停,田庭陽跟學生打趣道:“你們看,這些小羊也和你們一樣好學呀!”質樸的學生看到老師的辛苦,便把上學路上撿到的菌子送給老師——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這是他們表達情誼的珍貴禮物。
頌書聲與羊的咩咩聲唱和半年后,田庭陽終于從教育部門和村上籌到了1000多元錢,在小黑洞村建了一座有三間平房的學校。在親手創(chuàng)辦的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小黑洞村小學,時光在白天的語文課上、數學課上、唱歌聲中、體育活動中,在晚上昏黃的煤油燈下、在批改作業(yè)中、在備課中輕輕流逝,一晃就是5年。
“他是我心中的好老師”
1992年,田庭陽調入偏橋小學任教。時光如白駒過隙,人生如雪泥鴻爪。田庭陽在偏橋小學26個春秋的“大事年表”一片空白,留下的不過是二三平常事。
學生鄒連康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家離學校又遠,每周上學放學極不方便。田庭陽回家的路正好路過鄒連康家,于是他便擔負起鄒連康上學回家的接送任務。田庭陽用摩托車馱著小連康,一路上不知說了多少鄧樸方、張海迪等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他在絮叨時,并沒有期望小連康能成為什么名人,只希望這個因身體殘疾而自卑落寞的孩子能對生活抱有信心。2016年鄒連康代表中國隊參加里約殘奧會獲得男子50米游泳冠軍,并于當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21年,鄒連康在東京殘奧會上又獲得50米仰泳金牌、50米自由泳銀牌——鄒連康已成長為一名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好男兒!誰能想到,這個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自卑落寞的孩子,長大后真的成了鄧樸方、張海迪那樣光彩奪目的風云人物!“田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在生活學習中幫助了我,鼓勵了我。我還記得田老師放學的時候用他的摩托車帶我回家,開學的時候又來帶我去學校的情景。在我的記憶里,有田老師爬房頂修補房屋的身影,也有他在油燈下批改作業(yè)的身影……田老師這根紅燭燃燒了這么多年,幫助了很多家庭困難的學生,他是我心中的好老師?!背蔀楣谲姷泥u連康始終感念著田老師對他的好。
學生余水仙是一名留守兒童,父親因病去世后家庭陷入極度貧困??吹叫∷稍谠庥鲎児屎笞兊孟痢o心學習,田庭陽便經常找她聊天紓解她的消極情緒,還讓她當語文科代表引導她積極向上。發(fā)現小水仙經常不回家吃午飯后,田庭陽一到飯點就請小水仙幫忙做事,順便留她吃飯答謝;冬天來臨,田庭陽買來保暖內衣和羽絨服,作為學習進步的“獎品”頒發(fā)給小水仙……這些年來,田庭陽幫扶過很多像小水仙這樣的學生,雖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像后來的小水仙那樣“爭氣”地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大學,但被關心過的每一個孩子一定會在心里留下溫暖和愛意。
2018年,偏橋小學因生源減少而并入膩諾小學,田庭陽隨之到膩諾小學任教至今。
一生平凡事,平凡過一生,做好平凡事,一生不平凡。田庭陽在每天的小事中盡著自己的本分,用40年點點滴滴平凡小事,累積起了讓人敬仰的榜樣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