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柯
一
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認為:一個人怎么信仰,就會怎么生活。對于教師來說,他怎么信仰,也便帶來怎樣的教育。因為信仰指引的是生命的方向,如果外界足夠寬容,一名教師相信什么,便會把學生引向什么。
問題在于,一名教師如果根本上就沒有什么信仰,那么便不知道怎么教育,他無非是被一些外在力量牽動著,其存在實際上與教育無關。
信仰是對某一種觀念的心靈確認和精神臣服,而這種觀念是一種真理性的存在,是一種主觀性的實在,也是一種無所不在的整全的、均衡的觀念系統。
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價值觀的影響。
價值觀的教育才是最根本的教育,也是一個時代的教育系統正常、深刻的關鍵。
價值觀是文明基座,也是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對話的基礎。這個世界發(fā)生的矛盾,除了利益爭奪,就是價值觀沖突。
二
信仰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生與死的問題。教育者如果要追求自己的教育信仰,就應當思考“我為何而生”,也應當思考“我為何而死”,當然,思考“我從何而來”自不必說。從教育本身來說,教育者應該思考的是:“我為何而教?”“我的存在意味著什么?”“我希望為未來社會留下怎樣的人?”當然這些問題對天天辛苦繁忙的教師而言,可能是增加了心理負擔,但不是筆者站著說話不腰疼,而是應該認識到,這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問題,不然,教師的工作和螞蟻搬家、蜜蜂采蜜一樣,只是出于生存本能,教師就會失去自己的理想。
當下的教育過于功利,但信仰根本上是反功利的。
如果一個有教育信仰的人,成天思考的卻是成功、名望、特權以及自己在俗世的顯耀與發(fā)達,那么他就不具備真正的教育信仰。因為真正的信仰不是為了當下這個現實世界,而是為了一個理想的世界?;蛘哒f,僅有實用理性是無法建立起真正的教育信仰的。
信仰不是用來謀利的,而是用來求真的,雖然求真可能會有很多難處,但許多人依然在堅持,因為平坦的大路總好走,而羊腸小道走起來總是艱難的。
三
教育為什么需要信仰?
因為教育并不是萬能的,因為教育面對的是人,而人是世間最復雜的存在。
漢語有個詞“服從”,“從”的前提是“服”。敬畏、順服真理,才會跟從真理,改變自己,放棄以自我為中心,才會學著接納世界、寬容他人,與命運攜手,與生活和解,與大道合一。所以從信仰的意義上講,教育其實也是靈魂的產業(yè),是精神本體的構成部分,它呼應的是宇宙間最恒久、最細微又最震撼人心的聲音。現實的教育除了傳播知識之外,其實也傳播了謬誤,你得學會忍受,屈服于現實法則。
教育從屬于文化,從屬于一個巨大的系統。一個人的性格、習慣、興趣、愛好……既有基因的遺傳,也有環(huán)境的影響,學校里的教育又能怎么樣?教育以外的各種力量對教育都有制約,比如家庭觀念、社會問題、制度問題、學校問題……許多問題都很難只歸結到學校或教師身上。所以,許多教師內心其實是矛盾的,他們知道教育在現實洪流中被裹挾,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用實踐來對抗現實,就像西西弗斯,不斷地推石頭上山,然后石頭又滾回山腳,然后再推,如此努力,但又如此無力。明知無力卻不放棄,由此確立了存在的意義,這,就是教育的信仰。努力,卻不考慮成敗得失,因為內心沒有奢求,也就不會有失敗的痛苦;因為沒想得到,也就無所謂失去。
四
教育需要求真求道,而求真求道的過程是自我解脫的過程,也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過程。只有走出自我中心,才能看到真相,發(fā)現真理。比如,人類看到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因此得出太陽繞著地球轉的結論。那其實只是假象,這種“地心說”的產生實則因為人類困于地球之上,沒有大時空的觀念,“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科學只是探求真理的工具,本不是真理本身。僅靠人的感官經驗以及可憐的理性,是看不到整體的,也是找不到真理的,必須靠靈性,靠思想,靠邏輯工具。有人說:“實踐是一切?!边@句話高估了人類的實踐,高看了自我,不過是科學主義作祟,認為一切都可以在實驗室里來進行檢驗,忽視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檢驗不了的,是沒有重量的,卻是無價的。你說“愛”多少錢一斤?電磁場、引力波能看得到嗎?光合作用是怎么發(fā)生的?相對于宇宙,人類才存在了多長時間?人類怎么知道宇宙的真理呢?而且,人類的實踐還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你怎么去檢驗宇宙的真理?就像稱重,秤的標準不同,得出的結論一定不同,那以誰的秤為標準呢?
五
奧古斯丁說過,每個人的一生都得孤獨地面對兩件事:一是孤獨地面對信仰,二是孤獨地面對死亡。所謂信仰,用哲學家懷特海的話說,就是把自己的有限性和宇宙的無限性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關系,就是“在一個看得見的世界中看到一個看不見的世界”。人生有很多選擇,而最根本、最重要的選擇,就是信仰的選擇。
教育本就是信仰,至少是信仰的組成部分,因為人類歷史上教育的發(fā)展本身就和信仰密切相關。
信仰使我們和宇宙本體發(fā)生聯系,生命因此有了根基,也就有了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苯處熡行叛?,教育才有希望。但知識教育不能代替信仰教育??茖W研究的是外在世界,而信仰關乎心靈世界,是對人的終極關懷。對這一點,東西方哲人都有近乎一致的思考。比如梁漱溟先生就說,人要處理好三種關系:一是人與物的關系,二是人與人的關系,三是人與自我的關系。這三種關系不能顛倒,由低到高。而克爾凱郭爾也認為人生有三個階段:一是感性階段,二是倫理階段,三是宗教階段。梁漱溟說的“人與自我的關系”放大了思考,其實就是人與宇宙本體的關系,因為宇宙本體就是那個無限放大的自我。這種對“超我”的尋找能夠讓一個人不斷走向高處??藸杽P郭爾說的宗教階段也是一樣,因為生命需要終極關懷,宗教只是信仰的形式。同樣,教育也不能僅僅是國家和社會的工具,不能僅僅傳授一些實用的知識,它應該有對生命的終極關懷,由“安身”走向“安心”。
人是靈與肉的統一,肉體活著需要食物,需要物質的支撐,需要社會關系的維系,但沒有靈魂的安頓,人不會從容,更不會幸福。那些高智商犯罪的,自殺或殺人的,報復社會的,難道僅僅是物質缺乏嗎?根本上是精神出了問題,心靈沒有家園和歸宿。
至于成功,我們的社會對它太過關注,但其實只有獲得幸福才是真正的成功。
人的成長很慢,成功是可遇不可求的,它本身就是優(yōu)秀的副產品。一個優(yōu)秀的人,他的成功是遲早的事。而且成功本就是個過程,不是簡單的結果。
當然,這些我在工作之初并沒有想過,當時只是滿足于把書教好,學生成績不要落后,讓學生喜歡語文,喜歡我的課。后來漸漸覺得應試教育的急功近利越來越壓迫教育價值,甚至和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馳。教育關注的核心是人,而應試教育關注的核心是成績,是升學率,雖然它也說“以人為本”,但這個人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只有工具價值,并沒有變成目的。因為應試教育對人的評價就僅僅是成績量化,而人恰恰是最難量化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拿什么給人做標準呢?一個人的身高體重可以量化,但一個人的健康、人格、靈魂的質量怎么量化呢?所以必須有個更高的尺度,這就必須確立自己的教育信仰——教育想干什么?你所教的這一門課想干什么?它和一個人有什么關系?和這個社會系統有什么關系?
教師要在一個系統中認識自己,找到自己,進而發(fā)現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讓每一天過得快樂而充實。像錢理群先生說的那樣: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如此這般,教師就是一個有信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