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敏
循跡巴山,晨夕黽勉,共一江嘉陵月冷,藉詩書寄情幽夢。
思耕桑隅,閭巷勤劬,歷十方師友情濃,憑箋素讬懷秋聲。
記憶,仿佛圈圈斑駁的年輪,在時間之樹的圓弧切面上漾起微光;又似《詩經(jīng)》里蒹葭蒼蒼的底片,遼遠卻又耐人回味。
眷眷今昔,歷歷浮生。許多年來,那個踽踽獨行的身影,臨嘉陵,過西蜀,行汴梁,寓商城,筆頭磨盡,案牘勞形,四十載艱辛砥礪,八千里風雨前行。品讀之,猶如靜觀一條無語東流的河。
大學畢業(yè)25年來,余波在中學教過語文,也曾從事統(tǒng)戰(zhàn)工作和文化事業(yè)。清貧寂寥中,他追溯商都舊事、傳承古典文化,僅最近十幾年, 1000余萬字的本職文字工作量給他烙下了深深的印記,那就是如影隨形的眼疾和勤苦勞碌的生活;而他卻承襲堅韌不拔的特質,依然固守精神家園。
負笈巴蜀:往事并不如煙
1980年,幼小的余波背井離鄉(xiāng)遠赴重慶。因為家境貧寒卻成績優(yōu)異,他每月都得到學校的助學金和民政局的補助。13歲時,余波參加現(xiàn)場考試,獲得重慶市教委主辦的首屆“智慧之花”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二等獎,并最終成長為“重慶市三好學生”,名列沙坪壩區(qū)1994年度“十大高考優(yōu)秀學生”。1994年4月,家庭突遭變故,雖然高考在即,余波卻不得不放棄學業(yè),白天擺攤貼補家用,傍晚則佇立在奔流不息的嘉陵江畔,忍不住還要看看復習資料。幸而,學校向余波伸出了熱情援手,他得以如期參加高考,最終以超出錄取分數(shù)線43分的總成績被四川一所省屬重點大學錄取。翌年,親人辭世,少年失怙,余波輾轉回到闊別15年的河南繼續(xù)學業(yè)。大學畢業(yè)后,余波當了5年中學語文教師,26歲時,獲得鄭州市教育局舉辦的全市語文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被評為名師;從事過2年統(tǒng)戰(zhàn)工作;而立之年,他投身文化戰(zhàn)線,主要從事文件撰寫和編纂刊物,并兩度參加駐村幫扶工作,本職工作文字量達到1000余萬字。
備述人物:弘揚文化藝術
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履行“記錄歷史、傳承文明”的職責,22年來,余波有幸為著名歌唱家楊洪基、舞蹈家楊麗萍,書畫名家唐玉潤、劉世清、張萬一、張寅彤、徐啟程、毛鴻雁、李長生、董治國、王德忠、胡愛芬等撰寫藝術賞析文章100余篇(約50萬字),并先后在《人民政協(xié)報》《團結報》《人民武警報》《中國文化報》及《中華英才》《中國財經(jīng)報》《中國藝術報》《中國報道》《中原文史》《協(xié)商論壇》《河南日報》《大河報》《東方今報》《鄭州日報》《鄭州晚報》《山西工人報》《東方城鄉(xiāng)報》等數(shù)十家報刊發(fā)表;另外,余波在河南省直機關工委《黨建之窗》《河南工商行政管理》等刊物發(fā)表作品20余篇(首);并有10余篇原創(chuàng)稿件被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光明網(wǎng)、中國圖書館網(wǎng)、省文化和旅游廳網(wǎng)站、民革河南省委員會網(wǎng)站等轉載。
余波曾為中國戲曲出版社出版的60余萬字的巨著《論大凈王侯風云路——群星薈萃中的金少山》(作者蘇笑神),以及團結出版社、中國文藝出版社、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幾部典籍撰寫數(shù)篇萬字前言、后記;為河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河南省文聯(lián)、河南省炎黃書畫院等舉辦的“軍民情·強國夢”慶祝建軍90周年書畫作品展,以及鄭州市委宣傳部、市文聯(lián)等舉辦的“翰墨基石”書畫展撰寫前言和畫冊序言;為《張寅彤繪畫作品集》《榮寶齋·李長生畫集》《王德忠書法集》等數(shù)十本專輯撰寫序言和后記。
余波曾參加全國政協(xié)、中華詩詞學會等主辦的“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政協(xié)委員詩書畫大賽”,獲得優(yōu)秀獎(即二等獎);參加民革中央“兩岸情”散文隨筆大賽,獲得三等獎。他撰寫的長篇人物傳記《一位民革老人的臺海情結》和《丑學之父蘇笑神》分別入編民革中央《情系海峽 緣結兩岸》和《親歷者贊》叢書。2018年年初,團結出版社出版《風雨故人——民革前輩故居》大型攝影集,余波有幸為之撰文,該書在北京舉辦了首發(fā)式。
余波的事跡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曾為張大千、齊白石等名家治印,與梅蘭芳、程硯秋、金少山、周信芳同臺演出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宋寶羅先生,在生前101歲時為余波題詞(圖1),曾任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原文化部振興京劇指導委員會委員的鈕驃先生曾為余波題詞(圖2),曾任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常務副會長等職的荊樺先生也曾為余波題詞(圖3),還有嵩山法王寺方丈釋延佛禪師曾為余波題詞(圖4),汝州風穴寺方丈釋永海禪師曾為余波題詞贈書(圖5)等。
建言獻策:篤行委員使命
與政協(xié)工作結緣19年,并擔任11年政協(xié)委員,在建言獻策這條道路上,余波克服客觀困難,歷經(jīng)執(zhí)著探索:自2010年以來,由他撰寫的關于北伐戰(zhàn)爭主題紀念館、黃河文化、城市道路命名、城區(qū)文化旅游等10余篇調(diào)研報告,被作為鄭州市政協(xié)全會或常委會發(fā)言,有的被列為重點督辦提案,受到媒體的關注。在中原區(qū),他撰寫的關于民間文藝創(chuàng)作、檔案事業(yè)經(jīng)費等數(shù)十篇政協(xié)提案,得到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甚至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經(jīng)費難題。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余波曾堅守在基層社區(qū)簡陋的辦公室,用鋼筆一筆一畫地替弱勢群體撰寫各種補助申請;他還曾經(jīng)與深陷困頓的讀者長談,極力挽救他們受傷的心靈。為撰寫扶持貧困藝術家的提案,余波從有限的工資中擠出一部分,邀請10余位生活困難的民間書畫家座談,進而掌握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并由此向市、區(qū)兩級政協(xié)提出相關建議,得到主管部門的書面答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余波6次被評為中原區(qū)優(yōu)秀政協(xié)委員,獲得民革河南省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先進個人、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個人、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等表彰。2018 年 11 月,民革中央團結出版社出版《實踐者行——民革優(yōu)秀黨員報道集(河南卷)》,河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為該書作序。全文 5000 余字,先后收錄全省 37 名同志的先進事跡,余波位列其中。
多年來,余波用異乎尋常的耐心和毅力寒窗苦讀、奮筆疾書,于勤勉的工作中默默求索生命的本真,抒發(fā)奉獻社會的情懷。閑暇時的余波喜歡在筆墨紙硯中尋找恬靜與快樂,曾向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著名書畫家陳天然先生請教書法藝術(圖6),更是堅持每日練習,不敢懈怠。夢里的江湖,百花齊放,人來人往。生活的際遇,恰似雨后那一抹天青,往往可遇而不可揣測。逐夢的人,道阻且長,行者可至。且讓筆者賦詩一首,以茲祝福。詩曰:
思耕北隴兩鬢星,歲華空晚一燈青。
尋常巷陌逐詩語,傍檐窗寒素月明。
紅巖翠巒云出岫,嘉陵千帆望潮生。
回環(huán)復沓牽絲墨,半世文牘老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