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10月6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法國作家安妮·埃爾諾,獲獎評語為“因她勇敢、冷靜、敏銳地揭示了個人記憶的根源、隔閡和集體壓抑”。
關注底層
如今已82歲高齡的安妮·埃爾諾出生于法國濱海塞納省的利勒博納,在諾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過童年。她從小家境貧寒,父母經(jīng)營著一家小咖啡館兼雜貨店。安妮·埃爾諾起初在中學任教,后來就職于法國遠程教育中心,退休后繼續(xù)寫作。她從1974年開始創(chuàng)作,至今已出版了約十五部作品,代表作有《空衣櫥》《位置》《一個女人》《單純的激情》。
出身社會底層又憑借自身努力飛躍階層的人生經(jīng)歷,讓安妮·埃爾諾的文學創(chuàng)作密切關注底層人群。安妮·埃爾諾曾表示,一名小說家的天職,就是講述事實,表現(xiàn)那些從未有發(fā)言權的底層人群的生活情景是她應盡的義務。
也許正是如此,安妮·埃爾諾極其擅長在社會、性別、階層方面做出具有超越現(xiàn)實的描寫,其作品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她的自傳體小說《位置》《一個女人》用簡明準確的筆觸生動描繪了法國當代不同社會階層的差異,引起法國文學界的關注。2019年,安妮·埃爾諾憑借長篇小說《悠悠歲月》獲得國際布克獎提名。這部歷經(jīng)二十余年雕琢而成的杰作,使她成為當代法國文壇上極有影響力的女作家之一。
北大之緣
2006年,安妮·埃爾諾曾受法國駐華使館文化中心之邀,到北京大學做題為《法國當代文學趨勢》的演講。當時的《世界文學》主編余中先直言,埃爾諾在法國享有盛名,但在中國幾乎無人知曉,這是因為中國缺乏對法國當代文學的介入。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揭曉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在某海外博彩網(wǎng)站上,安妮·埃爾諾穩(wěn)穩(wěn)占據(jù)榜單第三名,是當之無愧的奪冠熱門。但她得獎的消息傳來后,多數(shù)中國讀者一臉茫然。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何建明分析,中國讀者對安妮·埃爾諾知之甚少,原因有三:“首先,她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的數(shù)量不多且年代久遠。其次,我們并不一定會對安妮·埃爾諾的作品特別欣賞,因為它的故事背景設立在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的歐洲,這跟中國人理解的歐洲還是有距離。同時,安妮的作品粗看比較零碎,是一種自述的寫作方式,中國讀者看書講究承上啟下,這跟我們平時的閱讀習慣有關系?!?/p>
對中國作家的啟發(fā)
無論是從文學敘述的技巧、敘述的角度、敘述的心態(tài),還是對生活獨立性的理解上,安妮·埃爾諾的創(chuàng)作方法論都值得學習。
“世界文學各種流派豐富多彩,文學藝術里那些非常廣闊、奇妙、獨特的東西已經(jīng)明確地放在我們面前,但一直不被認識。我們應該靜下心去思考安妮·埃爾諾為什么能獲獎,除了她,還有很多國內(nèi)外的優(yōu)秀作家值得學習,走自己選擇的方向,然后形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道路,這才是對的?!?/p>
(據(jù)中新社 劉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