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什么不愛做家務”“年輕人有了房子就不會努力了”“年輕人為何抵觸體檢”……與年輕人的相關話題近期屢上熱搜,經(jīng)過網(wǎng)絡輿論的發(fā)酵,激起大量網(wǎng)民的熱議,以至于讓人產(chǎn)生“熱搜總是盯著年輕人”的印象。
年輕人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質,讓熱搜始終繞不開他們?這恐怕跟網(wǎng)上不少信息的受眾都是年輕人有關,且在泛娛樂化的網(wǎng)絡社交平臺與話題廣場上,年輕人顯然更有話語權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熱點話題圍著年輕人轉,并不奇怪。當然,這些熱搜未必會針對青年個體,往往是給群體貼標簽、下定義。
網(wǎng)上一些營銷號為了吸引流量,不惜挑起輿論爭議,通過“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讓自己力推的話題受到更多關注。比如,會有像“優(yōu)秀的年輕人都結婚了”或“優(yōu)秀的年輕人都沒結婚”等類似的表達——不論站在哪一方來說,這些話都是偏激的,卻也能吸引一大批擁躉。這些話題或許能引來流量,但結果卻可能激起某些人的怨氣,挑起對立情緒,當喧嘩散去,留下一片狼藉,幾乎沒有什么建設性的討論和意見。這種話題越多,輿論場就會越浮躁,而被“代表”的年輕人即便不想?yún)⑴c這些話題,也可能會被貼上某些污名化的標簽。
輿論高度關注年輕人,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年輕人其實不愿意被“貼標簽”“帶節(jié)奏”,甚至“被消費”。建構一個理性與和諧的輿論場,并不是喊喊口號就行,需要廣大網(wǎng)友在具體的議題上耐心溝通、文明對話。偏激與反智的言論,雖然只是在一時攪動輿論場,但也可能遮蔽輿論場中寶貴的善意和理性,讓受到影響的人變得冷漠與無知。
因此,當我們以后再看到熱搜榜單上有“年輕人XXXX”之類的話題時,都不妨多想一下這是“為什么”,年輕人究竟又是怎么樣的。如果每個人都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拒斥那些刻意制造對立、渲染焦慮的言論,想必我們的輿論空間中會少一些無意義的撕扯,彼此之間也會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摘自《中國青年報》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