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多山水,都江堰市尤甚。多水之鄉(xiāng)則多河、多橋。放眼都江堰,百步一小橋,千步一大橋,或長或短,或寬或窄,獨木橋、石板橋、拱背橋、吊橋、廊橋,千姿百態(tài)。如果說水是都江堰的靈魂,那么,橋就是都江堰的骨骼。都江堰的橋大多歷史悠久,至今仍具有使用價值。
南 橋
南橋,都江堰的主要旅游“名片”之一,登橋可望西嶺雪峰、離堆鎖峽、寶瓶飛波等壯麗景觀,游人甚多,被譽為“西蜀第一橋”“雄踞江源第一橋”。
清光緒四年(1878年),縣令陸葆德用丁寶楨大修都江堰的結余銀兩,設計施工,建成木橋,名“普濟橋”。1958年,橋毀于洪水,重建時改木橋樁為混凝土橋墩,增建了牌坊形橋門,仍為5孔,長45米,寬10米,正式定名為“南橋”。1979年由灌縣(都江堰)政府城建委主持修建,橋頭闊面三間,牌樓式三重檐橋門廳型,屋面為筒瓦屋面,泥塑各類脊、瓜角、走獸、人物等,橋頭有木雕、吊爪、龍頭、過江花板、木雕掛落等。2008年“5·12”大地震后被鑒定為危橋,經過近百名川西壩子的能工巧匠緊張施工,南橋于2009年改建完成。
橋梁左右兩端增設了共8個龍頭?,F代彩燈裝飾使夜晚的南橋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它在災難中如鳳凰涅槃,迎來新生。
今天的南橋,依然是備受當地人和游客青睞的地方,人群往來,絡繹不絕,來南橋走走看看,生活的滋味盡在其中。而且民間還有“踩過南橋,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說法。
安瀾索橋
安瀾索橋,李冰建都江堰時始建,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何公何母橋”,全長240多公尺,飛架岷江南北,橫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yè)要道,也是藏、漢、羌族人民的聯系紐帶。
古時名為“珠浦橋”,唐代大詩人杜甫稱其為“竹橋”。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大理評事梁楚重建,稱“評事橋”。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邑人何先德倡議建索橋,以木板為橋面,旁設翼欄,橋長94丈,高7丈,寬8尺,取安度狂瀾之意,定名“安瀾橋”。1962年四川省水利廳撥款對安瀾索橋進行了維修,改10根竹底繩為6根鋼纜繩,改扶攔竹繩為鋼絲繩,外纏竹篾保持舊觀。1979年修建外江閘,將索橋下移100米重建。
相傳,清初橋毀壞后,百姓憑舟渡江,夏季江水暴漲,渡客往往覆溺,幸運安渡者又常受到渡船勒索。私塾先生何先德關心民眾疾苦,倡議修復竹索橋。他觀察地勢,測量距離,制作模型,確定方案,上報官府,在得到允許后,又親自參與修橋。索橋即將建成時,突然在一個風雨之夜被毀,官吏們怕何先德揭發(fā)弊端,借口這是他的過失,把他殺害了。何先德之妻何娘子繼承丈夫遺志,日夜苦思,按照丈夫的橋式加設欄桿,終于將橋建成。人們?yōu)榱思o念何先德夫婦,又把安瀾索橋叫作“夫妻橋”。
青城山凝翠橋
凝翠橋位于青城山建福宮至天師洞之間的游山石道上,橋北依巖壁,下臨深壑,四周古木參天,是都江堰市著名的古橋之一。
橋上對聯寫道:“瀑落瑤琴響,山幽薜荔封?!变秩玖四渫つ欠N幽靜的氛圍。該橋為木結構廊式橋,長9.3米,寬2.4米;橋下過水面為石券拱,在1.7米處起券;橋廊為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頂,杉樹皮屋面,兩側置飛來椅作橋欄。其在選址、建筑空間處理和藝術特色及功能便利性等方面都有較高成就,對于研究青城山道家建筑,特別是道路、橋梁的營建,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大大小小的橋,在都江堰已經存在了超過百年,它們不僅為百姓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還具有觀賞價值,很多文人墨客喜歡站在橋上思考人生,進行創(chuàng)作。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水上的橋同都江堰一起,見證了時間沉淀下別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