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璇
《與朱元思書》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山水游記,其中寫景所用到的“融合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叭诤戏ā焙谓猓课覀円黄饋砜础?/p>
一、有山有水,山水相映。
文章先總寫富春江“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然后分別描畫“異水”和“奇山”,并“分中有合”。你看,“水皆縹碧”,展現(xiàn)的是一種青綠之色,作者以此四字明寫水色,同時又暗襯山色。因為水本無色,有了“高山寒樹”在水中的倒影,才加濃了水色,水因有山的相伴才“縹碧”,山水相映,才越“奇”越“異”,平添趣味。又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表面上寫江水的動態(tài),展現(xiàn)一種江水奔涌向前的壯美,實際上又在狀山之形——如果不是兩岸有高山“夾”著,會有那么湍急的水流嗎?可見此處又是“水中有山”的妙筆。再如當我們聆聽“泉水激石,泠泠作響”時,會浮想聯(lián)翩:正是因為這山澗之泉水一邊歌唱著一邊匯入山下的江水中,才構(gòu)成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奇景吧。這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映的構(gòu)思藝術(shù)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片遐想的天地。
二、剛?cè)岵?,雄奇與秀麗和諧統(tǒng)一。
文中這樣描寫夾岸的高山:“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無論從高度還是從廣度,都顯現(xiàn)出壯闊奇峻之動態(tài)美;江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又有一種洶涌奔騰、勢不可當?shù)牧α棵馈S秩绺呱缴稀皺M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只見枝葉時而繁茂時而稀疏,錯落有致;日光時而明時而暗,恰到好處,好一幅秀美的樹影天光圖!那水呢,“縹碧”之色,賞心悅目;“游魚細石”,饒有情趣;泉聲泠泠,令人心醉;更有好鳥相鳴,蟬囀不窮,猿叫無絕,恰如優(yōu)美的伴奏之樂,使人如入清幽雅致、秀麗無比的仙境。文中雄奇與秀麗交相呈現(xiàn),給了讀者多樣化的審美享受。
三、融感于景,融情于景,與大自然合二為一。
1.于寫景中融入自己的感覺,以突出景物的特征。如“寒”本屬于人的觸覺,作者用它形容“樹”,將觸覺與視覺溝通,于是,讀者自然能想象“夾岸高山”之上那些樹的特征——高大挺拔、繁茂蔽日。
2.于寫景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人襯物,袒露心志。“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妙筆!“鳶飛戾天者”能“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能“忘反”,就是因為“峰”之高峻、“谷”之奇異使他們產(chǎn)生了心理上的變化,由此可見此處山水美感之強。當然,這一筆法除了有以人襯物的作用外,還有袒露心志、抨擊時弊的點睛作用,作者仿佛在勸告友人:從追求功名利祿中擺脫出來,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去盡情享受吧!
以上就是對“寫景融合法”的解讀,大家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