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張寶玉的爺爺曾參加抗美援朝,張寶玉從小接受紅色家風的熏陶與洗禮,比常人更具有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zhì),這也讓他從小就萌發(fā)了參軍入伍的想法。2020年,讀大三的他攜筆從戎,如愿來到打贏“抗美援朝第一仗”的部隊。
新兵第一次投擲手榴彈時,張寶玉投出了29米的成績,怎么也突破不了30米。為了提升自己的力量,他給自己制訂訓練計劃,不斷加大訓練量。每天午飯前,他會雷打不動地出現(xiàn)在單杠前,即便掌心磨出血泡,也不停歇。他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連隊訓練尖子,因訓練成績突出,被連隊評為“四有”優(yōu)秀士兵。
素材解讀
1.青春風采。北大學子張寶玉攜筆從戎,在綠色軍營里展現(xiàn)青春風采,譜寫了一曲美麗的青春之歌。習近平總書記說:“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鼻嗄暧袨椋瑒t中華有為。
2.家國情懷。張寶玉在爺爺?shù)挠绊懴?,毅然決然地選擇參軍,用實際行動報效國家,彰顯了濃厚的家國情懷。愛國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在行動上。我們不僅要有愛國之情,還要有報國之行。
適用話題
青春風采、家國情懷、傳承家風、突破自我、甘愿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