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中考”視域下歷史復習課探索

2022-05-30 16:11:09吳妙霞
新課程·上旬 2022年19期
關鍵詞:跨學科中考試題

吳妙霞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在評價理念上,指出高考評價由傳統(tǒng)的“知識立意”“能力立意”評價向“價值引領、素養(yǎng)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綜合評價轉變。高考評價影響著中考評價,“新中考”下的歷史命題日益重視“新材料”“新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運用,重視考查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注重“初高中銜接”。近年廣東省初中學業(yè)水平歷史考試(下文稱“廣東中考”)試題就體現了這一變化:考查識記題型減少,開放探究與跨學科的綜合性題型有所增加,考查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題型比重明顯增加。緊跟教材的傳統(tǒng)復習課已不再適應“新中考”的備考,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學科意識、歷史學科素養(yǎng)是教師努力的方向。本文將以李芳老師的“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單元復習課為例,探索“新中考”視域下上好歷史復習課的有效方法,提升學生的跨學科意識與歷史學科素養(yǎng),提高教學質量。

一、創(chuàng)建“人物”教學主線,打開新的復習視角

初中歷史以基本史實(包括時間、地點、主要人物、簡單經過、結果和影響等)為主,基本史實之間具有一定的邏輯關系,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記誦歷史知識,它們之間有或并列、或遞進、或因果的關系,而“人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歷史教學離不開人……因此,找回課堂上缺席的‘人,充分利用人物這一教學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以“人”作為教學主線是建立在教師對基本史實的整體把握上,以“人”作線索將零碎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有助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李芳老師的“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單元復習課拋開“先復習基礎知識,后完成配套練習”的傳統(tǒng)模式,基于對本單元基本知識的理解,結合課程標準選取了“人物”主線,選擇了亞歷山大二世、林肯、日本武士等人物,形成“人物—選擇”的復習新主線,組織學生研讀史料,創(chuàng)設了“亞歷山大二世與俄國的選擇”“林肯與美國的選擇”“武士與日本的選擇”新教學情境。學生圍繞“人物—選擇”主線開展的“史料研讀”“合作探究”等復習活動,不僅鞏固復習了“俄國1861年改革”“美國內戰(zhàn)”“日本明治維新”等基礎知識,還打破了固有的思維定式,讓學生從時代背景、階級立場等新的視角審視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擴展的原因及影響。融入教學情境后,學生與亞歷山大二世、林肯等歷史人物形成“共情”,從體會、理解“人物”做出這樣“選擇”的感性認識上升到這一“選擇”對國家、社會發(fā)展的深遠影響的理性認識,學生的“歷史理解”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

當然,李老師創(chuàng)建的以“人物”為主線的本單元復習設計,建立在學生對本單元的基本史實有所掌握的基礎上,如果沒有學生對基本史實的掌握,那復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在“雙減”的背景下,筆者認為教師應深入研究課程標準,以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和時代特征構建主線,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史實的基礎上理解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唯物史觀,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實現有效的備考復習。

二、滲透跨學科的理念,拓寬學生的歷史視野

跨學科主題學習是當前倡導的教學方式和考查方式?!靶轮锌肌钡臍v史試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單一的學科知識已無法解決“新情景”“新問題”的試題,學生需要共同運用多學科知識才能解決問題。2020年和2021年“廣東中考”試題的歷史學科知識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系和滲透考查較為突出,如2020年跨學科融合命題非常明顯,試題多達8題(共28分),涵蓋詩歌、英語、地理、道法、美術、物理等多個學科與歷史的跨學科融合,主觀題第33題卷在跨學科融合情境創(chuàng)設中最具有代表性;2021年跨學科融合命題有所減少,但也有4題之多(共9分)。順應“新中考”的變化,教師在教授新課、備考復習時都應有意識地滲透跨學科的理念,創(chuàng)設跨學科的情境,提高學生的跨學科意識。在“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單元復習課中李老師融入跨學科情境,通過活動“contacting game”組織學生從“people”“choose”“act”“history”四組單詞形成對歷史的理解,學生對四組單詞的組合、理解各不相同,李老師依據學生“人選擇后的行為成為歷史”“人的行動會成為歷史的選擇”等不同的認識引出“人物—選擇”新的復習主線。該活動不僅創(chuàng)設了跨學科的教學情境,更拓寬了學生的歷史視野——歷史是由人的選擇造就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跨學科意識,更讓教師與學生有了更多雙邊互動的時間與空間。

教學活動是服務于教學目標的,“contacting game”活動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好奇、思考,引出“人物—選擇”的復習主線,英語互動可以更好地創(chuàng)設情境,但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多次使用英語進行師生互動的教學行為值得斟酌。筆者以為教學設計、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不能為了凸顯跨學科教學而忽視教學目的,作為肩負育人功能的歷史學科更應擔起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認同感、自豪感的使命,選擇英語互動應建立在教學需要上,為教學目標服務。

三、培育歷史學科素養(yǎng),實現備考實效性

為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近兩年的“廣東中考”走向“能力立意”,注重“立德樹人”,突出對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特別在中考備考中把握和滲透歷史學科素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

2019年以來“廣東中考”試題在繼承前幾年培育能力、素養(yǎng)要求,借鑒高考的一些要求與做法,開始了“質”的變化:注重“初高中銜接”、向高考借鑒、注重史料實證、創(chuàng)設新情境等,因此,近年中考命題體現“開放性”“探究性”“綜合性”的問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2015年和2021年“廣東中考”試題做橫向比較:指向性強的設問試題由2015年的22題減少到2021年的6題,可見考查識記能力的試題已不是中考的主要題型;反之,以“反映”“說明”“認為”“推知”等需要學生理解并分析史料、考查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開放性、探究性、綜合性試題成為趨勢,由2015年的3題增加為2021年24題之多。由此可見,培養(yǎng)歷史學科素養(yǎng)是提高中考備考實效性的必由之路,課堂教學就是培養(yǎng)、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主陣地,這就需要教師從“教學立意”“課堂容量”“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等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取舍與整合。

“歷史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歷史課程目標實現,能夠服務于歷史課程的一切可資利用的物質和非物質資源的總和。”作為一堂復習課,學生對基本知識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為了有足夠時間培養(yǎng)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科素養(yǎng),教師應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善于引導學生探究歷史事實表象下內隱的信息。19世紀工業(yè)革命從英國擴展至歐、亞、美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巨大發(fā)展,向資本主義過渡成為歷史發(fā)展的主旋律,“俄國1861年改革”“美國內戰(zhàn)”“日本明治維新”正是這一時代特征的重大歷史事件,也是本單元內容的主體。李老師突破了傳統(tǒng)復習課緊跟基礎知識的教學立意,另辟蹊徑,通過研讀史料、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探究等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自主探尋、理解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擴展的背景、方法及影響,本節(jié)課堂不再僅著眼于基礎知識的復習,更多地要關注到學生理解歷史人物做出選擇的原因、影響等更深層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如探究“林肯與美國的選擇”活動的設問3:你是否贊同“對林肯而言,解放黑奴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學生研讀史料分析得到“解放黑奴是為了美國內戰(zhàn)中北方的獲勝,而不是真正給予黑奴自由”的答案,體現了“有一分史料說一分話”的“史料實證”學科素養(yǎng)。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是歷史教學中的一個功能。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大國,對形成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果李老師能在“林肯與美國的選擇”活動中聯系當今美國的人權問題,并結合《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中習主席的講話:“人人充分享有人權,是人類社會的偉大夢想?!边M行“人權問題”拓展活動,不僅教學立意更深,還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價值觀,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感,凸顯歷史學科教書育人的功能。

李老師的復習課教學立意新穎,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意識強烈,如運用“日本歷史發(fā)展時間軸”訓練“時空觀念”,圍繞“人物—選擇”主線復習增強“歷史理解”,通過“史料研讀”“合作探究”活動培養(yǎng)“史料實證”的學科素養(yǎng)和正確的歷史價值觀,把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融入整個復習過程,全面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但受課堂容量的限制,本單元的基礎知識歸納、整理和訓練沒有足夠呈現,無論哪一形式的復習課都應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整合綜合知識系統(tǒng),形成結構化的知識體系,這是課前的“學案”無法替代的。

四、結語

“雙減”和中考改革的背景下的歷史復習課,教師必須樹立“立德樹人,人育素養(yǎng)”的教學觀念,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在教學中敢于探索新嘗試,注重跨學科意識和歷史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幫助學生適應中考改革的新變化,提高教學質量,更要擔起把學生培育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的責任。

猜你喜歡
跨學科中考試題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2021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四)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路徑探索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陳涉世家》初三復習試題
2019年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五)
2019屆高考數學模擬試題(二)
伴你走進“旋轉”中考園
垂直平分線,中考怎樣考?
广宗县| 连城县| 普洱| 同江市| 大同市| 镇安县| 咸宁市| 绥中县| 通海县| 静乐县| 霞浦县| 桂林市| 海原县| 榆社县| 常熟市| 镇江市| 沂南县| 商城县| 永福县| 白玉县| 象州县| 邹城市| 名山县| 广州市| 肥东县| 吴江市| 喀喇沁旗| 尖扎县| 洛南县| 济阳县| 神池县| 儋州市| 新竹县| 鱼台县| 观塘区| 泰和县| 自治县| 乐亭县| 竹北市| 定日县|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