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洲
民間文學是一個民族世代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活著』的、與時俱進的、始終保持著新鮮生命力的文化現(xiàn)象?!簯耸瘋髡f』正是客家地區(qū)民間文學的代表。
“應人石傳說”現(xiàn)狀
“應人石傳說”是廣東省省級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文本雛形來自2004年深圳市寶安區(qū)石巖街道收集、整理的“應人石”的故事。其內容如下:
很久以前,村子有對夫妻,生有一雙兒女,夫妻倆安貧樂道。然而,同村的財主要劉善采長生不老藥。妻子(張勤)與丈夫約定,每天天黑在山下呼喊丈夫的名字三遍。前三天丈夫應了,可后來便只聽到隱約的回音。過了很久,妻子不見丈夫回來,上山尋找,后來也沒有下山。全村人到山上去找尋他們,只看到兩塊酷似人形的大石頭,遙相呼應。
自2005年起,石巖街道便以記錄、錄音和錄像等手段對“應人石傳說”進行原生態(tài)、全面、系統(tǒng)的保護。先后出版了包含“應人石傳說”的動漫版《石巖民間故事》;將民間音樂“石巖客家山歌”與民間文學“應人石傳說”結合,打造了一部“應人石傳說”客家音樂劇,該劇于2009年榮獲廣東省第六屆群眾戲劇曲藝花會金獎。
2013年,“應人石的傳說”被列入廣東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它還被編創(chuàng)成情景劇,以在線直播的形式展演,或以“歌伴舞”的表演形式出現(xiàn)在多個非遺活動中,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
如果仔細分析“應人石傳說”的內容,會發(fā)現(xiàn)該傳說與流傳古今中外的“望夫石傳說”在母題內涵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兩者均以“人化石”的行為體現(xiàn)夫妻之間生死相隨、忠貞不渝的愛情觀念?!皯耸瘋髡f”可以視為“望夫石傳說”的變異,前者是對后者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皯耸瘋髡f”的流變形象地展現(xiàn)了創(chuàng)新求變、敢為人先的客家精神。
“應人石傳說”前世
“應人石傳說”是由“望夫石傳說”轉化而來的。“望夫石傳說”最早被收錄在魏晉時期編寫的《列異傳》,該書被認為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描寫鬼類故事的志怪小說,據(jù)說為魏文帝曹丕所撰。該書記載:“武昌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者。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幼子餞送此山,立望而形化為石?!痹谶@一則民間傳說中,婦人被直接稱為“貞婦”,她對丈夫的依戀之情使得她廢寢忘食,久久立望,最終化形為石。
《列異傳》原書佚于宋代,南朝宋裴松之《三國志》、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與酈道元《水經(jīng)注》等對其皆有征引?!巴蚴瘋髡f”中,無論是“貞婦”一詞的運用,還是“立望而形化為石”的情節(jié),都進一步突顯了當時社會對女子的道德期許、約束與持貞守節(jié)的行為規(guī)范。這說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對于女子倫理道德觀已有了較為明確的觀念。
“望夫石傳說”中,貞婦和幼子代表了小家庭的利益,丈夫與國難則體現(xiàn)了國家利益。在丈夫從役,遠赴國難后,貞婦選擇化身為石,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社會“家國同構”的社會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當時的戰(zhàn)爭將士多半九死一生,或是“八十始得歸”。此次一別也許就是生死訣別,故而貞婦選擇“化石”,表明自己誓死追隨丈夫的忠貞之心。
客家美德的傳承與重構
傳說故事流傳于人們的口耳相傳之間,但經(jīng)過時空與人事的流轉,其內容往往被增添、刪減或改寫,故情節(jié)和人物等均可能有所變化。在廣東客家人聚居地流傳了300多年的“應人石傳說”正產生于客家人遷徙、定居石巖的歷史過程中。
在“應人石傳說”中,丈夫善良能干,妻子勤勞勇敢,展現(xiàn)了客家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吃苦耐勞的精神面貌。當夫妻二人遭遇不測后,全村人一同上山尋找,彰顯了客家人團結互助的美德。無論是劉善夫妻還是村民,面臨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他們都不曾輕言放棄,而是以堅強的意志砥礪前行。因此,“應人石傳說”生動形象地傳承了客家人不畏艱險、團結友愛的精神。
這一傳說主要突出了石頭“可回應人”的情節(jié),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存有“人化石”的母題。對比“望夫石傳說”,在內容情節(jié)上,兩個故事的主要人物均是一對夫妻,都有“丈夫遇難”“妻子望夫”等相同情節(jié),在母題內涵上都體現(xiàn)了妻子對丈夫始終不渝的愛。
與此同時,“應人石傳說”以藝術化的手法,增添了“丈夫先化形為石”“石頭會回應人”等情節(jié),不僅表現(xiàn)了妻子義無反顧地追隨丈夫之決心,也突顯了丈夫對妻子的愛。丈夫上山后不忘與妻子的約定,在黃昏時回應妻子的呼喊,遇難后仍然回應妻子、關愛妻子,體現(xiàn)了夫妻之間生死相隨、平等互愛的婚姻價值。這與長期以來丈夫在婚姻中缺位的“望夫石傳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女子后來甘愿“化石”陪伴男子,其本質展現(xiàn)的依舊是女子忠貞于男子的思想。但與“望夫石傳說”相比,在“應人石傳說”中,妻子“化石”的行為原因是愛人離世,女子有選擇的主動權,具有明顯的現(xiàn)代愛情觀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客家美德也被重構,精神內涵得到了豐富。
從“望夫”到“應人”
“望夫石傳說”和“應人石傳說”均以“化石”的行為展現(xiàn)愛情的忠貞。區(qū)別于女子獨自“化石”望夫,“應人石傳說”中丈夫“應人”可以視作民間文學創(chuàng)造性轉化的實踐。面對不同的歷史語境與現(xiàn)實背景,民間文學的講述內容也在與時俱進,發(fā)生變化。
“應人石傳說”流傳于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石巖街道的客家人社區(qū),輻射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qū),以及東南亞等客家人聚居地。其產生與發(fā)展與我國嶺南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特點密切相關。
嶺南地區(qū)以丘陵地形為主,地勢和海拔普遍較低。因此,“應人石傳說”中沒有高山望夫的行為,卻有在山腳下聽見山上回應聲的情節(jié)。從“望夫”到“應人”,從視覺到聽覺,從單方面的守望到雙向的“化石”,這種種變化均體現(xiàn)了客家人勇于開拓的精神品質。
如今,“應人石傳說”已融入客家人的文化建設中。它不僅是一個民間文學作品,更成為村落、地鐵站、公司的名字。從“望夫”到“應人”的變化,不只是民間文學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也是我國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體現(xiàn)。
民間文學是活的語言藝術,它保存在人們的記憶里,流傳在人們的口耳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有融入現(xiàn)實生活,增強人們的參與感與獲得感,才能贏得人們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和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