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碩
東漢末年,隨著桓、靈二帝時期政局持續(xù)動蕩,陸海兩條絲綢之路均處于相對衰落期,不復東漢初期“三通西域”時的盛景。不過,這一時期的東吳政權(quán)是個特例,先后有來自大秦、扶南諸國的海外來客抵達江南,還派遣朱應、康泰下南洋,并在東南亞與天竺使者不期而遇,在第三國完成了“魏晉之世”中國與印度僅有的一次直接交流。
東吳對外文化交流的第一個高峰出現(xiàn)黃武五年(公元226年)——秦論來吳。此事并未見于《三國志》,但在《梁書》《南史》兩部正史中均有記載:“黃武五年,有大秦(我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賈人字秦論來到交趾。交趾太守吳邈遣送詣權(quán)。權(quán)問方土謠俗,論具以事對”(《梁書》卷五十四《諸夷傳》)。不過,學界對秦論的身份尚存爭議。筆者通過分析,推斷出以下信息。
首先,大秦來客先抵達交趾。查閱史料可知扶南、日南、交趾等地歷來是羅馬商人或使團來華的重要中轉(zhuǎn)站。原本漢代與羅馬之間存在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但由于羅馬帝國與安息(帕提亞帝國)之間的戰(zhàn)爭,以及東漢政權(quán)在西域的勢力收縮等因素,導致漢末陸上絲綢之路一度衰落。與之相對,海上絲綢之路則相對穩(wěn)定,故羅馬商人往往選擇揚帆東來,經(jīng)紅海、波斯灣、印度半島,在東南亞落腳,為入華做準備。東漢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安敦使團”就是先到日南,再入中國。
其次,關(guān)于“秦論”之名。姚思廉在《梁書》中明確指出:“秦論”僅是表字,而非姓名??紤]到古代西方人習慣在姓名之后加上籍貫,“秦論”有可能是某座羅馬城市的音譯。至于“秦論”到底指哪座城市,有學者指出其古音與羅馬境內(nèi)的昔蘭尼(Cyrene,今利比亞昔蘭尼古城遺址)發(fā)音頗為相似,故推斷秦論很可能來自羅馬治下的北非。
最后,秦論的身份。與東漢永元年間以商人身份冒充大秦使者的“蒙奇、兜勒使團”不同,秦論的身份非常明確,就是“賈人”。按照《梁書》所載,秦論從武昌到南京,在東吳生活了十幾年,靠做小生意謀生。在古漢語中,“商”和“賈”有著明顯區(qū)別。正所謂“行商坐賈”,秦論不是走街串巷的流動攤販,而是擁有自家店鋪的生意人,出售的貨物應該是來自東南亞、非洲甚至歐洲的玳瑁、象牙、珊瑚、琉璃等商品。
了解到上述情況后,我們再看“羅馬人”秦論在東吳的經(jīng)歷:東吳委任的交趾太守吳邈派人將他送往彼時的東吳統(tǒng)治中心武昌,覲見吳王孫權(quán)。孫權(quán)問起大秦風土人情,秦論對答如流,深得賞識。東吳黃龍元年(229年),孫權(quán)在武昌稱帝,同年九月下詔遷都建業(yè)(今南京),秦論隨之遷往。嘉禾六年(237年),丹陽太守諸葛?。ㄖT葛瑾之子)討伐山越得勝,將黝黑矮小的山越人(黝歙短人)俘虜送往建業(yè)。第一次看到山越人的秦論覺得非常稀奇,告知孫權(quán):在大秦國中從未有過“黝歙短人”。聞聽此言,孫權(quán)決定送給秦論20名山越俘虜(男女各十人)當仆人,并派會稽郡官吏劉咸送秦論回國(《冊府元龜》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的記載則是“劉咸會稽人,為吏”)。此舉無疑讓劉咸成為繼東漢甘英之后最有機會前往羅馬帝國的中國使節(jié),然而,劉咸在途中不幸身故,東吳政權(quán)與羅馬建立聯(lián)系的期望因此落空,但孫權(quán)開拓海外的志向并未就此擱淺。
清代類書(即古代百科全書)《淵鑒類函》轉(zhuǎn)引宋《太平御覽》中對東吳康泰、朱應與東南亞諸國交往活動的記載。
盡管秦論在東吳經(jīng)商生活時間不短,且頗得孫權(quán)好感,但這畢竟不是國與國之間的官方往來。實際上,與東吳官方交流最頻繁的東南亞國家是扶南國。扶南是中南半島古國之一,公元一世紀左右建國,大致管轄范圍包括今天的柬埔寨,以及泰國、越南、老撾的部分地區(qū)。公元三世紀初,扶南混氏王朝大將范蔓(又名范師蔓)被擁戴為王,建立范朝,東征西討,漸成地區(qū)強國。
據(jù)《吳歷》記載,“黃武四年(225年),扶南諸外國來獻琉璃”。此時范氏王朝的開國君主范蔓已亡故,其外甥范旃殺死太子范金生黃袍加身,并派使者出訪東吳,進獻琉璃等物。這條史料說明孫吳政權(quán)對東南亞諸國有相當強的影響力,范旃才會在篡位之后交好東吳;同時也反映出扶南在東南亞諸國當中較為強盛,方能在史書中占據(jù)“領(lǐng)銜”位置?!秴菤v》的這條記載被史學家認定為我國與東南亞諸國展開交流的最早記錄。
此后,扶南王又在赤烏年間再次遣使來訪,不過史書中對這次訪問的記錄存在時間分歧。按《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孫權(quán)傳》所載:赤烏六年(244年),“扶南王范旃遣使獻樂人及方物”。但唐代許嵩所編《建康實錄》有“扶南樂署”條目,記作“赤烏七年(245年),扶南國獻樂人”,吳主孫權(quán)命人在南京“置舍以教宮人”。無論哪種觀點,扶南使節(jié)曾在赤烏年間再次訪問東吳應是事實。
對于扶南的來訪,東吳方面決定投桃報李,派遣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將康泰率使團出訪扶南等東南亞諸國??堤┑墓俾毷恰爸欣蓪ⅰ?,屬于魏晉三國時期常見的武官名,比較好理解。朱應的“宣化從事”一職則與東吳政權(quán)鎮(zhèn)守南疆的老將軍呂岱有關(guān)。呂岱在東漢延康元年(220年)就任交州刺史,期間數(shù)次派人前往“西南大海洲(南洋群島)”等東南亞國家進行交流,謂之“南宣國化”,因此才有“宣化從事”的稱謂。朱、康使團是首次代表東吳政權(quán)官方對外進行交往,標志著中國與扶南建立起官方外交關(guān)系,從而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史的重要里程碑。直到兩晉建立,扶南仍頻頻入朝,雙方保持友好往來。
朱、康使團不辱使命,不僅訪問了林邑(今越南南部)﹑扶南諸國,還編纂了珍貴文獻。遺憾的是,朱應撰寫的《扶南異物志》和康泰撰寫的《吳時外國傳(外國傳)》均已散失;前者僅存書目,后者則只在《北堂書鈔》《太平御覽》等書中留下痕跡??堤┑闹鞅容^詳細地記述了東南亞、南亞各國的物產(chǎn)、民俗及商業(yè)情況,其中對扶南的介紹最為詳盡。比如,扶南的造船業(yè)“伐木為舡,長者二二錄,廣肘六尺,頭尾似魚,皆以鐵鑷露裝,大者百余人”。
朱應、康泰出訪東南亞期間沒有忘記考察前往大秦的海路。《太平御覽·舟部》中引用了《吳時外國傳》的內(nèi)容,其中就有“從加那調(diào)州乘大舶船,張七帆,時風一月余日,入秦國也”。盡管現(xiàn)存的《吳時外國傳》殘篇僅有70多個條目,只2200余字,卻是我國古籍中對南洋諸國的最早記錄,彌足珍貴。為紀念康泰下南洋的事跡,中國地名委員會在1983年將位于北緯9度21分、東經(jīng)111度44分的一座南沙島礁命名為“康泰灘”。
值得一提的是,據(jù)李延年所著《南史》卷七十八《海南諸國》記載,朱、康使團在扶南還接觸到了來自天竺(印度)的使團。東漢時期,天竺曾幾次派使者來華交流,漢末三國年間中斷。東吳時期,扶南王范旃派親信蘇勿出使天竺,其王派人回訪扶南。恰逢朱應、康泰亦在扶南,得遇天竺使臣詢問其國風土民情,算是古代中印兩國外交人員在第三國進行了一次交流會晤。
東吳政權(quán)可以說是憑一己之力,將三國時期的對外交流,尤其是與東南亞各國的交流推向新高峰。孫權(quán)不僅頻繁開展對外交流,還曾派遣軍隊遠航穿越東海、黃海,抵達渤海之濱,與割據(jù)遼東的公孫氏建立聯(lián)系。孫權(quán)還派衛(wèi)溫、諸葛直浮海求夷洲(臺灣),這是已知最早的祖國大陸對臺灣進行管轄的記載。
坊間一直存在猜測,認為孫權(quán)如此熱衷對外交流并重視海洋,或許與其身世有關(guān)。聯(lián)系到《三國演藝》等書里對孫權(quán)“碧眼”“紫髯”外貌特征的描述,甚至臆測其有異族血統(tǒng),母親是“來自歐洲的女海盜”。
欲廓清流言真?zhèn)危€需先從正史入手,結(jié)合現(xiàn)代科學知識加以分析。在《三國志》中,陳壽筆下的孫權(quán)“形貌奇?zhèn)?,骨體不恒”,并未出現(xiàn)“碧眼”“紫髯”的描述。到了南北朝時期,劉宋王朝的史學家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作注時,曾援引《獻帝春秋》中“張遼問降”的內(nèi)容,提及孫權(quán)有“紫髯”:鎮(zhèn)守合肥的曹魏將領(lǐng)張遼問降卒,“(東吳)向有紫髯將軍,長上短下,便馬騎射,是誰?”降卒答:“是孫會稽(指孫權(quán))”?!东I帝春秋》的作者袁曄系東吳人,且與孫權(quán)同時代,故其記述應該比較可信。孫權(quán)的“碧眼”則未見任何正史,最初出現(xiàn)在《三國演義》的《小霸王怒斬于吉,碧眼兒坐領(lǐng)江東》這一章回。《三國演義》大量內(nèi)容取材于民間傳說,但也并非空穴來風,至少說明孫權(quán)的眼眸不是百分之百的黑色。而且,《三國演義》所作“碧眼”“紫髯”之類的描述從未出現(xiàn)在孫堅、吳夫人、孫策、孫翊等人身上。
清人所繪孫權(quán)畫像。
對于孫權(quán)的身世,坊間還有另一種說法:孫權(quán)之父孫堅出身吳郡,濱海臨江,曾擊敗過海盜,孫權(quán)的生母便是其中一名來自外邦的異族女海盜,生下孫權(quán)后把他交給吳夫人撫育。這種說法經(jīng)不起推敲,因為《三國志·吳書·妃嬪傳》開篇寫明:吳夫人是吳主孫權(quán)之母。孫權(quán)的雙目呈碧綠色,可能與其虹膜色素上皮細胞、虹膜基質(zhì)中所含黑色素量及虹膜基質(zhì)的細胞密度有關(guān),是基因突變的結(jié)果。男子胡須、頭發(fā)顏色偏紫或紅,則往往是體內(nèi)鐵、銅、鉬等微量元素過高所致。史書記載,朱、康使團中的康泰,頭發(fā)亦偏褐色。
可以認為,孫權(quán)對藍色海洋有著超乎常人的向往和征服欲,主要是源于三國時期東吳造船業(yè)的發(fā)達。當時,東吳政權(quán)在永寧(今浙江溫州)、橫陽(今浙江平陽)、溫麻(今福建連江)等地設有大型造船工場,所造巨艦巍然壯觀。東晉庾仲雍在《江水記》中就描述了彼時的東吳巨艦“名之曰長安,亦曰大舶,載坐直之士三千人”。造船和航海能力的領(lǐng)先,為東吳時期活躍的對外交往和積極的海洋探索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