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洛陽出土唐代銅鏡賞析

2022-05-30 10:48:04鄭雅妹
理財·收藏版 2022年10期
關(guān)鍵詞:螺鈿銅鏡紋飾

鄭雅妹

青銅器是古人在社會生活中使用的一類重要器具,廣泛用于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冶煉鑄造青銅器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之一。隨著中國古代文明程度的發(fā)展進步,許多青銅器漸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而青銅鏡卻是諸多青銅器中一個特殊的門類,自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開始,一直沿用至清代,被人們廣泛使用了數(shù)千年之久。在青銅鏡制作、使用、流傳的過程中,也經(jīng)歷了工藝、文化、藝術(shù)的微妙變遷,為華夏文明留下了獨特的時代印記。

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最初古人照面以靜止水面為鏡,后來隨著青銅冶煉技術(shù)的發(fā)展,青銅鏡應運而生,它不僅是一種精心鑄造的工藝品,也是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實用器。或許是因為青銅鏡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圖1)。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边@里提到的“鑒”就是青銅鏡。在中國古代有“破鏡重圓”的隨葬現(xiàn)象,考古工作者在漢代墓葬中就曾發(fā)現(xiàn)兩半用來隨葬的破碎青銅鏡(圖2),而關(guān)于“破鏡重圓”的歷史典故出現(xiàn)在漢代之后的南北朝時期,故事的主人公是南北朝時期陳國后主陳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和丈夫徐德言,原本恩愛的夫妻二人在陳國滅亡后被迫分離,于是將一面青銅鏡分為兩半,兩人各執(zhí)一半,作為日后相見的信物,并約定每年正月十五到街市去賣鏡以為聯(lián)系手段。次年正月十五,樂昌公主讓仆人拿去隋朝都城——大興城販賣,幾經(jīng)坎坷后夫妻終得團聚,留下了“破鏡重圓”的浪漫愛情故事。另外,中國古代衙門中懸掛有“明鏡高懸”的匾額,“鏡”在這里有清正廉潔、公正無私的寓意。

唐代是中國古代青銅鏡發(fā)展的高峰時期之一,當時的洛陽作為國家的東都,人文薈萃,工匠云集。此時的青銅鏡在器形和紋飾方面打破了傳統(tǒng),一改此前的古樸、規(guī)矩,出現(xiàn)了葵花鏡、菱花鏡、方形鏡、亞字形鏡等,紋飾題材也更加廣泛,形成了浪漫豪放、雍容華貴的藝術(shù)風格。在工藝方面,創(chuàng)造出金銀平脫、螺鈿鑲嵌、金殼、銀殼和鉛花等新技法,處處彰顯著大唐盛世的欣欣向榮之氣。

洛陽博物館藏的這件金銀平脫花鳥紋銅鏡(圖3)為八出葵花形,直徑30.5厘米,1970年出土于洛陽關(guān)林唐墓,墓主人是唐代中散大夫、景城郡別駕盧廷芳的女兒盧氏,墓主人下葬的時間是唐代天寶九年(750年)。鏡背中間為半圓鈕,鏡鈕四周有兩圈銀絲,另有一圈銀絲組成的繩索紋,將鏡面巧妙地分為內(nèi)外兩個區(qū)域。鏡背通體裝飾飛蝶、各色花卉與口銜綬帶的鸞鳳,以金、銀絲片裝飾,雍容華貴,美輪美奐。

用金、銀裝飾金屬器具的工藝在中國由來已久,早在東周時期就出現(xiàn)了相關(guān)的錯金銀工藝。而金銀平脫工藝盛行于唐代,它將中國古代髹漆與金屬鑲嵌兩種技藝相結(jié)合,具有極強的裝飾性,同時也極為耗時費工。

古代匠師在制作此類器具時,先將大漆涂刷于銅鏡表面做地,然后把事先剪裁、鏨刻好的金銀絲片黏附在漆地上,經(jīng)過反復多次髹漆后,再進行干燥、打磨、推光等步驟,使金銀絲片與漆地緊密而自然地結(jié)合。

洛陽博物館藏的這件孔子遇榮啟期銅鏡(圖4)為八出葵花形,直徑12.9厘米,出土于洛陽市北郊。鏡背中間為圓鈕,鈕上方有銘文三行“榮啟奇問曰答孔夫子”。鏡鈕左側(cè)老者為孔子,他頭戴冠,廣袖長袍、衣紋簡練,右手拄杖,左臂揚起,仿佛正在提問。鏡鈕右側(cè)為榮啟期,他頭戴高士冠,身體向一側(cè)傾斜,右手肘抬起,左手持琴,仿佛正在應答。鏡鈕下方有一棵垂枝樹木,反映出兩人相遇在郊野。

此類銅鏡又稱為“三樂鏡”,這個名字來自孔子與榮啟期的歷史典故。這面銅鏡銘文中提到的榮啟奇,即春秋時期著名的隱士榮啟期,字昌伯,相傳孔子曾與他相遇對談,留下一段佳話。據(jù)《列子·天瑞》記載:“孔子游于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笨鬃訂栐唬骸跋壬詷?,何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

孔子和榮啟期同為春秋時期人,此時周王室衰落,各國諸侯頻繁發(fā)動戰(zhàn)爭、相互吞并,他們相繼爭霸中原,導致禮崩樂壞,社會的動蕩使人們內(nèi)心難安。而身處亂世之中,榮啟期不同于常人,他既不追求名利和物質(zhì)生活的享受,也不悲觀沮喪,而是特立獨行,選擇遠離朝堂、避世隱居,遵循自己的處世之道,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他心中的人生“三樂”,除了男尊女卑的思想糟粕不可取之外,那份來自樂觀豁達的快樂和知足常樂的平常心,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洛陽博物館藏的這件海獸葡萄紋銅鏡(圖5)為圓形,直徑13.7厘米,洛陽市新安縣出土。鏡背正中有一獸形鈕,周圍采用浮雕工藝飾有海獸、葡萄、鳥獸等紋飾,畫面分布錯落有致、主次分明、繁而不亂。

海獸是唐代銅鏡中頗有神秘色彩的紋飾,關(guān)于它是哪種動物有多種觀點,其中一種觀點認為它是古人將獅子與西海傳說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的形象。中國并非獅子原產(chǎn)國,而是通過進獻的方式自西域地區(qū)傳入,據(jù)史料記載可知,在東漢時期西域國家多次向中國進獻獅子。

葡萄同樣是一種來自西域的物種,早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將葡萄種子帶回長安城的上林苑種植,而在唐代人們更是對它鐘愛有加,甚至出現(xiàn)了許多與葡萄有關(guān)的詩句,比如王翰《涼州詞》中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名句。而葡萄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在中國人心中又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唐代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發(fā)展的高峰時期,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空前繁榮,尤其盛唐時期軍事強大,國力強盛,外交活動頻繁。作為唐代東都與武周政權(quán)的“神都”,當時的洛陽是人口百萬的國際大都會,各國使臣商旅絡繹不絕,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此類題材的青銅鏡是唐代青銅鏡的典型代表,在唐高宗和武周時期較為流行,一般多以海獸和葡萄為主要紋飾,形制多為圓形,也有少量菱花形或方形,它們是唐代絲綢之路繁榮的見證。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的這件高士宴飲螺鈿鏡(圖6)為圓形,直徑23.9厘米,1955年洛陽市澗西區(qū)唐墓出土。鏡背中間有一圓鈕,通體使用螺鈿裝飾各色紋飾。鏡鈕上方中間為一棵花樹,樹枝纖細,盛放的花朵構(gòu)成了茂密的樹冠,樹冠右上側(cè)是一輪明月,各種禽鳥于花樹間穿梭,一只貓或狗在樹下端坐,呈現(xiàn)出一種鳥語花香的美妙氛圍。鏡鈕兩側(cè)各有一位男子,頭戴冠、衣著寬袍大袖,兩人相對坐于樹下,神情恬淡悠然,一人正在彈奏阮,一人手握酒杯靜賞樂曲,畫面寧靜祥和,顯示出兩人之間的默契。其中執(zhí)杯者身旁有一盆一壺,侍女站立于身后,雙手捧盒,一副恭敬的模樣。鏡鈕下方飾有姿態(tài)各異的禽鳥在山石間起舞,畫面美好而浪漫。

螺鈿工藝在唐代較為流行,因此出現(xiàn)了用這種工藝制作的青銅鏡,主要流行于唐玄宗李隆基及稍晚一些這段時期,其他時期較為罕見。這種工藝是用螺蚌貝殼雕制成各種圖案,以大漆作為黏合劑粘貼在青銅鏡背面,然后經(jīng)過修飾后在螺鈿表面雕刻紋飾。與金銀平脫工藝相比,它們同是中國古代髹漆與金屬鑲嵌技藝的結(jié)合,但由于使用材質(zhì)不同,呈現(xiàn)出的藝術(shù)效果也不盡相同。

這件青銅鏡的紋飾分布疏密有致,營造出一種富有意境的美感,螺鈿表面的紋飾細致精美,呈現(xiàn)出華美瑩潤的藝術(shù)效果,是唐代銅鏡中難得的精品。

猜你喜歡
螺鈿銅鏡紋飾
帶狀紋飾的類型
蠟染的紋飾探討
新鄉(xiāng)市博物館藏銅鏡
螺鈿鑲嵌工藝概述
收藏與投資(2021年2期)2021-05-04 08:59:55
分析漆器中的螺鈿鑲嵌
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兩面珍貴銅鏡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建平博物館藏遼宋銅鏡簡述
蒲美合作品選
雕漆紋飾的修復
紫禁城(2020年7期)2020-07-25 02:40:18
花梨木嵌螺鈿玉石人物圖頂豎柜
紫禁城(2020年4期)2020-05-20 09:01:40
体育| 大悟县| 清流县| 金乡县| 永修县| 桓仁| 土默特左旗| 运城市| 淮阳县| 区。| 石家庄市| 封开县| 定边县| 樟树市| 上饶县| 乌拉特中旗| 淳化县| 刚察县| 科技| 张家界市| 汉川市| 合川市| 拜城县| 益阳市| 海盐县| 桐乡市| 乌鲁木齐县| 河曲县| 荥经县| 通河县| 孝义市| 五莲县| 喀什市| 太仓市| 大关县| 大城县| 济宁市| 西乡县| 江城| 灵武市|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