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妹
今年夏天的天氣異常燥熱,人走在街上就像一條被火燎的烤魚。說起來,高中畢業(yè)那年,我和同學(xué)們的散伙飯正是一頓烤魚。那是我第一次吃烤魚,大概是因為恰好點了怪味,配上當時五味雜陳的心情,讓那頓烤魚的味道格外難忘。
大學(xué)畢業(yè)那年,本來我們說好要去吃烤魚。作為一個北京人,打小在街上看到的烤魚招牌都是“巫山烤魚”。但我的重慶朋友說,萬州烤魚才是最出名的。雖然,烤魚也沒吃成我們就各奔東西了,但萬州烤魚卻一直被我記掛在心。
前兩天,我關(guān)注的一個探店博主去吃了一頓十分糊弄的萬州烤魚,遭到了網(wǎng)友們的口誅筆伐,本地人紛紛表示“給萬州烤魚砸了招牌”。而我也愈發(fā)好奇,真正的萬州烤魚到底是什么樣子?
前面說到,作為一個生活在北京的人,說到烤魚第一個想到的是“巫山烤魚”,而不是“萬州烤魚”。這一點在“大眾點評”APP上可以得到印證。在“大眾點評”APP上搜“烤魚”會出現(xiàn)上萬條結(jié)果,其中“巫山烤魚”有一千多家,而“萬州烤魚”只有三百多家。
論起源,巫山和萬州都屬于三峽地區(qū)。到底是誰第一個做烤魚的,眾說紛紜,也難以考究,但比較統(tǒng)一的說法是烤魚起源于巫溪,發(fā)揚于萬州,在重慶當?shù)刂饕餍械囊彩沁@兩派。巫山只是因為臨近巫溪,也耳濡目染了同樣的烤魚做法,但在當?shù)夭⒉惶雒?/p>
萬州烤魚讓人并無記憶點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賣萬州烤魚的店往往不叫萬州烤魚,反而是以其他特征為名,比如“獨一處烤魚”“小舅母子烤魚”“翻胎廠烤魚”等。這也更反映出萬州烤魚的“正主氣質(zhì)”,能開店靠的不是萬州烤魚的名聲,而是烤魚匠人的手藝。
雖然是同根同源,但萬州烤魚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巫溪烤魚原本只烤小魚,而到了萬州才開始流行烤大魚。再比如,巫溪烤魚用的是傳統(tǒng)的烤架,是萬州人民開發(fā)了各種烤箱、烤爐,讓火候的把控不再受到手藝制約,并且形成了先烤后燉,口味多元的烤魚模式。
正是這種創(chuàng)新,讓萬州烤魚聞名遐邇,甚至影響了我們現(xiàn)在流行的烤魚形式。但如果真要比起來,現(xiàn)在連鎖店的烤魚不過只學(xué)到了些皮毛罷了。
那么問題來了,正宗的萬州烤魚到底長啥樣?其實不外乎三點:魚的選擇、料的味道和當?shù)厝绥姁鄣某苑ā?/p>
首先是選魚,普通烤魚店愛用清江魚、鯰魚、巴沙魚,甚至起一些花名,譬如叉尾? ? 魚(清江魚)、凌波魚(巴沙魚),讓顧客聽上去就不明覺厲。實際在萬州當?shù)?,烤的就是最常見的鯉魚,因為常見,所以能保證新鮮肉嫩,偶爾也會用草魚和花鰱。
食客選好魚,后廚就可以開烤了,烤魚最關(guān)鍵的就在于烤。雖然這句話聽起來像極了廢話,但烤魚是非常費時費力的工作,現(xiàn)在一些不正宗的店會以炸魚代替烤魚,導(dǎo)致風(fēng)味驟減。因此當?shù)氐目爵~店都有自己的家伙什,只有烤架的就得烤久些,有烤箱的可以節(jié)省不少時間,甚至還有店發(fā)明了既省時又省力的“UFO烤爐”。
烤魚雖然需要技巧,但更多只是個力氣活,只要火候把握得好,看準了時機調(diào)味,然后把魚烤得外焦里嫩,這一步就完成了。味道上還要看炒料。
在烤魚上放炒料先烤后燉,是萬州烤魚的特色,也是靈魂所在。即便是我這樣味覺敏銳的人,面對連鎖店里清一色的料理包,也分不清各家的青花椒烤魚有何區(qū)別。而在萬州,雖然主流的口味也不外乎泡椒、香辣、蒜香、渣辣椒,但每家店都有自己的料理包。
也是看了萬州烤魚,我才知道吃烤魚原來是應(yīng)該循序漸進的,那種把配菜直接墊在魚身下面邊煮邊吃的烤魚只能說是萬州烤魚的“簡化版”。
吃烤魚要先品嘗最邊上的魚肉,焦脆的魚皮上還蘸著燒烤料,等湯汁稍微煮開一會兒,就可以大口吃里面細嫩的魚肉。
等魚吃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開啟魚火鍋模式,想好要吃什么菜,老板就會把蔬菜都汆燙一遍,再放到烤魚里,這樣就不用擔(dān)心小烤爐的余溫不夠給力。等攝入完一些維生素,就可以再要份過水的面條,伴著油香的烤魚汁下肚,這樣的一份烤魚才算完整。既有燒烤的瀟灑隨意,又結(jié)合了火鍋的喧騰熱鬧,這才是萬州烤魚的精髓所在。
正是因為萬州人對烤魚的熱愛,所以烤魚變成了萬州的美食名片。萬州不僅大力開發(fā)烤魚產(chǎn)業(yè),還開辦了萬州烤魚學(xué)院,繼柳州螺螄粉學(xué)院、潛江小龍蝦學(xué)院后,萬州烤魚做法的傳授也走向了系統(tǒng)化教學(xué)。
人對美食的喜歡是很純粹的,大家都愛吃,大家都愛做,自然也愿意以它為代表。但如果細心推敲,這份純粹的背后,往往還有些許更深的情懷。
萬州區(qū)是三峽庫區(qū)移民最多的城市,當年需要遷移的靜態(tài)移民有16萬人,動態(tài)移民有26.3 萬人,是當之無愧的三峽移民第一城。三十年前,萬州人民離開故土,來到萬州,開始新的生活。而那里面積最大,可以供百姓們休閑娛樂的場所,就是2004年建成的心連心廣場。本地人應(yīng)該對它很熟悉,至今,那里都是萬州最火爆最熱鬧的烤魚圣地。當年,廣場剛一建成,當?shù)卣徒M織零散的烤魚攤搬遷到此處,幾十家烤魚店排成一排,形成了“萬州烤魚城”的壯觀景象。天色漸暗,華燈初上,一家人圍著一爐烤魚,吃到肉足飯飽,散步回家,這樣的生活足夠巴適,足夠安逸。
或許是熟悉的烤魚香,或許是吃魚談笑間那熟悉的鄉(xiāng)音,讓新踏上的土地也漸漸變得不那么陌生,也讓普普通通的烤魚由此變成萬州人民心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各地游客前來品嘗,把萬州烤魚的名氣傳到千里之外,和天下所有出了名的吃食一樣,中間摻雜著只顧著打響招牌,實則渾水摸魚之輩,令人氣憤與惋惜。
不過,仔細想想也無須擔(dān)心,因為烤魚早就從萬州走了出去,變成了深受大家喜愛的食物。無論烤魚的形式如何變換,身上都有萬州烤魚的影子。這又何嘗不是對它最好的肯定呢?
(資源支持:微信公眾號“福桃九分飽”)
編輯|龍軻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