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
不知道你在思考人類終極問題“今天吃什么”的時候,能否聽到腦海中傳來的聲音?一個聲音說,“吃火鍋喝奶茶吧,犒勞下自己”,另一個聲音說,“不行,還是繼續(xù)吃減肥餐吧”。就好像有一個白天使和一個黑天使在你的耳邊低語,但你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都沒有聽到這段激烈的爭論,難道說……你無意中也學會了天使的語言啦?
腦海里的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
打??!實際上,腦子里出現(xiàn)聲音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早在20世紀30年代,這個問題就已經(jīng)被注意到了。這里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號稱“心理學界的莫扎特”——利維·維谷斯基(發(fā)展心理學家),他把這種聲音叫做“內部語言”。
他觀察到幾歲的小孩子在玩游戲時,總喜歡自言自語,并且,如果你認真地聽他說的話,很可能會發(fā)現(xiàn):等等,這居然是一段對話!
而當人長大以后,會把這種出聲的對話轉化為不用出聲的腦中對話,所以他認為,人腦海中的聲音實際上是人類將外部的社會對話不斷“內化”而形成的。但由于當時科學技術限制,這種理論只能成為一種假說。
隨著科學的進步,神經(jīng)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當人們腦中出現(xiàn)聲音卻沒有開口說話時,腦中一個跟說話有關的區(qū)域——布羅卡氏區(qū)被激活了,就仿佛真的聽到我們說話一樣。
也就是說,腦中的聲音可以理解為一個“副本”,這個副本實際上被稱為“伴隨放電”。
什么是伴隨放電?
以VonHolst(德國生理學家)和Sperry(美國神經(jīng)生物學家)為代表的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當我們在做動作的時候,大腦除了會給肌肉發(fā)送一個神經(jīng)信號以外,還會命令“初級運動皮層”隨時將這個信號復制并傳送給其他腦區(qū)(主要是小腦和頂葉),這個復制以后的信號就是伴隨放電。
那為什么干啥都要復制信號通知其他腦區(qū)呢?
你可以這么想,你本來是個啞巴,但是突然開口說話了,別人會不會突然被你嚇個半死?同樣的,傳送副本給其他腦區(qū)是為了好讓其他腦區(qū)知道你的下一步動作,這樣你就不會被自己毫無征兆、突如其來的動作給嚇到。就好像是在預告:“咳咳,各部門注意,領導馬上就要到公司了,準備就緒!”
傳送副本還有一個作用,它可以實時比對動作完成的質量,這樣就能對動作進行精細的調整,提高效率。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忽略掉自己的心跳聲,也不會刻意去注意自己眼球轉動的方向,這使得我們能夠專心致志地處理身體以外的事情,而不必為自己的一舉一動感到詫異,這是副本的另一好處。
現(xiàn)在你應該可以理解這個副本的作用了吧?當然,副本也有一些小Bug。
語言副本的影響
在你與別人對話時,你可以理解為副本將你想說給別人的話,提前說給自己聽了。所以,當你真正發(fā)出聲音和別人交流時,為了不至于讓自己的聲音蓋住別人的聲音,大腦就利用副本主動把你輸出的聲音音量調低,因為大腦反正已經(jīng)知道你將要說什么了,因此,它認為沒必要再大聲聽你講一遍。這就造成了兩個現(xiàn)象:當你大聲說話時,你并不覺得聲音大,但別人紛紛朝你看來。
有時候你說話出現(xiàn)了口誤,但由于大腦提前收到了正確的副本,且自動降低了你說話的音量,所以你很可能意識不到自己出錯了,或者不容易馬上發(fā)現(xiàn)。
有人認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很有可能就是被自己腦子里的聲音給逼瘋的,因為他們不理解這個聲音的來源是自己,而非身體外部,所以他們才會誤把自己腦子里的聲音當作是別人在說話,從而造成“分裂”。
腦子里的聲音,也就是語言副本,與我們的默讀能力也有很大的關系??茖W家認為,那些有閱讀障礙的人,由于不能產(chǎn)生副本,即他們聽不見自己腦中的聲音,因此他們做不到默讀這一行為。
綜上,科學家們推測,當人在進行抽象思考的時候,我們的思想經(jīng)常會被語言化,被語言化以后,立馬就會觸發(fā)伴隨放電。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我們并沒有開口講話,我們的聽覺系統(tǒng)依然會接收到這個副本,也就是聽到了這個聲音。
顯然,如果推測成立,那么人在思考時候聽到的聲音,當然只能是我們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