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沒頭腦”和“不高興”之父,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編輯家任溶溶迎來了他的百歲壽誕。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1923年5月19日出生于上海,廣東鶴山人,祖籍浙江金華。從1942年發(fā)表第一部翻譯作品至今,80年來,任溶溶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兒童文學事業(yè),他翻譯了大量英語、俄語、日語、意大利語等多語種的世界兒童文學經(jīng)典。
任溶溶創(chuàng)作有《沒頭腦和不高興》《一個天才雜技演員》《土土的故事》《我是一個可大可小的人》等,翻譯有《安徒生童話全集》《木偶奇遇記》《長襪子皮皮》《普希金童話詩》等。任溶溶創(chuàng)作、翻譯的童書作品達數(shù)百種,他的作品童趣盎然,贏得了無數(shù)小讀者的心,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成長。
任溶溶的翻譯作品語種多,數(shù)量大,以高質(zhì)量的翻譯為當代兒童文學提供了眾多經(jīng)典譯本。其譯文通俗易讀,親切幽默,富有感染力。任溶溶曾如此表達初衷:“我翻譯許多國家的兒童文學作品,只希望我國小朋友能讀到世界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只希望我國小朋友能和世界小朋友一道得到快樂,享受好的藝術(shù)作品?!?/p>
憑借文質(zhì)兼美的翻譯和創(chuàng)作,任溶溶做到了“緊貼兒童的心”“讓娃娃們覺得快活”,他把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兒童文學人物帶到中國孩子面前,為孩子們打造一個五彩斑斕的文學世界。
在任溶溶看來,兒童文學翻譯有一個特點,就是讀者對象十分明確,是孩子,而且不是籠籠統(tǒng)統(tǒng)的孩子。給幼兒譯外國兒歌,自然要譯成兒歌樣子,朗朗上口,給大孩子譯書又不能有娃娃腔,孩子大了,不愛別人把他們看作娃娃。原作者的書是寫給不同年齡的孩子看的,自然要讓他們的小讀者看得懂,看得有興趣,譯者也就應(yīng)該做到這一點,讓小讀者看得懂,看得有興趣。
任溶溶說,給兒童看的書不比給大人看的書,不能靠加注解來解決問題,所以只能把外文的文字游戲設(shè)法按原意變成中文的文字游戲,使小讀者從譯文中得到外國孩子從原作中得到的同樣的樂趣。雖然從文字上說,這似乎不太符合翻譯“信”的原則,但通過這個辦法,讓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一樣喜歡讀這本書,應(yīng)該是原作者的希望,這反而是大大的“信”——不影響孩子快活地讀這本書是首要的。
(綜合《新聞晨報》《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