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廳近日印發(fā)《關于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工作的通知》,對深化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改革、學校評價改革、教師評價改革、學生評價改革和用人評價改革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同時聚焦堵點、難點,特別是列出了嚴格禁止類、克服糾正類、控制限制類等三類27條禁止事項負面清單。
通知指出,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fā)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對深化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改革、學校評價改革、教師評價改革、學生評價改革和用人評價改革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為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各地、各學校一要提升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fā)展方向?!秾嵤┓桨浮肥俏沂〉谝环萁逃u價改革的系統性文件,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各單位要切實提升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明確改革的重點領域、關鍵環(huán)節(jié)和主攻方向,找準推進路徑、工作方法和有力抓手,確保各項改革部署落得準、落得穩(wěn)、落得好。
二要制定工作方案,加強學習培訓。各單位要制定推進《實施方案》落地落實的工作方案,對貫徹落實工作作出詳細安排部署。要抓好學習研討,通過專門會議、黨委理論學習、支部大會、黨小組會等多種形式,全面組織開展學習研討,準確把握《實施方案》的精神要義和政策內涵;要抓好培訓輔導,盡快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培訓要實現系統內外相關人群、學校干部教師全覆蓋,做到應學盡學、應訓盡訓。
三要聚焦堵點、難點,全面清理規(guī)范。各單位要全面對標對表《實施方案》,從黨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問題入手,聚焦堵點、難點,特別是對照禁止事項負面清單,全面清理現行的政策文件、規(guī)章制度,以及考核、評估、評審、評優(yōu)、獎懲等文件,凡是與方案精神不一致的各種規(guī)定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做到令行禁止。
四要開展試點探索,發(fā)揮引領作用。各單位要積極開展教育評價改革試點探索,把試點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改革經驗,爭取在試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省教育廳將適時召開試點工作推進會、交流會等,推廣試點經驗和典型案例,進一步擴大輻射面,提高影響力。
五要做好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各單位要加大對改革政策和科學教育理念的宣傳解讀力度,增進社會共識,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和人才觀。要充分發(fā)揮專家學者、骨干教師和新聞媒體的作用,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加強對典型案例的樹立和宣傳,提高社會傳播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改革向廣大師生、家長和社會講深講透。注重把握輿論導向,持續(xù)深化宣傳引導,及時解疑釋惑,合理引導社會預期,營造改革良好氛圍。
六要堅持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各單位要積極建立健全協同機制,協調地方有關部門結合職責,及時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深入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工作的合力,加快推進《實施方案》落實落地。教育督導要將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情況作為重要內容,對違反相關規(guī)定的予以督促糾正,依規(guī)依法對相關責任人員嚴肅處理。
通知中還列出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負面清單”如下。
一、嚴格禁止類
1.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
2.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yōu)評先等掛鉤。
3.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yōu)闃藴湿剟罱處熀蛯W生。
4.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
5.規(guī)范高校教師聘用和職稱評聘條件設置,不得將國(境)外學習經歷作為限制性條件。
6.突出質量導向,重點評價學術貢獻、社會貢獻以及支撐人才培養(yǎng)情況,不得將論文數、項目數、課題經費等科研量化指標與績效工資分配、獎勵掛鉤。
7.不得把人才稱號作為承擔科研項目、職稱評聘、評優(yōu)評獎、學位點申報的限制性條件。
8.有關申報書不得設置填寫人才稱號欄目。
9.依據實際貢獻合理確定人才薪酬,不得將人才稱號與物質利益簡單掛鉤。
10.各級各類學校不得通過設置獎金等方式違規(guī)爭搶生源。
11.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yè)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
二、克服糾正類
1.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
2.堅決克服短視行為、功利化傾向。
3.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
4.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
5.克服小學化傾向。
6.糾正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
7.堅決克服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現象。
8.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的做法。
9.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開放性。
10.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國有企業(yè)要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
11.改變人才“高消費”狀況,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三、控制限制類
1.淡化論文收錄數、引用率、獎項數等數量指標。
2.教師成果嚴格按署名單位認定、不隨人走。
3.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
4.嚴格控制教育評價活動數量和頻次,減少多頭評價、重復評價,切實減輕基層和學校負擔。
5.嚴格控制以考試方式抽檢評測學校和學生。
(時 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