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構(gòu)建需要文化自信和文化互信。“外國文學”課程有助于學生了解其他文化感知自然與社會的特殊方式,同時又能超越文化差異,呈現(xiàn)出共同的人性基礎?!巴鈬膶W”課程建設應堅持中國本位與國際理解的融合、全球價值觀與文化多樣性的并重。
關(guān)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外國文學”;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2)06-0067-03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日益復雜的全球化指明了發(fā)展方向。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構(gòu)建需要各文明之間的充分交流互鑒,“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1],只有每個個體都有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對其他文化的理解,才能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巴鈬膶W”課程能夠培養(yǎng)個體的國際理解能力、培育全球價值觀,有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養(yǎng)成。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對現(xiàn)有文明觀的超越
西方社會大多承認多種文明并存,但是對于其他文明常秉持“歐洲中心論”和“文明沖突論”的立場。“歐洲中心論”是將歐洲之外的文明視為“低等文明”,甚至認為有的民族根本發(fā)展不到文明的水準,還處在“野蠻”的狀態(tài)。“文明沖突論”承認其他文明的價值,但認為各文明,特別是各主要文明之間不能夠和平共處,因而將不同文明視為現(xiàn)實的或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非西方國家反對“歐洲中心論”的文明觀,認為每種文明都有其價值,特別強調(diào)本民族文明的獨特性、推崇本民族文明的價值。這是對西方文化霸權(quán)的有力對抗,捍衛(wèi)了民族尊嚴,但這種文明觀容易滑向?qū)Ρ久褡逦拿鞯睦寺斫?,對其他文明的一概排斥,形成文化保守主義。這一理論由于過分強調(diào)文化價值的相對性,否認不同文化形態(tài)的可比較性,從而否定了文化的整體性和時代性,對非西方民族和發(fā)展中國家的現(xiàn)代化進程和改革開放具有一種阻抑作用[2]。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這幾類文明觀的超越。人類命運共同體承認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并且認為各文明之間應當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文明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可避免地日益深入。這種相互作用如果朝著相互對抗發(fā)展,那么將會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無法挽回的可怕后果。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強調(diào),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沖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進步的動力[3]。人類各文明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而不應是相互對抗,這是對“文明沖突論”的超越。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人類各文明相互依存愈發(fā)重要和迫切,習近平總書記在巴黎和平論壇上呼吁:“面對人類面臨的挑戰(zhàn),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jié)而不是制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沖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4]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基礎:文化自信和文化互信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現(xiàn)并非易事。人類各文明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有交流借鑒,但也充滿了各種誤解、沖突,如兩次世界大戰(zhàn)幾乎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
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邁進,首先是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應當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一個民族必須對本民族文化的源流有自覺的意識,才能延續(xù)本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才能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歷史局限,也才能與其他文化進行互鑒和對話。
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不是封閉固守。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認為,文明不是靜止封閉的,不應以一種復古的立場看待本民族的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承認和尊重本國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閉,更不是要搞唯我獨尊[5]。這顯然不是一種復古的立場,自尊與自省的結(jié)合才是真正的自信。傳統(tǒng)文化在其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的東西[6]。這就是要對傳統(tǒng)文化抱著一種自省的而不是盲目的態(tài)度。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于特定的環(huán)境,帶有歷史局限性,不加批判地繼承就成為一種歷史倒退,這在客觀上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在理論上是有害的。
其次是文化之間的互信。不同文化之間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共同發(fā)展、共克時艱。互信的基礎是正視本民族文化的優(yōu)缺點、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要能把其他文化視為共同體中平等的一份子?!案鞣N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7]。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導向下“外國文學”課程的意義
尊重其他文化可以是一種立場,但理解其他文化是一種能力。無論是文化自信,還是文明互鑒,都離不開對其他文化的理解。
文化交流互鑒離不開對其他文化的了解。不熟悉其他文化的歷史和源流、特質(zhì)和影響,就難以進行有效的文明互鑒。只有充分了解其他文化,才能選擇其中適合中國國情、利于中國發(fā)展的文化要素進行學習。
文化自信同樣離不開國際理解能力。文化自信的基礎是熟知本民族的文化,但其確立卻不僅僅是熟知本民族的文化,還需要有對其他文化的體認。對自己文化的理解應當是在人類各個文化構(gòu)成的參照系中完成的,在與其他文化的比照中,才能深入把握本民族文化的特質(zhì)和優(yōu)缺點。
教育在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形成當中,應當發(fā)揮理解其他文化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致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啟動的賀信中指出,教育應該順應世界發(fā)展形勢,通過更加密切的互動交流,促進對人類各種知識和文化的認知,對各民族現(xiàn)實奮斗和未來愿景的體認,以促進各國學生增進相互了解、樹立世界眼光、激發(fā)創(chuàng)新靈感,確立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遠大志向[8]。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中的“外國文學”課程就有著深化文化自信、優(yōu)化文明互鑒的作用。“外國文學”課程的內(nèi)容是中國之外的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僅從文學的角度來說,是了解掌握作家的生平經(jīng)歷和文學成就、作品的文學價值和藝術(shù)手法、思潮流派的特征和意義等。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來看,外國文學的意義不僅是對外國文學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利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形成。
“共同體”一般指共同擁有一個確定的物質(zhì)空間或地理區(qū)域的群體,如鄰里、城市、村莊等。有限和確定的空間使得這個區(qū)域內(nèi)的人群有著相同或相似的風俗習慣、價值觀念,也就有著文化上的一致性,能夠相互認同。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超越傳統(tǒng)“共同體”的內(nèi)涵,突破了地域、國別和民族等限制。
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傳統(tǒng)“共同體”概念的突破既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創(chuàng)建,同時也是一個理論難點。這個“共同體”沒有地理上的界限,也沒有文化上的限定,同時文明與文明之間又充滿了語言、習俗等的隔閡,相互之間的理解和認同就不易實現(xiàn)。對于個體來說,是無法通過實踐來接觸和體認那么多種文明,所以,對于多數(shù)文明的理解只能是通過知識傳遞來實現(xiàn)。
歷史、哲學、文學等都是這種知識傳遞的載體,它們各有其特點。歷史是對一個民族過去的記錄。哲學是對一個民族形而上的追求。文學是對世界的形象化、典型化的描述,充滿感性地凝結(jié)著一個民族的風土人情、價值觀念、倫理道德。因此,通過文學可以增進人們對于他種文明一種充滿感性的理解,可以使人感受到各種文明中的人之間的共性,也可以使人覺察出不同文明的人之間的差異。對于異同的明晰,是文明互鑒的基礎,正因為人同此心,文明和文明之間的交流才有可能;又因為不同文明各有其美,文明和文明之間的互鑒才有必要。
四、人類命運共同體導向下“外國文學”課程的建設路徑
在明確“外國文學”不僅僅是一門關(guān)于文學的課程,還有利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構(gòu)建后,“外國文學”課程的建設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持中國本位與國際理解的統(tǒng)合?!巴鈬膶W”課程以外國文學為內(nèi)容、以國際理解為指向,但其基點和旨歸還是本國本民族的發(fā)展。從“外國文學”作為一門大學課程的歷史來看,它起于清末的社會危機,希望能借鑒歐美,以文學更新文化,進而救亡圖存。此舉固然成效顯著,但也有矯枉過正的“副作用”,對中國文化本位堅持不夠,其極端者甚至走向了全盤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學,造成中國文學乃至文化發(fā)展一定程度的“斷裂”。這一“后遺癥”一直影響到了新中國成立后的外國文學教學研究,吳元邁先生總結(jié)回顧新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得失時指出,中國的外國文學研究存在的第一個缺陷就是“尚不能完全以我為主,從中華民族的主體性出發(fā)來探討和研究外國文學,有時對外國新的文學現(xiàn)象或新的文學闡述,急于引進和運用,缺乏距離意識”[9]。確實,任何一種學習借鑒都不能以喪失自己的文化立場為代價,我們不能夠也不應該以其他文化的視角來看待世界。我們一定是站在一個特定的“點”上觀察和理解世界,這個“點”是先天的無法改變的。這也是為什么比較文學中的法國學派的合理性所在。美國學派批評法國學派只研究法國文學與他國文學的關(guān)系。但作為法國人首先研究與自己文化相關(guān)的問題,也無可厚非。所以,英國學者蘇珊·巴斯耐特說:“作為歐洲的學者,不能忘記我們的立場與我們自己的文學史的關(guān)系,這也很重要?!盵10]她的立場是她作為一個英國人、一個歐洲人先天決定的。同樣,作為中國大學的“外國文學”課程,必然要從中國文化的立場去看待外國文化。
二是堅持全球價值觀與文化多樣性的并重?!肮餐w”從詞義上就包含普遍、共同之意,換言之,一個群體如果沒有共同之處就難以成為一個共同體。從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的大尺度來審視,其相互認同的基礎就不可能是人種、民族、語言、地域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構(gòu)建,需要植根于人的普遍性的全球價值觀作為支撐。全球價值觀不能僅僅抽象存在,“文明之美集中體現(xiàn)在哲學、社會科學等經(jīng)典著作和文學、音樂、影視劇等文藝作品中”[11]。文學是人學,它的一大特點就是深入人性,挖掘顯現(xiàn)出人性中普遍的東西,“不同文學作品往往呈現(xiàn)出共同的生命形式和生命體驗,從而蘊含著共同的主題”[12]。外國文學的眾多事實已經(jīng)表明,即使是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作家的作品,也存在主題的類似性,這是由人類情感結(jié)構(gòu)及人類思維方式具有的種屬的一致性所決定的。對于這些文學事實的了解,就為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打下了基礎。越是廣泛的文學涉獵,越是能感受到人性共同之處。外國文學的學習,可以把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文學事實聯(lián)系在一起,可以充分敞露出人性的普遍性與共同性。當我們讀完《牡丹亭》,再學習《羅密歐與朱麗葉》,我們會感受到同樣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至于空間、文化上的差異,暫時會被我們懸置。
同時,不同文明的社會制度、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確實千差萬別。這些差異會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之中,每個民族的文學都有自身的文化特征,在人物的刻畫、情節(jié)的安排、價值的導向等方面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性。如羅密歐和朱麗葉、柳夢梅和杜麗娘,他們同樣炙熱的情感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還是不同的。拿兩劇中的男主人公羅密歐和柳夢梅來說,有研究者就指出了兩者的差異:“他(羅密歐)時刻行動著,不管是為了尊嚴而毆斗,還是為了愛情而抗
爭,他都是一個情感與意志相協(xié)調(diào)一致的主體。而作為書生的柳夢梅不能為愛情拋棄一切,相反,金榜題名對于他的意義,并不亞于愛情。”[13]羅密歐身上體現(xiàn)了希臘悲劇傳統(tǒng)中的悲劇人物的特征,這類人物是個體與理念的統(tǒng)一,不惜以生命捍衛(wèi)其所代表的理念。柳夢梅則還是典型的中國封建社會中的青年書生形象。“外國文學”課程教師在教授《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的作品時,就不能僅僅是講解作品本身,還應當注重闡發(fā)其與中國文學類似作品的同與異。
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構(gòu)建離不開文化的交流互鑒,教育在其中有著基礎性地位,“實現(xiàn)文明之間的和諧共存和互學互鑒,基礎在教育。依靠教育使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的人群群族達到文化理解和民心相通”[8]。如果說中國文學文化類的課程主要是實現(xiàn)對自身文化的體認,那么“外國文學”課程可以體現(xiàn)出人性之共同與文化的多元之美,兩者相輔相成,朝向“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邁進。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深化文明互鑒交流,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C]//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70.
[2]? 丁力群.全球化的文化選擇[J].哲學研究,2008(11):118.
[3]? 習近平.共同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C]//論堅持推動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421.
[4]? 習近平.共抗疫情,共促復蘇,共謀和平——在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的致辭[EB/OL].(2020-11-13)[2021-06-01].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0-11/13/c_139513627.htm.
[5]? 習近平.推動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
[C]//論堅持推動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161.
[6]?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3.
[7]? 習近平.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C]//論堅持推動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77.
[8]? 教育部課題組.深入學習習近平關(guān)于教育的重要論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51.
[9]? 吳元邁.回顧與思考——新中國外國文學研究50年[J].外國文學研究,2000(1):13.
[10]? 蘇珊·巴斯奈特,黃德先.二十一世紀比較文學反 ?思[J].中國比較文學,2008(4):9.
[11]? 習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 ?[C]//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 ?社,2017:469.
[12]? 趙小琪.比較文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10:92.
[13]? 譚玉華.悲愴與傷懷——《牡丹亭》與《羅密歐與朱 ?麗葉》悲劇因素之比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 ?學版),2013(7):135.
編輯∕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1-05-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1-06-29
作者簡介:殷明明(1980—),男,安徽黃山人,合肥學院語言文化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示范課“外國文學”(2029);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zhì)量工程“線上教學示范高校”(2020XSSFGX14);合肥學院本科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教學研究項目“文化自信融入外國文化類課程研究”(2019
HFJYXM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