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Na+與Cl-濃度平衡供應促進小白菜干物質積累及營養(yǎng)品質提升

2022-06-17 03:56:38張維霞王俊玲陳倩倩薛占軍高志奎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液泡單葉低濃度

張維霞,高 爽,王俊玲,陳倩倩,薛占軍,高志奎*

(1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河北保定 071001;2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河北保定 071001;3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河北保定 071001)

低濃度的 Na+和Cl-有益于植物的生長[1-4]。噴施低濃度NaCl也促進了黃瓜幼苗的生長[5]。雖然NaCl的研究多年來主要集中在土壤或根際高濃度NaCl(50~300 mmol/L)帶來的鹽脅迫效應[6-9]以及作物的耐鹽機制[10-11]上,但是近年來低濃度(1~5 mmol/L)NaCl對植物生長的有益效應[4-5,12-14]也逐漸受到關注。

Franco-Navarro等[4]在根際營養(yǎng)液中的K+、Ca2+、Mg2+陽離子保持一致的條件下,發(fā)現(xiàn)Cl-在1~5 mmol/L低濃度范圍內,可提高作物的干物質累積和含水量,增加葉面積和葉片厚度,提高葉片光合速率(Pn)。王寶增等[12]在Hoagland營養(yǎng)液中添加2.5~5.0 mmol/L NaCl促進了小麥植株干物質累積和光合速率。孟闖等[5]在葉面噴施5~10 mmol/L NaCl提高了黃瓜幼苗干物質量、葉面積、含水量、Pn、氣孔導度(Gs)以及植株的可溶性蛋白質、可溶性糖和游離氨基酸含量。在水培番茄[13]、水培韭菜[2,14]、基質培莧菜[3]上也有低濃度NaCl的促生效應。然而,較少研究區(qū)分Cl-和Na+的效應,以及Na+與Cl-之間的相互關系。在Na+與Cl-共同存在時,NaCl鹽脅迫效應的研究中,Srivastava[15]認為NaCl對柑橘的鹽脅迫主要由于Cl-(30 mmol/L)引起,而許興等[16]認為小麥的鹽脅迫主要由Na+(340 mmol/L)所致;魯少尉等[17]則認為Na+(50 mmol/L)對番茄葉片中糖代謝的影響顯著大于Cl-(50 mmol/L)。低濃度時,Na+與Cl-離子的摩爾質量相等,導致難以辨析Na+和Cl-的效應。因此,本試驗在[Na+]=[Cl-]、[Na+]<[Cl-]和[Na+]>[Cl-] 3種離子濃度條件下,觀察了小白菜的生長以及葉片光合效率等指標,探索Na+和Cl-的單獨效應、復合效應以及交互效應。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驗材料為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 ssp.chinensisvar.communisTsen et Lee )‘寒月F1’,于2021年3月1日在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東校區(qū)日光溫室內播種育苗,穴盤為50孔,每穴3~5粒種子,苗期間苗2次,留長勢整體一致、生長健壯的秧苗。基質為碩豐園藝(N+P2O5+K2O≥2%,有機質≥40%)有機通用基質。在小白菜2葉1心時挑選長勢一致的幼苗移栽到營養(yǎng)缽(直徑13 cm,高12 cm)中;當小白菜生長至3葉1心時,每日上午8:00~8:30進行1次葉面噴施。以葉面均勻鋪滿溶液且葉緣開始有液珠滴落為宜。噴施于3月26日開始,到4月15日結束,同時以葉面噴施無離子水為對照CK,連續(xù)葉施處理21天后取樣測定相關指標。

1.2 試驗設計

以Hoagland營養(yǎng)液為基礎配制處理溶液,基礎組成為:K+2.121 mmol、Ca2+2 mmol、Mg2+1 mmol、NO3-5.25 mmol、PO43-0.798 mmol、SO42-1.13 mmol。Franco-Navarro 等[4]為了辨析 Cl-的有益效應,在基礎營養(yǎng)液中添加了3種氯化物(KCl 2.5 mmol、MgCl20.625 mmol、CaCl20.625 mmol)來凸顯Cl-陰離子的效應,并弱化伴隨陽離子的營養(yǎng)效應。魯少尉等[17]在辨析Na+和Cl-的單鹽脅迫效應方案中,采用3種含鈉化合物進行了單Na+鹽處理(NaNO3∶NaHCO3∶NaH2PO4=5∶4∶1),以及 2 種氯化物進行了單Cl-鹽處理(KCl∶NH4Cl=1∶1)。本試驗為了辨析Na+或Cl-促進小白菜生長效應的差異性,在氯化鈉中添加3種氯化物或3種含鈉化合物進行了Na+與Cl-平衡及非平衡配制。試驗共設了3 個 [Na+]=[Cl-]的離子平衡處理 (B1、B2、B3),3 個[Na+]<[Cl-]處理 (A1、A2、A3),即陰離子 Cl-占優(yōu)勢;3個[Na+]>[Cl-]處理(C1、C2、C3),即陽離子Na+占優(yōu)勢,具體處理的離子濃度見表1,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共設5次重復,每個重復20株。

值得注意的是,在A組處理的[Na+]<[Cl-]中,為了凸顯Cl-的效應,采用3種伴隨陽離子K+、Ca2+、Mg2+,并保持較低濃度水平,分別為Hoagland營養(yǎng)液中的50%、25%、25%,來弱化伴隨陽離子對小白菜的營養(yǎng)效應[4,17]。相應地,在C組處理的[Na+]>[Cl-]中,為了凸顯Na+的效應,采用3種伴隨陰離子NO3-、PO43-、SO42-,并保持較低濃度水平,分別為Hoagland營養(yǎng)液中的29%、33%、25%,來弱化伴隨陰離子對小白菜的營養(yǎng)效應[17]。無論如何,3種相伴隨的陽離子或陰離子仍然會有微弱的營養(yǎng)效應。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1.3.1 生長及形態(tài)指標的測定 小白菜株高采用直尺測量;莖粗采用數(shù)顯游標卡尺測定;葉面積采用LI-3000葉面積儀測量。將小白菜的葉片、葉柄、莖、根分開,用電子天平分別測定鮮重后,置于105℃的烘箱中殺青0.5 h,繼后在80℃烘干至恒重并稱量其干重。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重復隨機測定5株。

1.3.2 營養(yǎng)物質含量的測定 小白菜可溶性糖、淀粉的測定采用硫酸蒽酮法[18],游離氨基酸總量的測定采用水合茚三酮法[18],可溶性蛋白的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G-520法[19],3次重復測定。

1.3.3 葉片組織結構的測定 選擇每株小白菜自下而上第5片葉片的同一部位,用透明膠帶-指甲油印跡法[20]制成葉片氣孔切片,測量小白菜氣孔長度和氣孔開度及數(shù)量,計算葉片下表皮氣孔密度;用刀片橫切葉片制成切片,測量葉片、柵欄組織、海綿組織、表皮細胞的厚度,3次重復測定。

1.3.4 光合碳吸收的測定 小白菜采用CIRAS-2光合儀測定自下而上第5片葉的光合氣體交換參數(shù)。測定時光源為紅藍3∶1復合光源,光照強度為1500 μmol/(m2·s),葉室溫度為 20℃,CO2濃度為380 mg/L,3 次重復測定。

1.4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用軟件Excel 2010將試驗數(shù)據(jù)錄入、處理并作圖,用SPSS 26.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進行2因素主體間效應檢驗,按照Duncan’s法P<0.05為差異顯著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噴施不同Na+和Cl-平衡狀態(tài)溶液對小白菜生長及形態(tài)的影響

無論噴施溶液的[Na+]和[Cl-]是否相等,與清水對照相比,均顯著提高小白菜的株高、莖粗、葉面積、葉片肉質性、葉片持水性和植株鮮重(圖1和表2)。在[Na+]=[Cl-]的B組中,植株鮮重與葉面積增加最明顯,平均較CK分別增加了38.4%和30.3%,B3的比葉重增加了12.1%;在 [Na+]<[Cl-]的A組中,A2處理的株高、莖粗、葉片持水性和植株鮮重增加最大,分別較CK增加了27.7%、35.1%、21.1%和38.7%;在[Na+]>[Cl-]的C組中,C1處理的比葉重與CK相比顯著增加了8.6%,C2和C3處理的葉片肉質性分別比CK增加了30.4%和29.4%,C3處理的莖粗比CK顯著增加了23.9%。

圖1 不同Na+和Cl-平衡狀態(tài)處理下小白菜植株形態(tài)Fig. 1 Morphology of pakchoi under equal and unequal Na+ and Cl- concentration

表2 Na+和Cl-平衡與非平衡處理下小白菜的生長及形態(tài)指標Table 2 Index of growth and morphology of pakchoi under equal and unequal Na+ and Cl- concentration

因此,當[Na+]=[Cl-]時對小白菜的生長及形態(tài)尤其是植株鮮重和葉面積的促進效應較大;當[Na+]<[Cl-]時對小白菜的株高、莖粗、葉片持水性和植株鮮重的促進效應較大;當[Na+]>[Cl-]時對小白菜的比葉重、葉片肉質性、莖粗促進效應較大。

2.2 不同Na+和Cl-平衡態(tài)處理對小白菜植株干物質累積與含水量的影響

與CK 相比,B1與C1處理的植株干物質分別增加了21.5%與11.0%,含水量顯著增加了30.3% 和7.3%,而A1對植株干物質無顯著影響,但A1植株含水量顯著增加了14.3% (圖2)。另外,B2處理的植株干物質和含水量比CK分別增加了35.1%和44.4%,且B組處理的植株干物質和含水量增加最顯著,平均比CK分別增加了33.5%和38.9%。

圖2 相同和不同Na+和Cl-噴施濃度下小白菜植株干物質重和含水量Fig. 2 Biomass and water content in pakchoi plant under equal and unequal Na+ and Cl- concentration

各組內3個處理的植株干物質與含水量表現(xiàn)為,與B1處理相比,B2和B3處理平均增加了18.1%與12.9%;與A1處理相比,A2和A3處理分別平均增加了12.3%與23.7%;與C1處理相比,C2和C3分別平均增加了2.4%與22.3%。植株干物質量增幅以B組最大,其次是A組,最低為C組,而含水量增幅也以B組最大、A組次之,再次是C組。

這表明,[Na+]=[Cl-]平衡時對干物質累積和水分累積的促進效應最大;而在其他陽離子(K+、Ca2+、Mg2+)或陰離子(NO3-、PO43-、SO42-)伴隨下,無Cl-時Na+有利于干物質累積,有Cl-時Cl-比Na+更有利于干物質累積;無Na+時Cl-有利于水分累積,有Na+時Na+和Cl-均有利于水分累積。

2.3 不同 Na+和Cl-的平衡態(tài)處理對小白菜植株營養(yǎng)物質含量的影響

從圖3可見,與CK相比,植株可溶性糖和植株淀粉含量隨Na+和Cl-的增加均呈降低趨勢,但其中A1和C1的可溶性糖有顯著增加,分別增加7.2%和12.3%;同時,植株可溶性蛋白質隨Na+和Cl-的增加呈輕微降低或保持不變的趨勢。

圖3 相同和不同Na+和Cl-噴施濃度下小白菜植株可溶性糖、游離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質和淀粉含量Fig. 3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free amino acid, soluble protein and starch in pakchoi plant under equal and unequal Na+ and Cl- concentration

無論是 B組 (即 [Na+]=[Cl-])還是 A組 (即[Na+]<[Cl-])和C組(即[Na+]>[Cl-])處理,植株游離氨基酸含量與CK相比均有顯著增加。其中,[Na+]=[Cl-]和[Na+]<[Cl-]處理的植株游離氨基酸含量隨Na+和Cl-的增加呈現(xiàn)峰值變化趨勢,B1、B2、B3處理的植株游離氨基酸含量分別比CK增加了19.8%、65.2%、46.1%,A1處理的植株游離氨基酸含量在A組中增加最多,比CK增加了35.7%。[Na+]>[Cl-]處理的C組植株游離氨基酸含量隨Na+和Cl-的增加呈現(xiàn)趨飽和變化趨勢,平均比CK增加了52.6%。

因此,Na+和Cl-對游離氨基酸含量的累積均有促進作用,Na+的促進效應明顯大于Cl-的促進效應,且Na+與Cl-平衡時(B2)的促進效應最大。

2.4 不同Na+和Cl-平衡態(tài)處理對小白菜不同葉位單葉面積和單葉干物質的影響

在小白菜長到3葉1心時進行葉面噴施處理后表明,與CK相比,B1、B2、B3處理(即[Na+]=[Cl-])的下位葉(1~3片真葉)單葉面積和單葉干物質含量均有輕微的變化(圖4,[Na+]=[Cl-]);中位葉(4~6片真葉)、上位葉(7~9片真葉)的單葉面積和單葉干物質含量均有顯著增加,分別增加26.1%、55.5%和19.0%、64.2%。

圖4 相同和不同Na+和Cl-噴施濃度下小白菜不同葉位葉片面積和單片葉干物質量Fig. 4 Leaf area and biomass of pakchoi at different positions under equal and unequal Na+ and Cl- concentration

從圖4中[Na+]<[Cl-]組可見,與CK相比,A1、A2、A3處理(即[Na+]<[Cl-])的下位葉的單葉面積和單葉干物質含量均有輕微變化;中位葉的單葉面積顯著增加26.3%,而中位葉的單葉干物質含量均有輕微地增加,增加4.4%;上位葉的單葉面積和單葉干物質含量均有輕微地增加,分別增加9.4%和13.5%。

從圖4中[Na+]>[Cl-]組可見,與CK相比,C1、C2、C3處理([即Na+]>[Cl-])僅中位葉的單葉面積顯著增加12.8%,而中位葉和上位葉的單葉干物質含量均有顯著增加,分別增加6.8%、23.5%。

因此,當[Na+]=[Cl-]時主要促進了中上位單葉面積的增加和單葉干物質的累積;當[Na+]<[Cl-]時主要促進了中位單葉面積的增加;當[Na+]>[Cl-]時主要促進了中位單葉面積的增加和中上位單葉干物質的累積。

2.5 不同Na+和Cl-平衡態(tài)處理對小白菜葉片組織結構的影響

從圖5可見,無論是B組[Na+]=[Cl-]處理還是A組[Na+]<[Cl-]處理和C組[Na+]>[Cl-]處理,與CK相比,不僅增加了小白菜的葉片厚度,還主要增加了表皮細胞厚度和柵欄組織厚度(A1、C1除外)以及柵海比(柵欄組織與海綿組織厚度的比值,A1除外);也顯著增加了氣孔長度和氣孔開度(A1除外)。另外,A1處理的海綿組織厚度增加最大;僅有B2和C1、C2處理氣孔密度高于對照CK。

圖5 相同和不同Na+和Cl-噴施濃度對小白菜葉片組織結構的影響Fig. 5 Leaf tissue structure of pakchoi under equal and unequal Na+ and Cl- concentration

綜合來看,Na+尤其是Cl-促進了小白菜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厚度以及氣孔長度,而Na+更有利于促進氣孔開度和氣孔密度;[Na+]=[Cl-]組對柵欄組織、柵海比的促進效應最大。

2.6 不同Na+和Cl-平衡態(tài)處理對小白菜葉片光合氣體交換活性的影響

小白菜進行葉面噴施處理后,B1、A1和C1處理的Pn和Gs與CK相比均顯著增加,其中[Na+]<[Cl-]組中A1處理增加最大,分別增加了19.7%和140.9%。

在B1、A1、C1處理的基礎上繼續(xù)添加NaCl后(圖6),B 組 [Na+]=[Cl-]處理的Pn和Gs隨著 Na+和Cl-的增加呈現(xiàn)逐漸增加趨勢,其中B3處理的Pn和Gs比B1處理分別增加了11.8%和78.8%;A組[Na+]<[Cl-]處理Pn隨著Na+和Cl-的增加呈現(xiàn)峰值變化趨勢,平均比 CK 增加了 17.3%,而Gs 則呈現(xiàn)趨飽和變化趨勢,平均比 CK 增加了 145.3%;C組[Na+]>[Cl-]處理中隨著Na+和Cl-的增加Pn無明顯變化,但Gs呈下降趨勢。

圖6 相同和不同Na+和Cl-噴施濃度對小白菜葉片光合氣體交換活性的影響Fig. 6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activity of pakchoi under equal and unequal Na+ and Cl- concentration

這表明,[Na+]=[Cl-]平衡及[Na+]<[Cl-]非平衡時對小白菜葉片光合氣體交換活性的促進效應較大;而[Na+]>[Cl-]非平衡時促進效應較小。

2.7 主體間效應檢驗

由兩因素主體間效應檢驗分析可知,小白菜的株高、莖粗、葉面積、比葉重、葉片肉質性、葉片持水性、全株鮮重、植株干物質累積、水分累積、營養(yǎng)物質含量、中上葉位單葉面積、單葉干物質、葉片組織結構和葉片光合氣體交換活性,既受Na+(單葉6和4除外)、Cl-(葉片肉質性除外)單獨離子效應的影響,又受Na+與Cl-交互效應的影響(表3、表4)。

表3 Na+和Cl-平衡與非平衡處理下小白菜的主體間效應檢驗Table 3 Test of inter subjectivity effects of pakchoi under equal and unequal Na+ and Cl- concentration

表4 Na+和Cl-對小白菜不同部位葉片面積和單片葉干物質影響的效應檢驗Table 4 Test of Na+ and Cl- effects on area and biomass of pakchoi leave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3 討論

3.1 低濃度Na+和Cl-的生長有益效應呈現(xiàn)差異性

關于低濃度Cl-的生長有益效應試驗表明,在根際營養(yǎng)液中伴隨陽離子(K+、Ca2+、Mg2+)保持一致的條件下,通過陰離子(NO3-、SO42-、PO43-、Cl-)的對比試驗觀察到,5 mmol/L Cl-處理的煙草植株干物質、葉面積、Pn分別增加35%、45%、40%[4]。與之相類似,低濃度NaCl試驗效應也呈現(xiàn)出植株干物質、植株形態(tài)、營養(yǎng)物質含量、Pn等指標的增加。王寶增等[12]將低濃度的NaCl (2.5和5 mmol/L)添加至Hoagland營養(yǎng)液中,小麥干物質量與Pn分別比對照增加了15.0%和10.0%與131.0%和123%。孟闖等[5]將低濃度的NaCl (5~10 mmol/L)噴施于葉片發(fā)現(xiàn),黃瓜幼苗不僅干物質量(38.6%~50.2%)、植株含水量(20.8%~52.2%)、葉面積(12.6%~30.4%)和Pn(55.0%~35.0%)增加,而且全株可溶性糖(14.4%~38.3%)、游離氨基酸(30.2%~43.9%)含量提高。一些試驗還觀察到,根際營養(yǎng)液中添加低濃度NaCl處理下,番茄的單株果數(shù)增加[13],韭菜[2,14]和莧菜[3]的干鮮物質及營養(yǎng)物質、產(chǎn)量等均有顯著增加。

本研究無論是采用[Na+]=[Cl-]的平衡處理還是[Na+]<[Cl-],或是[Na+]>[Cl-]的非平衡處理,對小白菜生長均呈現(xiàn)出與上述文獻相類似的有益效應。然而,在陽離子(K+、Ca2+、Mg2+)的伴隨下,單獨Cl-處理(A1)有利于小白菜Pn和Gs提高;在陰離子(NO3-、PO43-、SO42-)的伴隨下,單獨Na+處理(C1)可顯著提高小白菜可溶性糖(12.3%)與游離氨基酸(43.4%)含量。[Na+]與[Cl-]濃度平衡處理對小白菜的植株干物質(33.5%)、葉面積(30.3%)以及中上位單葉面積(26.1%~55.5%)等指標的促進效應最大;[Na+]<[Cl-]對小白菜光合效率Pn(17.3%)和Gs(145.3%)的促進效應最大,[Na+]>[Cl-]對小白菜游離氨基酸累積(52.6%)的促進效應最大。

3.2 低濃度Na+和Cl-的外源供給平衡性影響植株的水分積累和游離氨基酸累積

在本研究的預試驗中,測定了葉施低濃度[Na+]=[Cl-]狀態(tài)下全株各個器官Na+和Cl-的吸收量及Cl-/Na+值,初步觀察到,雖然小白菜對Cl-吸收量的增幅比Na+更大,但是依然保持著對Na+的吸收量大于對Cl-的吸收量的狀態(tài)。一般來說,植物吸收的Na+和Cl-會分布在各組織的質外體、共質體和液泡3個區(qū)域內[4,21-22]。在NaCl耐鹽機制研究中,高濃度鹽脅迫下(>100 mmol/L)植物體內通過保持細胞質內低的Na+濃度和高的K+/Na+值來保持Na+離子的內穩(wěn)態(tài)[23]。一方面通過K+與Na+競爭降低Na+的吸收,另一方面通過Na+/H+逆向轉運體提高Na+的外排或者將Na+區(qū)隔化到液泡中[24]。然而,Qiu等[25]在低濃度NaCl (10~30 mmol/L)試驗中未觀察到Na+/H+逆轉運活性。在根際NaCl脅迫試驗中,根系吸收的Cl-通過蒸騰拉力進入葉片[26],主要累積在液泡[27-28]或積累在葉綠體基質和類囊體內腔[29]。根際吸收Cl-和NO3-、SO42-存在拮抗作用[30],還在根細胞膜上發(fā)現(xiàn)Cl-和NO3-的共轉運蛋白[31],也發(fā)現(xiàn)了H+/Cl-的共轉運蛋白[22]。葉肉細胞中,Cl-則也會經(jīng)MATE、CLC轉運體的陰離子通道被區(qū)域化在液泡中[21]。在鈉鹽脅迫的調控機制和信號轉導的大量研究中,關于Na+進出細胞質膜和液泡膜的轉運蛋白(質膜Na+/H+逆向轉運體SOS1、液泡膜Na+/H+逆向轉運體NHX)及其基因表達,以及跨膜質子梯度驅動力(Na+外排的動力P型ATPase、Na+的區(qū)域化動力V型ATPase)等方面已有大量報道[6]。最近,介導Cl-流入(ZmNPF6.4和ZmNPF6.6)、Cl-流出 (AtSLAH3和AtSLAH1)和 Cl-區(qū)域化(AtDTX33、AtDTX35、AtALMT4和GsCLC2)轉運蛋白的編碼基因也逐步被證實[21]。

鹽生植物通過維持細胞的滲透勢,維持細胞質和液泡的水分用以提高生理耐旱能力[32]。在供水不受限制時,低濃度NaCl鹽處理下,非鹽生植物會通過降低細胞的滲透勢,有利于液泡吸水以及細胞原生質體吸水膨脹甚至腫脹,增加細胞體積和擴展葉面積,表現(xiàn)出促進植物生長的有益效應[4,21]。

研究表明,植物體內K+的束縛水量較少,Na+的束縛水量比對照增加了2倍,Ca2+的束縛水量比對照增加了4.8倍;3個陽離子(K+、Na+、Ca2+)的效應比2個陰離子(PO43-和NO3-)對自由水和束縛水之比的影響更大[33]。Warne等[33]觀察到,營養(yǎng)液中的NaCl在提高葉片肉質性方面比Na2SO4更有效,這說明Cl-的持水性更強。液泡內積聚有K+、Ca2+、Na+、H+等陽離子和NO3-、SO42-、PO43-、Cl-、有機酸 (如蘋果酸)等陰離子。而Cl-作為非同化離子,其高濃度累積量與K+相近,是NO3-的4倍,是SO42-和PO43-的3倍[34]。這與Cl-激活液泡膜V型H+-ATPase活性[35-37]促進H+進入液泡所建立的電勢梯度[38]下,有利于Cl-伴隨進入液泡[39]的分室區(qū)域化累積有關。從而在液泡內Cl-累積形成更低的滲透勢,促進水進入液泡[39],增加細胞膨壓[40]。值得注意的是,F(xiàn)ranco-Navarro等[4]和 Colmenero-Flores等[21]認為,與 NO3-、SO42-、PO43-等陰離子相比,Cl-在細胞滲透壓調節(jié)、水分積累和細胞膨脹方面更有效;同時指出,Cl-在植物體內的水分動態(tài)平衡調節(jié)類似于大量元素K+,而不是Na+。Cl-與水的聚合度高,Cl-在提供細胞滲透壓、水分積累和膨脹(植物細胞伸長的驅動力)方面更有效[22]。本研究在葉施低濃度Na+與Cl-平衡或非平衡處理下,觀察到無Na+時Cl-有利于植株水分的累積,有Na+時Na+和Cl-均有利于植株水分的累積 (圖2)。

另外,不僅NaCl鹽脅迫下觀察到葉片中脯氨酸等主要游離氨基酸積累[41-42];而且在12 mmol/L 低濃度NaCl鹽處理下,游離氨基酸尤其是水解氨基酸累積,同時還觀察到氮代謝中初級同化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大幅增加的現(xiàn)象[14]。孟闖等[5]在葉施低濃度NaCl處理時,觀察到黃瓜幼苗全株及各器官游離氨基酸的累積。研究表明,Cl-作為微量元素直接參與天冬酰胺合成酶、淀粉酶活性的調節(jié)[43]。Colmenero-Flores等[21]推測Cl-似乎在韌皮部糖和可溶性氮(天冬酰胺)遠距離轉運的裝載和卸載中起間接作用。無論如何,在Na+和Cl-從外部供給→吸收進入→體內轉運→體內分布的物質流中,葉施低濃度Na+與Cl-的離子平衡及非平衡的外源供給,對相關轉運蛋白的表達以及氮代謝的關鍵酶數(shù)量及活性的調節(jié)效應,尤其是對植物體內的“Na+與Cl-的代謝平衡態(tài)”的調節(jié)效應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3.3 低濃度Na+和Cl-的外源供給平衡性影響著植株的干物質累積

一般來說,植物的干物質累積量與Pn、光合面積和光合時間密切關聯(lián)[44]。Franco-Navarro等[4]采用根際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煙草觀察到Cl-促進Pn和葉片面積增大效應。一般來說,根際供給的低濃度Na+或Cl-會隨著蒸騰拉力經(jīng)質外體長距離運輸,到達葉片葉肉細胞及其液泡中累積,引起葉肉細胞充分吸水膨脹、體積增大和葉面積擴展增大[4,21-22]。然而,孟闖等[5]采用葉面噴灑低濃度NaCl的試驗,也觀察到促進黃瓜幼苗Pn和葉片面積的增加。本試驗也采用葉施Na+或Cl-的處理方式,觀察到類似的效應,且呈現(xiàn)出小白菜的植株干物質與葉面積的極顯著相關(r=0.8226**)。值得注意的是,[Na+]=[Cl-]、[Na+]<[Cl-]和[Na+]>[Cl-]處理組的葉面積增加主要是中上位葉面積的增加(圖4)。

高等植物的葉片,從莖頂端的葉原基分化之后,首先通過細胞分裂增加葉細胞的數(shù)量,至葉片展開后主要是細胞體積的增大,葉面積擴展會經(jīng)歷擴展初期(小葉)→擴展中期(葉面積迅速增加)→充分擴展期(功能葉)→葉片衰老的過程。本試驗是在小白菜生長至3葉1心時開始葉施Na+或Cl-的處理。此時幼苗植株上葉片正處于已經(jīng)展開后的充分展開期(從底數(shù)第1片葉)、擴展中初期(從底數(shù)第2~3片)和心葉未展開期。連續(xù)葉施Na+或Cl-處理21天后可見,下位葉(1~3片真葉)單葉面積均有輕微地變化;中位葉(4~6片真葉)、上位葉(7~9片真葉)的單葉面積均有顯著增加(圖4)。由此可見,葉施Na+或Cl-促進葉面積擴展效應,主要是有利于未展開期心葉的葉肉細胞體積增大。

顯然,與根施處理方式不同的是,葉部噴灑NaCl處理方式下,Na+和Cl-會通過氣孔滲入氣孔腔室,通過質膜上的轉運體進入氣孔保衛(wèi)細胞、葉表皮細胞和葉肉細胞,再通過液泡膜上的轉運體進入液泡。

氣孔的開閉與水分進出保衛(wèi)細胞有關。保衛(wèi)細胞從質外體吸收水分受K+、Ca2+、Cl-、NO3-、蘋果酸根離子等流入的介導[44-45]。Franco-Navarro等[4]發(fā)現(xiàn),根施Cl-處理方式下的氣孔導度Gs會降低20%~36%,并認為這與葉片表皮的氣孔密度降低有關。根施NaCl處理下,Na+或Cl-進入根系后,經(jīng)過質外體長距離運輸,到達最遠端的葉片乃至葉片表皮的氣孔保衛(wèi)細胞,并且Na+或Cl-通過共質體內運輸而分布在植物體的組織器官中。顯然,根部處理下,Na+或Cl-優(yōu)先累積在根和莖部的導管。Sotiras等[46]采用添加12、24和48 mmol/L的NaCl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枇杷幼苗42 天,觀察到Na+在葉和根中積累,而Cl-在根和莖中積累。相比之下,本試驗采用的葉部噴灑NaCl處理方式,Na+或Cl-首先接觸的是葉片表皮及氣孔保衛(wèi)細胞。這種處理位點的變化,會引起Na+或Cl-的優(yōu)先累積位點在葉片尤其是保衛(wèi)細胞。有試驗觀察到,單一增加保衛(wèi)細胞的Cl-,會直接增加保衛(wèi)細胞的水進入引起膨壓增大[21]。孟闖等[5]在葉施低濃度NaCl處理時,觀察到黃瓜幼苗葉片氣孔導度的增加效應。本試驗在葉施低濃度Na+與Cl-的平衡及非平衡處理下,觀察到Cl-比Na+更有利于小白菜葉片氣孔導度的增加(圖6),可是與之相反的是Cl-尤其是Na+更有利于促進氣孔開度(圖5)。這是否與非平衡處理中與Cl-伴隨的陽離子K+、Ca2+、Mg2+或與Na+伴隨的陰離子NO3-、PO43-、SO42-的差異有關,尚待研究。

4 結論

Na+與Cl-供應濃度平衡與否都對小白菜的生長、干鮮物質累積、葉片光合活性具有促進效應。較高的Na+更有利于游離氨基酸的累積,較高的Cl-更有利于干鮮物質的累積以及光合活性的增加。在Na+與Cl-供應濃度相同時,最有利于葉片主要是中上位葉片面積的擴展,因而提高植株干物質累積的效應最大。本試驗中噴施Na+和Cl-濃度均為12 mmol/L對小白菜生長的促進效應最優(yōu)。

猜你喜歡
液泡單葉低濃度
水環(huán)境中低濃度POPs的控制技術研究進展
亞純函數(shù)關于單葉離散值的正規(guī)定理
算子作用下調和函數(shù)類的單葉半徑
不同因素對單葉蔓荊無性繁殖育苗的影響
愛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濃度阿托品治療兒童近視,您了解多少
植物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 研究進展
白念珠菌液泡的致病性作用
農(nóng)用紙膜破損試驗
改良長效低濃度骶管阻滯用于藥物中期引產(chǎn)43例
低濃度氯氣綜合利用的探討
中國氯堿(2014年11期)2014-02-28 01:05:04
中西区| 连平县| 长阳| 东城区| 万盛区| 沭阳县| 清徐县| 江华| 德惠市| 万山特区| 盐山县| 祁门县| 武冈市| 十堰市| 莱阳市| 梓潼县| 陕西省| 德令哈市| 比如县| 宾川县| 佛冈县| 安陆市| 长汀县| 丹东市| 新营市| 柳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句容市| 肃北| 黎川县| 江都市| 余庆县| 武川县| 德阳市| 大兴区| 萝北县| 瑞丽市| 布拖县| 旺苍县| 崇左市|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