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百年前那風起云涌的革命時代,廣西走出了一支敢打敢拼的勁旅,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被當時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授予“轉戰(zhàn)千里”的錦旗,這支隊伍就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
1929年10月22日,鄧小平、張云逸率領中國共產黨掌握的武裝部隊到達右江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百色,當天進駐粵東會館。第二天,鄧小平就在粵東會館的中廳主持召開了百色起義的決策會議,商討和布置百色起義的準備工作。
從此,粵東會館刻上了紅色印記。在這里,鄧小平、張云逸等人度過了領導百色起義和右江根據地革命斗爭的崢嶸歲月。
粵東會館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一直是粵商赴百色經商的落腳點,久負盛名。整個會館布局完整,融古建、書法、雕塑、繪畫藝術于一體。其天井、廳堂、閣樓、月門、甬道、青磚,無不展現了嶺南建筑的藝術特色。
走進會館廂房的小閣樓,可以看見鄧小平、張云逸的住室。當年,兩位軍首長共同擠在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閣樓房間里。室內擺設十分儉樸,兩條長凳架著木板便成了床,床前放了一張辦公桌,小床兼作辦公椅。他們在軍隊中樹立了艱苦奮斗的良好風范。
粵東會館的每一個展品,都有獨特的故事,匯聚在一起,指向歷史性的1929年12月11日。那一天,整個百色城沸騰了,大街小巷貼滿了革命標語和紅七軍的安民布告,家家戶戶懸掛著彩旗。起義部隊的戰(zhàn)士們穿上灰色新軍服,脖子上系著紅領巾,軍帽換上了紅五星,列隊在粵東會館門前等待起義勝利儀式開始。軍首長在宣讀中央的指示后,莊嚴宣告百色起義勝利、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正式成立。接著,一面繡著金黃色鐮刀錘頭圖案、寫有“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番號的紅旗,伴隨著嘹亮的國際歌,在粵東會館門前冉冉升起。
這一天,紅七軍就在這里誕生了!全軍轄三個縱隊,共5000余人,一年之后發(fā)展到7000多人。
1930年11月,紅七軍受中央指示北上。部隊從廣西出發(fā),歷時9個月,艱苦轉戰(zhàn)桂、黔、湘、粵、贛五省,打破了敵人的重重封鎖和步步追擊,于1931年7月抵達中央蘇區(qū),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
紅七軍的指戰(zhàn)員先后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在血戰(zhàn)湘江、突破烏江、攻占遵義、攻破婁山關、巧渡金沙江等著名戰(zhàn)役中,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彭德懷稱贊紅七軍是“猛如虎、精如猴”的英雄部隊,毛澤東代表中華蘇維埃政府授予紅七軍“轉戰(zhàn)千里”的錦旗。
數以萬計的紅七軍指戰(zhàn)員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百折不撓、實事求是、依靠群眾、團結奮斗的百色起義精神,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奪取更大勝利。
如今,紅七軍軍部舊址成為人們緬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紀念百色起義功績、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