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賤
2000年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2007年畢業(yè)于英國波頓大學國際新聞媒體專業(yè),從事攝影教育20年,從事醫(yī)學攝影19年。
在標本攝影領域,攝影師趙欣探索了19年,她用冷靜的圖像思考生命,通過鏡頭描述動物與當代社會文明的和諧與沖突,通過影像記錄并傳達動物的科普知識,用文字將自己對動物的了解記錄下來。她的影像是攝影藝術般的記錄又是具有科普效力的視覺檔案。用黑白攝影透視生命,傳達生命的不朽。她的鏡頭記錄天空、陸地、海洋中動物的最后形態(tài),用影像再一次凝固、詮釋生命、的最終瞬間。
我本科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攝影專業(yè),大學畢業(yè)之后就到大連醫(yī)科大學影像藝術學院工作。我在藝術學院的工作和醫(yī)學其實沒有任何關系,是攝影專業(yè)本科教育工作者。我是通過很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醫(yī)學標本,有一次在學院的走廊上看到我們專業(yè)的其他老師拍攝上肢血管,它有點像紅色的珊瑚,如不加介紹說明,不會有人想到這和人體有關。于是我跑到學院領導面前問:“這是我們學校老師做的嗎?”當時的院長說:“你想拍我可以幫你聯(lián)系?!本瓦@樣開始了我和我們學校解剖老師近20年的合作。
怎么說呢?通過這近20年的拍攝,已經沒有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標本類型。無論是肉眼可以識別的,不用借助顯微鏡或者是其他的設備就能夠看到的宏觀類,還是在顯微鏡下的微觀類,都是我拍攝的題材。
因為拍攝的標本越來越大,設備也越來越多,每次拍攝前根據標本的不同,選擇的相機也不同。如果在影棚中拍攝,我需要提前一個多小時在影棚中準備。首先需要制作者將標本按照拍攝角度擺放好,然后我再按照動物的特點選擇并擺放閃光燈。拍攝大型動物一般會使用8—16盞閃光燈。調整燈光的位置和輸出功率是最耗費時間的,有時候一天只能拍攝一個動物標本,完成2—3張照片的拍攝。
這些雖然都是被塑化過的,但肌肉的線條紋理依然清晰可見,拍攝會更有層次感;骨骼質密光滑,疏松粗糲,以及進化出極其精練的形態(tài),這些都會吸引我,啟發(fā)我。
黑白影像對于我們來說有特殊的含義,這些逝去的動物好像是從幕布當中走出來的表演者,而我們是觀眾。我們在用影像去記錄或者是展現這些生命的過程當中,就像看到了我們自己,只是謝幕了之后,沒有了自我。這些生命曾經都是活靈活現的,而現今成為枯死的最后姿態(tài),它們既真實又虛假。
攝影承載的是記錄研究步驟、結果的任務,它扮演著工具性和輔助性的角色。在輔助科學研究層面上拍攝時,影像要以不背離醫(yī)學展示為前提,然后適當進行美化,但力求真實,并減小公眾對標本的距離感。這類影像在輔助醫(yī)學研究的同時,也可以作為科普資料。
攝影在醫(yī)學領域的應用,涵蓋了以醫(yī)學科學為本質的所有層面。它是以醫(yī)學為主體,以攝影為手段的表現形式。所有影像都是為醫(yī)學研究提供真實可靠的影像資料。
我工作在醫(yī)學類院校,體會到生命誕生、結束,或者見證、親歷疾病和治愈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會不自覺地被感染,這全都是生命的不同狀態(tài)。在近20年的拍攝中,也經常沉浸于這樣的思考:一切生命在演化的過程當中都是短暫的,好像在黑暗當中燦爛地綻放,一晃而過。這些生命既真實又虛幻,既遙遠又近在咫尺,你熟悉卻又覺得特別陌生。那些看似真實存在的生命體,卻缺少靈魂。我想通過這種方式去反思當下高速發(fā)展的社會文明:希望我們將來再看到它們的時候,不會只是看到標本。希望它們可以和我們一起共存。
在拍攝過程當中才發(fā)現的細節(jié)有很多,比如有一次拍攝小腸,在打光的過程中才發(fā)現其內部有蛔蟲。在拍攝中也會有錯覺,忘記自己拍攝的內容,只關注內部繁雜的細節(jié),那些細枝末節(jié)讓我驚訝,讓我感嘆生命的神奇與偉大。再比如我拍攝抹香鯨時,當真正接近它的時候,才感受到它的龐大:我只有它的“手指”般大小。
困難分為三個方面,一方面是心理上的,畢竟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感官體驗太強烈。記得在第一次拍攝時,看見對象的第一眼,胃里就開始翻江倒海了,那時心里還是比較膽怯的。再比如接觸福爾馬林時,沒有開始拍攝就已經淚流滿面了,連呼吸都會變得困難。第二個方面是與家人的意見分歧,畢竟這樣的拍攝占據了我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家人認為這不是我工作的職責。第三個方面是拍攝過程中的技術思考和拍攝的思路,這樣的困難一直存在。
樂趣也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方面是不斷挑戰(zhàn),這樣的挑戰(zhàn)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F在與解剖老師的合作內容越來越深化,從醫(yī)學攝影到全國醫(yī)學生手繪圖譜大賽,我們期待可以為醫(yī)學人文做更多的探索。我們團隊在一起調侃:醫(yī)學和藝術是一體的,都是一種治愈,只是治愈的方向不同。第二個方面就是自己拍攝的圖片可以成為科普資料,使更多的民眾獲得更多醫(yī)學和動物學的相關知識,成為兒童、青少年的科普讀物,這樣的影像也拉近了民眾和標本的距離。第三個方面是在醫(yī)學與藝術融合中的探索。
如果按照嚴格理論區(qū)分,它們是有界限的。服務醫(yī)學研究的攝影不同于其他的藝術攝影,這種影像的展現以教學、科研為目的,它不能有過度的夸張,要盡可能真實展現。但兩者之間有些時候可以轉化,例如以科學研究為目的的醫(yī)學攝影,也可以轉換成藝術呈現。比如拍了100個需要治療牙齒人的口腔,當把這100個人的牙齒按照一種邏輯關系進行編輯展示,它可能也會變成講述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