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晴,劉小儒,華成琦,周 越 Wen Qing & Liu Xiaoru & Hua Chengqi & Zhou Yue
(1.北京林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北京 100083;2.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湖南長沙 410004;3.北京林業(yè)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北京,100083)
符號,先于文字出現(xiàn),發(fā)揮著傳遞信息的作用,是社會成員共同約定,用來表達某種意義的抽象記號,其形式簡單、變化繁多[1]。人類早期建筑中就有視覺符號的應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符號的表意各不相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特點的建筑。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木結構、坡屋頂、斗拱以及龍鳳等傳統(tǒng)圖騰形象,是中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視覺符號,而西方宗教建筑則以“十字架”作為其主要視覺符號,這些符號的內涵已經深入人心。工業(yè)革命以后,受俄國構成主義、至上主義、荷蘭風格派等藝術流派的影響,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出現(xiàn)使建筑設計語匯產生了巨大變化,建筑形態(tài)變得更加凝練和抽象[2]。此時的建筑與視覺符號結合程度更加緊密,其內涵的表達也更為隱晦。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符號與人類的生活聯(lián)系更加緊密,新媒體信息傳遞方式使視覺符號成為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之一。現(xiàn)代設計中,設計者會將個人設計思想凝練為某種具有個人特色的符號或外在形象,融入其作品中,這便是符號的轉化過程。索緒爾的符號學理論認為,符號就像紙,分為正反兩面,即為“能指”和“所指”。從物質對象上講,“能指”是符號中能被人感知到的物質對象,“所指”則是該物質對象所指代的意義[3-4]。葉爾姆斯列夫在此基礎上將符號定義為形與意的結合體[5],為符號在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提供了理論依據(jù)。這一理論在建筑領域同樣適用,建筑設計中所說的“設計語匯”可以理解為視覺符號的運用體現(xiàn)。其運用方式依托于符號學中“能指”和“所指”這一特性,建筑符號的“能指”是指建筑外在形式上的表現(xiàn),“所指”則是指建筑的內涵、建筑師的思想表達和精神寄托[6]。建筑設計中通過視覺符號傳遞設計者的情感,賦予建筑以深刻內涵,提深其社會意義。扎哈·哈迪德是世界著名建筑師,她的建筑設計具有鮮明的個人語匯。分析扎哈·哈迪德的建筑設計特點和風格,提煉作品中的視覺元素,理解其設計內涵對現(xiàn)代建筑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扎哈·哈迪德以其極具個人特色的設計風格和夸張大膽的造型語言在建筑界獨樹一幟,引領了一種全新的建筑設計時尚潮流,留下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作品。扎哈的設計生涯稱贊與爭議并存,她的設計中具有反傳統(tǒng)的特質,作品風格夸張驚異,又不失美感,提倡在現(xiàn)代主義的基礎上對線條和塊面的充分使用,力量中帶著柔和。同時,她的作品也受到諸如空間利用率不足、方向感缺失、技術成本過高等質疑[7]。但不可否認的是扎哈開拓了一種全新的建筑設計語言,為建筑藝術的未來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扎哈的建筑設計中具有獨特的視覺符號語言??v觀她的建筑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其設計語言既有一定變化,又相互聯(lián)系、層層遞進,見證了扎哈在建筑設計之路上的成長以及她設計思想的逐步成熟(表1)。扎哈·哈迪德出生在巴格達一個條件相對殷實的家庭,父母的影響、對故鄉(xiāng)傳統(tǒng)圖案的喜愛使她從小便建立了空間與圖像思維。學生時代的扎哈先后在數(shù)學和建筑學專業(yè)學習,數(shù)學與建筑的結合為她以后的設計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扎哈建筑設計啟蒙影響最深的莫過于俄羅斯先鋒派大師馬列維奇,受他的影響,扎哈早期的設計作品呈現(xiàn)出圖像化、概念化、構成感強的特點,具有繪畫性的視覺符號特征。其后,扎哈在英國倫敦建筑聯(lián)盟學院進修與任教的經歷,對她獨創(chuàng)性設計風格的開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開放的學術氛圍、多元化的設計構想、導師的幫助與指引使扎哈對建筑設計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她的設計風格逐漸向“動態(tài)構成”和“非線性形態(tài)”的形式轉變,具有強烈的動態(tài)感,體現(xiàn)出非線性的視覺符號造型語言。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及扎哈設計實踐經驗的積累,她的設計更為成熟,形成了極具個人獨創(chuàng)性的設計風格。扎哈將高科技手段與新材料融入建筑設計,利用參數(shù)化設計方法將“塑性流動”理論與建筑表皮相結合,使建筑呈現(xiàn)出雕塑般的美感。綜合扎哈設計風格的階段性變化,可以看出她的建筑設計中具有繪畫性、非線性和雕塑感三種視覺符號語言。
表1 扎哈設計語匯的轉變
受立體主義和至上主義等眾多現(xiàn)代藝術流派的影響,扎哈將獨特的個人風格和巧妙構思融入建筑設計,她的作品充滿藝術感,被稱為“繪畫性建筑”[8]。扎哈的早期作品主要表現(xiàn)為以拼貼手法構成的幾何形態(tài),從香港山頂俱樂部設計圖中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畫面中的幾何拼貼感(圖1)。她將抽象畫的圖像元素轉譯成建筑設計的構成元素并呈現(xiàn)在圖紙上,建筑的多元化經抽象元素的轉譯得以簡化,又通過抽象繪畫的形式對設計理念的表達加以強調[8]。
■圖1 香港山頂俱樂部
維特拉消防站的設計實現(xiàn)了該風格的實體化延續(xù),極具構成主義的特征(圖2-圖3),整個建筑由傾斜的幾何線條構成,利用拼貼的手法將各種幾何元素融入建筑,呈現(xiàn)出強烈的運動感和沖突感(圖4)。這些具有繪畫性特征的視覺符號使整個建筑如同一幅極具動感的超現(xiàn)實主義畫作。建筑內部空間的設計與建筑外形相呼應,通過幾何元素的拼貼與放射線條的搭配,營造出一種硬朗的動感,實現(xiàn)了拼貼與破碎間的微妙平衡(圖5)。扎哈通過建筑構件、墻壁、隔斷等分隔空間,營造空間的動態(tài)感,利用傾斜的墻面、鏤空的樓梯打破各空間的明確界限[9-10],實現(xiàn)了空間在水平與垂直方向上的流動性,使建筑內部更具開敞性及通透感。
■圖2 維特拉消防站
■圖3 維特拉消防站俯視圖
■圖4 維特拉消防站的視覺元素符號
■圖5 維特拉消防站的內部空間形態(tài)
繪畫性視覺符號是扎哈獨特設計風格形成的開端,這種大膽、前衛(wèi),如同繪畫般的建筑作品背后是她理性的探究、嚴謹?shù)乃伎家约皩ㄖ莫毺乩斫狻TI了建筑發(fā)展新的潮流,開啟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建筑現(xiàn)象,從全新的角度詮釋了建筑的含義。
扎哈中期設計作品受到動態(tài)構成及非線性因素的影響,設計風格相比之前變得軟化、柔和,以具有懸浮感和動態(tài)感的線性結構為主。設計中所使用的非線性造型元素來自于多方面的提取,比如將流水、樹木、巖石等自然之物抽象化,引入到建筑形態(tài)設計中,通過對自然形態(tài)的抽象、模仿,使建筑與自然景觀相互協(xié)調、相互聯(lián)系[11-12]。例如在倫敦奧運水上運動中心的設計中融入了水波流動的形態(tài)元素,使波浪式屋頂顯得波瀾壯闊,極富動態(tài)感。平滑流暢的線條,長而和緩的坡道,使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得以更好地融合,營造出和諧的視覺效果(圖6)。為了增強平面的有機性和流動性,扎哈在設計中融入了拓撲理論,將眾多相似的空間形態(tài)線性串聯(lián),使整個空間組合呈現(xiàn)連續(xù)、自由、統(tǒng)一的形態(tài)[13]。如在北京銀河soho設計中,盤繞手法的使用使建筑具有更為豐富的層次感,形成螺旋管狀形態(tài)與非線性造型的和諧統(tǒng)一(圖7)。
■圖6 倫敦奧運水上運動中心的視覺元素符號
■圖7 北京銀河soho的視覺元素符號
在內部空間的營造上,同樣具有非線性的形式語言,進一步增強了空間設計的流動感。通過層疊與空間嵌套的手法,結合柔和的曲面創(chuàng)造出流動、液態(tài)、動態(tài)塑性的建筑形態(tài),使建筑的外在形態(tài)與內部空間相得益彰,協(xié)調美觀。在香奈兒流動藝術展覽館設計中,扎哈以流暢的曲面替代空間相交的直線,弱化了樓板與墻面間的界限。將多個相似而大小不同的形態(tài)元素以嵌套或拼疊的方式構成內部空間,每個空間相互連通,自由而通透,傳統(tǒng)建筑的“邊界”概念在這種動態(tài)形式中無聲消弭[14-15](圖8)。
■圖8 香奈兒流動藝術展覽館內部空間形態(tài)
扎哈設計中的非線性視覺符號語言是她對于自己上一階段設計風格的繼承與發(fā)展,作品中體現(xiàn)了獨特的動態(tài)感和生命力。如她個人所言,建筑永遠不應被靜態(tài)的體系所封閉,應該具有動態(tài)延續(xù)性,它們是有生命的[16]。這正是她在設計中不斷創(chuàng)新,自我突破,創(chuàng)造奇跡的動力來源。
建筑的材質、結構與工藝是反映建筑特色與內涵的重要要素,如木材等傳統(tǒng)材料會給人以溫和質樸的感覺,而大量使用鋼筋混凝土則會給人以理智與冷漠感,扎哈的建筑展示出如此多元化的原因在于她善于嘗試新的設計方法與工藝材質。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參數(shù)化設計打破了傳統(tǒng)建筑中對稱、均衡、穩(wěn)定的定式思維模式,設計過程變得更為便捷,建筑的發(fā)展也擁有了無限可能。綜合性材料與參數(shù)化設計的結合,使扎哈的建筑形態(tài)精巧、形式感強,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同時,她巧妙地將“塑性流動”理論與建筑表皮相結合,顛覆了建筑的傳統(tǒng)形態(tài),打破了屋頂與立面之間的界限,使建筑呈現(xiàn)出流動性、一體化、未來感和雕塑感[17]。有“圓潤雙礫”之稱的廣州歌劇院,其形態(tài)設計上受到珠江谷地山水形態(tài)的影響,平滑流暢的塑性建筑表皮結合連續(xù)自由的帶形玻璃幕墻,營造出了自然粗獷與舒展圓潤并存的視覺效果(圖9)。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設計則將“塑性流動”的特點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其造型創(chuàng)意來自于城市周圍起伏的山勢,潔白光滑的曲面表皮延展出流暢自然的曲線,將屋頂、立面與地面銜接,渾然一體[11],如同城市中優(yōu)美的雕塑(圖10)。正是這種雕塑感視覺符號的運用,將城市歷史與景觀、建筑相融合,演繹出城市與自然的交融演替,使她的建筑極具特色,成為了一個城市的地標,更加賦予它們以符號化的特征[18-19]。
■圖9 廣州歌劇院
■圖10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視覺符號在建筑設計中運用廣泛,并且承擔著重要作用,它可以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營造建筑整體氛圍,深化場所精神。設計師們以視覺符號為載體傳達深刻的設計思想,賦予建筑以情感化和個性化。扎哈的建筑設計中具有鮮明的符號化特征,這是她對建筑認識的闡釋,也是她設計靈感的凝練。繪畫性、非線性和雕塑性設計符號貫穿了她的設計生涯,營造出了奇妙的空間形態(tài),充分展示了建筑的美感,形成了她獨具生命力、流動感及未來感的設計風格。上升到整個建筑設計領域,視覺符號詮釋了建筑的內涵,使建筑更好地彰顯了地域特色、時代特征和情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