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麗燕
摘要:表達性語言障礙是一種特定語言發(fā)育障礙,患兒表達性口語應用能力顯著低于其智齡的應有水平,但言語理解力在正常范圍內,兒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長期的教育實踐已經證明,幼兒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的時期。這一時期3至4歲的幼兒發(fā)音機制已開始定形,也就是說3-4歲的幼兒是學習發(fā)音和口語表達的最關鍵期。本文針對小班表達性語言障礙兒童的現狀。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及教學經驗,從幼兒園、家庭等出發(fā),利用綜合手段對表達性語言障礙的兒童進行矯治.
關鍵詞:小班;表達性語言;矯治
一、問題提出
劉宇軒是一個不怎么愛說話的男孩子,剛來的時候只會“恩恩恩”。一天早上的室內自由游戲,劉宇軒來了,他默默的走到我身邊,只想讓我知道他來了,但是他不會用語言告訴我,于是我趕緊招呼他選擇區(qū)角進行游戲,過了一會兒我發(fā)現他走到了我的身邊,他用手指給我看,嘴巴里“恩恩恩”,我抬頭發(fā)現原來是小王在教室里跑來跑去,我請小王回去坐好,于是劉宇軒就回去了,過了一會兒,劉宇軒又走到身邊拉著我的手,嘴巴里“恩恩恩”,用手指著小王,原來是小王把其他同學的積木推倒了,劉宇軒來告狀。劉宇軒是一個表達性語言遲緩的男孩子,所以,如何讓該幼兒學會說話,又能有很好的交流溝通能力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幼兒表達性語言遲緩產生原因的研究
1.自己方面
單純性語言發(fā)展遲緩,與支配語言的神經及發(fā)聲器官發(fā)育的智能遲緩無關,目前并不清楚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身體條件和語言環(huán)境沒有特別明顯的異常,只是語言的表達能力出現了顯著的遲緩,3歲以后仍處于幾乎不能主動構詞說話的狀態(tài),在語言發(fā)展的各個方面都要比正常兒童慢一步。劉宇軒就是一個單純性語言遲緩的孩子,剛開始來的時候只會說“爸爸”,只會“恩恩恩”,其他什么都不會說,只會用動作來描述事情,但是跑跳等其他方面的能力發(fā)展還是都可以的。
2.家庭方面
家庭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開始,家長是幼兒學習語言的啟蒙老師。但是有的家庭,并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只顧自己工作,很少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劉宇軒是一個從小爸爸陪伴較多的男孩子,很少與人接觸,媽媽爸爸經營著一個礦泉水店,平常沒有太多時間管劉宇軒,爸爸也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很少說話,而且感情方面沒有媽媽細膩,也不太重視對語言的培養(yǎng),對于劉宇軒的要求,爸爸基本上能通過他的動作就知道,而不會要求他用語言表達自己。
3.教師方面
幼兒發(fā)音不清楚時我急于糾正,卻使幼兒喪失了說話的勇氣。當聽到幼兒吐字發(fā)音不準確時,有時候我會急于糾正幼兒的發(fā)音錯誤,嚴加教育糾正,幼兒反而不能很好得改正,同時也喪失了說話的勇氣和信心。劉宇軒是一個表達性語言遲緩的小朋友,所以我有時候會忽視對他情緒的照顧,會急于糾正他的發(fā)音和急于告訴他正確的讀音,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fā)展特點,作為老師,要學會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進行不一樣的支持。
三、多種措施支持小班幼兒表達性語言的發(fā)展
1.教師方面
(1)多聽:培養(yǎng)幼兒的習慣,這是發(fā)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感受到一-點就是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當教師繪聲繪色得講故事的時候,幼兒都會那么得全神貫注。根據這點,教師可以讓幼兒多看一些色彩豐富的圖片故事,讓幼兒邊翻看邊聽故事。對于劉宇軒,他一開始是沒辦法認真傾聽的,于是我加入了手指玩偶啊,圖片,繪本書,并且采用了抑揚頓挫的聲音來吸引幼兒,真的有時候吸引不了,我也不強求,這個年齡段有時候分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2)多說:良好的語言水平,說是關鍵的一步
為了發(fā)展幼兒的語言水平,不但要發(fā)展幼兒聽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幼兒說的能力。只要他做出一點進步的行為時,比如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說出繪本故事中的詞語時,都要及時給予有效的鼓勵和肯定。如漂亮的小貼畫,蓋個小印章等,并明確的告訴他為什么得到獎勵的原因,劉宇軒起初不愛說話,但是我獎勵了小貼紙等小玩意后,他看別人都有了,就連忙舉手告訴我他也想要說,于是我請他慢慢表達,就算有時候說的可能沒有那么清楚,但我還是積極鼓勵他,因為對他而言愿意表達就是進步。
(3)多練:在一般的教學過程中,鞏固很重要
幼兒正確的發(fā)音,清楚的吐字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學習掌握。比如有一次小朋友玩“小魚、小魚快快游”的游戲時,我發(fā)現劉宇軒在旁邊看的特別投入,看到開心處嘴角還微微的露出笑意。我讀懂了他對小朋友游戲的渴望,輕輕的走到他身邊,拉起他的手一起加入到了游戲的行列,雖然他還有些拘謹和羞澀,慢慢的他與我手拉手學著扮演“小魚”在網中跑來跑去,但當他快被小朋友抓住時,他還是很害怕的樣子,趕緊躲在我身后。活動結束后,我問他玩得開心嗎?他沖我輕輕的點點頭,沒說什么。在這個過程中,劉宇軒變得稍微活潑、開朗一些了,回家也愿意把自己在幼兒園開心的事情講給家長聽,或把自己學的兒歌背給爸爸聽。
2.家長方面
(1)家長要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家庭語言環(huán)境,積極主動與幼兒溝通
家庭本身所具有的親情和和諧,更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幼兒可以在快樂的語言交流中,感受生活的樂趣。這就需要家長每天抽出一部分時間來和幼兒進行交流,可以通過講故事、提問幼兒在園的新鮮事或問幼兒的愿望等方式進行。經常的交流可以提高幼兒的說話興趣,增加幼兒說話的機會,促進其語言發(fā)展能力。幼兒從想說、愿意說、喜歡說、到會說,慢慢進步。
(2)家長要搭建一個交往平臺,拓展幼兒的交往空間
幼兒的語言學習,離不開交流實踐。語言學習的最終月的是溝通。幼兒在社會生活中,不光要學會和家長交流,也需要和同齡人或陌生人交流。所以作為家長應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鼓勵幼兒走出家庭,拓展交往空間,多去公園里或者朋友家里走一走,看一看,有時間可以帶孩子出去旅游,擴寬孩子的視野,可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發(fā)展動手鍛煉的能力,從而增強自信,樂于表達,讓幼兒在與外界的交往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發(fā)展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麗.幼兒語言發(fā)育遲緩干預治療的臨床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7
[2]張璞.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
[3] 張義賓.我國單純性語言發(fā)育遲緩/障礙兒童干預效果的元分析及其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