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錕,吳逸希,曾 瓊
(1.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科,廣東 汕頭 515041;2.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廣東 汕頭 515041)
1型糖尿?。╰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對兒童青少年危害重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十分清楚,亦缺乏早期血清學標志物[1]。環(huán)狀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類特殊非編碼RNA分子,其分子屬封閉環(huán)狀結構,表達穩(wěn)定,不易降解[2]。這使得circRNA在作為新型臨床診斷標記物的開發(fā)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這是一種新的、高度敏感的生物標記物,具有很高的價值。研究發(fā)現circRNA參與了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3]。目前關于T1DM與circRNA的相關性研究較少。本研究假設circRNA通過多種基因表達調控機制影響T1DM的發(fā)生發(fā)展,在胰島細胞損傷早期circRNA即出現差異表達,由于circRNA的高度穩(wěn)定性,異常表達的circRNA可在血液中被檢測出并作為未來T1DM一種新的、高度敏感的生物標記物。本研究通過采用circRNA芯片檢測T1DM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circRNA表達譜,采用生物信息學方法預測靶微RNA(micro RNA,miRNA),探討circRNA可能參與的T1DM分子機制。
選取2021年7—12月于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T1DM患者3例,均符合T1DM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包括其他類型糖尿病、肝腎功能障礙、急性應激狀態(tài)、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患和妊娠患者。同時納入性別、年齡與T1DM患者匹配的健康對照者3名。本研究經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 臨床資料收集 收集臨床資料、體格檢查并常規(guī)進行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和肝腎功能檢測。
1.2.2 基因芯片檢測 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放入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管顛倒混勻后,放于-80℃冰箱儲存?zhèn)溆?;采用Trizol(美國Invitrogen公司)提取總RNA,其濃度、純度采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樣品合格后采用3′→5′核糖核酸外切酶消化線性RNA分子,互補DNA進行擴增、標記(熒光),Agilent TapeStation系統(tǒng)進行雜交、清洗,成像通過Axon基因芯片掃描儀呈現,circRNA差異表達譜采用GenePixPro 6.0軟件分析。
1.2.3 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 選擇差異倍數較大的circRNA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檢驗??俁NA反轉錄獲得cDNA模板后使用qPCR儀(Applied Biosystems 7900)進行擴增,以U6作為內參,circRNA的相對表達水平以計算。引物見表1。
表1 qPCR引物
使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M(Q1,Q3)表示,組間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1DM組患者年齡和性別分別為男14歲,男21歲,女18歲,平均糖化血紅蛋白為12.82%。對照組為性別、年齡1∶1匹配入組,糖化血紅蛋白均小于6%。
兩組患者外周血樣本circRNA芯片的篩選,上調共5 134個,下調共5 426個;69個circRNA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ogFC|>1.5),其中64個上調,5個下調,見圖1。
圖1 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環(huán)狀RNA差異表達
2.3qPCR驗證
選取|log FC|改變更為明顯的5個circRNA通過qPCR驗證發(fā)現,TIDM組與對照組相比hsa_circ_101079、 hsa_circ_100332、 hsa_circ_085129 及hsa_circ_103845表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hsa_circ_006157在兩組間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8)。見圖2。
圖2 qPCR驗證差異表達環(huán)形RNA
近年來,非編碼RNA在表觀遺傳學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所有非編碼RNA中,長鏈非編碼RNA和microRNA等早已被人熟知。而circRNA則是全新領域,與人類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是一種充滿前景的分子標志物和治療靶點。circRNA在各種疾病發(fā)病機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包括癌癥、動脈粥樣硬化、骨關節(jié)炎、肺纖維化、肌強直性營養(yǎng)不良和阿爾茨海默病[3]。在糖尿病領域,雖然circRNA的相關研究較少,但已有讓人欣喜的收獲。Stoll等[4]發(fā)現circRNA是細胞活動的新調控因子,在糖尿病發(fā)生時參與了β細胞的功能失調。此外,circRNA cdr1as在胰島細胞功能和胰島素分泌中起著重要作用[5]。臨床研究方面,有研究通過微陣列分析比較了2型糖尿病患者和對照組受試者外周血中circRNA的表達情況,并在較大的獨立隊列中進行驗證,結果提示hsa-circ-0054633是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診斷的生物標志物[6]。
目前涉及T1DM的機制研究較欠缺。本研究通過circRNA芯片檢測T1DM患者和正常人群外周血circRNA表達譜,共篩選出4個目的circRNA,分別為hsa_circ_101079、hsa_circ_100332、hsa_circ_085129及hsa_circ_103845。qPCR驗證結果表明,這4個circRNA可能成為T1DM和健康個體的新生物標志物。本研究入組病例數雖較少,但診斷準確度較高。我們的研究成果與Li等[7]的研究基本一致。和目的circRNA緊密結合的miRNA與正常免疫反應和自身免疫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有關[8]。例如,hsa_circRNA_100332靶向結合的hsa-miR-892a在從潛伏性結核向活動性結核的炎癥轉變期間在CD4+T細胞中下調[9]。hsa_circRNA_085129靶向的hsa-miR-145-5p通過抑制炎癥因子的分泌改善巨噬細胞的炎癥狀態(tài)[10],被認為是多發(fā)性硬化癥的生物標志物[11]。hsa_circRNA_103845靶向的hsa-miR-127-3p屬胰島特異性miRNA,與胰島素生物合成和分泌密切相關,其能被脂多糖下調,可能參與脂多糖觸發(fā)的T1DM發(fā)展[12]。因此,我們觀察到的所有上游circRNA的上調預示著一種促炎癥狀態(tài),這可能是T1DM病因的基礎。本研究預測胰島特異性miRNA如hsa-miR-493-5p和hsa-miR-127-3p會被抑制,這可能反映了T1DM中胰島β細胞的破壞狀態(tài)。
綜上所述,T1DM患者外周血hsa_circ_101079、hsa_circ_100332、hsa_circ_085129及hsa_circ_103845表達顯著上調,可能通過靶miRNAs調控相關信號通路參與T1DM的發(fā)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