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蓓,李春梅,李崇勇,李 婷,任 婷
(1.漢中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檢驗檢測中心,陜西 漢中 723000; 2.陜西理工大學 生工學院,陜西 漢中 723000; 3.城固縣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陜西 城固 723200)
黃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由黃曲霉(Aspergilusflavu)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parasiticus)經(jīng)聚酮途徑所產(chǎn)生的一組有毒次生代謝產(chǎn)物,其結構含有1個二呋喃環(huán)與1個氧雜萘鄰酮[1]。目前已知的黃曲霉毒素有20多種,已分離鑒定出的有黃曲霉毒素 B1、B2、G1、G2等18種,其中AF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強[2]。
漢中地處陜西南部,全年濕潤的氣候易導致食用植物油在生產(chǎn)、加工、運輸、存儲的過程中被AFB1污染,造成安全隱患。
胡佳薇等[3]評價了2012—2015年陜西省市售食品中黃曲霉毒素的污染情況,對于陜南地區(qū)的市售食品進行了總體調(diào)查,未見關于漢中地區(qū)植物油中黃曲霉毒素污染的系統(tǒng)調(diào)查分析,也未見關于該地區(qū)植物油中黃曲霉毒素超標的相關報告和處罰。本研究結合漢中當?shù)氐姆N植條件和飲食習慣,從8個行政區(qū)縣采集了160份植物油樣品,進行4種黃曲霉毒素的聯(lián)合污染狀況的調(diào)查,評估該地區(qū)植物油中黃曲霉毒素污染狀況,以便系統(tǒng)掌握該地區(qū)黃曲霉毒素的污染情況,全面地分析不同時間、不同渠道的植物油中黃曲霉毒素含量,為當?shù)鼐用竦狞S曲霉毒素膳食暴露評估提供依據(jù),有助于監(jiān)管部門了解并重點防范食品安全高風險點,幫助居民了解本地區(qū)植物油安全的狀況,增強消費信心。
1.1.1 原料與試劑
2019年1月—2020年12月,陸續(xù)對漢中市的8個行政區(qū)縣的超市商場、糧油店、生產(chǎn)企業(yè)、餐飲店隨機采集植物油樣品。各縣區(qū)樣品采集情況為勉縣28份、城固15份、洋縣16份、漢臺40份、寧強15份、略陽14份、西鄉(xiāng)12份、南鄭20份,累計共采集160份植物油樣品,其中超市商場60份、糧油店30份、生產(chǎn)企業(yè)25份、餐飲店45份。160份樣品包括菜籽油120份,花生油、大豆油、調(diào)和油、芝麻香油等共40份,逐批采樣后封存,干燥陰涼處保存,備用。
甲醇(色譜純),賽默飛世爾公司;吐溫-20、氯化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氯化鉀,分析純;黃曲霉毒素混合標準溶液(0.537 μg/mL AFG2、0.539 μg/mL AFG1、2.08 μg/mL AFB2、2.07 μg/mL AFB1),青島普瑞邦公司。
1.1.2 儀器與設備
水浴恒溫振蕩器;氮吹儀;分析天平(d=0.01 g)、LC-20AD高效液相色譜儀(配備熒光檢測器),日本島津公司;光化學衍生器、C18色譜柱,月旭科技有限公司;3 mL黃曲霉毒素免疫親和柱,Rome Labs公司;MIlli-Q純水機,美國密理博公司。
1.2.1 黃曲霉毒素標準曲線的繪制
標準溶液的制備:采用50%甲醇溶液稀釋黃曲霉毒素混合標準溶液配制成系列質(zhì)量濃度的標準溶液,其中AFB1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04、2.08、3.12、4.16、5.20、10.4 ng/mL,AFB2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03、2.07、3.10、4.14、5.18、10.3 ng/mL,AFG1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27、0.54、0.81、1.08、1.35、2.70 ng/mL,AFG2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27、0.53、0.80、1.06、1.33、2.66 ng/mL。通過光化學衍生器柱后衍生后,進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
高效液相色譜條件: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柱溫35℃;流動相為甲醇-乙腈-水(體積比47∶3∶50),流速0.8 mL /min;進樣量20 μL;熒光檢測器激發(fā)波長360 nm,發(fā)射波長440 nm。
檢測后得到4種黃曲霉毒素不同質(zhì)量濃度下的峰面積,以峰面積對標準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黃曲霉毒素標準曲線回歸方程及相關系數(shù)
1.2.2 樣品測定
按照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測定》第三法高效液相色譜-柱后衍生法進行測定。
黃曲霉毒素提?。悍Q取5.0 g(精確至0.01 g)樣品于離心管中,加入20 mL 80%甲醇溶液渦旋混合,搖床中振蕩1 h,玻璃濾紙過濾,濾液備用。
黃曲霉毒素凈化及測定:將免疫親和柱取出恢復至室溫,準確吸取2 mL濾液,加入23 mL PBS溶液于25 mL注射器中,以2 mL/min速度勻速下滴,樣液滴完后,用10 mL水淋洗親和柱2次,最后用2 mL甲醇進行洗脫,收集洗脫液,氮氣吹干后用流動相定容至1 mL,渦旋,按1.2.1方法衍生后測定峰面積,代入標準曲線回歸方程計算4種黃曲霉毒素含量。
樣品中任意一種黃曲霉毒素含量大于方法檢出限即判定該樣品黃曲霉毒素陽性,樣品中所有檢測的黃曲霉毒素之和為該樣品黃曲霉毒素含量。
1.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采用Excel 2003軟件,數(shù)據(jù)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此次調(diào)查采集的160份植物油樣品,有7份樣品檢出黃曲霉毒素,陽性率為4.38%,黃曲霉毒素含量為0.025~1.116 μg/kg,均值為0.466 μg/kg(見表2),樣品檢出含量均遠低于GB 2761—2017黃曲霉毒素限量要求,即植物油(不包括玉米油、花生油)小于或等于10 μg/kg,玉米油、花生油小于或等于20 μg/kg,7份陽性樣品中有5份為花生油,2份為菜籽油,大豆油、調(diào)和油和芝麻油中均未檢出陽性樣品。
表2 植物油中4種黃曲霉毒素的污染情況
由表2可以看出,檢出的陽性樣品主要受AFB1和AFB2的污染,AFB1的檢出含量均值和陽性率均大于AFB2,并且陽性樣品一般都會受AFB1和AFB2的聯(lián)合污染。160份植物油中無AFG1和AFG2污染的情況。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份植物油樣品的黃曲霉毒素污染情況略有不同,2020年陽性率較2019年略有增加,2020年檢出含量均值較2019年有所下降,陽性率與含量無明顯規(guī)律。
表3 不同年份植物油樣品中黃曲霉毒素污染情況
由表4可知,來自超市商場的樣品未檢出黃曲霉毒素,糧油店的陽性率最高,餐飲店次之,生產(chǎn)企業(yè)也有較小比例的陽性樣品檢出。來自生產(chǎn)企業(yè)的檢出含量均值與來自餐飲店和糧油店的樣品相比差異顯著(p<0.05),主要是植物油的品種不同,漢中的生產(chǎn)企業(yè)主要生產(chǎn)菜籽油,其他渠道的陽性樣品主要為流通領域銷售的花生油。
表4 不同來源黃曲霉毒素污染情況
本次調(diào)查的植物油樣品來源主要為超市商場、糧油店、生產(chǎn)企業(yè)和餐飲店,基本上覆蓋了居民購買植物油的主要渠道。結果顯示,采集的160份植物油樣品中有7份陽性樣品,無超標樣品,其中有1份陽性菜籽油樣品來自生產(chǎn)企業(yè),其他6份陽性樣品為來自糧油店和餐飲店的花生油和菜籽油,超市商場植物油樣品未檢出黃曲霉毒素。主要原因為大型商超有嚴格的進貨查驗制度和良好的倉儲條件,大品牌企業(yè)對產(chǎn)品質(zhì)量把控嚴格,都能有效控制污染,所以未檢出陽性樣品,糧油店、餐飲店存在儲存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有效通風不足、溫濕度不好控制、商品流動性緩慢的情況,導致黃曲霉毒素污染風險升高。陽性樣品主要為花生油(5份),且多存在于流通餐飲環(huán)節(jié),總體所占比例不高,日常應加強對流通環(huán)節(jié)花生油的監(jiān)管,將風險降至最低;菜籽油中偶爾有陽性樣品檢出,但檢出含量極低,是因為在4月份前基本完成油菜籽收獲,在此時間段,漢中地區(qū)氣候干燥涼爽,油菜籽收獲后一般榨油存放,黃曲霉毒素污染風險較低;其他類型的植物油中未檢出陽性樣品。綜上,漢中地區(qū)的植物油黃曲霉毒素染情況較輕,屬于低風險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