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為了借助外力一起對付匈奴,漢武帝希望中國與域外溝通,這是一個軍事、政治課題,但說到底,還是文化課題。他派出的使者張騫,擔負的任務很多,但歷史承認的,最終還是他文化使者的身份。
在史書上,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這件事,被稱為“鑿通西域”。這個“鑿”字非常形象,好像是用一把鑿子,一點點地去開鑿原先阻擋在路上的一座座石山。工程很艱難,速度并不快,但決心很大,目標明確。
請注意,是“鑿通”,而不是“打通”。用的是鑿子,而不是大刀長矛。
這種和平主義的思路,帶來了和平主義的結果。現(xiàn)在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一鑿子、一鑿子鑿通的是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人類文明的第一通道。按照世界歷史的傳統(tǒng)觀念,人類文明的第一通道應該是地中海。但是,絲綢之路與地中海通道的最大區(qū)別是,前者以和平為主調(diào),后者以戰(zhàn)爭為主調(diào),因此我們說的是“文明的第一通道”。
漢武帝有能力遠征他國而不遠征,這使他與世界上其他帝國的君主劃清了明顯的界限。
(賀鶯薦自《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