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延明
【模擬試題】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要求:結(jié)合材料的內(nèi)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問題,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擬題依據(jù)】
從近幾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來看,試題選擇的命題材料各有不同,命題的形式和寫作要求也不盡相同;但無論是國家命題還是省市自主命題,有一點是相對穩(wěn)定的,那就是命題緊扣中國學生的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僅以2021 年高考題目為例,全國甲卷“可為與有為”緊扣核心素養(yǎng)的“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全國乙卷“理想追求”緊扣核心素養(yǎng)的“自我管理”“理性思維”;新高考Ⅱ卷“寫人與做人”緊扣核心素養(yǎng)的“健全人格”“勤于反思”等。本題漫畫材料的寓意是“不要盲目聽信他人意見”,與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理性思維”“批判質(zhì)疑”“自我管理”緊密接軌,符合高考作文命題趨勢。再者,漫畫類題目在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中頻頻出現(xiàn),既考查寫作能力,又考查圖文轉(zhuǎn)換能力,可謂一箭雙雕,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寫作指導】
這幅漫畫主要由手指、大海和人三個要素組成。畫面中,一只大手上的食指指向右前方,一個人順著食指所指的方向大步向前走去,已到了指尖。那人右腳踏在指尖上,左腳已經(jīng)懸空,手指下面是一望無垠的大海,而且海面與食指間的距離很遠。這幅漫畫令人捏一把汗——那人即將從指尖墜落,葬身大海。三個要素都有象征意義:食指指向右前方,代表他人的指引,喻指生活中別人的言行、暗示等對人們的引導;大海代表險境,喻指生活中的挫折、失敗等;只顧向前走路、從來不問處境的人,則代表了不動腦子、盲目聽信他人的一類人。將三個要素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不難看出,漫畫告誡人們:如果一味按照別人的指引盲目前進,很可能會一步踏空,摔得慘重,甚至丟掉身家性命。明確了寓意,就可以圍繞寓意確定立意了。如“盲從是失敗之源”:對別人的建議不假思索,不分對錯,輕信輕從,到頭來只會落得可悲的下場;“聆聽是一種智慧”:生活中我們會聽到太多的“聲音”,是對是錯,是真是偽,是善是惡,務(wù)必加以甄別,唯善是從,切勿成為別人思想的奴隸;“三思而后行,方為成功之道”:對于別人的引導或建議,要結(jié)合自身特點或所處環(huán)境綜合考慮,不輕易拒絕,也不輕易照單全收,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范文示例】
做一株會思考的蘆葦
陜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學高三(3)班 楊詩雅
漫畫中的人,順著他人指示的方向,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他面臨的,是萬劫不復的深淵。人生路上,有多少這樣的“愚氓”,一味輕信他人,終使自己陷入窘境。在此我規(guī)勸世人:拒絕盲從,學會聆聽,做一株會思考的蘆葦。
人生的路充滿坎坷,不免有迷茫、彷徨的時候。此時,我們渴望得到高人的指點,能夠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然而,這是一個充滿“雜音”的世界。善意的、惡意的;睿智的、鄙陋的;真的、假的,不一而足。對于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對于他人的悉心指點,我們要精心“過濾”,擇善而從。否則,步入歧途,悔之晚矣。
盲從是缺乏主見的表現(xiàn)。如果做事盲從,完全以別人的指引為方向,自己的大腦成了他人思想的跑馬場,常常會是非不辨,在重要抉擇面前偏信盲從,最終釀成大錯。在南非的一個大峽谷中,人們曾發(fā)現(xiàn)270 多只羚羊的尸體,慘不忍睹,也成為謎團。后經(jīng)專家調(diào)研,原來是領(lǐng)頭羊患有嚴重的眼疾,它帶領(lǐng)群羊在遷徙時來到大峽谷上方,沒發(fā)現(xiàn)前面是萬丈深淵,就沖了過去,摔下懸崖。群羊都向領(lǐng)頭羊看齊,紛紛跟著跳了下去——這些群羊多像漫畫中的那個“人”?。〔还芮胺绞菓已?,是深淵,是火坑,還是陷阱,都一味地唯他人馬首是瞻,是忠?是勇?都不是!是愚,是慵,只會給人留下笑柄。
著名思想家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钡拇_,作為高級動物的人,思想有高度,行為才有準度;思想有深度,行事才有精度。否則,我們恐怕連那些葬身峽谷的羚羊都不如。去年8 月,因為疫情,有些地方出現(xiàn)瘋狂囤貨現(xiàn)象,許多超市里的糧油等生活物質(zhì)被搶購一空,線上的生鮮配送也紛紛標注“售罄”,有人竟然買了一整頭豬。不僅如此,還有上海土豪搶購豪宅,以致互毆;西安女生搶購服裝,三人買走30 件……這些瘋“搶”的背后,多是盲從在作祟。搶購之后,冷靜之余,只怕好多人都會叫苦連天,悔不當初!
不學越國東施效顰,當效許衡“我心有主”。德國文學家歌德說:“一個人,即使駕著一只脆弱的小舟,只要舵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就不會任憑波濤擺布,而有選擇方向的主見?!饼R曉景就是這樣一個有主見、善掌舵的人。作為村里的第一位大學生,她畢業(yè)后毅然回到家鄉(xiāng),立志建設(shè)鄉(xiāng)村。家人反對,親朋不解,他人嘲諷,但齊曉景不為所動,沒有退卻,終于成為十里八鄉(xiāng)“謝不夠、離不開”的好閨女。有主見,有志向,有作為,終于也有了好口碑。齊曉景找到了飛翔的意義,收獲了滾燙的人生。
孔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不因他人的好惡而趨避,不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對他人的忠告,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棄之,才是生活的智者,才能做人生的贏家。
點評:
文章緊扣材料,引出論點,審題精準,觀點明確。主要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先從反面論述盲從的危害,由物到人,催人警醒;再從正面論述“有主見,才能贏得好人生”。通過正反對比,孰是孰非,何去何從,一目了然。素材囊括古今中外,兼顧名言警句與時事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豐富了內(nèi)容,增強了論證力度。長短句的并用、名言的引用、駢句的活用,使表達靈動而活潑,增添了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