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導引】作為“海歸”的哲學博士,作者剛回來就在飯局上遭遇了一次下馬威:一位身家過億的老板挑釁地問他:“你學哲學有什么用?”還突然宣稱自己更受女人歡迎。盡管看似在確立地位,然而恰恰是這一有失風度的行為,暴露了這位富有的老板心底的不自信:他迫切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表面并非自己沒有文化,而是“讀書沒有用”。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不自信彌漫在當下整個社會,沒有一個個體能回避這股潮流。”即使有錢了,也擔心自己沒文化被人嘲笑是土大款;讀到博士,也會因為自己經濟上的不充裕而自慚形穢;更別提那些學歷不夠或者僅做著普通工作的人了。好像每個人都不滿足自己所擁有的生活。
對“完美生活”的渴望、畸形的弱肉強食價值觀的流行,使人們誤以為自己某一方面沒有壓過別人,就會遭遇嫌棄。這是由于人們往往把自信建立在公認的外部價值上,認為只有在“擁有了那些東西”后才能夠確立自我價值。然而人們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做的事也是有限的。那么,是否真的擁有自信就取決于對自己價值的判斷是依賴于外界,還是自身。這也是為什么你會看到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以求地尋找外界的認可,因為一旦失去了來自外界的支撐,他就會失去自信。
為什么這種有條件的自信,反而會讓你深陷于“不自信”的惡性循環(huán)里呢?因為只有在你做得好,得到外界肯定時,有條件的自信才會出現,所以你的骨子里是不自信的。這種骨子里的不自信,讓你認為自己一旦不能把事情做好,就無法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這時有些人可能就會走向自信的反面,開始自我批評、貶低自己;另一些人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則開始貶低、詆毀他人,似乎證明了對方的差,自己就優(yōu)秀了。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無條件的自信呢?無條件的自信與一個人的存在價值有關,我們要學會區(qū)分存在價值與工具價值。工具價值就是只有你滿足了社會、他人的期待才獲得的價值感,一旦做不到你就是“無能”的。存在價值就是意識到自己的經歷、選擇和成長歷程對于自己來說有著重要的價值,真正的自我價值并不會因為某一次失敗或者我們不了解的領域而有所損失。存在價值會讓你認為自己是可以做到的,這種想法會讓你勇于體驗和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雖會遇到挫折,但你不會因此貶低自己,你會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并提升自己。正是由于這種投入,你會開始看到自己的成長和變化,看到取得的成果,這讓你感到自豪。于是會給自己更多肯定,強化了自信,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附文】
當讀哲學的遭遇土豪飯局
陶力行
前些年,我剛完成在美國的學業(yè)回到中國。剛回來的時候還沒想好今后要干什么,只是打算先到處觀摩,看看有什么可以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朋友體貼,時刻幫我打聽消息,于是就邀請我參加大大小小各種飯局。
我是一個對飯局沒什么好感的人,覺得都是浪費時間。一大批本來就沒任何交集的人通過互相敬酒、互相喊著“周總”“黃總”的方式套近乎,看起來好像認識許久,但其實不然。大多數人都只不過剛坐下沒多久,仍處在連對方名字都叫不出的狀態(tài)。
我理解這檔子事的意義,即結交一批已有社會基礎的人,通過他們獲得一些自己可以利用的資源,把他們當工具給自己創(chuàng)造平臺。
我不反對這種自由結社的方式,但作為康德主義者,新康德主義者,新新康德主義者,我對這類東西自然感到厭惡,因為康德主張把人當目的而非手段。
當然,我太不自信,怕自己錯過什么。即便戴著“海歸”的帽子也一樣,這個社會并不特別需要我。剛回國時不確定感太強,需要落地。于是,我就接受了朋友的飯局邀請,指望收獲點什么。經歷了自行車、地鐵、的士等多種交通工具的轉換,我進入飯店包廂。
和我想象的沒太大區(qū)別,一進門就看到桌子上堆滿各種瓶罐,滿屋子充斥著各種男男女女的酒氣。碰到這番場景,我自然不會主動開口去說什么。當然,我也不會表現出滿臉不耐煩。我愿意去觀看眼前的觥籌交錯,去傾聽場內的竊竊私語。
我朋友給在場的各位夸大美化了一段我在美國學習哲學的經歷后,做貿易起家,已身家過億的淘寶大鋪老板鐘總直接向我發(fā)問:“你學哲學有什么用?”來者不善,口氣并不友好。我聽過千百次這樣的問題,知道他接下來會說什么,所以我想掐住話題。
我直接說:“沒什么用?!钡穯枺骸澳悄阍诿绹x的是很好的大學嗎?”我說:“一般,但老師都還可以,也都畢業(yè)于美國老牌名校。”他接著問:“你們老師賺多少一年?”我答:“公立大學,文科不多,官網上看,助理教授大概稅前五萬美元,副教授六七萬,教授八九萬?!?/p>
最后,他冒出一句:“你相不相信,我跟你老師走在馬路上,問十個姑娘,至少有八個,嗯,至少有六個姑娘會選我?”
在場的其余人都啞然失色,怕我會做出驚人之舉讓場面難堪。我理解鐘總的言下之意,他在向我宣示主權,但其實更多的是在害怕。他害怕我瞧不起他,稱他為暴發(fā)戶。其實我不會,因為對于“何為至善”這樣的問題,我堅信多元價值理念。
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并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在自身價值觀的引導下,去選擇自己的路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些人可以從小一路讀書讀上去,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也有人可以早早離開校園,進入商場廝殺,最后風生水起。我堅持認為,這里面沒有等級之分,只有方向之別。
我回應:“你想說什么?你可以說得更直接點?!?/p>
他不知怎么開口,他不好意思直接說“你們讀書有什么用,讀了這么多書也沒我賺得多,有文化有屁用”,即便他心里這么想。我愿意帶著極為優(yōu)雅的態(tài)度讓他表達他的真實想法。在我看來,他其實可以更加自信地堅持說八個姑娘,甚至九個姑娘,沒有必要改口。
我朋友打圓場,把這個問題糊弄了過去。當然,這并沒有讓鐘總感到任何釋懷,我猜想他心里依舊不舒服。可能我說“我們讀書讀了再多也沒用,也沒有鐘總那樣成功”并自罰三杯以表敬意,他會感覺好得多。
事實上,他似乎是想通過把我壓下去,向在場的各位宣告他的成功人生以及資本的勝利。但有意思的并不在于交鋒,而在于一個大老板在沒有依賴家庭資源,并憑借自身努力在某個領域大獲成功的前提下,依然無法與自己和解,依舊不那么自信,依舊渴望他人的認同,即便這個人在他眼里微不足道。
這種不自信其實彌漫在當下整個社會,沒有一個個體能回避這股潮流。
我們以為“有錢了,口袋滿了,就能變得自信”,但其實不然。有錢還不夠,還要自信??赡苓€得要點文化底蘊,要有點知識。要不然,怎么大學里一到周末,就有各種西裝革履人士來參加什么總裁班、靈修班、禮儀班呢?
我之前在國內某校哲學系讀過幾年書,我們系在學校教學樓七樓,八樓那層屬于經濟學院。每到周末就有各種總裁來上課。最熱鬧的就數下課時,這幫人喜歡在走廊里大聲講電話。電話那頭大概問“你在哪里”,所以電話這頭總會大聲說“我在x 大上課呢,有音樂賞析、經濟學……”
聲音之響,生怕別人聽不到??赡芩麄冇X得,說自己賺了多少錢是一件俗事,但說自己在學什么就是一件雅事。他們大概以為,學點知識、修點文化會給他們帶來自信。
但我們可以反過來問,有點知識、有點文化就真會給人帶來自信嗎?我看也不盡然。
我校后門處有一個燒餅攤。那個燒餅攤很有名,經營得風生水起,不僅上過報紙電視,還被當作“中國夢”的典范宣傳過。這個老板比那個鐘總要自信,因為他夠坦誠。
幾年前的某一天,我系一名博士生去他那里買燒餅,就被他揶揄過。老板說:“你們讀這么多書有什么用?你們買得起房嗎?我有四套房,你們買得起嗎?”過了幾年,據說老板的房子已經變成了六套,還有兩輛豪車。人一成功就容易膨脹,當然這沒什么太大的問題,我喜歡他的坦率。
我說這事并非要批判那個燒餅攤老板,我想說的是我那位系友。他聽了老板的話后非常生氣,感覺受了打擊,抬不了頭。因為非常介意老板的話,他在系里大力批判這個老板,說老板多么看不起讀書人,看不起知識分子,接著就把他的個人境遇放大至整個社會價值的衰落。他試圖捍衛(wèi)“讀書人”在這個社會的主權地位。
社會價值衰不衰落另當別論,但至少,我這個系友因為老板的話而自慚形穢。你上學讀書,既有知識又有見解,但似乎也沒讓你有底氣,你還是因為別人說你沒錢而面紅耳赤。
一個選擇走學術道路的人,為何會這么介意一名圈外人的評價?學了這么多年哲學,似乎依舊沒有讓他自信到覺得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多么正確。
當然,老板說這話的時候,也沒絕對自信,因為據消息人士所言,他還是花錢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我校的繼續(xù)教育學院接受工商管理的“函授課程”。關于函授課程的含金量問題,我不去說,但至少有一點可知:他還是希望他兒子有點文化,光有錢還不夠。
可問題是,文化和金錢能夠互補嗎?
我們常聽家長對子女說:“你要好好讀書,這樣以后才會有出息,否則就連工作都找不到?!奔议L說的是事實,因為讀書和學歷掛鉤,學歷和就業(yè)乃至收入掛鉤。雖然我們口上總批判“資本主義”,但行為卻很誠實,一不留神就在教育中注入了某種資本主義精神。
通過將讀書假定為資本積累的過程,“讀書就有出息”的話語形成了。因為讀書是某種文化養(yǎng)成,所以知道分子們就把通過讀書帶來的沉淀稱為“文化資本”。這個詞很流行,只不過流行不代表合理。我們憑什么要讓資本綁上文化呢?
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文化的時候,除了說這個人有點知識,還指這個人有修養(yǎng),有品位,擁有某種美好品質。在這里,文化更像是審美上的東西,但審美上的東西不可量化。
資本不是這么回事,資本的主要特征是可替換、可累積,比如錢可以買房,房可以賣錢,錢可以越來越多,房子也可以越來越多。當我們指一個人有錢,會說這個人擁有經濟資本,這沒什么問題,因為經濟和資本往往同義反復,錢的本質就是量化物。
當我們把知識、文化理解成資本時,我們實際上是用經濟學概念綁架了文化;或者說,把文化降格成了量化物。將審美的多元性變成功利的一元性,文化和經濟變成了可互相通約的東西,最后就以為文化和錢可以互補。鐘總、燒餅店老板因錢買不到文化而自卑,系友因文化無法套現也自卑。
我以為,當一個人自信時,他是完全處在自由狀態(tài)的。一方面,他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另一方面,他又愿意去承擔因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一切后果。
如果一個人選擇走學術道路,他就必須意識到學術研究會帶來的早期清貧;如果一個人選擇去經商,他也必須承擔因時間有限而無法提升自己各方面知識水平的局限。
讀書和經商,并不矛盾,求知和求財也并不對立。兩者不可通約,我們沒必要將它們預先捆在同一根價值鏈條上比個高低勝負。
求知者應該自信,因為他獲得了知識的回報,即便最后一貧如洗;經商者也該自信,因為他獲得了資本的回報,即便最后一字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