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濤科技有限公司 樓劍生
本文主要依托上海某10kV 電纜線路新建工程,通過工程實例計算分析,對電網工程10kV 電力電纜選型進行了研究。主要針對10kV 電力電纜的導體材質、絕緣水平、截面選擇、排管敷設牽引力計算進行了介紹,重點根據(jù)載流量、熱穩(wěn)定、允許電壓損失、敷設牽引力、側壓力因素對電纜截面、電纜段長的選取做了重點分析。
電力電纜選型是電網工程設計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電纜輸電線路敷設在地下空間,受氣候條件等外部環(huán)境影響小,具有傳送性能穩(wěn)定、可靠性高、運行維護工作量少等優(yōu)點。本文從10kV電力電纜的導體材質、絕緣水平、截面選擇、電纜排管敷設牽引力計算進行了介紹,重點根據(jù)載流量、熱穩(wěn)定、允許電壓損失、敷設牽引力、側壓力因素對電纜截面、電纜段長的選取進行了重點分析,同時結合工程實例完成了相關的計算選型。該工程電纜線路長1.5公里,輸送容量8MVA,排管敷設,環(huán)境最高溫度為40℃。
電力電纜導體材質和芯數(shù)選擇:電網工程10kV電纜導體一般采用銅導體,電網工程10kV 電纜一般采用三芯電纜[1],本工程實例選用三芯銅電纜;電力電纜絕緣層、屏蔽層、保護層、絕緣水平的選擇:電網工程10kV 電纜絕緣材質一般選用交聯(lián)聚乙烯,金屬屏蔽層一般選用軟銅線或銅帶,保護層外護套一般選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本工程實例選用YJV-8.7/10型三芯電力電纜。
文章選取工程實例電纜線路長1.5公里,輸送容量8MVA,排管敷設,環(huán)境最高溫度為4℃。
按按載流量選擇電纜截面的為公式(1):KIxu≥Ig,式中:Ig為輸電線路最大工作電流;Ixu為標準條件(指標準敷設方式、環(huán)境溫度)下的電纜載流量;K 為其他環(huán)境溫度下的載流量校正系數(shù)。
公式(2)中:選取工程實例,S 取8000kVA,UN取10kV,則計算得出回路最大工作電流為462A;公式(3)中:工程為地下排管敷設,同時根據(jù)《城市電力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定DL/T5221-2016》規(guī)定,該工程載流量校正系數(shù)僅取排管敷設條件下環(huán)境溫度影響的載流量校正系數(shù)。θm為回線芯最高工作溫度取90℃,θ2為實際環(huán)境溫度取25.9℃,θ1取排管敷設環(huán)境溫度取25℃,則計算得載流量校正系數(shù)為0.993。根據(jù)公式(1)、公式(2)、公式(3)計算可得Ixu≥465A。
查電纜載流量表,10kV 三芯交聯(lián)聚乙烯電纜持續(xù)允許載流量如表1所示。根據(jù)計算,按載流量選取導體截面積S 為400mm2。
表1 10kV 三芯(銅芯)交聯(lián)聚乙烯電纜持續(xù)允許載流量(A)
按電纜長期允許載流量選取導體截面后,通過熱穩(wěn)定校驗復核導體截面選擇。當線路發(fā)生短路故障,電纜所受電動力迅速上升,電纜線芯溫度迅速上升,同時短路故障使線路微機保護裝置動作,切斷故障線路。在實際10kV 電纜工程中,短路對電纜的影響主要有溫度,由于短路的時間很短,可以認為短路電流產生的熱量全部作用于電纜導體線芯。
電力電纜熱穩(wěn)定校驗允許最小導體截面計算公式見公式(4)[1]。
公式(4)中:Smin為要求電纜線芯導體最小截面;Q 為電纜輸電線路熱效應;C 為熱穩(wěn)定系數(shù);公式(5)中:I 為熱穩(wěn)定校驗短路電流(短路全電流的最大有效值),工程實例中短路電流取遠景年,根據(jù)《上海電網若干技術原則的規(guī)定》,上海電網10kV的三相短路按20kA 考慮;t 為短路持續(xù)時間,工程實例中線路保護采用縱差微機保護,縱差保護為瞬時保護,則短路持續(xù)時間由微機保護動作時間和斷路器動作時間組成,工程實例中微機保護動作時間取40ms,斷路器動作時間取0.2s,最終t 的取值為0.24s。
公式(6)、(7)中:結合工程實例,電纜線芯材質為銅導體,絕緣材料為交聯(lián)聚乙烯,在進行電纜熱穩(wěn)定校核時,取θp=θh=90℃、θm=250℃;α為電纜銅導體電阻的溫度系數(shù)取0.00393/℃,ρ 為電纜銅導體的電阻系數(shù)、取0.01724×10-4Ω·cm3/cm,q 為電纜銅導體單位體積熱容量、取3.4J/(cm3·℃)[3],k 為電纜銅導體的交流電阻與直流電阻之比、取1.0824;η 為電纜芯線充填物熱容影響的校正系數(shù)、取1;J 為熱功當量系數(shù)、取1;計算出熱穩(wěn)定系數(shù)C=136.33。
三相交流電壓損失的百分數(shù)計算公式詳見公式(8)[4]:
公式(8)中:ΔU%為電壓允許損失百分比,Ig為輸電線路最大工作電流462A,L 為輸電線路電纜長度1.5km,r 為電纜每公里電阻0.054Ω/km,x 為電纜每公里電抗0.086Ω/km,cosφ 為功率因素取0.9。工程實例中電力電纜損失的百分數(shù)為:ΔU%≈1.03%,滿足10kV 供電偏差的要求(上海電網10kV 線路允許電壓損失1.5~3%),則選擇400mm2電纜導體截面是滿足電壓允許損失要求的。
電網工程電力電纜輸電線路常用敷設方式有排管敷設方式、電纜隧道敷設方式、電纜溝敷設方式、電纜保護管敷設方式和電纜直埋敷設方式。工程實例采用排管敷設方式。
電力電纜排管敷設工程中,受力分析最主要考慮敷設牽引力和側壓力。敷設牽引力主要作用在電纜的金屬導體上,部分作用在金屬套或鎧裝層上;側壓力主要產生在電纜彎曲部位,指作用在電纜上與其本體呈垂直方向的壓力;當敷設牽引力超過電纜的最大允許拉力時,敷設容易損壞電纜,當側壓力大于允許側壓力值時,電纜容易在轉彎處受壓變形,電纜外護層容易損壞。
工程實例中,電力電纜全線沿道路排管敷設,水平敷設,轉彎處設置轉角工井;電纜路徑較長,為減少總的牽引力、側壓力,同時適當考慮電纜運輸,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道路情況適當布置電纜中間接頭直線工井。以下的計算根據(jù)工程實例擬定的敷設路徑情況,計算相關的牽引力、側壓力。電纜敷設路徑簡圖如圖1所示。
圖1 電纜敷設路徑簡圖
2.2.1 牽引力計算公式
水平直線牽引計算公式、水平彎曲牽引力計算公式如下[2]:
公式(9)中:T 為敷設牽引力(kN),W 為電纜單位重量取170.667(N/m),μ1為摩擦系數(shù)(排管敷設)取0.3,L 為電纜段長(km);公式(10)中:T1為彎曲前的牽引力(kN),T2為彎曲后的牽引力(kN),μ2為摩擦系數(shù)(滾輪敷設)、取0.2,θ 為彎曲部分的圓心角、取π/2。
表2 電纜段長敷設表
2.2.2 滾輪敷設側壓力計算公式[2]
公式(11)中:P 為每只滾輪側壓力(N),T為彎曲后的牽引力(N),a 為滾輪之間的夾角,電纜水平彎曲牽引敷設過程中,設置適當數(shù)量的立式托輥,為降低對電纜的側壓力,立式托輥間距適當小些,工程實例中轉角為90°時立式托輥布置4~6個(1個立式托輥2個滾輪),根據(jù)本工程電纜路徑較長,按布置4個考慮,滾輪之間的夾角取11.25°。
2.2.3 最大允許牽引力、側壓力計算
公式(12)中:Tm 為電力電纜最大允許拉力(kN);k 為校正系數(shù)、取1;б 為電纜銅導體允許抗拉強度、取68.6×106N/m2;n 為電纜芯數(shù)、取3;s 為導體面積、取400mm2。
電纜護層最大允許側壓力如表3所示。工程實例中根據(jù)公式(12)計算最大允許牽引力Tm=82.32kN;每只滾輪最大側壓力1.0kN。
表3 電纜護層最大允許側壓力
2.2.4 工程實例牽引力、側壓力計算
工程實例中各4段電纜段牽引力、側壓力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計算結果
電纜段1最大敷設牽引力21.667kN,最大每只滾輪側壓力0.154kN;電纜段2最大敷設牽引力19.594kN,最大每只滾輪側壓力0.291kN;電纜段3最大敷設牽引力25.6kN;電纜段4最大敷設牽引力22.503kN,最大每只滾輪側壓力0.237kN。4段電纜段均滿足最大允許牽引力、最大允許側壓力要求,電纜段長分段及敷設方法滿足受力要求[5]。
綜上所述,本文介紹了電網工程10kV 電力電纜的選型方法,通過工程實例完成了電纜截面的選取,通過計算載流量選取電纜截面,再通過熱穩(wěn)定、電壓降因素進行校驗,最終確定電纜的型號為YJV-8.7/10-3×400型電力電纜,最后通過計算牽引力和側壓力確定驗算每段電纜段長。文章總結了常用10kV 電力電纜計算公式,可供工程設計選型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