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李雪婷,2,魯希華,2
(1.東華大學(xué) 化學(xué)化工與生物工程學(xué)院,上海 201620;2.安徽美科迪智能微膠囊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
環(huán)境刺激響應(yīng)性納米凝膠可以根據(jù)外界刺激(如溫度、pH等) 可逆地改變其溶解性、形狀和構(gòu)象[1-3]。其中,具有溫度響應(yīng)性的功能單體N-異丙基丙烯酰胺(NIPAM)[4-5],由于其均聚物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相變溫度(Tp)接近人體生理溫度,且高度可調(diào),NIPAM被選為用于構(gòu)造各種智能凝膠的基本功能單體[6-7]。
本文嘗試合成與NIPAM 結(jié)構(gòu)類似的丙烯酰胺單體,通過與NIPAM簡單的共聚,制備溫敏性共聚納米凝膠。探究了單體配比、SDS用量和BIS含量對共聚納米凝膠粒徑、分散性的影響。利用變溫紅外光譜表征了納米凝膠的相變行為,最后探究了納米凝膠的生物相容性,證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醫(yī)學(xué)應(yīng)用潛力。
環(huán)己胺、丙烯酰氯、二氯甲烷(DCM)、三乙胺、氫氧化鈉、鹽酸、N-異丙基丙烯酰胺(NIPAM)、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BIS)、過硫酸銨(APS)、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均為分析純;透析袋MWCO(800~1 400 Da);超純水;小鼠上皮成纖維細(xì)胞(L-929),中科院上海細(xì)胞庫;DMEM/F12培養(yǎng)基,美國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美國Gibco 公司;CCK-8 試劑盒,上海翊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活細(xì)胞/死細(xì)胞雙染試劑盒(Calcein AM/PI),美國 Hyclone 公司。
BI-200SM動態(tài)激光光散射儀; JEM-2100透射電鏡;Nicolet Nexus 470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Avance 3hd 600 MHz全數(shù)字化核磁共振譜儀; Countstar細(xì)胞計數(shù)儀;Heraeus BB15型CO2細(xì)胞培養(yǎng)箱。
將環(huán)己胺1.98 g(20 mmol)裝在50 mL圓底燒瓶中,并溶于無水二氯甲烷(25 mL)中。冷卻至 0 ℃(冰/水),加入無水三乙胺2.12 g(21 mmol)、丙烯酰氯溶液(1.90 g丙烯酰氯溶于5 mL無水二氯甲烷)中,在4 ℃下攪拌3 h。加熱至室溫,用 1 mol/L 鹽酸溶液(30 mL)淬滅。萃取有機相,用 1 mol/L 氫氧化鈉(30 mL)和鹽水(30 mL)洗滌,用Na2SO4干燥,濃縮,得到橙色油狀物質(zhì)。通過硅膠柱色譜法(正己烷∶乙酸乙酯=5∶1) 洗脫,得到白色固體2.45 g,產(chǎn)率80%。
通過乳液沉淀聚合法合成PNCH納米凝膠(圖1)[9]。
圖1 P(NIPAM-co-CHAA)共聚納米凝膠的合成示意圖Fig.1 Synthesis of P(NIPAM-co-CHAA) copolymer nanogels
將共聚單體(NIPAM,CHAA)和BIS、SDS(0.05 g,2 mmol)溶于100 mL超純水中。進料中的總單體為10 mmol/L,而共聚單體的摩爾比(NIPAM/PEAA/BIS=(100-x)∶x∶2根據(jù)所需的CHAA含量而變化。在70 ℃的氮氣保護下,使用APS引發(fā)聚合4 h。冷卻,用去離子水透析1周,每天更換透析水3次。根據(jù)CHAA占進料中總單體含量的比例,所得的PNCH納米凝膠分別表示為PNCH3、PNCH5、PNCH7、PNCH10、PNCH13和PNCH16。具體配比見表1。
表1 不同單體配比P(NIPAM-co-CHAA) 納米凝膠的制備配方Table 1 Preparation formula of P(NIPAM-co-CHAA) nanogels with different monomer ratios
1.4.1 單體的1H NMR 稱取10 mg樣品,置于 5 mm NMR 專用樣品管中,用0.5 mL重水溶解后測試。
1.4.2 單體的紅外光譜 采用KBr 壓片法。樣品研磨成粉末,用量1~2 mg。在4 000~400 cm-1范圍內(nèi)進行紅外光譜掃描,掃描次數(shù)為16 次,分辨率為4 cm-1。
1.4.3 DLS表征 使用動態(tài)激光光散射儀測量納米凝膠的粒徑和粒徑分布。激光波長為 532 nm,散射角度為90°,測試溫度為5 ℃;變溫測試時溫度為5~44 ℃,以3 ℃為增量。
1.4.4 變溫紅外(FTIR) 表征 將冷凍干燥后的納米凝膠固體溶于D2O (10%),在4 ℃ 環(huán)境內(nèi)溶脹1周。將凝膠密封在兩個CaF2窗片之間,用變溫FTIR 測量。不同溫度下的FTIR光譜均以 4 cm-1為分辨率記錄在紅外光譜儀上,進行10 次掃描,以得到可接受的信噪比。在20~40 ℃ 之間以 1 ℃ 為增量,收集隨溫度變化的光譜。
取100 mg 納米凝膠干粉浸泡在10 mL完全培養(yǎng)基中24 h,無菌過濾后制成浸提液。48 孔板中每孔添加2×104細(xì)胞,培養(yǎng)24 h,形成細(xì)胞半融合層。每孔再添加800 μL 各組浸提液,培養(yǎng)24 h。在每孔中加入400 μL CCK-8 檢測液,在37 ℃ 的培養(yǎng)箱中孵育1 h。使用酶標(biāo)儀測定450 nm 處的吸光值,進而判斷細(xì)胞的數(shù)量。
使用AM/PI 細(xì)胞染料對培養(yǎng)的細(xì)胞進行染色,材料的制備與上述實驗一致,對處理好的材料上每孔種植1.0×105小鼠上皮成纖維細(xì)胞(L-929),置于濃度5% 的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4 h,溫度37 ℃。取樣進行活死染料染色,置于倒置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細(xì)胞的存活狀態(tài)。
疏水性單體CHAA 的1H NMR 譜圖見圖2。
圖2 N-環(huán)己基丙烯酰胺(CHAA) 的1H NMR 譜圖Fig.2 1H NMR Spectra of N-cyclohexylacrylamide
1H NMR (600 MHz,DMSO)δ7.93 (d,J=7.4 Hz,1H),6.20 (dd,J=17.1,10.2 Hz,1H),6.05 (dd,J=17.1,2.2 Hz,1H),5.54 (dd,J=10.1,2.2 Hz,1H),3.62~3.55 (m,1H),1.78~1.52 (m,5H),1.30~1.09 (m,5H),證明單體成功合成。
利用傅里葉紅外光譜表征了PNCH納米凝膠的結(jié)構(gòu),見圖3。
圖3 單體NIPAM、CHAA和PNCH納米凝膠的 紅外光譜圖Fig.3 Infrared spectra of monomer NIPAM,CHAA and PNCH nanogels
圖4顯示PNCH納米凝膠的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圖像。
圖4 PNCH納米凝膠的SEM(a)和TEM(b)圖
由圖4可知,PNCH 納米凝膠的微觀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有相互連接的多孔結(jié)構(gòu)存在,這些多孔結(jié)構(gòu)具有藥物吸收/擴散和營養(yǎng)擴散輸送的能力,能應(yīng)用于細(xì)胞培養(yǎng)或藥物輸送。TEM 圖像能看出PNCH納米凝膠均呈“軟球”狀,呈現(xiàn)良好的單分散性。
圖5為單體配比對PNCH納米凝膠粒徑及分散性的影響。
圖5 不同單體配比的PNCH納米凝膠的 粒徑(a)及粒徑分布(b)圖
由圖5可知,隨著單體CHAA 比例(CHAA/NIPAM=3%~16%) 的增加,PNCH納米凝膠的粒徑從210.3 nm 減小到143.2 nm,這可能是由于隨著疏水性單體CHAA 含量的增加,納米凝膠的疏水性增強,凝膠體系中疏水部分之間相互吸引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削弱了聚合物內(nèi)部的相互作用[10],因此粒徑減小。同時,PNCH納米凝膠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單分散性(PDI 均小于0.05),不隨CHAA 的增加而分散性變差。
NIPAM與單體等比例,NIPAM∶CHAA∶BIS=95∶3∶2。添加不同用量的乳化劑SDS,分別溶于 100 mL 超純水中,乳化劑用量對PNCH納米凝膠粒徑及粒徑分布的影響見圖6。
圖6 不同SDS用量的PNCH納米凝膠的 粒徑(a)及粒徑分布(b)圖Fig.6 Particle size (a)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由圖6可知,隨著乳化劑SDS 用量的增加,P(NIPAM-co-CHAA) 納米凝膠的粒徑從353.9 nm減小到152.8 nm。加入SDS前,凝膠體系的單分散指數(shù)較大(PDI=0.101);加入后,單分散性明顯變好,降低為0.05 以下。這是由于乳化劑分子給出電荷形成帶電荷保護層[11],阻止微滴彼此聚集,保持均勻的乳狀液,凝膠微球帶電荷保護層越多,粒徑越小[12-13]。
實驗條件同2.5節(jié),SDS用量0.05 g,交聯(lián)劑BIS用量對PNCH納米凝膠粒徑及粒徑分布的影響見圖7。
由圖7可知,隨著交聯(lián)劑BIS 含量的增加,P(NIPAM-co-CHAA)納米凝膠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單分散性(PDI 均小于0.05),粒徑從210.3 nm減小到136.0 nm。交聯(lián)劑BIS 在線性的PNCH鏈段之間產(chǎn)生化學(xué)鍵,使線性鏈段相互交聯(lián)在一起,形成球狀結(jié)構(gòu)。BIS 用量增多,納米凝膠交聯(lián)程度增加,鏈段糾纏越多,粒徑越小。
溫度變化范圍為20~40 ℃,增量為1 ℃。由 圖8 可知,不同單體配比的PNCH納米凝膠均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溫度響應(yīng)性,隨著溫度的升高,納米凝膠的粒徑減小。PNCH納米凝膠在Tp以下,顯示親水性,凝膠膨脹呈藍色;而在高于Tp下,顯示疏水性,凝膠將收縮,分散性變差,凝膠發(fā)生相變變白。這是由于PNCH納米凝膠在較低溫度下,聚合物鏈上的親水基團與H2O 結(jié)合形成氫鍵,鏈段伸展,親水性明顯。隨著溫度的升高,氫鍵逐漸斷裂,與H2O 的相互作用力減弱。同時,聚合物鏈中疏水作用增強,鏈段開始收縮成疏水性明顯的球形結(jié)構(gòu),完成從無規(guī)鏈段向疏水小球的轉(zhuǎn)變。隨著疏水單體的增加,PNCH 納米凝膠的Tp 從28.1 ℃變?yōu)?5.8 ℃,這表明疏水性單體的引入增加了凝膠的疏水性,從而降低了體系的相變溫度。
圖8 不同單體配比的PNCH納米凝膠粒徑隨溫度 變化曲線;插圖顯示了納米凝膠的相變前后狀態(tài)
圖9 PNCH3 納米凝膠在D2O(10%) 中的變溫紅外光譜Fig.9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FTIR spectrum of PNCH3 nanogels in D2O (10%) variesa.3 020~2 800 cm-1(C—H)振動吸收峰區(qū)域;b.υas(CH3)頻率隨溫度的變化;c.υas(CH2)頻率隨溫度的變化;d.1 690~1 580 cm-1(CO)振動吸收峰區(qū)域;e.CO…D—N帶(1 690~1 653 cm-1)的積分面積變化;f.CO…D—O—D帶(1 624~1 580 cm-1)的積分面積變化
CCK-8測定中含有WST-8 染料: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單鈉鹽,在電子耦合試劑1-甲氧基-5-甲基吩嗪鎓硫酸二甲酯(PMS) 存在的情況下,被細(xì)胞內(nèi)線粒體中的脫氫酶還原,形成水溶性較好的橙黃色甲瓚產(chǎn)物(Formazan)[19]。因此細(xì)胞增殖越多越快,活細(xì)胞數(shù)量越多,橙黃色甲瓚產(chǎn)物越多,顏色就越深;反之亦然。通過酶標(biāo)儀測定 450 nm 處記錄Formazan的吸光度(OD 值),就可以簡單地估計細(xì)胞活力。ANOVA 單因素檢驗,p<0.05。
小鼠上皮成纖維細(xì)胞(L-929)和PNCH納米凝膠培養(yǎng)24 h后的增殖分析圖和細(xì)胞活死染色圖見圖10。
由圖10b可知,培養(yǎng)24 h后活細(xì)胞占主導(dǎo)地位,24 h 內(nèi)僅觀察到微量死細(xì)胞,這表明納米凝膠具有良好的細(xì)胞相容性。CCK-8 測定增殖結(jié)果與上述結(jié)果一致,培養(yǎng)24 h 后,空白樣的OD 值為(0.25±0.01),PNCH3、PNCH7和PNCH13納米凝膠的吸光度分別為(0.25±0.02)、(0.24±0.01)和(0.24±0.01),三種納米凝膠同空白樣相比,增值速率沒有顯著性差異。這兩種實驗結(jié)果可以說明PNCH納米凝膠對小鼠上皮成纖維細(xì)胞(L-929) 沒有明顯的毒性,均能為其生長增殖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這也表明PNCH納米凝膠能用于生物醫(yī)學(xué)領(lǐng)域,在組織工程、藥物負(fù)載等需要低毒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要求的領(lǐng)域具有廣闊的應(yīng)用前景。
圖10 L-929 細(xì)胞與不同單體比例的PNCH 納米凝膠 培養(yǎng)24 h 后的增殖分析圖(a)和細(xì)胞活死染色圖(b)Fig.10 Proliferation analysis (a) and live-dead staining (b) of L-929 cells after 24 h incubation with different monomer ratios of PNCH nanog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