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煌
寒假剛剛開始,一切安好。午后,陽光明媚。諸師友相邀抵臨梅嶺鎮(zhèn)宮口港客運碼頭搭渡船,即宮口港客運碼頭至渡西航線。
據(jù)康熙版《詔安縣志》記敘:洋林渡,在懸鐘。水急而險,稍風,不可渡。
當?shù)貣|門村吳友江先生考證,洋林渡即今宮口渡的前身。明朝時為懸鐘千戶所調(diào)動兵力過往渡西一帶的重要通道。明福建布政司右參政臨海蔡潮蔡大人曾因工作上的需要,過往洋林渡,所見所感,賦詩一首《晚渡揚帆》:
半郊草色明斜陽,
涉頭喚渡人影長。
近海江波足風力,
歌帆蘸水飛危檣。
落霞歸鳥如相迓,
眼中一片真圖畫。
古來平地有風波,
浪躍龍門莫深訝。
此詩載入懸鐘八景之一,后人可從詩中了解當年的懸鐘古地貌,懷古觀今,感悟滄桑變化。
搭渡船的歷史在我縣早些年有多處,后來因修路架橋,大多已取消擺渡,唯有宮口港客運碼頭至渡西航線,至今仍在運營之中。
宮口村與渡西處在宮口港水域兩岸的最狹窄處。從空中俯瞰,宮口港恰似一個大布袋,而宮口與渡西兩處恰在袋口處兩側(cè),即詔安灣與大海交匯處的口子上。
這條航線,除了兩岸民眾,還有從渡西過來的饒平大埕、所城、柘林一帶的民眾和從兩岸往返,乘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的游客。
碼頭上方宮口村的媽祖廟一瞥。
我們在碼頭停留片刻,渡船便從渡西對岸過來。船兒??客戤?,船老大們便搬過橫放在小船中間的寬大杉木板,設(shè)置下船通道。一端抵船舷,一端置于沙灘。不多的乘客便迅疾而下,有摩托車、電動車的,留在最后。在船家的幫忙下,牽著車子,小心翼翼下得船來。
稍停片刻,碼頭這邊的乘客開始上船,車子仍在最后上船。常客們隨便在甲板上找個地方一站,便完事。我們也隨著上了船,到側(cè)邊找個地方蹲坐著,手還抓在物件上,一點也不敢大意,畢竟不是水鄉(xiāng)人家了。
因是午后時間,潮水已漲得差不多了,整個宮口港灣水域面積開闊,水汪汪一大片。船過之處,船頭左右兩側(cè)船舷底頭,水花四濺,白花花的,甚是好看。
我們下得船來,在渡西一側(cè)木麻黃林間小路上溜達。
難得一見的是渡西鐵瀘港海上落日。大約半個鐘頭之后,我們又上船,返回宮口港客運碼頭。同船家交談,她說擺渡沒有具體時間表,一般早上開始運行,天黑之前停運。當?shù)貪O政工作人員特地交待,此水域船只往來頻繁,交通繁忙,天黑不宜行運,安全第一。
正談間,她接了一下手機,笑笑說:“即將從渡西過來的六位婦女,沒有一齊上船,要分成三波了?!?/p>
問及收入情況,她微笑著說:“現(xiàn)在乘客少了,像今天,夫妻倆忙到現(xiàn)在,才收入一百多元。”
“什么時候,跨越宮口港灣的大橋修成了,擺渡的歷史也就終結(jié)了?!彼贿吺帐皷|西一邊說道。
常說“野渡無人舟自橫”,這里卻是忙碌、熱鬧的。
一代又一代的擺渡人在此處古渡口默默堅守著,為過往民眾帶來方便,這不也是當?shù)匾坏廓毺氐娘L景線嗎?
船靠岸,望見碼頭左側(cè)上空,云彩酷似鳳凰飛過,栩栩如生,真是祥云呈瑞賀新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