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健
【摘要】 通過對傳世文獻的比照與勾連,不難發(fā)現(xiàn),公孫龍的思想體系不僅包含鄧析、尹文的名學(xué)觀與自創(chuàng)的分離主義哲學(xué),還廣泛汲取了儒、道、墨、陰陽等諸家思想的營養(yǎng)。這在《公孫龍子》失傳的八篇里應(yīng)有所表現(xiàn)。1979年,龐樸先生針對“《公孫龍子》十四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觀點雖然在前人基礎(chǔ)上邁出了很大的一步,但將《漢書·藝文志》(以下簡稱《漢志》)所記“十四篇”視為訛誤一說仍需作出修正。否則,公孫龍思想的多元性將面臨被一筆抹殺的危險。
【關(guān)鍵詞】 公孫龍;《公孫龍子》十四篇;名家
【中圖分類號】B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28-0064-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8.020
公孫龍是先秦名家學(xué)派中的重要一員。其思想可謂是戰(zhàn)國百家爭鳴的時代背景、趙國獨特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名家學(xué)派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共同作用下的產(chǎn)物。除傳世《公孫龍子》所展現(xiàn)的極端分離主義的宗旨外,他的思想體系還帶有以物理現(xiàn)象為論題(似受后期墨家影響),融匯儒、道、名、墨、陰陽諸家思想的多元印記。《公孫龍子》原本就有十四篇,這是不必懷疑的(標題“殘真說”乃沿用舊說,意即雖殘而真)。失傳八篇內(nèi)容的豐富性與重要性也不容小覷。
一、公孫龍思想的多元性
公孫龍,戰(zhàn)國時趙人,大約生活在前319至前252年之間,歷經(jīng)趙武靈王、惠文王與孝成王三個時期,與毛公并游于趙平原君門下[1],史稱“平原君厚待公孫龍”[2]1450。公孫龍早年生活于趙武靈王統(tǒng)治的時期。趙武靈王不囿于傳統(tǒng),致力于革新圖強,發(fā)起了“胡服騎射”的改革,開創(chuàng)了提前傳位于王子的內(nèi)禪制度,使得趙國的地位顯著提高,史稱“嘗抑強齊,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3]213。這對公孫龍思想的產(chǎn)生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談到各學(xué)者間的師承關(guān)系,公孫龍所屬的名家學(xué)派顯然不如春秋戰(zhàn)國時的儒道兩家來得淵源有序,其歷史也并不悠久?!稘h志》中的名家之首為春秋時與子產(chǎn)同時的鄭人鄧析。此外,沒有更早的名學(xué)著作。這迥異于志中道家、墨家、雜家等著錄有夏、商、西周之作的情況。這些遠古著作也許并無顯著的思想傾向,甚至“文似后世語”。它們被冠諸上述各家之首雖有掩飾“諸子出于王官”說之漏洞的嫌疑,但也從側(cè)面反映出名學(xué)在春秋戰(zhàn)國時剛興起后無緣可溯的狀況。既然是新興的,就難免要利用體系較完備的學(xué)說來完善自己。這種現(xiàn)象在前期名家鄧析、尹文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顯著。他們除了擁有控名責(zé)實、參伍名形的自身特點外,還廣泛汲取了儒道墨法諸家所長。如《鄧析子》所謂“令煩則民詐,政擾則民不定”“心欲安靜,慮欲深遠”近于老莊;“位不可越,職不可亂,百官有司,各務(wù)其形”則近于孔子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只是前者言人君治國,后者側(cè)重個人修養(yǎng)。又如《尹文子》中的“大道無形”近于《老子》第十四章所謂“恍惚”,且又引用彭蒙、田駢、宋钘之言,其言法、術(shù)、勢又與法家相類。
公孫龍也不例外?!犊讌沧印?《跡府》 《呂氏春秋·淫辭》都記載了其與孔穿辯論一事。在辯論中,公孫龍舉出孔子區(qū)別“楚人”與“人”以評價楚王的例子,來回擊身為孔子后裔的孔穿。《公孫龍子》以“唯乎其彼此”為其根本方法,而與儒家“正名”的主張潛通消息。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公孫龍對儒家之書應(yīng)有所涉獵。
公孫龍有著較深厚的墨學(xué)根基。他在《呂氏春秋·應(yīng)言》《審應(yīng)》中說燕昭王與趙惠王偃兵之言,以循名責(zé)實的原則貫穿始終的同時,就顯示出其對墨學(xué)兼愛、非攻的認同?!赌印ど匈t上》云:“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薄痘茨献印さ缿?yīng)訓(xùn)》所載公孫龍收受“衣褐帶索”而善呼者為徒一事,顯然是他踐行墨學(xué)尚賢觀的體現(xiàn)。談到命題的構(gòu)成,公孫龍強調(diào)在運用命題闡釋事物時要注意闡釋的“實”與用以闡釋的“名”之間是否存在聯(lián)系,從而保證其的正確性?!豆珜O龍子·名實論》云:“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贝颂帉γ}主詞與謂詞間邏輯關(guān)系的探討及其表達術(shù)語近于《墨經(jīng)》。書中非、舉、盈、廣、修、兼等字的用法也是如此。又《列子》記公孫龍言善射者“能令后鏃中前括,發(fā)發(fā)相及,矢矢相屬;前矢造準而無絕落,后矢之括猶銜弦,視之若一焉”“矢來注眸子而眶不睫,矢隧地而塵不揚”,頗具物理學(xué)理想演繹的思維[4]139。從中亦可窺見后期墨學(xué)對公孫龍的影響。
《公孫龍子》一書有《正統(tǒng)道藏》本。元至元《道藏尊經(jīng)歷代綱目》謂《道藏》:“儒書、醫(yī)書、陰陽、卜筮、諸子百家皆與焉。”葛洪《抱樸子·遐覽》述其師鄭隱之書,其中“道經(jīng)”里的《墨子枕中五行記》《涓子天地人經(jīng)》《陰陽經(jīng)》似與先秦諸子不無關(guān)系。諸子書入《道藏》的傳統(tǒng)蓋由來已久,其書多存古本面目便是一證?!端鍟そ?jīng)籍志》著錄《公孫龍子》為“《守白論》一卷”,在子部道家處?!笆匕住币娪凇钝E府》“為守白之論”?!独献印吩疲骸爸浒?,守其黑?!笔且嗔朔湟舛弥瞥尚⒁嗖纱嗣?。其時《公孫龍子》是否已躋身于《玉緯七部經(jīng)書目》《陶隱居經(jīng)目》等道教經(jīng)目已不可考,但它被視為道家之作,邁出了入藏的關(guān)鍵一步,這是可以肯定的。與《老子》致力于世界本原的探討不同,《公孫龍子》更側(cè)重于運用分離主義對日常認識進行顛覆,然二書皆歸于玄理妙趣。這當然是它得以成為道家中“特殊一員”的緣故。再者,書中《白馬論》《堅白論》《通變論》皆假托主客問答而為之。此文法于北地諸子書中不甚發(fā)達,唯見諸《莊子》《楚辭·漁父》《卜居》與馬王堆漢墓所出《十大經(jīng)》。因此,《公孫龍子》之宗旨雖與老莊義理大相徑庭,但其玄思之馳騁、行文之奇譎則似是取法莊子、惠施一派所致。
當時的趙國經(jīng)過武靈王的悉心經(jīng)營,在諸侯國中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公孫龍與外界各家學(xué)者交流的條件是十分優(yōu)越的。從現(xiàn)存零星的資料來看,與公孫龍有過接觸的非名家學(xué)者惟孔穿、魏牟與鄒衍三人(與孔穿的辯論已在上文提及)。
魏牟,魏國公子,封于中山國,因稱中山公子牟?!读凶印ぶ倌帷吩疲骸爸猩焦幽舱撸簢t公子也。好與閑人游,不恤國事,而悅趙人公孫龍?!盵4]137-138《莊子·秋水》借魏牟之言將公孫龍說成是井底之蛙,以闡發(fā)道家旨意,較之前者為不可信,然亦是公孫龍與魏牟有過交往的證據(jù)?!稘h志》道家處有“公子牟四篇”。戰(zhàn)國晚期道家大多有取于墨學(xué)。宋钘為墨徒,而班固謂其言有黃老意,正是一例。魏牟亦應(yīng)如此?!痘茨献印と碎g訓(xùn)》有“代君為墨而殘”[5]?!秴问洗呵铩?yīng)言》:“司馬喜難墨者師于中山王前以非攻?!盵6]289由此可見代郡與中山國一帶的篤墨之風(fēng)。魏牟與公孫龍交好,也許是出于兩人皆認同道墨的緣故。
又齊國稷下學(xué)宮后期的代表人物鄒衍,著有“鄒子四十九篇”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他就曾“過趙,言至道”[2]1450。今《公孫龍子·通變論》就借用了陰陽五行學(xué)說,來解釋“青以白非黃,白以青非碧”中“變非變”與“二無一”的道理。
此外,一些資料揭示了公孫龍與各色人物有過接觸的可能性。例如,史稱莊辛說楚襄王不成而淹留趙[3]153-155,并曾與趙惠文王論劍。又齊湣王時,稷下的慎到、接子、田駢、荀卿皆散,至襄王時才復(fù)興。當時有不少學(xué)者離開齊國(荀卿為楚蘭陵令就在此時)。身處趙國的公孫龍或多或少也會受到來自稷下的影響。
當然,公孫龍對早期名家思想也有所借鑒。針對趙欲救魏而秦王不悅的情況,公孫龍從趙國的立場上找出了協(xié)約的漏洞:趙欲救魏,秦卻不助趙。這同樣是違反協(xié)約的。其精神正與鄧析“操兩可之說,設(shè)無窮之辭”相通?!多囄鲎印芬浴笆苤刭p而無功”為臣之一責(zé)。公孫龍之勸平原君拒封亦有焉(《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劉向《鄧析書錄》更提到:“其論無厚者,言之異同,與公孫龍同類?!备档靡惶岬氖潜人栽绲拿乙??!豆珜O龍子·跡府》《孔叢子》都載有公孫龍引用尹文與齊王論士之言反駁孔穿一事。高誘注《呂氏春秋》云:“尹文,齊人,作名書一篇,在公孫龍前,公孫龍稱之。”可見,公孫龍是讀過尹文之書的。其學(xué)說也應(yīng)受到過尹文名學(xué)的影響。兩人甚至可能有著某種師承關(guān)系。
《漢志》名家處著錄有“尹文子一篇”。班固自注云:“說齊宣王,先公孫龍”。其書以“大道”為宗旨,中引用及化用《老子》語達五處以上,然亦間涉孔子與《詩經(jīng)》。劉向謂其“學(xué)本莊老。其書先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以名為根,以法為柄?!鄙w取熔百家而鑄為己辭者。顏師古曰:“劉向云,與宋钘俱游于稷下。”其集大成者之境界實與稷下學(xué)風(fēng)有著密切關(guān)系。今本《尹文子》所引稷下學(xué)者惟彭蒙、田駢與宋钘三人?,F(xiàn)姑以此三人對尹文的影響為最大,并作以下簡略論述:(一)田駢,又稱陳駢,大約比彭蒙小二十歲。《漢志》道家處有“田子二十五篇”。劉歆《七略》云:“齊田駢,好談?wù)?,故齊人為語曰天口駢。天口者,言田駢子不可窮,其口若事天。”[7]高誘注《呂氏春秋》謂其“貴齊,齊生死、等古今也。”[6]269(二)彭蒙,田駢之師也?!肚f子·天下》云:“田駢亦然,學(xué)于彭蒙,得不教焉”,并將其與田駢、慎到并稱。三人蓋稷下繼承道家思想而又“尚法”的一派[8]。(三)宋钘,幾乎與田駢同時,是一位思想更為多元的學(xué)者?!稘h志》著有“宋子十八篇”,入小說家。班注云:“孫卿道宋子,其言黃老意?!逼鋾秘?,不可考。惟能從《荀子》《莊子》《韓非子》的描述中感受其黃老氣息。此亦蓋受稷下學(xué)風(fēng)之沾染?!盾髯印し鞘印穼⑺舞椗c墨翟并稱?!肚f子·天下》謂其“見侮不辱,救民之鬪,禁攻寢兵,救世之戰(zhàn)?!庇纱丝梢娝舞椛砩系哪珜W(xué)余緒。《天下》一篇還將其與尹文并稱,且云:“宋钘、尹文聞其風(fēng)而悅之……接萬物以別宥為始?!苯瘛秴问洗呵铩とュ丁芬苍S就是宋尹二人這方面思想的體現(xiàn),甚至可能是從失傳的《宋子》中抄錄過來的[9]?!兑淖印吩凇稘h志》中屬名家之列。其書多“語曰”之辭,又有“齊桓好衣紫”“楚莊愛細腰”“黃公好謙卑”等寓言,率皆取譬相喻,務(wù)使其成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宋钘書之入小說家蓋非無據(jù)。
今《公孫龍子》僅存六篇,然仍可窺見《尹文子》對它的影響?!兑淖印吩疲骸懊詸z形,形以定名。”《公孫龍子》則云:“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尹文形名之論大率以政治為最終指向;公孫龍雖喜操弄邏輯來組織辯論,但也不忘添上“甚矣哉,古之明王!審其名實,慎其所謂。”《跡府》“欲推是辯以正名實而化天下”、《孔叢子》“好刑名”蓋非妄語,惜傳世六篇甚少體現(xiàn)。至于《名實論》開頭數(shù)句遞相給物、實、位、正下定義的做法,察其文意似受《尹文子·大道上》開篇頂針組句之濡染。尹文乃集大成式之學(xué)者,公孫龍想必也不僅僅計較于分離主義哲學(xué)吧。
二、再論“《公孫龍子》十四篇”
《公孫龍子》在《漢志》被列入名家,為“ 《公孫龍子》十四篇”。1979年,龐樸先生《公孫龍子研究》對此“十四篇”提出了質(zhì)疑,認為此書原本就只有六篇,即現(xiàn)存的《跡府》《白馬論》《指物論》《通變論》《堅白論》《名實論》。其理由是:(1)從古到今凡涉及公孫龍的評論皆不出今見的六篇。(2)《莊子·天下》的“二十一事”到了公孫龍時(《墨經(jīng)》已出現(xiàn)時)已成牙慧唾余。更何況,把分屬于合同異、離堅白兩個學(xué)派的“二十一事”強加到公孫龍頭上是不合適的?!岸皇隆辈灰欢ǚ且霈F(xiàn)在其書中不可。(3)《列子·仲尼》“七事”中只“有意不心”一條與其學(xué)說有關(guān),但僅此也不能鋪陳至八篇之多。(4)“臧三耳”即“藏三而已”,已在書中涉及?!氨缓薄疤疾粺帷迸c“目不見”類同。這些都不能成為專門的議論對象。(5)《漢志》所列篇數(shù)是一堆糊涂賬,“十四”與“六”尤其容易互誤。(6)現(xiàn)存六篇的內(nèi)容是真實的,體系是完整的。
以上見解頗有獨到之處。其書從現(xiàn)存六篇的內(nèi)容、語言與思想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指出這六篇的真實性與系統(tǒng)性,而有別于葛瑞漢《〈公孫龍子〉的構(gòu)成》。這是應(yīng)該肯定的,但也仍存在一些問題:(一)若“《公孫龍子》十四篇”為實錄,余下的八篇也許是公孫龍弟子綦毋子之屬的發(fā)揮,不一定都由公孫龍本人親自撰寫?!肚f子》《淮南子》《史記》(含三家注)《鹽鐵論》《法言》《論衡》《新論》等提到公孫龍時專言其“白馬非馬”“堅白之辯”“析辨抗辭”是不足為據(jù)的,因為這正是公孫龍學(xué)說的標簽,更何況若余下八篇是公孫龍弟子所著,且漢人又看出其與公孫龍所著篇目的區(qū)別來了呢?趙岐曾謂《孟子》外書四篇:“其文不能宏深,不與內(nèi)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也。”王逸《楚辭章句》更在每篇篇名后指明作者為誰。又葛洪《抱樸子·應(yīng)嘲》批評著書者道:“有似堅白、廣修之書,公孫刑名之論。”《知止》亦有“論廣修、堅白無用之說,誦諸子非圣過正之書”。今“廣修”一詞唯見于《公孫龍子·堅白論》,但葛洪對此印象深刻。這表明此書古本應(yīng)有專門論述“廣修”的文字。(二)“二十一事”的出現(xiàn)也可能正值公孫龍時(《天下》可能出于約公元前180年的道家折中主義之手[10]。其文辭議論勝過紀實,所載辯題未必是惠施在世時的產(chǎn)物)。其中屬離堅白派的辯題又何嘗不能在余下八篇中體現(xiàn)?“七事”中“孤犢未嘗有母”也與《白馬篇》偷換概念的思維方式很相似。同是講道理,也不能排除一書只圍繞某些點而用不同的例子重申幾遍。因此,“臧三耳”“冰不寒”“碳不熱”皆可為八篇里的談資。長達“十余萬言”的《莊子》“大抵率寓言”而皆歸于大道,便是很好的例子。(三)公孫龍正值在《墨經(jīng)》已出現(xiàn)或?qū)⒊霈F(xiàn)之時。墨家辯派對其離堅白派造成一定沖擊的同時,也必定會促使其學(xué)說變得更加豐富。如前所述,其時學(xué)者思想如此之多元,公孫龍又受到過墨家兼愛的熏陶,我們又怎能斷定其學(xué)說不涉及諸如“發(fā)引千鈞”“矢來注眸子而眶不睫,矢墜地而塵不揚”等論斷呢?筆者推測,失傳八篇的大部分篇幅應(yīng)與《列子·仲尼》中的物理學(xué)命題及“二十一事”中屬于離堅白派的荒誕的認識論有關(guān)。否則,我們很難解釋它們緣何消失得無影無蹤。
綜合各種資料與前人觀點,筆者認為《公孫龍子》失傳八篇逐漸亡佚的時間蓋在西漢末年至《列子》成書左右(部分失傳篇目也許至葛洪時尚存),甚至晚到梁末江陵書厄之前。
最后,“十四”與“六”互誤的可能性并沒有如此之大。若原書所記的篇數(shù)為“六”后又傳抄致誤為“十四”,那么首先得將“六”抄成“四”?!傲迸c“四”楷書的差別實在有些大,怎么說也說不過去,讀音也更不用說了。班固雖然是東漢初人,但其時隸書已普遍通行(前有《武威〈儀禮〉漢簡》,《五鳳刻石》的產(chǎn)生與《漢書》的編寫時間幾乎一致,后又有《乙瑛碑》《禮器碑》等漢隸名作),“六”與“四”也不會因字形相近而互誤。容易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只有一個。那就是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是根據(jù)劉歆《七略》撮要改撰而成的。劉歆是西漢末年的古文經(jīng)學(xué)家,曾爭立古文經(jīng)傳于學(xué)官。假如劉歆好以古文字著書的話,那他還真的可能會用上使班固等后人誤以為是“四”的古文之“? ? ”。然而,六字的這種寫法是很少見的(雖然《說文解字》是這么寫的)。先秦的金文及簡帛書大多寫成“? ?”。筆者認為“? ”之所以會偶然出現(xiàn)在西漢后期與東漢時期的碑銘上,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秦始皇頒布的小篆對文字起到了一定的規(guī)范作用?!? ? ”頭上兩筆從內(nèi)揠或斜直變成了外拓(如秦權(quán)量銘的“? ?”),與“大”的篆文產(chǎn)生混同;二是出于特定功能語境下的裝飾需要,漢人對秦篆進行了方化并將“? ? ?”的頭兩筆往內(nèi)延伸,就成了近于《說文解字》的模樣(如袁安碑“? ? ”與馳陽宮行燈的“? ? ?”)。
由于這種寫法只是為迎合漢代裝飾的需要而偶爾出現(xiàn),且在先秦時本來就不這么寫,加上較為繁難,不符合書寫規(guī)律,劉歆要真的用古文字著書也多半會用“? ? ”? ? ?“? ? ?”的寫法。更何況就算他用了“? ? ”,也沒什么關(guān)系,因為先秦時“? ?”這個寫法已較為普遍,秦以后就幾乎不見《說文解字》中所謂“四”的古文了。即使處于古文經(jīng)學(xué)逐漸興起時期的班固及其他后人見過“四”的古文,也大概不會一眼就將“? ?”誤認為“? ? ”,因為在《說文解字》仍未問世前,經(jīng)學(xué)家們常接觸的簡冊古書里恐怕少有《說文解字》中如此端正美觀的“? ? ?”(這個“四”的古文也許同樣是為迎合裝飾的需要而出現(xiàn)的,或者說是許慎汲取類似于包山楚簡中“? ? ?”一類的寫法,并根據(jù)秦篆的規(guī)范字形調(diào)整而來的“正體”)。
三、結(jié)語
公孫龍的思想是超前的、偉大的,來源也定是豐富多樣的。許多零星的傳世資料都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信息:公孫龍的成就不僅限于“離堅白”式的名學(xué)與詭辯,還有涉于儒、道、墨、陰陽、小說諸家之學(xué),只是傳世六篇未能加以展現(xiàn)。進一步來說,《漢志》上“《公孫龍子》十四篇”的記述也是可信的。我們的目光不能僅限于傳世《公孫龍子》的這六篇,在研究與批判公孫龍搬弄詭辭的邏輯技巧的同時,要努力發(fā)掘各種有價值的相關(guān)資料(尤其是新出土文獻與遺跡),爭取以“致廣大而盡精微”的態(tài)度把握公孫龍思想的構(gòu)成與精氣神,提出更多有關(guān)戰(zhàn)國思想史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陳國慶.漢書藝文志注釋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2015:138-140.
[2](日)瀧川資言,水澤利忠.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清)程夔初.戰(zhàn)國策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楊伯峻.新編諸子集成 列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8.
[5]劉文典.新編諸子集成·淮南鴻烈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8:620.
[6]俞林波.元刊呂氏春秋校訂[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
[7]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M].北京:中華書局,1958:352.
[8](清)王先謙.新編諸子集成·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8:93.
[9]陳鼓應(yīng).莊子今注今譯[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1002.
[10](英)魯惟一(LoeweM.)主編.中國古代典籍導(dǎo)讀[M].李學(xué)勤等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