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
(李宏/廣東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本文通過分析廣州南華西街的歷史價值,明確界定時間維度及空間維度的研究對象,提出利用視覺文化來研究文化遺產的方法,以此來理清南華西街的歷史文脈;提出南華西街的保護策略,為廣州城市文化中的行商基因提供依據,并為廣州未來的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注入文化內涵。
在18~19 世紀初期,廣州南華西一帶曾擁有規(guī)模宏大、雍容華麗的私家庭院,它們是由富甲一方的十三行行商們憑借其需求與審美創(chuàng)造的行商園林,也因此成就了嶺南庭園的巔峰之作。百年前,廣州最寬的一條河涌——漱珠涌,如絲般從南華西穿過,今天它卻靜靜流淌在預制板下。時過境遷,當時整個行商留下的遺跡極其有限,所剩的只有幾棟建筑而已。行商的庭院也只能從遺存的幾幅外銷畫作品中窺見,參天古樹、亭臺樓閣錯落有致,主人的富有顯而易見。一個美麗而富有的城市,應該具有鮮明的個性、豐富的內涵和文化底蘊。在城市發(fā)展大輪的碾壓下,漱珠涌畔曾經“夜夜笙歌”的景象還有多少人了解,南華西繁盛一時的行商文化還有多少人能體會?;蛟S南華西所有的前世今生也只有城市學者才能從歷史史料中尋找,對于普羅大眾而言,對南華西曾經深厚的行商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南華西街歷史片區(qū)是廣州珠江南岸最早發(fā)展起來的歷史老街區(qū),其并不是指行政意義上的某一條街道轄區(qū),而是由廣州市政府在2000 年制定的21片區(qū)內部歷史文化保護區(qū)之一。其范圍南至岐興南約、岐興東約、龍慶北,經龍武里至同福西路,北至南華西路(含北側沿街建筑)、鰲洲內街,西至洪德路,東至寶崗大道,保護范圍面積達29.24 公頃。其中,核心保護范圍面積有22.3 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有6.94 公頃。南華西街地理空間范圍縮略圖東西長950 米,南北寬約560 米(如圖1)。其中主要以海幢寺、潘家、伍家及清末民初商品房四大空間組團為分析對象。
圖1 南華西街地理空間范圍縮略圖
在時間范疇上限定為由行商首富潘振承在南華西街開村建宅開始(1776 年),直至南華西街的行商園林消亡為止。
在全球化多元發(fā)展的今天,民族各自的文化根基顯得越來越重要。對于廣州而言,南華西的行商文化遺產價值在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設中具有根基性的作用。根據《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化和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中“文旅融合,互促發(fā)展”的規(guī)劃原則,更應強化城市文化核心特征,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奠定基礎。由此,本研究希望能夠借用視覺文化研究的方法挖掘南華西的身世背景,揭開廣州行商文化的歷史面紗,理清廣州城市發(fā)展的歷史脈絡,一方面為廣州行商文化歷史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提供理論支撐;另一方面借助視覺文化的傳播途徑,對行商文化進行延續(xù)性再造,讓南華西的城市文化更加鮮活地呈現(xiàn)出來,為廣州的新文化景觀建設奠定基礎,為廣州城市新發(fā)展的文旅項目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
國外涉及南華西街的著作較少,較多著作以描述廣州行商為主,其間或側面提及南華西街。英國學者孔佩特(Patrick Conner),著有《廣州十三行:中國外銷畫中的外商(1700—1900)》,以外銷畫為媒介,通過對外銷畫作品的廣泛研究及對其畫面細節(jié)的細致觀察,呈現(xiàn)了一段由廣州十三行及洋行內形形色色的居住者構成的社會變遷史。美國人亨特著有《廣州番鬼錄(1825—1844)》,亨特曾先后在中國生活四十年,是一位“中國通”。亨特將其在中國的見聞整理成此書,也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時的廣州面貌。還有一本著作作者是李世莊(Jack S C Lee),編著《CHINA TRADE PAINTING(1750s to 1880s)》(中國外銷畫1750s—1880s),全書剖析學術界就中國外銷畫研究之種種問題,以及當前海內外對此的研究情況,是從外銷畫的角度去研究行商時代中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書。
國內以南華西街為研究對象的著作以史料和地方志為主,主要有《番禺河南小志》《廣州河南名園記》《廣州市海珠區(qū)——地學(環(huán)境變遷)文獻史料輯存》《廣州十三行滄?!贰稄V州歷史地理》《潘同文(孚)行——廣州十三行之一》《莫伯治文集》《嶺南歷史地理論集》,以及描述南華西的歷史保護建筑海幢寺前世今生的書《海幢寺》。
大概從康熙五十五年起,“外銷畫”就開始出現(xiàn),繪畫的種類包括油畫、玻璃畫、水彩畫、水粉畫等,題材涉及肖像、風俗、海事(船舶)及市井生活等,這些都對當時的城市人文思想、科學技術及政治經濟情況提供了很好的圖像敘述。但是國內研究行商歷史的學者卻鮮有以“外銷畫”為背景去深挖圖像背后的人文歷史的,更未有學者從“外銷畫”媒介切入去研究城市文化的,對南華西街歷史文化的研究更是甚少提及行商時代的“外銷畫”。因此,本文在對南華西街行商歷史文化探尋及對其歷史性文脈縫合時選擇利用圖像視覺研究的策略。
本研究選擇利用地圖文獻、外銷畫資料等視覺文化方式的研究作為挖掘南華西這一歷史街區(qū)文化遺產的一種策略,進一步擴大南華西歷史文化挖掘范圍。視覺文化方式始終不能脫離社會和文化的角度,所以研究視覺文化是我們觀察民族和時代社會文化狀況及其變遷的重要途徑。“視覺圖像”背后隱藏著“社會、政治的潛在價值、信念等”,是對歷史的一種延續(xù)和反思,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思考。
具體的研究方法為:(1)利用如地圖、外銷畫等視覺文化方式,探尋南華西歷史街區(qū)時空的發(fā)展脈絡;(2)以視覺文化研究的方式在南華西片區(qū)中去尋找、發(fā)現(xiàn)隱含在視覺背后的文化脈絡,挖掘南華西的文化遺產價值,并層層揭示復雜和潛在的空間條件與人文關系,以此揭示南華西的前世今生;(3)以視覺方式進行城市文化傳播,強化城市身份認同,增強民族自信。
首先,整理南華西歷史街區(qū)的地圖文獻、外銷畫資料和文史資料等,呈現(xiàn)行商園林聚落肌理的形成、發(fā)展、鼎盛及消亡的演變,并在地圖、歷史文獻資料的整理中分析商業(yè)建筑、住宅建筑的形成及發(fā)展;其次,將文獻中南華西街人口的分布、生長與遷移利用地圖的形式直觀呈現(xiàn)出來;最后,從外銷畫中找尋行商時期的生活形態(tài)特征,為行商的文化生活填補歷史空白。
挖掘南華西地圖文獻、外銷畫資料和歷史文獻資料背后的人文景觀意義。通過行商園林的歷史發(fā)展脈絡,結合歷史文獻,理清行商文化特點;了解城市建設法令對南華西街巷變遷的影響;透過外銷畫、地圖文獻及歷史文獻理解思想文化對南華西街行商園林建筑形態(tài)演變的影響;通過資料分析提煉出南華西街地域性文化的演變。
將“圖—文—物”整合,探尋圖像背后延展的行商時代東西方交流所帶來的影響。首先,試圖揭示行商時代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對藝術的影響;其次,通過圖像資料分析歷史各個時期的思想理念對生活形態(tài)變遷的影響;最后,通過史料的解讀分析,梳理歷史沉淀后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探討如何對南華西街進行有效的保護。在調查研究南華西街現(xiàn)狀后,理出三級保護層次:A 層級為確?,F(xiàn)存的歷史建筑與古街巷為“真實的”原貌,對此類古跡提出相對保守而嚴謹?shù)木S護方式;B 層級為歷史街巷格局的保護,在古建已經拆毀的現(xiàn)狀下,力圖維護歷史片區(qū)的古街巷格局,以此來喚起人們對歷史場所的集體記憶;C 層級為地域文化再生,從視覺文化遺產資料中提取地域性的人文景觀,將其轉化為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地域性城市文化特征并融入文化產業(yè)中。
文化遺產與視覺文化的交織已成為城市文化研究的一種可行性策略,其研究范疇的去學科化、跨領域化,在時間維度上打破壁壘的方式為城市文化遺產的挖掘與傳播提供了更為寬廣的價值取向。這樣一種新型的城市文化研究方法對南華西街城市文化遺產的挖掘而言具有以下優(yōu)勢:(1)運用視覺文化遺產的理念進行廣州城市文化脈絡梳理與研究;(2)立足文化地理學,運用地圖學原理對南華西街原始街道進行圖像考察與還原;(3)從城市空間方位的視角,通過“圖—文—物”三位一體的方式探源與勾勒南華西街的行商文化歷史。
本研究采用視覺文化研究切入深挖南華西的城市文化遺產,并以此延續(xù)文化脈絡,將南華西街的歷史文脈有機地融入今日城市的文化景觀建設。文化遺產與視覺文化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上拓展了南華西歷史研究的學科領域范圍,為南華西歷史遺產的深挖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人文地理學理論,利用地圖文獻等資料研究城市空間,能夠將城市在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上串聯(lián)起來,而拆解圖背后隱藏的事件、經濟、文化信息,對城市文化特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這種新型的城市文化研究方法對南華西街城市文化遺產的主要應用價值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視覺文化研究,在圖像中發(fā)掘南華西文化遺產的“歷史記憶”時,自然把圖像與彼時社會的人文思想、科學等關聯(lián)起來;(2)南華西視覺文化遺產的挖掘能夠縫合城市文化裂縫,確立城市文化核心,以此建設特有的城市文化景觀,強化城市身份認同;(3)在全球本土混雜化的今天,深挖南華西的歷史文化,理清自我文化內涵,能夠有意識地、有選擇地在自我文化的基礎上吸納他者文化,在文化的根基上與時俱進,內化再生轉移為新的自我文化,并通過視覺文化傳播,再次強化南華西融合歷史與順應時代的文化價值;(4)南華西街城市文化遺產的挖掘為城市規(guī)劃者對城市未來該何去何從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