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軍 by Zhou Jun
題名:【龍云峰】 石種:靈璧石
中國藝術在書法、繪畫、詩詞、音樂等等方面都把“空”放到一個極高的藝術地位。所以中國藝術意境的營造既得屈原的纏綿悱惻,又得莊子的超曠空靈。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萬物的核心,所謂“得其環(huán)中”。超曠空靈,才能如鏡中花,水中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不但是盛唐人的詩境,也是宋元人的畫境。
空則靈氣往來,實則精力彌滿。有的藝術創(chuàng)造形象是“實”,引起我們的想象是“虛”,化實境為情思,清人笪重光《畫荃》說:“實景清而空景現(xiàn)”,“真境逼而神境生”,由形象產(chǎn)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虛實結合,一幅畫、一方石可使你神游,神游就是“虛”。以虛帶實,以實帶虛(虛處藏神),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這是中國美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一個哲學宇宙觀的問題,這種宇宙觀表現(xiàn)在藝術上,就要求藝術也必須虛實結合,中國畫是線條,線條之間就是空白,就是用實對空的營造。
題名:【龍云峰】 石種:靈璧石
蘇轍在他《論語解》:“貴真空,不貴頑空。蓋頑空則頑然無知之空,木石是也。若真空,則猶之天焉!湛然寂然,元無一物,然四時自爾行,百物自爾生。粲為日星,滃為云霧。沛為雨露,轟為雷霆。皆自虛空生。而所謂湛然寂然者自若也?!碧K東坡也在詩里說:“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這納萬境與群動的空即是道。即是老子所說“無”,也就是中國畫上的空間。中國人感到這宇宙的深處是無形無色的虛空,而這虛空卻是萬物的源泉,真空看似無物,風、霜、雨、雪、日、月、星、辰、電、雷出自其中,這個“小我真空”不是頑空,里面充滿生機,這就是人們喜愛觀賞石天然孔洞的緣由。萬象皆從虛空中來,向虛空中去。
中國人愛在山水中設置空亭一所。倪云林山水畫中一般都有一個孤亭,空空蕩蕩,中無人跡,亭子是云林山水的畫眼。戴醇士說:“群山郁蒼,群木薈蔚,空亭翼然,吐納云氣?!币蛔胀ぞ钩蔀樯酱`氣動蕩吐納的,交點和山川精神聚積的處所。倪云林每畫山水,多置空亭,他有“亭下不逢人,夕陽澹秋影”的名句。張宣題倪畫《溪亭山色圖》詩云:“石滑巖前雨,泉香樹杪風,江山無限景,都聚一亭中。”蘇東坡《涵虛亭》詩云:“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金?!?/p>
我們傳統(tǒng)賞石為什么對布滿孔洞景觀石情有獨鐘呢?這是中國人于有限中見到無限,又于無限中回歸有限。石頭洞中洞,讓人感覺到天地之中有天地,在有限(空間)中創(chuàng)造無限(空間),代表了中國人的一種宇宙觀。老子曰:“唯道集虛”“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匈忏辟?,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
傳統(tǒng)賞石如太湖石、靈璧石之孔洞把整個體塊化實為虛,分割出若干空間,形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空間世界,把有限的空間拓展到了無限,形態(tài)各異的景一層比一層更深,這更深的景幻化出了一層比一層更深的情,因這最深的景而發(fā)掘了最深的情,在藝術表現(xiàn)里情和景交融互滲,景中全是情,情中全是景,因而涌現(xiàn)了一個獨特的宇宙,嶄新的意象,為藝術審美豐富了想象,讓世界開辟了新境。把我們與外面隔絕起來,就轉向于一個景觀世界之中體驗它的美感——甚或卷入一個體驗的世界聆聽它的曼妙,擁抱此情此景帶給我們的愉悅。有些傳統(tǒng)賞石能帶給我們對世界神秘體驗。
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空間布置組織手法也是如此,為了豐富對于空間的美感,使用借景、分景、隔景等手法創(chuàng)造空間,發(fā)現(xiàn)空間,小中見大,從小空間進到大空間,豐富美的感受,其中,借景又有遠借、近借、鄰借、俯借、仰借、鏡借等。園林景觀中的假山、墻垣、長廊常常是“分景”“隔景”的主要手段。無論是遠借、近借、鄰借、俯借、仰借、鏡借都是通過布置空間,組織空間,創(chuàng)造空間從而達到擴大空間,豐富美的感受,創(chuàng)造藝術境界。古希臘人對于廟宇四周的自然風景似乎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把建筑本身孤立起來欣賞,中國古人總要通過建筑物、通過門窗,接觸外面的大自然,中國人通過借景從小空間進入大空間。
“間隔化”也是觀賞石的主要表現(xiàn)方式之一,例如中國傳統(tǒng)觀賞石,無論大與小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自成一個審美對象。美的對象需要進一步間隔如用琴臺、幾案、配座、單獨陳列自成一景。如繪圖中的框、雕像的石座、劇臺的簾幕、堂宇的欄桿石臺階,這些美的境界都是由各種間隔作用造成的。美的形式通過組織、集合、配置,使片景孤境能組織成一個內(nèi)在自足的境界,而成一個自成一體的小空間,一個意義豐滿的小宇宙。當然這些空間意識不只是表現(xiàn)美的形式,而中國傳統(tǒng)美學空間意識表達的是一種宇宙觀。
題名:【別有洞天】 石種:靈璧石
題名:【毓秀靈韻】 石種:靈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