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急診皮膚科朱麗萍 楊子良
凌晨2點,120的急救車伴著鳴笛聲停到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急診科門口。 患者面色蒼白、嘴唇水腫,全身紅斑、風團,考慮為過敏性休克。
經(jīng)詢問家屬得知,患者和朋友一起吃夜宵, 喝啤酒、吃小龍蝦。 患者之前吃小龍蝦過敏, 這次再次過敏。 令人沒想到的是患者休克的原因竟然是皮膚上的風疹塊。
風疹塊其實是急性蕁麻疹的一種, 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xiàn)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表現(xiàn)為大小不等的紅斑、風團伴瘙癢。
急性蕁麻疹如果離開致敏原,通常24小時內(nèi)可以自行消退,消退后皮膚跟正常皮膚一樣;但如果持續(xù)接觸致敏原,皮疹就會此起彼伏,持續(xù)超過24小時。
部分患者會伴有惡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 嚴重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跳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表現(xiàn)。 水腫的喉頭可能會堵塞氣管導致呼吸困難,情況危急,需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盡快到附近醫(yī)院就診。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藥物(如阿莫西林、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 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nèi)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等。 但是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患者。 對于有蕁麻疹的患者,建議及時前往醫(yī)院測試致敏原。
目前治療蕁麻疹最常用的藥物是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等。 如果癥狀控制不佳,或者出現(xiàn)急性加重,要及時看醫(yī)生,必要時需要口服或靜脈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 有研究顯示,有1/3的患者即便服用高劑量的抗組胺藥也無法控制病情,對于這些患者,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可以嘗試用生物制劑來治療。
生物制劑是指用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人或動物的血液或組織等加工而成的,作為預防、治療、診斷相應傳染病或其他有關疾病的生物制品。 在我國,對12周歲以上的慢性自發(fā)性蕁麻疹患者,在使用抗組胺藥增加劑量或兩種抗組胺藥聯(lián)合使用治療2~4周癥狀改善不佳或反復發(fā)作者,可以考慮使用生物制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