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法理概念的三個維度*

2022-08-16 06:20楊春福
政法論叢 2022年4期
關鍵詞:法理學涵義法理

楊春福

(東南大學法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6)

引言

張文顯教授在《法理:法理學的中心主題和法學的共同關注》一文中提出,法理是法治中國的精神內核,是法學體系的核心概念,法理應當成為法理學的中心主題和法學的共同關注,并呼吁我們迎接“法理新時代”。[1]在這之后,法學界同仁積極推進“法理研究行動計劃”,隨著研究不斷深入,大家越來越感到需要對法理這一概念本身作出界定。①有學者認為,在當下法學研究的話語中,尚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精準的關于“法理是什么”的抽象定義,但在具體問題上卻往往能獲得一個關于“什么是法理”的描述或一個關于“是或不是法理”的判斷,盡管這種描述與判斷的集合未必能周延地表述出“法理是什么”的全部內容,但是,至少使我們并不疑惑法理的存在。[2]法理是一個復雜的概念,這種復雜不僅體現(xiàn)在本身涵義的豐富性,還體現(xiàn)在存在形式的動態(tài)性與關聯(lián)維度的廣泛性。因此對法理概念的剖析,應突破僅將其作為一個法學概念的研究桎梏。采用多維度的研究視角,對法理進行多層次分析,可能會發(fā)掘出一個完整全面的法理概念。

一、法理概念的歷史學維度

概念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概念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應,影響概念形成的因素會隨著特定時代事物的變化不斷地改變。概念同時也是人類認知理性的表達,認知條件同樣會受到歷史的進程的左右。因此法理是一個歷史概念,對法理概念的層次分析要先清楚法理概念的歷史意涵。

(一)法理概念淵源的歷史重溯

當前學界在追溯法理的淵源時,普遍以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的《前漢書》作為原始資料。《前漢書》第八卷載“孝宣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yè)也?!盵3]P169但多數(shù)文章并沒有直接引用《前漢書》原文,而是援引以這條史料作為依據(jù)論證的文獻,其中被引率最高的文獻是張文顯教授發(fā)表的《法理:法理學的中心主題和法學的共同關注》,張文顯教授在其中指出《前漢書》中的法理是與法學相關的概念的首次出現(xiàn)。但在后續(xù)學術論文的引用研究中,大多都忽視了“與法學相關”這個限制條件,錯誤地將該史料當作中國歷史已知文獻中最早出現(xiàn)法理一詞的論據(jù)。

對漢語詞匯的歷史分析,可對詞語構成形式、詞義和詞用三條進路歷史沿襲進行研究。因此若要對法理的詞源學進行相對完整的考察,應從法理的詞語構成形式起手,以免失漏。仔細梳理東漢以前的古籍文獻可以發(fā)現(xiàn),在西漢文學家劉向所撰的《古列女傳》中法理一詞被使用,“文伯之母,號曰敬姜,通達知禮,徳行光眀,匡子過失,教以法理,仲尼賢焉,列為慈母。”[4]P36這是目前能夠考據(jù)到最早的法理以詞匯的形式在文本中的運用。此處法理的涵義,可從語素“法”與“理”分別解釋?!袄怼痹诠艥h語中有雕琢加工、治理、管理、紋路、原則、道理等不同的義項,根據(jù)文義易得該處的“理”為道理。而“法”在眾多義項中,符合此處文義有標準法則和方法做法兩種釋義。兩者與“理”構成詞匯均可解釋,但兩者在語義的倚向卻有所不同。譯為(為人或與人相處)的法則道理是強調規(guī)律性,即宏觀層面的原則。譯為(做人做事)的方法道理則側重技術性,即中觀或微觀層面的規(guī)則。史料距今久遠,雖然難以考證作者精確的涵義表達,但從兩個層面的解釋均可發(fā)現(xiàn)此處的法理是以“理”為中心語素,“法”圍繞“理”構成偏義復詞,法理的涵義指向為“理之法”。

(二)法理概念涵義的時代轉向

自西漢法理成為漢語文本中的語匯始,在之后的朝代使用次數(shù)漸漸增多起來、涵義也呈現(xiàn)多樣化。撰于東漢的《前漢書》所載“法理之士”,是法理初次以與法律相關的概念出現(xiàn)。而后在劉珍所著《東漢觀記》中載“明帝以其明達法理,有張釋之風,超遷非次,拜廷尉。”[5]P81以“明達法理”的詞組形式出現(xiàn)。這兩條史料中法理的涵義為司法機關、司法活動、司法技能。同樣成書于東漢的《論衡》,對法理有著不同的涵義適用?!岸傩星鍧嵋嘤蟹ɡ恚F賤貧富命也,操行清濁性也?!盵6]P48此處法理的涵義為原則道理,與前文所述的《古列女傳》中表述的涵義相近。從西漢至晉,法理一詞主要以這兩種涵義被使用于文本語言之中,未發(fā)生較大變化。

直至南北朝時期,法理的語域(Register)由世俗領域拓展到宗教領域。②法理的語域變化與當時社會文化變革有著無法割裂的關聯(lián)。該時期佛教傳播發(fā)展呈現(xiàn)鼎盛之勢,在佛教興起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會文化動因。究其主要原因可歸納為四點:1、戰(zhàn)亂紛繁,時局動蕩,群眾信仰佛教尋求精神慰藉。2、“玄風”正盛,以玄學理論闡釋佛教義理,易于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3、統(tǒng)治階級宣揚佛教理念,用以舒緩被統(tǒng)治群體的抵觸情緒,穩(wěn)固政治統(tǒng)治地位。4、多民族融匯、文化交流密度增加,促進佛教傳播。故而在群眾基礎、文化基礎、政治基礎、傳播基礎等多重因素的促動下,形成了“僧尼大眾二百萬矣, 其寺三萬有余”[7]之景象。佛教的興盛使佛教經(jīng)典的翻譯活動達到高潮,“東晉、南朝時期,南方佛教處于重要的發(fā)展階段,南方無論是佛經(jīng)的翻譯,還是佛理的探研,都很興盛 。”[8]P78以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交流重地河西地區(qū)為例,“河西僧人在南朝除了譯經(jīng)之外,還有 ‘注經(jīng)’‘ 疏經(jīng)’的。”[5]P78對佛教經(jīng)典的翻譯與注疏活動,使法理被運用在宗教文本之中。”“論明法理,當仁不讓,豈得顧惜,眾心以天竒趣耶若。”[9]P160“佑定以方等固知三寶常住。常住之法理無興滅。興滅之來乃世緣業(yè)耳。晨離西隱不害千光之恒明也?!盵10]P161“故常住之法理,不可得,不可取舍。”[11]P387以上史料均出自南北朝時期的宗教典籍,法理的涵義由世俗之“常理”擴展到宗教之“教理”,法理的語域變化引發(fā)了語義的變化,語義變化可表征為原有詞匯中心語素的轉移。以上文獻中的法理指佛理,即佛法中的原理或道理。因此法理的中心語素由漢代的“理”轉為“法”,法理的涵義指向也由“理之法”向“法之理”轉變。

法理在宗教語域所發(fā)生的中心語素的變化是形成現(xiàn)代法理概念的語素結構的基礎。由此法理一詞涵義逐漸從教法之理移用至法律法令之理。③“臣聞匠萬物者以繩墨為正,馭大國者以法理為本。是以古之圣王,臨朝思理,遠防邪萌,深杜奸漸,莫不資法理以成化,明刑賞以樹功者也。”[12]P342此中的法理概念已不僅代表具體的法律規(guī)范,更指向了律令背后的法律價值;“今準敕除削絞死罪,唯有四刑。每有思慮,須降死刑,不免還許斬絞。敕律互用,法理難明。又應決重杖之人,令式先無分析,京城知是蠧害,決殺者多死;外州見流嶺南,決不至死?!盵13]P1719此中的法理義指適用法律的原理和依據(jù);“蘊亦機辯,所論法理,言若懸河,或重或輕,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時人不能致詰。”[14]P1109此法理指法律背后經(jīng)義的理論基礎,為可辯論的法律理論。結合以上史料可以發(fā)現(xiàn),自魏晉南北朝至唐,具有“法之理”語素從屬邏輯的法理一詞,從宗教語域漸漸推及到了世俗語域,用以表示司法原理或法律背后的意旨、道理。

宋朝是中國古代法制成就發(fā)展的頂峰,法理被運用到法律范疇的諸多方面?!笆聼o巨細,必以人情法理親為擬定”[15]P2“夫何大吏,蔑棄法理?逮于都邑,濫用笞箠。典聽朕言,式克欽止?!盵16]P41“戊戌,置六科以舉士。一曰文章典雅,可備制誥。二曰節(jié)操公正,可備臺諫。三曰法理該通,可備刑讞。”[17]P36以上法理的涵義包括司法技術、律法的仁愛精神、裁判依據(jù)等。宋在承繼前朝法理涵義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其內涵。[1]宋朝社會經(jīng)濟的轉型發(fā)展,理學流派的不斷涌現(xiàn),律法制度的功能需求增大等因素,使宋代法理意涵顯現(xiàn)出認知理性和形式邏輯理性的意味。[18]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西漢至宋以前,法理一詞在古籍文獻中出現(xiàn)次數(shù)之和僅僅約為宋朝的73.8%,可見法理在宋朝的使用頻數(shù)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法理在此期間使用量增加、適用范圍擴大、功用意涵豐富。而后法理一詞在明、清古籍出現(xiàn)次數(shù)中雖多于宋,但絕大多數(shù)仍沿用宋及前朝運用的涵義,故不贅述。

圖1 法理一詞在古籍中出現(xiàn)的頻次——以朝代劃分(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基本典籍庫、鼎秀古籍全文檢索平臺)

至此法理歷史涵義的嬗變脈絡得以清晰的展現(xiàn)。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1.西漢法理首現(xiàn),“法”與“理”構成中心語素為“理”的偏義復詞。2.東漢出現(xiàn)“法理之士”,法理表現(xiàn)出與司法相關的涵義。3.南北朝時期,法理的語域變化引發(fā)其中心語素的換位,涵義指向由“理之法”向“法之理”轉變。4.南北朝至唐,“法之理”涵義在法律范疇的普遍適用。5.宋至清,法理涵義的多樣化發(fā)展。這五個階段還原了法理概念歷史變遷的軌跡。通過考察其歷史起源和涵義流變,可發(fā)現(xiàn)每種法理涵義的形成都是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每個歷史時期有其獨特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從萌芽到成熟、從興起到衰落,都伴隨著巨大的時代張力。法理概念就是時代精神的表征形式之一,允洽的時代張力使其得以延續(xù)。當張力過載會撕碎在該時代精神下的產(chǎn)物,當張力消失則會因撐持不足被淘汰。之所以法理能夠穿越歷史的煙塵依然傳遞內容、信念與價值,是因為作為歷史概念,其有著相對穩(wěn)定的外殼。歷史維度下的法理表現(xiàn)為對所處時代精神的響應以及對時代張力的化解。

二、法理概念的語言學維度

概念是反映對象特有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形式,思維形式具有普適性,而非一時一地所指向的涵義的統(tǒng)合。[19]P146中國古代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的經(jīng)濟結構、政治制度、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均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動與革新。中國古代法理概念是傳統(tǒng)社會范式下的概念,是中國封建法制時期的產(chǎn)物,具有所處歷史時期的價值傾向。雖然中國古代法理涵義豐富、意蘊深邃,為現(xiàn)代法理概念提供了語詞形式的“外殼”以及部分內涵,但其與現(xiàn)代法理概念仍有著相當大的區(qū)別。法理作為一個詞匯,若要對其現(xiàn)代與古代的概念、涵義、性質等基本要素進行比較分析,針對法理的語言學維度進行深入探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法理概念的認知路徑——從法理學到法理

近現(xiàn)代漢語對法理一詞的使用,除從古代法理概念承繼的語義之外,以法學學科中的法理為使用量最高的新義項?,F(xiàn)代法理一詞常與法理學聯(lián)系起來,在法學學術研究范疇常以法理指代法理學,法理用以表示學科門類的固定名詞使用。對現(xiàn)代法理概念的探究,離不開對法理學涵義的討論與思考。

法理學一詞在中國的出現(xiàn),可追溯至康有為于1897年發(fā)行的《日本書目志》。在介紹法律門類的法理學書目時使用,并列舉了日本的法理學相關論著,如《法理學》《法理學從書》《法理學講義》《法理學泛論》等[20]P144。康有為對這些著作中所含的「法理學」日語詞匯,直接將源語轉用至目的語,不加翻譯。所以想考察法理學中“法理”的概念,就要追索日本學者從何處、何種語言進行的翻譯,找出對譯語的涵義。

日本法理學一詞的使用,“目前,學界的共識是,漢字文化圈中‘法理學’這一名稱最早是由日本學者穗積陳重1881年在東京大學開設‘法理學’課程時提出的?!盵21]P177在此之前,日本學界普遍將法理學稱之為法律哲學。穗積陳重在其著作中說明了如此譯法的原因,“若為‘法論’,聞之有訓誡之嫌,佛法之感,且余不喜歡以‘論’字表學名,故將其改為‘法理學’。余嘗欲譯Rechtsphilosophie為‘法律哲學’,然言及哲學,世人多限于形而上學(Metaphysics),故各學派之人教授此學科皆選無爭議之名稱,遂成法理學?!盵22]P142穗積陳重認為法理學的涵義,“即法理學者,關于法律現(xiàn)象根本原理之學也。(Spirit of the law,esprit des lois,Geist des Rechts)”[23]P4但對于法理的涵義,并未作過多闡釋。他認為以法理學的名稱,可以避免世人對jurisprudence僅是指法律之形而上學的誤解,法理學是從學科內涵與獨立性的角度考量而得出的譯法。相關學者認為穗積陳重所翻法理學的源語,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上文提及的Rechtsphilosophie;二是奧斯丁實在法意義上的jurisprudence。[24]P5根據(jù)學者對其代表作《法窗夜話》中的考證,穗積陳重是將西語中的jurisprudence翻譯成日本的「法理學」。[21]P177因兩者均是由拉丁語iurisprudentia翻譯或演化而來,遂擇西方學界普遍認同和廣泛運用的jurisprudence做詞源及涵義分析。

語源學上,jurisprudence源于晚期拉丁語iurisprudentia,由前綴iuris+(權利、法律)與prudentia(知識、預見)構成。jurist(n.)是iuris的屬格變化,早在15世紀中期,被用來表示從事法律的人,后演變成法律和權力的涵義。prudence(n.)在13世紀前作為姓氏,14世紀中期表示智慧、遠見,后多沿用這兩個涵義。14世紀晚期,出現(xiàn)了第二種涵義為知識、科學,jurisprudence是在此義項的基礎上形成的詞匯。關于jurisprudence的涵義,早在公元534年著名的中,羅馬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就已經(jīng)宣布,該定義起源于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定義如下:“jurisprudence是關于神意和人事的知識,是正義與否的科學?!盵25]然而至今,關于what is the jurisprudence?西方法學研究者仍未達成共識。jurisprudence一詞首次被用來表示法理學學科的涵義,還是在1832年奧斯丁出版的《法理學的范圍》一書中。在該書中將jurisprudence定義為主權者的命令。[26]由此開啟了對jurisprudence概念的定義和探討。羅斯科·龐德認為jurisprudence是指法律科學(scienceoflaw),盡管科學與法律兩個概念的內涵還不能嚴格確定,法律科學本身的解釋上也存在困難,但這種解釋仍有其合理性。[27]亞歷山大·亨利認為jurisprudence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對已知法律體系中的一般原則的分類與分析,二是對法律概念的起源和發(fā)展的探索。[28]格雷·約翰·齊普曼認為,jurisprudence是法院發(fā)布的成體系化的規(guī)則以及這些規(guī)則所涉及到的原則,并將其分為三個維度,即個別地區(qū)法律的法理學、比較法理學和普遍法理學。[29]海倫·丹尼斯·考爾菲爾德認為,jurisprudence不僅是實在法科學,而且還是一種立法的藝術和律師業(yè)務。其內涵包括法律的起源、發(fā)展和原則,立法者識別善法與惡法的知識,參與司法活動人員的實踐技巧。[30]西方學者對于jurisprudence的解釋,有著不同的法律要素和學科角度的考量,如歷史、哲學、法系、司法、衡平、立法等,正因為這些遂得出了多種不同傾向的涵義解讀。但關于jurisprudence的基本涵義或一般涵義,結論一致性還是較高的。因而綜合多方觀點,取其認知重合部分,大體可解釋為:jurisprudence是法律之科學、知識、技藝、原理。

(二)法理概念的創(chuàng)生與融合——詮釋學困境分析

法理的涵義可通過源語與目標語對位翻譯的方式得出,即將法理學與jurisprudence進行對應互譯。法理學是由“法理”和“學”兩個語素構成,兩者分別進行翻譯。法理學的“學”容易解釋,即指學科或科學(subjectorscience)。法理一般翻譯為“l(fā)egalprinciple”“theoryoflaw”“juridical”“principleoflaw”等。而將法理放置在“法理學”中進行翻譯,卻在西方語匯中難以找到涵義匹配的語詞。此現(xiàn)象在翻譯學上稱之為不對等性,“法律體系和社會制度的不同是造成法律術語不對等的主要原因?!盵31]P35由于法律和社會制度乃一國或地區(qū)特定物質經(jīng)濟條件的反映,所以對于法律術語的翻譯,應忠實表達特定法律的文化傳統(tǒng)和精神氣質。一般性翻譯在出現(xiàn)不對等的情況時,可采用注解式翻譯、創(chuàng)譯、直接音譯等多種方式。但對于重要的法律術語和法學概念的翻譯出現(xiàn)不對等情況時,注解式翻譯因其具有細致解釋的特點,被作為主要翻譯方式。④jurisprudence是法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概念,對其進行翻譯應秉持詳盡闡釋的態(tài)度?!胺ɡ韺W”作為日本學者首次翻譯的概念,卻對語素中法理的概念沒有進行深入論述,顯然不符合學術常識。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在田夫所發(fā)表《法理學與法學通論的關系——以近代中國對日本學說的引進為中心》一文中,提出了對日本學界關于jurisprudence譯法混亂的問題。[24]P5對于翻譯后的“法理學”“法學”等詞語,難以考究其想表達的本意。造成日本學界對法理的涵義闡釋不深入以及法理學相關術語翻譯蕪雜的原因,存在多種可能性。其中可能包括日本「法理」詞語來源而引發(fā)的詮釋學困境,此問題有兩個方面。

其一,日本法理詞語來源。法理一詞并非日本本土詞匯,而來源于中國古代。首先,“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貴賤老少,口口相傳,前言往行,存而不忘?!盵32]P3日本上古時期是沒有文字的,紀事完全依賴口頭傳承。已知日本正式的文獻記載始于《古書紀》與《日本書紀》,兩者分別成書于和銅五年(公元712年)與養(yǎng)老四年(公元720年)。[33]P23成書時間遠晚于法理一詞在中國《古列女傳》出現(xiàn)的時間(約成書于公元前20-18年)。其次,日本文字的創(chuàng)造演化對中國文字的依賴程度較大。中日在古代始終保持著密切的文化往來,以上述兩本“記紀”為例,其中文本語詞大部分借用中國古代典籍之文字。最后,日本的法理與中國古籍中的法理字形完全一致。以上三點,從成詞時間、借用歷史、字形結構可判定日本的“法理”源于中國古代,是對中國古代法理的語詞借用。

其二,來源引發(fā)的詮釋學困境。對一詞語進行解釋,首先要掌握單獨詞素的基本涵義,其次要把握該詞下的詞素的特有涵義,再次要對詞語中的詞素構成邏輯有關聯(lián)性的認知,最后將詞語設于提取的語境中去理解。完成了以上步驟之后,才可能對詞語進行較完滿的闡釋。語言學家葛本儀教授認為“造詞時的思維規(guī)律的可理解性,就賦予了構詞規(guī)律的可分析性,……詞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反映在構詞上,就不可能形成一對一的簡單吻合,而是表現(xiàn)為一種錯綜復雜的對應。”[34]P65法理一詞并非日本原生詞匯,日本學界對其詞素和構詞邏輯有認知難度。法理一詞不同于一般名詞,其詞素“法”與“理”為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化意象,傳達了古代中國的民族精神與氣質。欲對法理涵義有深刻的理解,需要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法制文化、禮教倫理等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因而,對法理涵義的模糊認知,是造成對其解釋不清和適用困難的詮釋學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日本學界對法理概念的借用與轉譯情況可知:第一,日本學者在使用法理合成“法理學”一詞時,并未細究法理概念之涵義,而是將其作為某一學科的專有名詞。第二,日本學者是想通過重新定義的方式,本土化解釋法理和法理學,以統(tǒng)合jurisprudence的廣闊的外延。第三,采用法理一詞的詞素結構,即“法之理”的構詞邏輯,構造新詞“法理學”來表達法理之學或法之理之學的涵義。無論是哪種翻譯思路,都是建立在法理一詞的涵義、語素結構等基本詞語要素的基礎上進行變造,客觀上也都為法理增添了新的涵義和適用領域。在法學學科層面上,使法理成為了一個新創(chuàng)生的語詞。

當法理被重新引回到中國,以原有涵義與新生涵義并用。近代以來,中國受到西方政治文化、民主自由思想的影響,社會價值風向發(fā)生相應改變。法理作為時代精神之產(chǎn)物,法理概念之內在精義也在發(fā)生變動。隨著社會對法的功能需求增大、對法的價值認知的加深,法理學學科的研究熱潮也漸漸興起,“今日法理之學,日有新發(fā)明,窮變通久,氣運將至?!盵35]P2225在此之后,現(xiàn)代法理概念的內涵基本成形。新中國成立后,法理概念一度受到蘇聯(lián)法學模式的浸染,淡化理論法學的作用,對法理學的研究稍有停滯。但并未影響法理的涵義表達,作為一般語境下的法理和法學學科的法理仍表示原有的涵義。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法學研究領域產(chǎn)生了新的變革和研究思潮,“在法學研究和法制建設實踐中,以往觀念更新和制度變革所取得的進展和成就,歸根到底是黨的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的結果?!盵36]P4法理學從研究主體、研究群體、研究范疇乃至研究范式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法理的涵義更加豐盈且具體,法理概念在承繼古代、近代法理涵義的基礎上,融合了新的時代精神,形成了現(xiàn)代法理概念。

回溯法理一詞近現(xiàn)代的涵義變化情形,可知現(xiàn)代的法理一詞是典型的日源回歸詞。所謂回歸詞,又稱為回借詞,是指“本民族的詞被外民族借用,后來又回到本民族,這樣的詞叫做‘回歸詞’”。漢字連同漢語的詞素一起被外族借去,當漢人再把它們拿回來使用時,即使構成詞的詞素有所改變,由于所有的詞素都是漢語的,也依然可以稱為‘回歸詞’,至少是‘回歸詞素詞’” 。[37]P383法理詞語的回歸軌跡大致是:中國古代(源詞)——日本古代(借出)——日本近代(轉譯創(chuàng)生)——中國近代(引回)——中國現(xiàn)代(融合)。這一回歸軌跡不僅顯示了法理概念的時空流轉,更重要的是展現(xiàn)了不同時空節(jié)點法理概念的演進的邏輯動態(tài)。在概念內涵的轉向層面上,近現(xiàn)代法理概念主要歷經(jīng)了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日本用以翻譯外文詞匯,形成了概念的創(chuàng)生;二是中國引回后,將其不同國家民族與不同歷史時期的涵義進行了融合。法理在語言學維度可表達為以中國古代法理概念為涵義基底,以日本轉譯西語為創(chuàng)生進路,以中國近代詞語的回引為融合契機,蘊含了西方法律思想、中國文化氣質與時代精神的語言概念。

三、法理概念的法學維度

羅斯科·龐德在其代表作《法理學》(第四卷)第二十一章“權利”的緒論里,提出了何為法學概念的問題。經(jīng)過比較論證后得出:“法學概念是法學家抽象出來的,其目的在于系統(tǒng)化和闡釋法律秩序的各種現(xiàn)象,系統(tǒng)化和所釋決策或者決定指導的權威性依據(jù)以及司法過程的運轉?!盵38]P33法理概念出現(xiàn)在法學學術研究和法律實踐領域的各個層面,如法學學科中的法理、立法技術中的法理、執(zhí)法原則中的法理以及司法裁判中的法理等。法理作為法學研究領域的“超級概念”[39],其統(tǒng)合了法學理論與實踐范疇的諸多子概念。因此對法理概念的分析也不應僅停留在語言學和歷史學維度,還應回歸至法學的維度,著重考察法理作為法學概念的意涵。

(一)本體論層面——法理是法律的合目的性

一個事物是什么?這個問題的提法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勺匪葜凉畔ED前智者學派時期,當時人類就產(chǎn)生了世界是什么的疑惑,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阿娜克曼德等米利都學派學者給出了各種角度的回答。古希臘發(fā)展到智者時期,對于知識和行為的思考逐漸成為哲學研究的主流,也就是從這時期開始出現(xiàn)了關于人文概念的思考。[40]P45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在其遺留下的著作中,提出了正義是什么?善是什么?法律是什么?等一系列的問題。而問題探究的最終,都走向這個事物的概念是什么?將事物的探討,從一階上的交談引到了二階上的對概念的考察,[41]P90這就是最初的關于事物本體論層面的研究。肖建華教授認為:“本體論的建立為哲學奠定了基本的理論框架,哲學的主客體關系、思維與存在的關系,以及由這些關系而發(fā)生出的一系列哲學范疇都離不開本體論的建立,哲學認識論和方法論更是本體論的邏輯必然?!盵42]P62本體論層面的研究是后續(xù)研究的基礎,若要對某一事物概念進行深切剖析,本體論研究是無法回避的。傳統(tǒng)本體論是超驗的,其苛求超越時空的唯一確定性。[43]而法學是實踐理性的產(chǎn)物,將法學概念放置在實在法體系之中去研究,避免陷入不可知論和虛無主義的陷阱。

法理指的是法律中所蘊含的道理或原理。這是我們最常說到的法理,譬如當我們說“這是否符合法理”“作出這樣的判決有何法理根據(jù)”“要在法理上講得通”等,其中的法理就是指法律中蘊含的道理或原理。法律中所蘊含的道理有著豐富的內在規(guī)定性。

其一,這里的法律主要指的是實在法。在這樣的語境下所稱謂的法理,是指實在法中所蘊含的法理,這樣的意蘊往往運用于執(zhí)法、司法、守法、法律監(jiān)督的法治實踐之中。在這個場合講法理,就是為執(zhí)法、司法、守法、法律監(jiān)督尋找實在法中的理論根據(jù),這乃是這一層次或層面的法理意義之所在。⑤

這里所指稱的實在法,是一個廣義的完整實在法體系,它不僅單指法律條文,還包含法律制度、法律部門、法律體系等。理解實在法中的法理,我們還需要注意另一個概念,即法律淵源或稱為法律形式。學者依據(jù)不同立場所做定義與分類,劃定了多種的法律淵源的概念與類型,羅斯科·龐德進行了較系統(tǒng)的歸納研究,他認為法律淵源具有以下五種被使用的含義:“第一種,它通常意指從分析法學的立場上稱之為法律源泉的東西(比如常說的國王是正義的源泉),也就是法律規(guī)范之權威的現(xiàn)實來源,換句話說,即國家。奧斯丁就是在這種意義上使用它的。第二種,它通常意味著是權威的文獻,構成一個法律體系之傳統(tǒng)因素的理論和學說的發(fā)展基礎。在民法法系里術語“Fontes iuris”就是在這種意義上使用的,德國法學家使用“Rechtsquellen”;對大陸法學家來說這個詞義源于羅馬法,對我們來說它們是權威的案例匯編。第三種,格雷(Gray)用“淵源”(source)表示原始資料,正如事實上的那樣,包括成文的和習慣的,法官從中發(fā)展出判決案件的依據(jù)。第四種,這個術語通常意味著是一種制定規(guī)范的機構,從這個機構里形成的規(guī)則、原則或者概念,并通過立法機關或者司法判決賦予它們一種權威性。第五種,這個術語通常意味著相關著作,在這些著作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法律規(guī)則以及表達這種法律規(guī)則的形式?!盵44]P285

由以上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五種含義之間沒有可類型化的邏輯,其中糅合了立法、司法立場的權威來源,書、原始資料、機構等存在形式,無法通過歸納推理來得到什么是法律淵源。凱爾森表示法律淵源是比喻性的模糊的概念,不具有實質價值。[45]由此可見,法律淵源是一個從內涵到外延都較為復雜的概念。

當前學界對于法律淵源的觀點主要有兩種立場,即立法中心主義和司法中心主義。持立法中心主義立場的學者,如周旺生教授,認為“法的淵源是由三項基本要素所構成的綜合的概念和事物。這三項基本要素分別為:資源、進路和動因?!盵46]P1立法中心主義是將法律淵源作為一個歷史概念和學理概念進行研究的,以結構主義和分類的方法分析其類型、區(qū)別與成分。雖厘清了法律淵源的類型,解析了構成要素等,但尚未從根本上解決當今法律淵源的功能性衰退和作為法學概念的價值虛無的問題。而司法中心主義強調法律淵源的傳承性、實用性、語境性。[47]將因司法適用而生的法律淵源,重新交還給司法。使法律淵源在法律發(fā)現(xiàn)的活動中發(fā)揮作用。

在司法功能層面,法律淵源是實在法體系中的理論依據(jù),也就是法治實踐中司法領域的法理。

“法律淵源不僅是一個描繪司法過程的概念,而且還是一個關于司法方法的概念?!盵48]P1法律淵源在法律發(fā)現(xiàn)過程中不僅提供依據(jù)型法理,也提供方法型法理。所謂方法型法理,主要是指在司法適用時,對法律淵源邏輯關系的次序選擇。從司法中心主義的立場來說,廣義上的法律淵源指的是能夠影響法官判決行為的各種因素。在這種意義上的法律淵源可分為正式的法律淵源與非正式的法律淵源。前者是指對法官的判決有約束力,而后者則有說服力。兩者的關系可以描述為,第一,當一種正式的權威性的法律淵源即正式的法律淵源就某個法律問題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答案時,那么在絕大多數(shù)情形下,就不需要亦不應當再去考慮非正式淵源;第二,在某些罕見和極端的情形中,即適用某種法律的正式淵源同正義與公平中的基本要求,強制性要求以及占優(yōu)勢的要求發(fā)生沖突的情形下,可以適用非正式淵源);第三,案件往往具有很多不確定性。當一項正式法律淵源表現(xiàn)出可能會產(chǎn)生兩種相互矛盾或不確定性的法律命題時,就應當訴諸非正式淵源,以求獲得一種最利于實現(xiàn)理性與正義的解決方法;第四,更進一步,如果正式淵源完全不能為案件的解決提供審判規(guī)則時,依賴非正式淵源便理所當然成為強制性的了。[49]P396在不同法系的國家,正式的法律淵源和非正式的法律淵源有不同的表現(xiàn)。如在大陸法系國家中,正式的淵源有成文法典,如憲法、法律、法規(guī)等,非正式的淵源有判例、法理學說、習俗、公理等。而在普通法系國家中,正式的淵源有制定法、判例法,非正式的淵源有習慣、學說與情理、正義標準、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等。

其二,實在法中所蘊含的道理或原理,是蘊含在實在法律體系、法律部門、法律制度、法律條文背后的基本理論和一般原則。

中國出版的多本法律專業(yè)詞典將法理一詞譯為principle of law[50]P675[51]P14、legal principle,[52]P551[53]P138這兩個詞對應的中文直譯是法律原則。中國語境下最直觀的法律原則,就是以各個部門法法條中的基本原則的形式呈現(xiàn)。如民法的基本原則:1.平等原則;2.自愿原則;3.公平原則;4.誠實信用原則;5.公序良俗原則;6.禁止權利濫用原則;7.綠色原則等。行政法的基本原則:1.合法行政原則;2.合理行政原則;3.程序正當原則;4.高效便民原則;5.誠實守信原則;6.權責一致原則等。這些原則通常又與人權、秩序、正義、自由、效率、和諧等法律的價值取向相一致。在諸多的法律價值中,人權是核心價值,自由、秩序、正義、效率等為基本價值。在人權與法律的關系上,法律要以人權為價值,人權要以法律為載體。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一個政治命題,轉換成法學表達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權”。在法的價值體系中, 人權、自由、秩序、正義、效率等價值之間在靜態(tài)上是等值的,但在動態(tài)適用上,卻是有位階之分的。“現(xiàn)代社會是多元價值共存并相互競爭的社會, 法律所確立的價值體系并不是體系完整、邏輯嚴密的整體, 而是各種利益相互博弈、妥協(xié)的結果。”[54]P11法律作為一種社會控制手段或社會治理方式,本身不是完美的,在立法上的價值取向、司法上的價值抉擇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價值沖突的可能性。因此在法律實踐中,對于法律糾紛而言,比較好處理的往往是有價值與無價值之間的沖突,不好處理的糾紛往往是價值之間的沖突,這乃是因為價值是有位階之別的緣故。價值沖突的表現(xiàn)類型有:公正與效率、自由與平等、自由與秩序、平等與效率等。

如自由與秩序的價值問題。所謂自由,從廣義上理解就是主體的不受限性。不受限體現(xiàn)任何狀態(tài)、任何情況下的不受限和意志、行為等各個層面的不受限。而秩序“就是事物組織化的狀態(tài)。具體到社會,秩序就是社會組織化的存在和活動方式。和諧性、一致性、連續(xù)性、確定性等等,都是組織化的表現(xiàn)形式?!盵55]P191從概念上看,兩者價值沖突的焦點是對主體的限制。當前人類處于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自由與秩序沖突已成常態(tài)化問題。再如公正與效率的價值問題。兩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在法學范疇,首先公正是效率的目的,沒有公正的效率沒有實際意義,法律價值是空虛的。效率是公正的存在表征,沒有效率的公正無法被驗證。這對矛盾的價值概念在法律實踐中出現(xiàn),以具體的法律規(guī)則為例。中國從2004年到2008年民訴證據(jù)規(guī)則發(fā)生了改變,要求法院在某些案件中必須主動去查明案件證據(jù),這個變化提升了法院審判的公正性,但同時也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降低了法院的工作效率;美國的米蘭達規(guī)則(Miranda Warning)也體現(xiàn)了警察的破案率與犯罪嫌疑人的人權價值的沖突。

法律不是價值中立的。法律制度中包含一套價值標準,確立具有彈性的價值位階。這種彈性機制,是對價值之間存在的緊張關系的紓解。價值概念自產(chǎn)生以來就具有矛盾性。首先,價值是表示人與各種對象之間需求和滿足需求的關系,[56]P393人對客體的需求具有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是由主觀因素主導,客觀因素影響主觀因素為輔的邏輯序位所決定的,個體主觀差異是不可避免的。其次,法律層面的價值概念,要受到法的局限,包括法自身的局限性和法對價值的局限。同樣是米蘭達規(guī)則,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美國有判例表明,對米蘭達規(guī)則進行了限制。承認在特定情況下,公共利益安全優(yōu)先于犯罪嫌疑人的人權。公正與效率的價值位階在同一規(guī)則中,由于不同的利益考量發(fā)生了變動,可見價值位階的彈性機制,始終處在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之中。價值位階彈性機制的確定性是難以把握的。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狀態(tài),法的價值取向、衡量因素的權重也不盡相同,無法得出具有規(guī)律性的機制說明。而能夠把握的是價值位階彈性機制的背后,是實在法體系中制定具體規(guī)則所依據(jù)的一般原則,即法理。如上文所說的新冠疫情中的自由與秩序問題。一味地強調自由至上或無限制的進行人權克減,都不利于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zhàn)。因此,法律在緊急狀態(tài)對兩者的協(xié)調尤為重要,力求在秩序與自由中要尋求一個和洽的價值平衡。這種衡平法律價值的技藝與方法就是透過實在法體系展現(xiàn)出的原理和原則。

這種層面的法理在具體表現(xiàn)上,可分為宏觀、中觀、徽觀三種樣態(tài)。首先,宏觀上有總體的法理,包含法的基本價值、基本原則、基本理念等,這種總體的法理也稱為一般性法理。其次,中觀上又有各部門法中的法理,如民商法或私法中的法理,包含自由、平等、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等;行政法、刑法或公法中的法理,如無罪推理、罪刑法定、正當程序等,這些都體現(xiàn)為部門法的法理,有的人稱其為部門法哲學。再次,微觀上還有具體法律制度、具體法律條文背后的法理。

其三,實在法中蘊含的道理還包括蘊含在實在法中的邏輯。

符合法理就是要符合邏輯。這在法律的適用中尤其需要強調,因為符合邏輯的才是理性的,才是有說服力的。法律邏輯的出現(xiàn)來源于法律的理性主義,法學發(fā)展歷程中,理性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的爭論從未停止。歐洲大陸自笛卡爾之后,主張理性主義,形成了理性主義的法哲學,即哲理法學,認為人是有理性的,可以制定法律,強調立法的作用,強調制定法中的邏輯和概括性;而歷史法學派薩維尼、梅因等人認為法律是歷史形成的,是經(jīng)驗的總結,強調經(jīng)驗的重要性?;裟匪狗ü僬f“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jīng)驗”。[57]P1這句名言常被誤解為法律不需要邏輯,從而走向極端的法律經(jīng)驗主義。但究其本意,這句話表達法律不能只依賴邏輯,也應當注重經(jīng)驗在法律中發(fā)揮的功能,并沒有否認邏輯在法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霍姆斯此處指稱的邏輯是形式邏輯或傳統(tǒng)邏輯,而不包括非形式邏輯。“法律現(xiàn)實主義者如弗蘭克(Frank)認為法律不能表現(xiàn)為形式系統(tǒng)的特征,因為法律事實千變萬化,使得法律推理不可預見。因而,法律邏輯的特點就在于它的非形式邏輯性?!盵58]P36社會學法學派代表人物龐德認為:“在我們的法律中記錄著為理性所發(fā)展的經(jīng)驗和被經(jīng)驗考驗過的理性這樣一種教導傳統(tǒng)?!盵59]P50這句話揭示了理性與經(jīng)驗的辯證關系,理性是經(jīng)驗生成的動力,經(jīng)驗是檢驗理性的工具,則法律既是理性的也是經(jīng)驗的。邏輯始終流淌在法律的血脈之中,邏輯之于法律,既是法律的產(chǎn)生起點,又是法律的認知基點。邏輯是理性的具化形態(tài),此處的法理指實在法中的法律邏輯。

總之,在本體論層面上的法理,強調的是實在法中蘊含的法理。它涵括了法治實踐的理論依據(jù)、實在法體系背后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原則以及法律適用中的法律邏輯。它是在天理、國法、人情框架下國法意義上的法理。因此,既然是國法意義上的法理,則就具有了如下特征,即它既具有人類社會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特點,同時也具有國別性和時代性的特征:一國法理并不一定等同于另一國的法理,一國一時的法理并不一定等同于一國另一時的法理。實在法中法理的三個層次共同組成了本體論層面的法理體系,側重強調的是法律的合目的性。

(二)價值論層面——法理是法律的合正當性

所謂價值論,“亦稱“價值哲學”。關于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哲學學說?!盵60]P642以價值為中心,輻射研究其關聯(lián)概念和范疇。價值論一詞雖然最早出現(xiàn)在20世紀保羅·拉皮《LogiquedelaVolonté》一書中,但從人類開始反思生活條件、現(xiàn)實結構、自然秩序以及人在世界的定位那一刻起,價值論所面對的問題就一直伴隨著我們。[61]P29價值是法律的永恒論題,對法學概念的探討,價值層面的研究尤為重要。法理應當是什么?這是一個不可規(guī)避的問題,也是一個典型的價值論層面的問題。

法理指的是法本身的合理、合法、可接受。於興中教授曾在文章中把法律擬人化,認為法律應該像人一樣具有品格,這種理論來源于德沃金的“LAW AS INTEGRITY”的法律觀。[62]P123法的整全性理論將法律視為一個貫通的整體,而法理就是撐持這個整體的骨骼。法理在價值論層面表現(xiàn)為法的品格。這種語境下的法理,包含以下三個層次:

其一,價值判斷意義上的法理,是自然法法理。自然法法理表現(xiàn)為法本體的自洽,即法的合理性。這種理性源于法的自我價值判斷。通常來說價值判斷是主體對客體的價值賦予,是主體在某種判斷環(huán)境下基于各種判斷因素所做出的權宜性評估,因此價值判斷具有主觀性。[63]但這里所強調的是超驗意義上的價值判斷,包括判斷主體的超驗、判斷依據(jù)的超驗和判斷環(huán)節(jié)的超驗。自然法是超驗價值判斷的產(chǎn)物,無法考量是什么樣的價值判斷產(chǎn)生了自然法,也無法考量經(jīng)歷了什么判斷環(huán)節(jié)以及依靠什么依據(jù)得出自然法這樣的結論,因此自然法法理在該層面表現(xiàn)為一種預設理性。自然法的法理是內涵不定形式不一的歷史概念,在不同時期表達為宇宙理性、自然理性、人類理性等形式。自然法的理性基礎是其生命的源泉,也就是自然法的法理。

其二,應然意義上法的法理,就是指實在法符合自然法的法理,即法律的合法性,這一層次或層面的法理,其功用和著眼點在于立法的原則,立法目的是形成良法。法律的合法性意將法進行了二元劃分,分為實在法與自然法。并將自然法作為實在法的價值坐標,評判指引實在法的制定法則和制定意圖,也就是立法原則和立法目的。從立法原則上看,實在法的制定主要依據(jù)兩類原則:價值性原則和方法性原則。價值性原則如公平、正義、平等、民主等,體現(xiàn)在自然法對善法的價值取向,屬于自然法的外在表征;方法性原則是從立法技術層面考量的,如效率、結構、組織、表達等,體現(xiàn)在自然法內在的規(guī)律性之中。從立法目的上看,實在法的制定目的依托于自然法的價值目標。自然法擁有豐富內涵和寬泛的外延,盡管在法學研究領域將自然法概念限縮在應然法的范疇里,但無法限縮自然法終極價值目標的高度。自然法的初級價值目標是法律層面的目標,如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良好的生存空間、平等的發(fā)展機會等,而自然法的終極目標更像是一個普世性的法則目標,和諧的事物關系、宇宙秩序的不受擾亂的運轉等?!白匀环ㄊ亲匀皇澜缰幸浴辽啤癁槟康亩纬傻耐昝乐刃蚣疤N涵于這種秩序之中各種關系的規(guī)則的體系?!盵64]p64因此實在法符合自然法的法理,有兩個維度。在法律維度上,是符合自然法的法律價值;在法則維度上,是實在法以法之形式對自然法法則價值的實現(xiàn)。

其三,應然意義上法的法理,是指實在法的可接受性。狹義上法的可接受性是指社會公眾對法的信服、認同、贊許、默認、理解、內化的情感或行為態(tài)度。是法律走向實踐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法律功能得以真正實現(xiàn)的基礎要素。而這種情感或行為態(tài)度是人在對實在法所彰顯的道德、倫理、境況等因素綜合認知后才能得出的,因而影響“法是否是可接受的”這一問題答案的因素比較復雜。但這難以說理的復雜現(xiàn)象,卻在頻繁的在人的生活再現(xiàn),原因在于這種現(xiàn)象的機制已經(jīng)內化在人的生理基礎之中了,通過人生理直覺來做出反應?!爸庇X理性是主客體相互作用機制內化過程的產(chǎn)物,是個體適應環(huán)境謀求生存的基本能力?!盵65]p3直覺理性所體現(xiàn)的人對普遍事物的可接受性的思維機制。這種機制在人對法的接受性的考量中是共通的。什么樣的事物是人依靠直覺理性判斷后最容易接受的,這個答案可能是自然的事物。人為自然所創(chuàng)造,人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生存,人與自然互為部分與整體,人對自己的接受度是無需思考或根本不在思考范圍之中。推及到法律層面,人對自然的法律接受度是最高的。實在法的可接受性,便是指實在法對自然法中“自然”的移植,此處的“自然”表現(xiàn)為符合人的道德直覺、倫理直覺、生理直覺、情感直覺等?!白匀弧笔菍嵲诜ㄊ胤▽哟蔚姆ɡ怼?/p>

判斷實在法的合理性、合法性、可接受性的理據(jù)包含著兩大方面,即良法要有兩大判斷標準:即在實體方面和形式方面。在實體方面有三個要求:一是符合良知、人權、正義、自由、秩序等價值,也就是要符合人道主義標準,尊重和保障人權。二是符合法律所要調整對象的運行規(guī)律,有利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法律中部門法的制定,尤其是涉及工商業(yè)、知識產(chǎn)權、環(huán)境保護等專業(yè)性和技術性較強的法律,應進行充分背景調研并考慮制定對象的客觀狀況,以制定出合乎社會運行邏輯的法律。三是符合公共理性。在良法在形式方面,又要符合類似富勒所說的“法律的內在道德”:一般性、明確、公開、不溯及既往、不矛盾、可為人遵守、穩(wěn)定性、官方行為與法律的一致性。富勒采取的是一種程序自然法路徑,他認為法律內在道德的八要素是一套規(guī)則體系應具有的法律上的卓越品質。[66]P55-107如果將良法比喻成有品格的整體,那么良法的實體方面就是法的格調,形式方面則是法的品質。只有當法律滿足實體與形式兩方面的判斷標準,才是有品格的法律,才是符合法理的法律。

關于法的價值取向與法的本體之間關系的論題由來已久?!皭悍ㄊ欠駷榉ā笔窃擃I域的經(jīng)典問題。實證主義法學的主要代表認為惡法亦法,它是主權者的命令。[67]而自然法學派的觀點與此相反,主張惡法非法。這個問題在20世紀,隨著紐倫堡審判(Nuremberg Trial)的進行而逐漸清晰。在締約國所簽訂的《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Char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中對危害和平罪、戰(zhàn)爭罪、反人道罪做出了承擔個人責任的決定。[68]被告以國際法不追究個人責任進行反駁。這條反駁意見的背后的理論焦點是:國家制定的邪惡的實在法對國民的法律約束力問題。法庭審判時指出國家的犯罪行為也是由個人作出的,不追究個人責任無法落實國際法?!叭魏尾粷M或政策都不能成為訴諸侵略戰(zhàn)爭的理由。它被完全放棄并譴責為一種政策工具?!盵69]法西斯所制定的法是不合理、不合法、也不可被接受的法,是不具有法理的法。與此案例相似的還有關于東德邊防軍統(tǒng)一德國后的審判。[70]對于明顯違背的人道主義和良知的法律,人們有不遵守的權利。

如何達致良法,在現(xiàn)代民主社會中,重要的一條是需要在主體間通過協(xié)商在公共理性的平臺上,取得重疊共識。[71]注重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法的科學化表現(xiàn)為立法者要尊重法律所要調整的社會關系的產(chǎn)生、運行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注重法律所要調整的交往行為及交往行為的規(guī)律。立法的民主化,首先要明了民主是民之主、民知主、民自主。研究民主立法,社會的民眾的需求如何反映到法律中來,如何形成民意的收集和表達機制。尤其要關注三個問題。一是立法的理論預設,可借鑒羅爾斯的無知之幕方法,實現(xiàn)最小值最大化;二是關于協(xié)商民主,要在公共理性的平臺上通過交往行動理論形成重疊共識,這樣形成的結果是最有效力、最能得到各方遵守的法律;三是注重多數(shù)與少數(shù)的關系問題。而關于依法立法問題,則主要要依據(jù)憲法、立法法的規(guī)定進行立法。

價值論層面的法理,是良法意義的法理,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自然法的法理——本體價值、實在法符合自然法——立法價值、實在法符合自然——守法價值,這個意義上法理側重強調的是法律的合正當性。

(三)運行論層面——法理是法律的合規(guī)律性

法律是社會有機系統(tǒ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以動態(tài)的形式存在于“社會機器”之中。從運行論上看,法律的存在與發(fā)展都是法律運行的一種表征形式。這種運行體現(xiàn)在法律作為本體在內部的自我迭代,以及處在外部環(huán)境中與其他事物的共同行進。法的運行環(huán)節(jié)包括法律制定、法律實施、法律適用、法律遵守,即立法、司法、執(zhí)法、守法等環(huán)節(jié)。立法與守法已歸屬在價值論層面,故不作論述。在此層面探討法理,是探究法理在法律實施與適用中的運作。

在運行論層面,法理指的是法律實施和適用過程中的合規(guī)律性。法律的生命來自法律的運行,法律的權威也來自于法律的運行。它主要包括執(zhí)法和司法兩大方面。執(zhí)法和司法要符合行政權和司法權運行的規(guī)律,當權力運行符合規(guī)律時,我們就可以說執(zhí)法、司法具有法理依據(jù)或法理支撐。這里的法理可表述為法律運行規(guī)律的四個統(tǒng)一:

其一,法律運行規(guī)律是抽象與具體的統(tǒng)一。法律運行中的抽象規(guī)律是指在執(zhí)法和司法過程中所依據(jù)的總括性規(guī)律,如依法執(zhí)法、依權執(zhí)法、公開司法、公正司法等規(guī)律。具體規(guī)律關照的是執(zhí)法司法環(huán)節(jié)所依據(jù)的具體規(guī)律,一般表現(xiàn)為規(guī)則、慣例和技術性規(guī)范。如行政執(zhí)法行為的措施適當性、司法活動中法定程序性等。其二,法律運行規(guī)律是內在與外在的統(tǒng)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其內在的本質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表現(xiàn)為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法律的運行是其內在規(guī)律與外在規(guī)律的統(tǒng)一。內在規(guī)律指法律作為一種事物有其固有的矛盾性,是其內部組成元素的對立統(tǒng)一;外在規(guī)律是法律作為事物整體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規(guī)律。法律運行過程中,既要符合法律作為一個事物整體的總的規(guī)律,也要符合法律內部組織要素之間的規(guī)律。其三,法律運行規(guī)律是一般與特殊的統(tǒng)一?!皺嗔\行規(guī)律是指權力行使過程中,權利現(xiàn)象和過程之間內在的必然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反映在權力運行依據(jù)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之中?!盵72]P16法律運行是權力在社會系統(tǒng)中的分配、運用、反饋,不同性質的權力運行既有共同的規(guī)律,又有不同的規(guī)律。如執(zhí)法權與司法權共同規(guī)律是在執(zhí)行力的強制性,執(zhí)行對象的具體性等。不同的是啟動權力的觸發(fā)機括的性質,執(zhí)法權是主動的,而司法權是被動的。其四,法律規(guī)律是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統(tǒng)一。法律運行規(guī)律在思維存在層面是靜態(tài)的。其存在是客觀的,是不以意識為轉移的,是事物的固有屬性,表現(xiàn)為法律運行規(guī)律有序性和結構性的本質。同時法律的運行規(guī)律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會隨著社會物質條件的改變而改變。這也證明了雖然規(guī)律不是一種物質實體,但通過對事物的運動與發(fā)展、存在與消亡的變化的分析,規(guī)律是可以被認知的。

運行論層面的法理立足于法的實踐理性,突出法律實踐的規(guī)律性,是善治意義上的法理。具有法理的法律實踐才是有意義的,才能彰顯法的價值。那么,如何達致善治?其一,尊重國家權力的架構和各自運行的規(guī)律,各權力之間的運行不沖突、不重疊、不越權,都在其應有的軌道上運行;其二,深入分析行政權行使中的法治原則及其運作機理和規(guī)律。當今社會行政權的膨脹是法律規(guī)律運行的重大阻礙,有必要不斷細化防止權力任性行使的制度來保證法律的規(guī)律運行。要破解該難題,需要對行政權運行規(guī)律有明細透徹的認識。行政權運行的規(guī)律主要就是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強調執(zhí)法的正當程序。這里的“為”主要體現(xiàn)在:擴大公民自由的范圍;提升公民自由的能力;制定為社會認可的公平正義機制;其三,深入研究司法權運行規(guī)律及其在司法活動各過程、各環(huán)節(jié)中的具體表現(xiàn)。司法權最核心的運行規(guī)律,就是獨立。如何將獨立性貫徹在司法活動的各過程、各環(huán)節(jié)是我們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重大課題。若要建立起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應重點關注司法公正以及由司法公正所派生的問題:一是司法民主問題。在司法官員的遴選與任命上踐行民主,但在司法審判等具有專門技術的部分就要采取審慎的民主態(tài)度。司法民主不應是一種粗放的民主,而是一種精細適宜的民主;二是司法責任制問題,當前要大力推行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三是司法公信力問題。司法公信力是人民的真誠信仰的重要來源,感受法律存在、了解法律內涵則是信仰的前提。司法公信力是多種司法能力合力編織的體系化結構,包括司法強制力、司法判斷力、司法自控力和司法拒斥力。[73]P130提升司法公信力,要著重建立以陪審制、司法公開、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以及公開透明、公正廉潔、嚴密完善的裁判制度。

運行論層面上的法理,是善治意義上的法理,側重強調的是法律運行的合規(guī)律性。

綜上,在法律維度上法理概念包含三個層次,一是本體論層面實在法的合目的性,實在法意義上的法理;二是價值論層面法律的合正當性,良法意義上的法理;運行論層面法律運行中的合規(guī)律性,善治意義上的法理。在法學維度,嘗試給法理概念作一簡單定義:法理是蘊含在現(xiàn)行法律中的符合法的價值取向的道理、原則,是評價現(xiàn)行法之為良法的正當性理由,是保證善治實現(xiàn)的運行規(guī)律。

結語

從伽達默爾詮釋學哲學上看,對于概念的理解是一個視域融合的過程。以形成概念的“意義視域”(Horizontsinn)為參照系,解讀(者)的意義視域逐漸發(fā)生轉變的過程,是概念文本對概念詮釋的教化。[74]法理是作為一個深刻概念,有其產(chǎn)生的歷史根源、演進發(fā)展的語言動因、作為特定所指的意蘊。因此對于法理概念的認識,要采用一種超越的眼光。所謂超越,既指要擺脫歷史、地域、語言等單一認識因素的束縛,又指認知手段與研究方法的路徑融合。從歷史學、語言學、法學的維度,去還原法理概念的意義視域,試圖探得法理概念之精義。

注釋:

① 2019年6月15-16日,由山東大學法學院承辦的“法理研究行動計劃”第十期,會議主題即是“法理的概念”。

② 據(jù)筆者考證,東晉葛洪所著道教經(jīng)典《抱樸子》外篇十四中出現(xiàn)法理一詞,但此處依然作為世俗語域中的詞語涵義進行使用,因此不屬于法理世俗-宗教語域的轉變。

③ 南北朝之前也有與法律相關的“法理”作為概念出現(xiàn),如“法理之士”“精于法理”“明達法理”等.但其表義多為司法機關、司法活動、司法律令等事物名詞的概念,“法”與“理”兩個語素之間不存在從屬邏輯關系,故不是本文探討的范疇。

④ 包括典型注解式翻譯和非典型的注解式翻譯。非典型注解式翻譯指:采用其他翻譯方式后,對翻譯后的語詞再詳加解釋。

⑤ 如朱?;劢淌谒墩摫O(jiān)察法上政務處分之適用及其法理》(載《法學雜志》2019年第9期)一文,其主旨就是依據(jù)監(jiān)察法律實務和監(jiān)察法律規(guī)定,就政務處分的性質、適用對象確定的標準、適用依據(jù)以及適用規(guī)則尋求其法理依據(jù),從而為適用法律提供理論支撐。

猜你喜歡
法理學涵義法理
論周公的法理學說
我的仙人掌
法理學的學科定位與體系建構
國土空間規(guī)劃的法理和機理
我國當代知識產(chǎn)權保護存在的問題與相應對策——中美貿(mào)易戰(zhàn)背景下的法理分析
刑事缺席審判的法理反思與制度優(yōu)化
法理學研究的一般特點及其功能
論少數(shù)民族醫(yī)療權利保障的法理價值及意義——以秩序和正義價值為例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校法理學教學模式研究
論城鎮(zhèn)化與信息化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