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云 實習生 查文瀾
蘇州的古城區(qū)有那么幾條路,開了一兩家唱片店,在實體唱片不再流行的年份里,顯得孤零零的,尤其到了深夜,仍然不知疲倦地營業(yè)著。潮流就這樣來來去去,一旁同期開業(yè)的店鋪早已不知去向,這些唱片店竟然還在。當然,還有一家音響店。
當社交App不斷地推送有關于“黑膠”的信息時,唱片店的夏天似乎到了。
在潮流博主、網絡媒體、粉絲擁躉等人共同的推波助瀾之下,黑膠唱片迎來了一波熱潮。
“在習慣了流媒體之后,大家會認為數字唱片太容易獲得,不‘香’了,漸漸有人‘挖’出了黑膠唱片?!背钡旰谀z猩猩的主理人,常被稱為花叔的張大靜說。
最普遍的12英寸黑膠,它首先是一個設計類產品,封面像一幅裝飾畫,放哪兒哪兒好看
讀圖時代,黑膠唱片(以下簡稱“黑膠”)是被潮流博主、網絡媒體挖掘出的內容素材,帶動的傳播讓黑膠成了粉絲們都想要擁有的單品。近些年,黑膠變得五彩斑斕起來,出現(xiàn)了彩膠。“彩膠其實早有,就是從前紅色、藍色、綠色的膠膜唱片,但現(xiàn)在,彩膠成了有意思的音樂周邊?!被ㄊ逭f。
在追星的年紀,一旦喜歡的偶像出了黑膠,小朋友們的心態(tài)是“那我必須得有”。唱機有沒有不重要,時尚潮流把黑膠推向大眾。國際偶像,國內樂隊、音樂人都在發(fā)行黑膠,“郭頂的《水星記》當時的發(fā)行價在200塊,半年之后就抬升到3000塊,他只發(fā)行了2000張,但粉絲可不止2000人喲?!被ㄊ逭f,粉絲的瘋狂消費,又把擁有偶像的限量黑膠變成了一件很時髦的事。
在國外,從超市就能買到唱片。全球偶像更是針對不同的商超線,一張專輯推出好幾個顏色的版本,“如果一個粉絲想全部擁有,就必須去不同超市購買,這時黑膠又成了商超的一種引流方式?!薄皩τ诜劢z來說,收集所有的唱片真的都用來聽嗎?不,我只要有,就開心了?!被ㄊ鍎?chuàng)立的黑膠猩猩是一個2018年在蘇州成立的黑膠IP品牌,圍繞黑膠,與其他品牌聯(lián)名推出一系列與衣食住行相關的潮玩產品,同時也做著與蘇州在地文化相融合的創(chuàng)意產品。近來,在蘇州古城區(qū)開設了第一家社區(qū)店。
黑膠的消費,沒有太多年齡標簽,即便是初中生、小學生都在消費??熘辽钜?1點的一天,一位母親帶著小學即將畢業(yè)準備過暑假的兒子來買唱片。年齡越小的消費者,購買的往往越是像披頭士樂隊、皇后樂隊、滾石樂隊這樣的經典。
幾乎擁有了所有的潮流個性花叔說,膠膜唱片的一整套內容非常符合現(xiàn)代人的需要.
國內音樂平臺的版權收費制,讓一些人愿意購買一張實實在在的黑膠,“一些數字唱片的版權竟然是有時限的”或“付費購買了數字唱片,突然之間就下架了”……但凡種種,讓人回味起實體唱片在手的擁有感、滿足感。
一張黑膠所代表的不只是音樂本身。最普遍的12英寸黑膠直徑304.8毫米,它首先是一個設計類產品,封面像一幅裝飾畫,放哪兒哪兒好看。播放時,將唱片放置在唱機上,A面放完,拿起來再聽B面,“聽久了,你知道每一首歌在什么位置,歌曲長度大概是多少……動手的過程中,你掌握了很多細節(jié)?!倍鴵Q作是數字唱片,可能細節(jié)一概不知,完全淪為了背景樂。這種儀式感往往會讓人覺得,花幾十分鐘聽完一張專輯,是一種陪伴。
黑膠套裝里,有歌詞頁,有關于這張唱片臺前幕后的種種花絮,也是年輕人愛上黑膠文化的原因之一。突然某一天,大家又發(fā)現(xiàn),黑膠同時可以是一種理財產品,“一個大學生花200塊錢買了1張唱片,沒準過半年賣出去,一個月的生活費就賺到了?!?/p>
正因為黑膠的一整套內容可設計、可觀賞、可分享,非常符合現(xiàn)代人的需要,“它已經成了一個很社交的東西,幾乎擁有所有的潮流個性?!被ㄊ逭f,雖然他們有自己的全國客群,但從沒想過蘇州會有那么多人來買唱片,“從開業(yè)到現(xiàn)在,唱片快賣空了。”
需要指出的是,黑膠唱片文化仍在小眾圈傳播流行,即便這樣,也掩蓋不了“這個產業(yè)挺大的,成交市值或許比我們看到的或者想象的要大?!?/p>
與年輕人跟潮流,買唱機擺臺型不同,聽了黑膠40余年,經營頂級音響30余年的古典音樂樂迷陶老師說,他們還不懂黑膠里面的“味道”。
20世紀80年代,蘇州僅有幾家人家賣黑膠:外文書店、新華書店、蘇州工業(yè)品商場(觀前美羅)、石路匯豐商場及石路精品商廈。但黑膠量最多的店鋪,還在上海?!爱敃r滬寧線上,每一家唱片店的店員都認得我,我經常去買。”而到了1993年左右,陶老師從上海汾陽路上上海音樂學院旁的一家唱片行進貨,經他手的唱片最起碼有上百萬張。
黑膠最特別的迷人之處,在于無法快進。陶老師認為,很多音樂,有人覺得不好聽就快進,然而個人初判不好聽的地方,有時恰恰是音樂本身最美妙、最精彩的部分,一旦快進就再也無法領略到。換作是黑膠,只得硬著頭皮聽下去。
數碼聲冷、硬,黑膠聲溫、潤,黑膠聲音聽不厭,保存時間也反而長。“當年CD剛推出時,廠商都宣稱永久保存,但實際是差不多10年就報廢了。”而黑膠只要自然擺放或正常豎放,是不會壞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品的唱片到今天依舊像新的一樣。”陶老師指出,黑膠的成分以碳為主,而碳的穩(wěn)定性很高。
黑膠的唱片封套尤其古典音樂唱片,通常選用世界名畫為設計素材,唱片里套裝里的小冊子詳細介紹作曲家、樂團、指揮等的背景……在沒有互聯(lián)網搜索的年代,有看頭且權威。
唱片一般錄制在母帶上,而后保存在恒溫恒濕的錄音室倉庫里,留待日后翻制。黑膠的制作工藝遠比CD復雜,價格自然要貴?!爱敃r工資幾十塊,一張唱片十幾塊?!碧绽蠋熖私夂谀z的發(fā)展了,當年CD推出時,唱片公司庫存的黑膠銷售不出去,轉而銷往中國大陸。飛利浦唱片封套靠上位置有一條細線,細白色就是白線版,13至15塊一張;其次是銀線版,18塊一張;金線版最貴,往往是第一次出版發(fā)行,成本最高,20塊左右一張。“第一版時,母帶沒有損耗,翻錄最清晰,因而第一版最貴?!倍鳦D的成本遠比膠膜唱片低。
膠膜唱片的黃金時代是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彼時的樂團演奏陣容堪稱巔峰,錄制手段也唯有黑膠。唱片商之間、錄音師之間、指揮之間、樂團與樂團之間相互競爭,“比如柏林愛樂樂團與倫敦愛樂樂團之間互別苗頭?!比绱嗽炀土斯诺錁烦慕浀溆楷F(xiàn)。
近來的古典樂唱片多是再版、復刻版,雖然制作方法相同,但今天的制作人腦海中已經固有了CD、流媒體的數碼聲,而非膠片的模擬聲,因而新版黑膠聲音也更接近CD。陶老師已很少購買新版唱片?!敖浀涑F(xiàn)在確實難買,蘇州以及其他城市兩手唱片的價格太貴。但聽音樂要有進步,還是要聽膠膜唱片?!?/p>
提起江南、蘇州,陶老師能想到的唱片是古琴大師吳兆基的錄音碟。他自己學畫,但講在藝術所有門類里,音樂最難?!拔业睦蠋熢f,在藝術中,能與哲學相提并論的只有音樂?!倍軌騽?chuàng)作出聽不出民族的音樂,是真正的大師,如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等人,偉大之處在于作品超越了國界?!坝械囊魳冯m然聽起來像咖啡一樣比較苦,沒有旋律,聽一遍聽不懂,但當一遍又一遍地直到聽懂,會體會到音樂的生命力,成了‘沒有窮盡的音樂’?!?/p>
陶老師在誠品舉辦的一個名為《兩個音樂愛好者的對話:流落荒島,我最想帶的十張唱片》分享會上說,若自由選擇,他那部分的5張是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音樂的奉獻》《賦格的藝術》,貝多芬晚期的弦樂四重奏,以及莫扎特《魔笛》。但他私下說,真流落荒島了,還給你帶10張?“只挑1張的話,一定是巴赫的《馬太受難曲》。”“好的音樂就像一本好書,引人一讀再讀。巴赫的音樂是平和的,你看書時在一旁播放,不會影響你閱讀;你播放,也不會引起周圍的人反感。但聽一會兒,音樂又會自動進入你的腦海。”好的音樂經得起咀嚼,越嚼越有味道。
很多人10年前年輕時消費唱片、音響之類,后來漸漸放棄,所謂的被柴米油鹽消磨掉了,“這種人相當多?!痹龠^10年,又有人回頭拾起當年的追逐。依陶老師來看,蘇州人對音樂的消費不如廣州、上海等地,其中有音樂氛圍的原因。蘇州有評彈、昆曲之類,可把玩的“聲音”很多。另外,蘇州人向來比較低調,經濟能力也未到達頂級。
陶醉音樂的人,為此走上購買音響之路的人也不少。陶老師講了一個真實發(fā)生,卻像是電影里的故事。他的音響店對面有一所小學,一個孩子經常下課后來看櫥窗里的一對音箱。后來這個孩子長大了,徑直來到店里指明要當年他??吹哪莻€版本里最大、最宏偉的一對,足有400斤重。
在誠品舉辦的一個名為《兩個音樂愛好者的對話:流落荒島,我最想帶的十張唱片》分享會上,陶老師(左)說,好的音樂經得起咀嚼,越嚼越有味道
評判音響的高低,首要找到合適的音樂,否則永遠體會不到美妙。許多人在受到感動后,逐漸升級了自己的音樂設備。在表現(xiàn)力上,他認為品牌之間的區(qū)別不大?!懊考业臍v史都在50年以上,被全世界的人檢驗過了的標準相當嚴苛,沒必要再去質疑品質,只挑選造型和色彩就好?!苯裉?,大多數音響店過于專注家庭影院或卡拉OK,極少關注音樂,“去有的音響店,唱片一張沒有。”而陶老師仍保有2萬張左右的唱片,但他的態(tài)度是“唱片你要就拿去,放我這兒浪費,因為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聽上一遍?!比松幌袔讖埑?,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