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寬頻大地電磁法在二連盆地鈾礦資源評價中的試驗應用

2022-08-26 00:48伍顯紅許第橋李茂
物探與化探 2022年4期
關鍵詞:泥巖剖面電阻率

伍顯紅,許第橋,李茂

(1.核工業(yè)航測遙感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02; 2.中核集團鈾資源地球物理勘查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河北 石家莊 050002)

0 引言

“十五”以來,隨著我國鈾礦找礦工作向深部“第二空間”的不斷深入,對深部地質探測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zhàn),如盆地個別次級構造單元中需解決1 500~2 000 m深的蓋層結構、基底構造與目的層砂體發(fā)育特征以及斷裂構造等地質問題[1-3],而目前鈾資源評價中常采用的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高頻大地電磁法(EH-4/AMT)等深部地質探測技術,因方法本身存在的諸如場源引起的近區(qū)效應、頻帶窄、頻點稀等技術問題,以及某些覆蓋區(qū)厚低阻層(如松遼盆地北部、二連盆地)對電磁波的吸附效應,造成上述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出現探測深度偏淺、分辨率低、巖性分層效果差等情況[4-5],有時難以達到地質目標任務的預期。因此,為適應新時代鈾資源評價工作對深部地質勘查技術的新需求,拓展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的應用,不斷提升深部地質探測能力就十分必要,且勢在必行。

寬頻大地電磁法(BMT)通過寬頻(10-2~104Hz)數據采集,基本實現AMT和MT同步采集,在有限的時間內既獲得了較為豐富的數據資料,又提高了探測深度與精度[6-7]。基于二連盆地砂巖型鈾礦大基地建設以及鈾礦資源勘查與評價需要,為提升鈾礦勘查效果與效益,在盆地滿都拉圖地區(qū)開展了寬頻大地電磁法(BMT)試驗應用,以期整體提高對盆地深部的地質探測能力,為區(qū)內鈾礦資源勘查與評價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1 方法簡介及探測頻率范圍對比

BMT的基本原理(圖1)與MT和AMT的測量原理相同,依據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在導體中具有不同的趨膚深度,在地表測量由高頻至低頻的地球電磁響應序列,經過相關的數據處理和分析來獲得大地由淺至深的電性結構。

圖1 BMT原理示意[8]

BMT與EH-4/AMT、 MT均為天然場采集方法,不需要人工場源,只是頻率范圍不同,從而引起其探測深度和分層精度不同。4種方法數據采集頻率范圍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電磁法探測頻率范圍示意

EH-4/AMT數據采集頻率范圍為10~100 kHz,CSAMT數據采集頻率一般為0.5~10 kHz,MT數據采集頻率范圍在10-3~340 Hz。而BMT數據的采集頻率范圍,根據鈾礦勘查工作需求初步設定在10-2~10 kHz,可同時兼顧EH-4/AMT的中高頻段與MT低頻段,增大了深部信息。

CSAMT采用的是人工場源,其優(yōu)點是信號強、穩(wěn)定、抗干擾強,但易受近場影響。由于受收發(fā)距及發(fā)射電流的限制,對于盆地中大于1 000 m的厚覆蓋區(qū),小于1.0 Hz的頻點因電磁場信噪比低,采集的數據已基本不可信,因此其低頻段相較于BMT要窄。

MT單個測點數據采集耗時最長,探測深度最大,但淺部為盲區(qū);EH-4/AMT最低頻率最高,單個測點數據采集耗時最短,探測深度最淺,但淺部信息豐富;CSAMT探測深度中等,單個測點數據采集耗時較短,且中淺部信息豐富;BMT具有MT和AMT的雙重優(yōu)點,探測深度較大,是一種深部和中淺部兼顧的電磁方法[8-9]。

2 試驗區(qū)地質概況及巖石電阻率特征

試驗區(qū)位于烏蘭察布坳陷的北東部次級構造單元準棚凹陷中。根據鉆探及周邊地質資料[10],基底地層主要由古元古界、新元古界、上古生界、下古生界及加里東—燕山期侵入巖組成,沉積蓋層包括下白堊統、古近系始新統、新近系和第四系(圖3)。

圖3 試驗區(qū)地質簡圖

下白堊統包括阿爾善組、騰格爾組和賽漢組,其中賽漢組為本坳陷主要的含礦層位。阿爾善組(K1a)主要發(fā)育沖積扇和扇三角洲沉積體系,巖性為紫色、灰白色礫巖、含泥砂質礫巖夾灰綠色、棕紅色、深灰色泥巖。騰格爾組(K1t)主要為湖相沉積,巖性為砂巖、砂礫巖及深灰色泥巖。賽漢組(K1s)主要為一套河流—沼澤相沉積,與下伏騰格爾組和上覆地層均呈不整合接觸。其下段為灰色泥巖夾炭質泥巖和褐煤層,在底部見砂質礫巖層;上段為綠灰色、灰色砂質礫巖、含礫砂巖夾灰色或棕紅色泥巖,是二連盆地主要找礦目的層。

古近系始新統(E2)巖性主要為灰綠色砂巖、砂質礫巖、泥巖,并夾有磚紅色砂質泥巖及灰黃色、灰白色砂巖、砂質礫巖。

新近系包括中新統通谷爾組(N1t)與上新統寶格達拉組(N2b)。中新統下部巖性以淺黃色、灰白色、淺灰綠色含礫粗砂巖、砂質礫巖為主;上部為灰白色砂巖與雜色泥巖互層,局部夾有泥灰?guī)r。上新統以洪泛沉積為主,巖性主要由褐紅、淺紅、淺綠、黃綠色塊狀泥巖、粉砂巖組成,局部夾薄層砂巖、泥礫巖,通??梢娾}質結核、錳質斑點和結核,植物根系等,厚度穩(wěn)定。

第四系主要為風成砂、礫巖。

斷裂與褶皺構造在老地層中較發(fā)育,構造線方向以NE向為主,NW向其次,凹陷中構造形跡不明顯。

表1為近年來核工業(yè)二〇八大隊二連盆地鉆孔測井電阻率資料統計結果[11-12]。由表可見:①第四系沉積物的電阻率變化較大,整體表現為相對中高阻特征,但其分布較為局限,厚度一般小于10 m。②新近系與古近系整體表現為相對中高阻特征。③下白堊統賽漢組上段以砂巖為主,表現為相對中阻特征;下段以細粒沉積物為主,表現為相對低阻特征。下白堊統阿爾善組與騰格爾組主要為砂巖夾泥巖、粉砂巖,由于巖石埋藏深及壓實作用,整體表現為相對中阻特征。④前白堊紀基底變質巖與火成巖類電阻率均較高,整體表現為高阻特征。由此可見,試驗區(qū)地電特征明顯,為方法試驗提供了物性基礎。

表1 巖石電性參數測量統計

3 測量裝置與參數測試

3.1 數據采集裝置

使用儀器為MTU-5A多功能電法儀2套,包括MTU-5A盒子2臺,MTU-2EA盒子4臺,MTC-150L寬頻磁信號傳感器4個。

BMT測量裝置與AMT、MT布極方式相同,采用“一拖二”張量觀測方式,即1臺MTU-5A帶2臺MTU-3EA盒子。MTU-5A上測量2個電道和2個磁道,MTU-3EA盒子只測2個電道,磁道與MTU-5A共用(圖4);Ex、Hx方向與測線方向一致,Ey、Hy方向與測線方向垂直。布極方位采用森林羅盤儀測定,布極方位誤差小于1°;測距儀測量電極距(MN=50 m),極距誤差小于1%。

圖4 BMT測量集裝置示意

3.2 采集時間及最低頻率選擇試驗

為確保有效探測深度達到1 500~2 000 m的要求,在試驗區(qū)準棚凹陷中心E14-5號鉆孔旁進行了數據采集測試,測試時間為連續(xù)觀測10 h。考慮到方法工作效率與效益,分別提取了40 min、60 min、80 min 3個不同觀測時段得到的視電阻率測深曲線。如圖5所示,3個不同觀測時段的測深曲線形態(tài)基本相同,103~105Hz為天然場盲區(qū),信號不佳,測深曲線連續(xù)性相對較差,由于為淺部信息,數據處理中通過圓滑可基本消除對資料解釋結果的影響;10-1~100Hz為天然場較弱,僅有個別跳點,曲線基本連續(xù),經綜合考慮,選取本次方法試驗的數據采集觀測時間為60 min。

圖5 3個時段的視電阻率測深曲線對比

同時,根據測深電阻率初步統計:100~105Hz的平均視電阻率為6.9 Ω·m,經理論公式計算,最低探測頻率100Hz的最大探測深度為935.0 m;而10-1~105Hz的平均視電阻率為7.4 Ω·m,最低探測頻率10-1Hz的最大探測深度為3 062 m。因此,為確保達到測深要求,通過方法試驗,最終確定最低探測頻率為10-1Hz。

3.3 試驗剖面布置

根據試驗區(qū)主構造線呈NE走向以及收集的已知鉆孔與淺層地震勘探剖面位置,布置NW向BMT試驗剖面2條(圖3),點距100 m,方向142°。BSY01剖面基本與2010年核工業(yè)航測遙感中心施工的D01淺層地震勘探剖面位置與方向基本一致,剖面長8.0 km,測點共81個。BSY02剖面穿過E14-5與E14-8兩個鉆孔,剖面長10.2 km,測點共103個。

3.4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包括預處理與反演處理。預處理主要由SSMT2000和MtEditor軟件完成。通過SSMT2000軟件將原始時間域數據轉化為頻率域數據,并對頻率域數據在MtEditor軟件下進行編輯,為下一步數據反演處理做準備。

反演處理采用經過靜態(tài)校正處理后的TM+TE模式數據,由Zonge公司商業(yè)化軟件SCS2D完成。根據已知鉆孔與淺層地震資料的反復對比,最終確定了本次試驗數據反演的主要參數[13],即初始電阻率模型為二維平滑模型,第一層網格40 m,圓滑系數為0.4。

4 試驗效果分析

4.1 BSY01剖面

BSY01剖面位于試驗區(qū)北東部,地表出露新近系中新統(N1t)與上新統(N2b)。圖6為BSY01剖面反演電阻率及地質解釋斷面與淺層地震D01線疊加深度解釋剖面,為便于對比,將電性斷面的深度切到D01剖面的解釋深度。

圖6a為淺層地震勘探解釋剖面[14]?;诜瓷洳ㄐ魏筒ńM特征對比、追蹤,結合地質、物探、鉆孔等資料分析,推斷了標準反射層2個(T0和Tg)、層序界面2個(T1和T2),在此基礎上確定了各地震層序與地層的對應關系。其次,根據反射波特征推斷斷裂構造一條(F11),該斷裂為準棚凹陷北西側的邊界控制斷裂。T0層之上為微弱或空白反射,厚度40~50 m,為新近系地層。T1層為下白堊統賽漢組(K1s)與騰格爾組(K1t)之間的分界面;T2層為下白堊統騰格爾組(K1t)與阿爾善組(K1a)之間的分界面, T1與T2均為層序級界面;Tg層為超層序級界面,為前白堊紀基底的分界面。

圖6 D01線地震疊加深度剖面[14](a)與BSY01線反演電阻率斷面(b)

由圖6b可見,反演電阻率斷面由淺至深,整體反映為明顯的相對“中阻—低阻夾中阻—中阻—高阻”4層電性結構特征。第一電性層:位于斷面頂部,反演電阻率大于6 Ω·m,等值線呈水平層狀連續(xù)分布,表現為相對中阻特征,厚度40~50 m,推斷為新近系砂巖、粗砂巖、含礫粗砂巖的綜合反映。第二電性層:反演電阻率小于6 Ω·m,厚度210~600 m,解釋為下白堊統賽漢組泥巖、砂質泥巖夾砂巖的綜合反映;在該電性層的上部,分布有反演電阻率大于6 Ω·m的長條狀、透鏡狀相對中阻體,解釋為下白堊統賽漢組上段以砂巖、砂質礫巖及含礫砂巖為主的沉積層。第三電性層:反演電阻率為6~25 Ω·m,分布連續(xù)穩(wěn)定,表現為中阻特征,厚度250~600 m,解釋為下白堊統騰格爾組和阿爾善組砂巖、砂質礫巖夾泥巖的綜合反映。第四電性層:位于斷面底部,反演電阻率大于25 Ω·m,解釋為前白堊紀基底。其次,解釋F11斷裂一條,主要表現為向深部延伸的醒目低阻帶,這與淺層地震資料解釋結果基本吻合。

資料對比分析可見,BMT與淺層地震勘探資料的解釋結果基本一致,尤其是前白堊紀基底與新近系以及F11斷裂的解釋結果,只是下白堊統騰格爾組與阿爾善組電性相近,BMT資料進行了合并解釋,其分層效果不如淺層地震勘探精細;其次是BMT資料反映的下白堊統賽漢組局部地段偏厚,與淺層地震勘探資料的解釋結果稍有差異。

4.2 BSY02剖面資料分析

BSY02剖面位于試驗區(qū)南西部,地表出露的地層為古近系始新統(E2)、新近系中新統(N1t)與上新統(N2b),平距450 m與9 420 m分別為收集的E14-5、E14-8鉆孔。圖7為該剖面的反演電阻率斷面及其地質解釋。

圖7 BSY02線反演電阻率斷面及其地質解釋

由圖可見,斷面電性特征與BSY01試驗剖面基本一致,由淺至深電阻率斷面整體反映為明顯的相對“中阻—低阻夾中阻—中阻—高阻”4層電性結構特征。第一電性層位于斷面頂部,呈水平層狀連續(xù)分布,電阻率大于6 Ω·m,為相對中阻,厚度為30~50 m,解釋為古近系與新近系砂巖、粗砂巖、含礫粗砂巖的綜合反映。第二電性層的電阻率小于6 Ω·m,其厚度整體表現為北西與南東端薄、中部厚的連續(xù)分布特征,最小厚度約200,中部最大厚度達1 400 m,解釋為下白堊統賽漢組泥巖、砂質泥巖夾砂巖的綜合反映;在該電性層的上部,一樣存在電阻率大于6 Ω·m的中阻體,解釋為下白堊統賽漢組上段的沉積層。第三電性層分布于斷面平距0.4~10.2 km,反演電阻率6~25 Ω·m,分布連續(xù),中部未探測到底板,表現為相對中阻特征,解釋為下白堊統騰格爾組和阿爾善組砂巖、砂質礫巖夾泥巖的綜合反映。第四電性層斷續(xù)分布于斷面底部平距0.4~1.7 km與7.6~10.2 km段,反演電阻率大于25 Ω·m,解釋為前白堊紀基底。

其次,解釋F11斷裂構造一條,主要反映為反演電阻率等值線密集帶,該斷裂為準棚凹陷北西側的邊界控制斷裂。

4.3 鉆孔資料對比分析

本次試驗區(qū)僅收集E14-5與E14-8兩個鉆孔[15],分別位于試驗剖面BSY02平距450、9 420 m處,其揭露深度相對較淺,均未揭穿下白堊統賽漢組(圖8)。

E14-5鉆孔揭露深度287.41 m。其中,0~38 m為古近系與新近系,測井電阻率表現為相對中阻特征;38~68 m為賽漢組上段砂巖、泥巖,測井電阻率表現為相對低阻特征;68~260 m為賽漢組上段砂巖、中粗粒砂巖、砂質礫巖和含礫中粗粒砂巖,測井電阻率表現為相對中阻特征;260~287.41 m為賽漢組下段泥巖、砂質泥巖,測井電阻率表現為相對低阻特征。

E14-8鉆孔揭露深度178.35 m,未揭露到賽漢組下段。其中,0~27 m為古近系與新近系地層,測井電阻率呈現相對中阻;27~70 m為賽漢組上段砂巖、泥巖,為相對低阻層;70~178.35 m為賽漢組上段砂巖、中粗粒砂巖、砂質礫巖和含礫中粗砂巖,為相對中阻層。

為便于對比,將孔旁的反演電阻率斷面縱向深度切到略大于鉆孔的揭露深度。由圖8可見,E14-5與E14-8兩個鉆孔旁的反演電阻率斷面均反映出相對“中阻—低阻—中阻—低阻”4層電性結構特征,其解釋結果與鉆孔揭露情況基本一致,論證了BMT分層效果的可靠性與有效性。

1—古近系、新近系;2—賽漢組上段;3—賽漢組下段;4—巖性界線;5—地質界線

5 結論

1) BMT測試結果表明,為兼顧工作效率與效益,數據采集最低頻率設定在0.10 Hz、觀測時間為60 min,可確保二連盆地探測深度達到1 500~2 000 m,滿足地質任務的需要。

2) BMT資料解釋成果與淺層地震勘探結果以及已知鉆孔揭露情況基本一致,但分層效果不如淺層地震勘探精細。

3) 資料對比分析表明,BMT在解決盆地蓋層結構、基底構造與目的層砂體發(fā)育特征等地質問題上具有可行性,論證了方法的有效性。

4) BMT具有MT和AMT的雙重優(yōu)點,探測深度較大,巖性分層效果較好,作為一種中淺部和深部兼顧的大深度探測技術,在我國新時期的鈾資源評價中將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猜你喜歡
泥巖剖面電阻率
ATC系統處理FF-ICE四維剖面的分析
針對低阻球狀異常體的多偏移距磁偶源瞬變電磁法全期視電阻率計算研究
基于高密度電阻率法的農田土壤表面干縮裂隙成像
摻雜半導體硅材料電阻率測量的光電效應和熱效應
分層均勻結構地電阻率影響系數一個重要特性普適性的證明
泥巖層公路邊坡穩(wěn)定性評價
中國有了第11顆“金釘子”
紅河油田36區(qū)塊水平井水平段井壁穩(wěn)定技術
地質雷達技術在管道河流地層劃分中的應用
南寧市高層建筑基礎設計現狀及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