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峰 梅 艷(安徽)
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云嶺西南的大山深處,有兩個相鄰200米的小村莊:丁家山村、白果樹村。這兩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村落,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卻曾是東南地區(qū)中共組織的領導中心。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中央東南分局,領導東南各省游擊區(qū)黨的工作。
1938年1月,東南分局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東南分局最初的管轄范圍包括江西、浙江兩省及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廣東部分地區(qū)黨的工作。
1938年9、10月間,日軍向武漢進攻,形勢危急。為了在組織上做好武漢失守后的安排,10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在中共中央長江局組織領導區(qū)域內分設3個中央局,其中在長江以南的東南地區(qū),將原東南分局改為東南局。東南局委員為項英、曾山、黃道、陳毅、袁國平、饒漱石,項英任書記,曾山、饒漱石為副書記。
1939年3月,日本大舉向南昌進攻,新四軍駐贛辦事處和東南局機關撤離南昌。5月,遷往上饒,以后又遷移到皖南涇縣云嶺新四軍軍部駐地附近的丁家山村,對外稱新四軍民運部。除東南局書記項英住新四軍司令部大夫第外,東南局其他人員就住在東南局機關和丁家山村子附近的農戶家中。東南局的主要工作是組織、恢復和發(fā)展東南地區(qū)黨組織機構,廣泛動員民眾援戰(zhàn)、抗戰(zhàn),擴大抗日根據地,建立健全民眾抗日組織,最大限度地支援新四軍抗戰(zhàn)斗爭,大力開展擴軍運動,發(fā)展壯大新四軍力量。
作為東南局的直屬機構組織,中共皖南特委駐地就在距東南局機關約200米的白果樹村。
1938年4月,在陳毅的指導下,于歙縣潛口再次組建中共皖南特委,隸屬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書記先后為李步新、鄧振詢、譚啟龍。
1938年8月,中共皖南特委隨新四軍軍部進駐涇縣云嶺。云嶺位于涇縣、青陽、南陵3縣交界處,新四軍軍部各機關就分駐在云嶺東西15公里的13個自然村里。新四軍軍部駐云嶺期間,涇縣成為皖南黨的中心區(qū)域,建立了1個縣委、9個區(qū)委、15個中心支部,350個支部,黨員1353名。
東南局、皖南特委十分重視黨員干部的培訓教育工作。白果樹村最后面的一幢房子是東南局當年舉辦訓練班(也稱黨校、黨訓班)的舊址,訓練班每期100人左右,時間約三四個月,共辦了五六期。培訓班由曾山直接領導,培訓對象主要是浙江、福建、上海等地選派的黨組織干部。這些干部接受培訓后,沒有暴露身份的被送回來處,已暴露身份的則被輸送到各根據地工作。
不僅如此,東南局、皖南特委還同時注重加強對普通黨員的教育。皖南特委機關秘書歐陽惠林生前回憶,當時的特委書記鄧振詢指定他每個星期二晚上,到云嶺黨支部去上一次黨課,并形成一種制度。通過上黨課,教授每個黨員在各種民眾抗敵會組織中如何進行活動,并及時駁斥、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造謠欺騙宣傳。
據新四軍老戰(zhàn)士汪大銘的日記記述,1939年9月,在三支隊從事民運工作的汪大銘接到軍政治部的調令回軍部工作。在由繁昌回云嶺的途中,他在南陵縣遇到了自己在皖南特委工作時結識的白果樹村農民、黨員方崇海,兩人結伴而行。途中,方崇海談起目前的國內外形勢,很有系統(tǒng)地敘述目前德國在歐洲的侵略氣焰如何囂張,英法的妥協(xié)態(tài)度及蘇聯(lián)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等情況,并分析歐洲大戰(zhàn)如果爆發(fā),對中國抗戰(zhàn)的有利和不利之處。一個住在深山里沒有什么文化的農民,卻能對世界大事了如指掌,充分說明當時皖南特委對黨員教育的成效。
東南局、皖南特委駐扎丁家山、白果樹期間,也與當地百姓結下了深厚情誼。時任東南局宣傳部部長、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黃道的夫人陳清鳳就與白果樹村的一位大娘結下了母女之情。
1939年5月,黃道去皖南赴任,途經江西鉛山河口時,因患病住院遭到國民黨特務投毒殺害,犧牲時年僅35歲。黃道犧牲的消息傳到丁家山后,東南局十分震驚,于1939年5月25日專門發(fā)出《關于悼念黃道同志的通知》,并派青年部部長陳丕顯代表東南局和新四軍軍部前往鉛山縣河口吊唁。同時,在東南局駐地丁家山村搭建了靈門,所有工作人員戴孝3天,吊唁黃道。遵照東南局領導的指示,陳丕顯把懷有身孕的黃道夫人陳清鳳和黃道的幼子黃知深接到東南局駐地丁家山。后來組織上把黃知深安排到中村新四軍教導總隊青年隊學習,把陳清鳳分配到東南局婦女部工作,任東南局機關黨總支書記、婦女委員,并兼任東南局黨訓班組織干事。
陳清鳳到了東南局后,就住在現(xiàn)在的白果村陳東來家。陳東來的奶奶文柏枝早年守寡,家中有三男兩女。新四軍進駐云嶺時,文柏枝有50歲了,在當地是有名的接生婆。據陳東來的父親陳加敖回憶說:“家里住了很多新四軍戰(zhàn)士,這些戰(zhàn)士待人很和氣,有什么吃的都想著我們。其中有一個新四軍女兵姓陳,同母親相處得很好?!被蛟S是文柏枝和陳清鳳有著相同的命運,文柏枝對陳清鳳多了幾分關愛,短暫的幾個月,她倆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陳清鳳認文柏枝作干娘,文柏枝也十分樂意收了這個干女兒。
不久,陳清鳳以東南局巡視員、婦女部特派員的身份,由皖南調往陳毅領導的蘇南茅山抗日根據地工作。得知陳清鳳要走的消息,文柏枝依依不舍。分手時,陳清鳳將丈夫黃道生前使用過的皮箱、幾件衣服和幾本書送給文柏枝作紀念。文柏枝考慮到陳清鳳懷有身孕、行走不便,便叫當時30多歲的兒子陳加敖在村子里找了一個同伴,兩個人用一天一夜的時間將陳清鳳抬到太平縣的小河口,讓她由那里轉道去蘇南。1940年元月,陳清鳳在金壇縣生下女兒黃知慧。
2018年5月的一天,為延續(xù)先輩同丁家山人民的魚水深情,黃知慧專程來到丁家山尋找她母親曾經的房東后人陳東來。在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黃知慧撫摸著父母使用過的皮箱,睹物思人,淚流不止。當見到母親房東后人陳東來時,她激動不已,哽咽著說:“感謝你們家人對我母親的照顧,當年我母親懷在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我,也要感謝你們精心保留下這只皮箱,讓我仿佛見到了我的父母?!?/p>
1940年10月,國民黨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為顧全團結抗戰(zhàn)的大局,中共中央開始與國民黨進行談判,新四軍軍部亦與國民黨第三戰(zhàn)區(qū)具體商討皖南部隊的移動路線,以及新四軍的薪餉、彈藥、醫(yī)藥等后勤補給問題。同時,東南局及新四軍軍部開始從思想上、組織上對部隊進行動員,做好部隊移動的各項準備工作。
東南局指示皖南特委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原皖南特委機關人員將隨部隊轉移撤走,另成立秘密的皖南特委堅持原地斗爭,由黃耀南任特委書記。各縣縣委書記也根據形勢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凡原屬新四軍防區(qū)內地方黨組織的一律轉入秘密活動,設單線領導,建立秘密聯(lián)絡點、情報站、交通網,堅持斗爭。二、動員一切暴露了的基層干部、黨員與各群眾抗日團體積極分子,參加部隊或到軍教導隊中學習,隨軍轉移,其中一些不愿參軍或家中確有困難不能撤出者,亦須設法暫時轉移到他處隱蔽,待情況穩(wěn)定后再回家。三、已暴露的縣、區(qū)兩級干部,可先期撤往蘇南敵后工作。四、妥善處理好各項行政事務與黨組織關系。向群眾借的東西要歸還,欠的債務要償清,文件要清理,不便保留的文件一律焚毀,帶不走的東西送給當地群眾而不準售賣。
1940年12月16日清晨,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皖南特委機關撤離人員共計20余人集合在一起,前往丁家山與東南局機關撤離人員會合。
皖南特委撤離人員到達丁家山東南局新蓋的大草屋后,曾山見到大家精神很好,編隊整齊,十分滿意,當即宣布將東南局機關撤離人員與皖南特委機關撤離人員合并編成一個大隊。皖南特委機關的撤離人員編為一個分隊,加上東南局警衛(wèi)隊20余人,以及部分勤雜人員,共計100人左右。大家懷著激昂的心情,以剛毅整齊的步伐,高唱著《別了,三年的皖南》向蘇南地區(qū)出發(fā)。
1939年到1940年底,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東南局駐扎丁家山村期間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迅速建立了東南各省黨的組織,加強了對地方黨組織的領導;二是貫徹了中央發(fā)展華中的戰(zhàn)略方針;三是加強了黨的組織和思想建設,提高了黨員素質;四是領導了改善民生的合法斗爭,擴大了黨在群眾中的影響。從丁家山、白果樹村走出了一批黨政軍干部——新中國成立后,曾山、溫仰春、李堅真、李步新、胡明、譚啟龍等都擔任了省部級領導干部,陳毅、陳丕顯還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
白果樹村、丁家山村承載了歷史的滄桑,見證了革命的輝煌,銘刻了時代的榮光。如今的白果樹和丁家山,正和老區(qū)人民一起,賡續(xù)新四軍鐵軍精神,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征程中邁出新步伐?。}圖為中共中央東南局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