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符暉明
“手藝”一詞,沉寂半個多世紀后,近幾年又時興起來。這得益于國家對技術人才的重視和培養(yǎng)。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老百姓常將“手藝”掛在嘴邊。“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一個家庭中如果有位技術過硬的手藝人,全家溫飽基本有了保障。讓孩子學一門手藝,是許多家長的首選,我家也不例外。
大概在1968 年初冬,爸爸嚴肅地對哥哥們說:“你們一個去當兵,一個去學手藝,將來掙口飯吃?!蔽以谝慌圆逶挘骸拔乙惨獙W手藝,我想學裁縫!”10 歲的妹妹也叫喚著,爸爸輕輕拍了她一巴掌:“等你和姐姐長大了再說!”
當年冬天,大哥報名參軍,小哥到離家?guī)装倮锿獾墓辔鼷}場學習木工手藝。雖然爸爸沒有答應我學手藝,但我悄悄地跟著裁縫鋪師傅董八姑學踏縫紉機,不僅能做床單之類長條直縫的活兒,而且能縫紉褲子、童裝。
我纏著爸媽買縫紉機,但他們對我用縫紉機做衣服一事存有狐疑,專程去問董八姑。董八姑抖著我做的衣服說:“裁剪縫紉的活兒,她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你家如果買了縫紉機,就不用天天跑我這兒,我可以每件給她兩到三成的加工費!”爸媽忙說:“孩子學手藝,我們事先不知道,還沒交拜師費呢!得補上,得補上!”第二天,爸爸專門到街上買了一條豬腿、幾條魚、兩條煙、兩瓶酒、四樣點心送給董八姑,作為拜師禮。
那時在鄉(xiāng)鎮(zhèn)很難買到新縫紉機,正巧街上另一家開縫紉店的潘老師傅歇業(yè),得知消息后,媽媽以153 元的價格將蝴蝶牌二手縫紉機買回了家。
153 元!那可是爸媽兩人一個多月的工資。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裁縫手藝練好!我寫信托小哥回家前繞道到連云港市新華書店,買一本上海出版的服裝裁剪書,還請媽媽單位的鐵匠師傅照著董八姑用的裁剪刀打了一把。剪刀很重,但錚亮鋒利,用得時間越久,越覺得稱手。
從此以后,縫補舊衣服,我基本上全包了,有人來找我,只需要帶一管縫紉機的用線來,我從不收費。逢年過節(jié),董八姑生意忙不過來,我就去拿些服裝回來幫忙加工。就這樣,我為大家無償服務到1972 年。那年,母親工作調(diào)動,我們?nèi)野嶂列聻}場。
走到哪兒,我將手藝帶到哪兒。這不僅為我們家的口碑增了光添了彩,而且還歪打正著,解決了我第一份工作的吃飯問題和婚姻大事。
1973年,我到淮北鹽務局臺北鹽場當教師,分配到前進工區(qū)塔山頂上的學校教初中數(shù)學。那時,每周上六天班,我周一至周六中午在食堂吃飯,周六晚上和周日全天的四頓飯要自己解決。
剛開始兩周,周六下午,我在招待所里吃住,周一起大早趕往學校。汽車班次少,步行路又遠,很不方便。我察覺山上一些人家有縫紉機,但我從未聽過使用的聲音。我心想:是不會用嗎?我的手藝能不能幫到大家?于是,我買了做棉襖的布和棉花,晚上在教師辦公室的乒乓球桌子上擺開裁剪。
幾位老師見狀圍攏上來,驚訝地問:“你會裁衣服?會打縫紉機嗎?”我笑著說會,幾位老師搶著說,現(xiàn)在結婚都要三轉一響(縫紉機、自行車、電風扇和收音機),鹽場有縫紉機的人家很多,但大多數(shù)人不會裁剪、不會縫,擺在家里“做樣子”。他們認為我又會裁又會做,請我星期天輪流到各家去幫忙。我爽快地答應了。
從那以后,我被稱為“巧手小老師”。每次縫補,熱情純樸的鹽場人都會拿出最好的飯菜款待我,我也再不用去住場部招待所啦!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這門手藝,我被住在學校附近的未來婆婆看中。她千方百計地讓她兒子到學校代課,從而與我相識、相知、相愛。
手藝在我家被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我的小哥不僅木工手藝精湛,還兼學電工,在鹽場作為技術工種工作到退休。我的小妹高中畢業(yè)后如愿學了手藝,車床、刨床、銑床樣樣精通。上世紀80年代末,成品服裝漸漸多了起來,我工作繁忙,裁縫手藝才逐步放下。
進入新時代,手藝已經(jīng)上升到一個更高層次。在國家的重視和政策的鼓勵下,一批批從“手藝人”脫穎而出的“大工匠”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正在為祖國日新月異的建設不斷奉獻精湛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