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張文金 李金柳 陳鳳媚 張暢斌 鄭淑華 劉嘉芬 呂栩再 盧雪銀
1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廣州 511442);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州 510006)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 歲前、女童在8 歲前呈現(xiàn)第二性征[1]。兒童性早熟的總發(fā)病率估計為1∶5 000 至1∶10 000[2],其中我國女童發(fā)病率約為男童的4.5 倍[3],已成為社會日益關注的問題?!吨形麽t(yī)結合兒科學》根據(jù)發(fā)病機理和臨床表現(xiàn),將性早熟分為中樞性性早熟(termed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外周性性早熟(idiopathic CPP,ICPP)和部分性早熟(peripheral precociouspuberty,PPP)[4],其中中樞性性早熟約占女孩性早熟的80%。三種類型的發(fā)生都與雌激素水平的增加有關[5],在體內,雌激素的作用由雌激素受體介導[6]。雌激素受體(estrogenreceptor,ER)包括ERα、ERβ 兩種亞型,ERα 是位于6q25 染色體上的ERα 基因編碼,而ERβ 是14q23-24 染色體上的ERβ 基因編碼。雌激素受體(ER)基因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ERα 和ERβ 基因中存在相當數(shù)量的等位基因單核苷多態(tài)性,其中ERα 基因第1 內含子Xba Ⅰ(rs2234693)和Pvu Ⅱ(rs9340799)以及ERβ基因第5 外顯子RsaI(rs1256049)和第8 外顯子AluI(rs4986938)酶切位點都是當前研究熱點[7-8]。多數(shù)研究證明,ERα 基因多態(tài)性與女童性早熟的發(fā)生存在聯(lián)系,但結果存在爭議[9-10];而關于ERβ基因多態(tài)性與女童性早熟相關研究仍較缺乏[9,11]。
服用中藥知柏地黃丸治療女童性早熟早有報道,現(xiàn)有研究已證實其有效性[12-14]。其中,女童CPP 中醫(yī)辨證以陰虛火旺型最多,多采用加減知柏地黃丸進行治療,取得了明顯的效果[1]。但是,目前經(jīng)過中醫(yī)辨證施治的CPP 患者的治療效果仍然存在差異,有部分患者療效不佳或沒有效果。其原因很可能與機體基因多態(tài)性和遺傳背景的差異有關,但目前關于加減知柏地黃丸治療女童性早熟的療效與ER 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系的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本研究檢測接受過中醫(yī)治療的CPP女童的ER 基因多態(tài)性,探討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醫(yī)治療女童性早熟療效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我院中醫(yī)科門診治療的中樞性性早熟女童(除性早熟外無其他疾?。?0 例納入研究,采用加減知柏地黃丸治療,在治療6 個月后進行療效評價。根據(jù)療效將患者分為有效組(治療顯效與有效)60 例和無效組(治療無效),20 例,對所有病例進行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檢測。所有患者年齡7~10 歲;有效組平均年齡(8.83±1.75)歲,病程(6.25±1.42)個月;無效組平均年齡(8.92 ± 1.58)歲,病程(6.17 ±1.68)個月。兩組患兒的年齡、病程、中醫(yī)證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編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yī)倫第[201601036]號),所有參與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組別有效組無效組χ2/t 值P 值中醫(yī)證型(例)陰虛火旺證例數(shù)60 20年齡(歲)8.83±1.75 8.92±1.58 0.204>0.05病程(月)6.25±1.42 6.17±1.68 0.208>0.05 6 1肝郁氣滯證40 10脾虛痰濕證14 9 3.403 0.182
1.2 病例納入標準根據(jù)2010年《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中關于中樞性性早熟的診斷標準并按研究要求制定,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確診為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發(fā)病年齡≤8 歲);(2)既往未接受過任何西藥或中藥治療;(3)無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器質性病變,如下丘腦、垂體腫瘤或其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
1.3 治療方法中醫(yī)根據(jù)患兒體質采用加減知柏地黃丸治療。方藥為:生地黃15 g,澤瀉10 g,牡丹皮10 g,山茱萸10 g,山藥15 g,茯苓15 g,知母10 g,黃柏10 g,甘草6 g。每日一劑,水煎服,連續(xù)服藥半年。對入選病例按《小兒中醫(yī)體質及健康狀況自填式問卷》進行體質辨識,分為三個證型:陰虛火旺證、肝郁氣滯證、脾虛痰濕證。陰虛火旺證加鱉甲10 g,肝郁氣滯證則加柴胡8 g、郁金10 g、白芍10 g,脾虛痰濕證則加陳皮5 g、砂仁5 g、白術10 g等,如乳房硬結明顯則加浙貝母10 g、橘核6 g。
1.4 療效評定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分標準,自擬“中樞性性早熟分級量化表”,顯效:乳房縮小至青春前期,陰道分泌物消失,中醫(yī)證候學評分減少≥70%,卵泡直徑恢復正常,子宮和卵巢容積明顯縮小,骨齡增長低于年齡增長;有效:乳房明顯縮小,由Ⅲ期縮小至Ⅱ期或由Ⅳ期縮小至Ⅲ期,陰道分泌物減少或消失,中醫(yī)證候學評分減少≥50%,卵泡直徑、子宮和卵巢容積縮小,骨齡增長等同年齡增長;無效:乳房繼續(xù)發(fā)育,以上觀察指標無改善。
1.5 基因多態(tài)性檢測
1.5.1 全血基因組DNA 抽提取抗凝血2 mL,按promegaA1120 說明書操作,抽取全血基因組DNA模板,-20 ℃保存?zhèn)溆?。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計測定各樣本濃度OD260/OD280 紫外線吸收值1.75~1.80。
1.5.2 ERα 基因多態(tài)性檢測參考相關文獻設計ERα 引物,上游引物:5'-CTGCCACCCTATCTGTATCTTTTCCTATTCACC-3',下游引物:5'-TCTTTCTCTGCCACCCTGGCGTCGATTATCTGA-3',由上海百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ERαPCR體系為25 μL,其中2*MasterMix 12.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Template 1 μL(20~100 ng)、滅菌蒸餾水9.5 μL,程序如下:預變性95 ℃3 min,94 ℃變性30 s,68 ℃退火45 s,72 ℃延伸90 s,共35 個循環(huán),循環(huán)結束后再72 ℃延伸15 min。1 個包含PvuⅡ和XbaⅠ多態(tài)性的1.3 kb 的片段被擴增。擴增完后分別行ERα基因PvuⅡ位點和XbaⅠ位點多態(tài)性分析。
1.5.3 ERβ 基因多態(tài)性檢測參考相關文獻設計ERβ 引物,ERβ RsaI 上游引物:5'-TCTTGCTTTCCCCAGGCTTT-3',ERβ RsaI 下游引物:5'-ACCTGTCCAGAACAAGATCT-3';ERβ AluI 上游引物:5'-TTTTTGTCCCCATAGTAACA-3',ERβ AluI 下游引物:5'-AATGAGGGACCACAGCA-3',由上海百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ERβ RsaI PCR 體系為25 μL,其中2*MasterMix 12.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Template 1 μL(20~100 ng)、DMSO 0.5 μL、滅菌蒸餾水9 μL,程序如下:預變性95 ℃3 min,98 ℃變性10 s,60 ℃退火15 s,72 ℃延伸20 s,共35 個循環(huán),循環(huán)結束后再72 ℃延伸15 min。ERβRsaI 擴增的片段為156 bp。ERβ AluI PCR 體系為25 μL,其中2×MasterMix 12.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Template 1 μL(20~100 ng)、DMSO 0.5 μL、滅菌蒸餾水9 μL,程序如下:預變性95 ℃3 min,98 ℃變性10 s,68 ℃退火15 s,72 ℃延伸30 s,共35 個循環(huán),循環(huán)結束后再72 ℃延伸15 min。ERβ AluI 擴增的片段為307 bp。擴增完后分別行ERβ 基因RsaI 和AluI 位點多態(tài)性分析。
1.6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R 軟件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均數(shù)±標準差,比較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例(%),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ERα 基因酶切結果ERα-PvuⅡ位點酶切處理可分出3 種基因型,PvuⅡ基因型分別為PP、Pp和pp(PP 型:1 300 bp;Pp 型:1 300、850 和450 bp 三條帶;pp 型:850 和450 bp 兩條帶),見圖1。ERα-XbaI 位點酶切可分出3 種基因型,XbaⅠ的基因型分別為XX、Xx 和xx(XX 型:1 300 bp;Xx 型:1 300、910 和390 bp 三條帶;xx 型:910 和390 bp 兩條帶),見圖2。
圖1 ERα-PvuⅡ酶切結果Fig.1 Enzyme digestion results of ERα-PvuⅡ
圖2 ERα-XbaⅠ酶切結果Fig.2 Enzyme digestion results of ERα-XbaⅠ
2.2 ERβ 基因酶切結果Erβ RsaI 位點酶切處理可分出3 種基因型,RR 型:156 bp;Rr 型:156、125和31 bp 三條帶;rr 型:125 和31 bp 兩條帶,見圖3。Erβ AluⅠ位點酶切處理可分出3 種基因型,AA型:307 bp;Aa 型:307、240 和67 bp 三條帶;aa 型:240 和67 bp 兩條帶,見圖4。
圖3 ERβ RsaⅠ基因酶切結果Fig.3 Enzyme digestion results of ERβ RsaⅠ
圖4 ERβ AluⅠ基因酶切結果Fig.4 Enzyme digestion results of ERβ AluⅠ
2.3 性早熟女童治療效果與ERα-PvuⅡ的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性早熟女童有效組與無效組ERα-PvuⅡ基因型頻率分布與等位基因頻率分布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性早熟女童治療效果與ERα-PvuⅡ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Tab.2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ecocious puberty in girls and ERα-PvuⅡpolymorphism例(%)
2.4 性早熟女童治療效果與ERα-XbaⅠ的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性早熟女童有效組與無效組ERα-XbaⅠ基因型頻率分布與等位基因頻率分布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性早熟女童治療效果與ERα-XbaⅠ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Tab.3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ecocious puberty in girls and ERα-XbaⅠpolymorphism 例(%)
2.5 性早熟女童治療效果與ERβ RsaⅠ的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性早熟女童有效組與無效組ERβ RsaⅠ基因型頻率分布與等位基因頻率分布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性早熟女童治療效果與ERβ RsaⅠ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Tab.4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ecocious puberty in girls and ERβ RsaⅠpolymorphism 例(%)
2.6 性早熟女童治療效果與ERβ AluⅠ的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性早熟女童有效組與無效組ERβ AluⅠ基因型頻率分布與等位基因頻率分布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性早熟女童治療效果與ERβ AluⅠ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Tab.5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ecocious puberty in girls and ERβ AluⅠpolymorphism 例(%)
兒童性早熟發(fā)生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兒童性征過早出現(xiàn)可導致其身體和心理發(fā)育障礙及引發(fā)各種社會問題,引發(fā)廣泛關注[1]。西醫(yī)主要采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進行治療,這也是當前主要的治療選擇,但因其價格昂貴,一般家庭難以堅持。也有相關報道認為此類藥物不良反應多,每日注射容易導致多種過敏反應發(fā)生[1,15]。相對而言,中藥作為天然藥物,從胃腸消化吸收,符合人的生理狀態(tài),具有價格便宜、藥源充足和副作用小的優(yōu)點。
中醫(yī)認為性早熟主要病機為腎陰不足,水不涵木,肝郁化火,陰虛火旺,陰不潛陽,相火妄動,病位主要在肝、腎二臟,但“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郁火化痰。徐雯等[16]利用加減知柏地黃丸治療CPP,結果發(fā)現(xiàn)在消除患兒胃熱熾盛、虛火上炎證候的同時,亦使提前出現(xiàn)的第二性征如增大的乳房明顯回縮,并能降低患兒提前升高的血清生殖激素,控制骨齡的繼續(xù)發(fā)育,使提前發(fā)育的卵巢和子宮有縮小的趨勢,尤其對卵巢的影響更為明顯。我院中醫(yī)科根據(jù)患兒體質采用加減知柏地黃丸治療女童性早熟,取得了不錯效果,但治療效果仍然存在差異,有部分患者療效不佳。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采用加減知柏地黃丸治療女童性早熟,其療效與ERα-PvuⅡ與ERα-XbaⅠ的基因多態(tài)性沒有關系,而與ERβ RsaⅠ與ERβ AluⅠ的基因多態(tài)性有關,含RsaⅠR 基因位點與AluⅠa 基因位點性早熟女童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不含上述等位基因的患者。現(xiàn)有研究[9]已證實雌激素與ER 在女童性早熟中的作用。中樞性性早熟主要是由于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的提前啟動引起,雌激素是該軸的靶激素。雌激素的最終效應不僅取決于雌激素本身的分泌與代謝,還與ERα、ERβ 基因突變或多態(tài)性引起的ER 敏感性增高有關[17]。雌激素與子宮、卵巢的ER 形成復合物,從而使子宮、卵巢增大,雌激素水平到峰值引發(fā)青春期的來臨,滋陰瀉火中藥可下調子宮、卵巢上ERmRNA 及蛋白表達起到治療作用[18],這是知柏地黃丸可能的作用機制。
李明珠等[19]研究認為,ERα 基因PvuⅡ基因型、XbaⅠ基因多態(tài)性與CPP 相關??陆S等[20]研究結果顯示,ERβ 基因的AluI 基因與性早熟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RsaⅠ基因型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吳小華等[21]研究認為,雌激素受體α 基因XbaⅠ位點多態(tài)性與CPP 存在一定相關性,Xx 基因型最易患病,ERα 基因PvuⅡ位點多態(tài)性與CPP 的發(fā)生無明顯關聯(lián)。基因的多態(tài)性可能導致ER 的差異,影響ER 與熱休克蛋白的結合、在轉錄過程中的作用及對GnRH 的敏感性,從而導致了知柏地黃丸在不同個體的療效差異。這是本次研究結果的可能解釋,同時也從生理、生化的角度證實了中醫(yī)采用加減知柏地黃丸治療女童CPP的療效可能與ER 基因多態(tài)性有關的猜想。
本研究分析加減知柏地黃丸對女童性早熟的療效與ER 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系,為個體化治療女童CPP 提供了分子水平的實驗基礎和新的研究方向,同時也為進一步推廣中醫(yī)治療提供了理論支持。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一方面,研究對象數(shù)量較少,可能使結果出現(xiàn)偏差。但相對現(xiàn)有的性早熟相關研究,本研究樣本量已多于多數(shù)研究。另一方面,本研究樣本來自我院治療的性早熟女童患者,大多數(shù)患者來自廣東地區(qū),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本研究中,ERα 基因多態(tài)性不影響治療效果,但對于ERα 基因與ERβ 基因不同的多態(tài)性組合在治療效果影響中是否會有差異,目前未看到相關文獻報道,可在未來的研究中擴大標本量加以了解。本研究的資料顯示不同中醫(yī)證型性早熟女童的治療效果沒有差異,但與ER 基因多態(tài)性之間是否關系,需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為加減知柏地黃丸治療女童性早熟療效與ER 基因多態(tài)性關系的探究提供了基礎,并為中醫(yī)治療的推廣提供了參考。為進一步驗證加減知柏地黃丸療效與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系,還需要前瞻性實驗對大樣本量、來自我國不同地區(qū)的性早熟女童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