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漢字看成一個人,那么他的童年是怎樣的形象呢?
針對目前國內高等教育對現代機械設計技術中機械系統(tǒng)動力學的重視程度不足,以及課程講授過程中教材選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承待完善的問題,提出教材選用的原則,并推薦了經典教材;規(guī)劃了教學內容、分清了內容主次;分享了理論教學與上機編程和軟件操作相結合教學方法的實踐經驗,以及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經筆者五年多的實踐,改革效果較為令人滿意。但是,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主動性,是課程今后努力的方向。■
沒有嬰兒期的懵懵懂懂,也不像成年期那樣端莊持重。稚氣未全脫,氣象已初現:已非蒙昧,但仍保有童真;已有規(guī)矩,但仍流露頑皮;已顯不凡,但仍可親可近……這是怎樣可愛的小朋友啊!
沒錯,我要說的正是甲骨文。
正如郭沫若在1937 年出版的《殷契粹編》的序言中指出的那樣:“卜辭契于龜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輩數千載后人神往……足知現存契文,實一代法書,而書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鐘王顏柳也。”
在欣賞甲骨文時,我們時常驚嘆于古人蓬勃的想象力和強大的概括能力。如此復雜多變的世界,就這樣被幾根線條組成的文字簡單勾勒出來。更令我們感動的是,從這些樸素的筆畫之中,我們已然看到了現代漢字的萌芽。
甲骨文和現代漢字的這種“親緣關系”不證自明——甲骨文的破譯比埃及圣書字的破譯相對簡單,即使我們不去刻意學習,也可以辨認出甲骨文中的一些簡單的字形。我們的文明像一棵古老的大樹,甲骨文則是深埋進土壤里的樹根,與腳下的大地緊密相連。
許多甲骨片上刻寫的既是成熟的文字,又是“高水平”的書法作品。而這種“高水平”,源于其爛漫古拙的獨特氣質。
或許從漢字誕生的那一刻起,書法就同時伴生了。甲骨文書法雖整體看來略顯稚嫩,但確已具備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是中國書法現能追溯到的最早的、最可靠的源頭。
或許正因如此,甲骨文的書法藝術價值一向為學界、書法界所看重。當代很多著名的書法家都注重從甲骨文中汲取營養(yǎng)。有意提高自己書法水平的小伙伴,也不妨寫寫甲骨文喲!
德興銅礦富家塢礦區(qū)生產規(guī)模為1485萬t/a,礦區(qū)面積3.9838km2,開采深度400m以上。礦區(qū)采用陡幫開采方式,采區(qū)南平山320以上邊坡已隨著開采活動出露終了邊坡。隨著采礦進程加快,為避免泥石流、坡面塌方等災害,確保邊坡的穩(wěn)定性,實施邊坡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以促進礦山綠色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該工程項目于2017年10月底開工,至2018年1月底竣工,生態(tài)恢復總面積為42000m2。
具體說來,用筆(刀)上,甲骨文瘦勁堅實、挺拔爽利,富有立體感;結字上,甲骨文方圓結合、開合揖讓、稚拙生動;章法上,甲骨卜辭文字大小錯落有致、行氣貫串、大小相依、左右相應、前后呼應,字數多者茂密緊湊,字數少者疏朗空靈,古樸而浪漫。
自然災害是導致脫貧人口返貧的又一個重要因素。中國大地廣袤,自然災害并不少見,如嚴寒、酷熱、干旱、洪澇、泥石流、瘟疫、蟲災等,這些自然災害亦是導致農民返貧的重要因素。
你知道“鐘王顏柳”分別指的是哪四位書法大家嗎?掃一掃下方二維碼,答案即刻揭曉!
計算機軟件在實際應用中有著比較突出的優(yōu)點:(1)在社會應用中比較普遍,得到了較大的認可,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在進一步推動計算機軟件產業(yè)的不斷快速發(fā)展和進步,經濟效益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狀態(tài)。(2)軟件開發(fā)工作實際上屬于一種較強的系統(tǒng)性工作,工作極為細致和復雜,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一旦開發(fā)并推廣使用,對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作用就不可忽視了[1]。
作為中華文明的基石之一,甲骨文為全人類所珍視。2017 年,包括天津博物館在內的國內十一家甲骨收藏單位聯合申遺成功,甲骨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這既是祖先的光榮,也是我們這些仍在書寫漢字的后代子孫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