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柏彥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從全局和戰(zhàn)略的高度提出了構建大科普發(fā)展格局,科技部將從加強科普工作統籌、發(fā)揮好網絡科普力量作用等多個方面推動落實。隨著各類社交媒體的蓬勃發(fā)展,“科普網紅”作為當下科技傳播的一支中堅力量正在得到大眾的認可。今年43歲的水下考古工作者張瑞就是“科普網紅”中的一員,其個人賬號“張瑞水下看世界”在微博、今日頭條、抖音、搜狐視頻等多個平臺擁有數十萬的粉絲,已成為一名考古界的“網紅”。
張瑞 | @張瑞水下看世界
單位: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平臺:今日頭條、微博、抖音、搜狐視頻、西瓜視頻、B站、百家號、騰訊新聞、企鵝號等
粉絲:40萬+
涉及方向:水下考古、考古
今年43歲的張瑞是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隊領隊。自2009年取得水下考古資質至今,張瑞接受國家文物局調遣,先后參加了“南澳一號”、定遠艦、經遠艦、致遠艦等國內知名水下考古項目,拍攝了大量的水下考古照片和視頻資料,積累了豐富的水下考古經驗。2020年,張瑞還以經遠艦水下考古發(fā)掘為背景,撰寫并出版《再見經遠》一書。
而促使張瑞走上“科普網紅”道路的也恰好是因為《再見經遠》這本書?!爱敃r因為《再見經遠》要出版,出版社建議我最好能利用互聯網對新書進行宣傳,所以我就在微博申請了一個賬號——水下考古張瑞?!睆埲鹫f,在之前他也曾多次參加各部門組織的考古知識宣傳活動,在他看來,市民對于考古知識有一定的探索欲的,利用網絡平臺宣傳新書肯定不難。讓他意外的是,“水下考古張瑞”拋出的消息并未在微博用戶中引起任何關注,與之前想象的“熱議”大相徑庭。
微博賬號“遇冷”給張瑞潑了一盆涼水,也讓他逐漸冷靜下來?!翱脊沤邕@些年一直都是‘端著’的,包括我在內的很多考古從業(yè)人員都有一種莫名的優(yōu)越感,覺得考古對公眾很神秘,特別是水下考古,我以為拿出點消息就能‘震住’網民,結果現實給我上了一課?!睆埲疬@一刻才發(fā)現,不是一名優(yōu)秀的考古工作者就一定能成為“網紅”,“你覺得好的東西,人家不感興趣;這些年考古界一貫的‘輕紗遮面’,捂著、藏著,或許已經讓市民對說教式考古失去了探索的興趣。”
作為一名年輕人,張瑞在工作之余也是社交平臺的粉絲,以前瀏覽著“網紅”的賬號并沒感覺到如何,自己一試才深刻體驗到,想成為“網紅”也不容易。在對網絡以及網絡宣傳有了充分的體會之后,張瑞開始認真看待社交媒體上的賬號。
從最開始枯燥的講述,到后來學習制作視頻、追逐網絡熱點,“水下考古張瑞”也逐漸有了不少粉絲。
《“丞相”和“宰相”是一回事嗎?》《天上的“弼馬溫”VS地下的“太子洗馬”,崗位職責真是洗馬嗎?》《考古畢業(yè)生就業(yè)很難嗎?就業(yè)前景怎么樣?》……這些公眾感興趣的話題或是網絡熱點,都成為張瑞在做考古科普時會講到的內容。隨著科普內容的不斷延伸,粉絲的關注度也在不斷增加,張瑞的網絡科普“戰(zhàn)場”也從微博逐漸擴展至抖音、今日頭條、知乎、百家、搜狐視頻等眾多社交平臺,其個人賬號名稱也從“水下考古張瑞”變成了“張瑞水下看世界”。截至目前,“張瑞水下看世界”個人賬號在眾多社交平臺上的粉絲已經超過40萬,僅僅在今日頭條這一個自媒體平臺,“張瑞水下看世界”科普作品的閱讀量就已經超過4400萬次。
2021年,張瑞的水下考古紀實文學《再見經遠——2018中國水下考古“經遠艦”調查工作紀實報告》再版,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那段歷史。從默默無聞,到擁有超過40萬粉絲的“科普網紅”,張瑞只用了短短2年的時間。在這段默默攢粉的過程中,張瑞也逐漸將直白、枯燥的考古知識宣講變成了為網民制作營養(yǎng)美味的“考古簡餐”?!霸诿鎸脊艜r,公眾與專業(yè)考古工作者關注的重點肯定不同,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們在對公眾進行科普的時候,如何吸引他們的注意、引起他們探索的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張瑞說,這與老師在教學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相似。而張瑞用來吸引粉絲的方式,除了利用網絡熱點話題之外,就是為大家講故事。
“給大家將水下考古遇到的一些趣事,比如水下考古時在船上如何生活,考古時的水下作業(yè)與潛水有何不同……”張瑞說,從這些公眾關注的細節(jié)入手,慢慢展開考古知識的宣傳,效果比平鋪直敘更好。
近日,由“探索一號”和“探索二號”科考船組成的聯合航次在南海北部取得重大成果??蒲腥藛T在2000—3000米深度的海底發(fā)現1處水下文物點和3處船體以及多個單體醬釉罐,提取出水陶器、瓷器等文物標本66件。這是中國水下考古深度首次突破2000米深度。
這條振奮人心的考古新聞在9月6日這天被媒體公布,作為一名水下考古人員,張瑞在高興之余,更多的卻是覺得沮喪。“深??脊攀状瓮黄?000米,這對于我國水下考古而言是有著里程碑意義的,但就是這樣一條重要新聞,卻不敵華為新品發(fā)布會的威力?!痹趶埲鹂磥恚脊艑W家們工作到了“十”,但社會公眾可能只知道“三”,所以進行考古科普非常重要。
在國家文物局印發(fā)的《“十四五”考古工作專項規(guī)劃》中,對“十四五”時期考古工作作出部署?!兑?guī)劃》中提出,用好考古成果,通過考古報告出版工程、中國考古讀本編寫工程、“考古+融媒體”傳播計劃、“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推介等,推動考古成果傳播,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yǎng)。
在張瑞看來,當前公眾考古正處在一個蓬勃發(fā)展的上升期,無論是之前三星堆考古在央視的連續(xù)直播活動,還是如《中國考古大會》、《考古公開課》等一系列的電視節(jié)目,都充分體現出了我們這個時代對考古知識、對華夏文明的渴求。在對公眾進行考古宣傳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考古是嚴謹的科學,不是嘻嘻哈哈湊熱鬧,其蘊含的文化信息和價值導向,不是幾篇網絡小說或者幾部探墓電影所能覆蓋的。
在宣傳考古知識的道路上,張瑞結識了很多熱愛考古、愿意投身公眾考古的年輕人?!霸谥?,‘張瑞水下看世界’一直都是我個人在創(chuàng)作、運營。可是隨著宣傳內容的拓展,我越來越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睆埲鹫f。不久前,以張瑞為帶頭人的全新創(chuàng)作團隊成立,“我們的創(chuàng)作團隊目前有6個人,除了我之外,他們中有研究瓷器的,也有研究古建筑、博物館學的。有這樣一支團隊,我們的內容創(chuàng)作會更加豐富、全面。”
作為中國水下考古一線隊員,水下攝影師、考古領隊,參與中國水下考古工作十余年的張瑞,希望更多有著考古學知識的專業(yè)人士加入到公眾考古的隊伍中來,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科學而真實的考古文化,而不是那些以“盜墓”為噱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