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藝 汪 珩 陳建穎 劉書鋒 尹亞紅 趙玉潔 李 勝 王文策 朱勇文* 楊 琳*
(1.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廣東省動物營養(yǎng)調(diào)控重點實驗室,廣州510642;2.金錢飼料(東莞)有限公司,東莞523147)
核黃素,又稱為維生素B2,作為輔酶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黃素單核苷酸(FMN)的前體發(fā)揮其生化功能,禽類飼料中的核黃素主要以FAD和FMN的形式存在。飼糧中添加核黃素不僅有助于促進禽類生長發(fā)育[1],同時對腸道發(fā)育和抗氧化性能也有積極作用[2-3]。在肉雞方面,Leiber等[4]推薦肉種雞及生長前期肉雞飼糧核黃素含量分別為6和8 mg/kg;阮棟等[5]發(fā)現(xiàn)基礎飼糧中添加3.0 mg/kg核黃素時,43~63日齡黃羽肉雞的生長性能及抗氧化性能最佳。在肉鴨方面,唐靜[6]以平均日增重為評定指標,依據(jù)折線模型,估算出1~21日齡北京鴨核黃素需要量為10.59 mg/kg,且公鴨核黃素需要量略高于母鴨;張博[7]以種蛋孵化率等為評價指標,采用直線-折線模型估測出種鴨核黃素需要量為3.92~7.84 mg/kg。NRC(1994)關于0~4周齡鵝核黃素的推薦量是3.8 mg/kg。目前國內(nèi)關于核黃素需要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雞、鴨上,而對于鵝核黃素需要量的研究相對缺乏,且不同品種肉鵝不同生長階段核黃素的需要量可能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本研究以1~21日齡馬岡鵝為研究對象,通過在飼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核黃素,探究其對馬岡鵝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腸道發(fā)育的影響,以期獲得生長前期馬岡鵝核黃素需要量,為肉鵝精準飼糧配制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飼養(yǎng)試驗在揭陽市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科研合作基地——金錢飼料(東莞)有限公司進行。試驗采用隨機分組試驗設計,選用體重相近、健康的1日齡馬岡鵝公鵝720只,隨機分成6組,每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20只。6組試驗鵝飼喂添加不同水平核黃素的飼糧,其中對照組肉鵝飼喂不添加核黃素的基礎飼糧(核黃素含量為2.48 mg/kg),5個試驗組分別在基礎飼糧中添加2.6、5.2、10.4、20.8、41.6 mg/kg的核黃素(飼糧核黃素含量分別為5.08、7.68、12.88、23.28、44.08 mg/kg)。試驗鵝采用籠養(yǎng)方式,按照常規(guī)免疫程序進行免疫,自由采食和飲水。試驗期為21 d(1~21日齡)。
試驗所用基礎飼糧為玉米-大麥-豆粕型飼糧,參照NRC(1994)家禽營養(yǎng)需要推薦量及當前我國馬岡鵝生產(chǎn)實際進行配制?;A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1.3.1 生長性能指標
于21日齡當天08:00對試驗鵝以重復為單位空腹稱重,試驗期間以重復為單位記錄耗料量及增重,計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
表1 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1.3.2 血清生化指標
于21日齡時,每個重復按平均體重選取1只試驗鵝,采血前禁食12 h,頸靜脈采血,靜置30 min后,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0 ℃保存。采用維生素B2酶聯(lián)免疫檢測試劑盒測定血清核黃素含量,試劑盒購于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清總蛋白(TP)、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與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活性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產(chǎn)的試劑盒測定,參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3.3 血清抗氧化指標
采用試劑盒測定血清中總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總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與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試劑盒均購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參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3.4 腸道發(fā)育及形態(tài)結構
將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盲腸中內(nèi)容物和脂肪剔除干凈后稱重,重量與活重之比即為該腸段的相對重量(g/kg);將各腸段平鋪自然伸直,測量各腸段長度,長度與活重之比即為該腸段的相對長度(cm/kg)。
取十二指腸、空腸、回腸腸段中部相同位置約1.5 cm,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清洗干凈,置于4%甲醛固定液中。蘇木精-伊紅(HE)染色切片及鏡像結果由武漢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測量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絨毛高度和隱窩深度,并計算絨毛高度/隱窩深度(V/C)。
采用SAS 9.2軟件的GLM程序?qū)υ囼灁?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然后采用Duncan氏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結果以平均值和均值標準誤(SEM)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
由表2可知,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對1~21日齡馬岡鵝的平均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無顯著影響(P>0.05)。
表2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1~21日齡馬岡鵝生長性能的影響
2.2.1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部分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由表3可知,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對21日齡馬岡鵝血清核黃素、ALB含量以及ALT、AST活性與AST/ALT均無顯著影響(P>0.05)。隨著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的升高,馬岡鵝血清TP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對照組血清TP含量最高,各試驗組血清TP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2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血清脂質(zhì)代謝指標的影響
由表4可知,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對21日齡馬岡鵝血清HDL-C、LDL-C和TC含量均無顯著影響(P>0.05)。隨著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TG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核黃素添加水平為10.4及20.8 mg/kg時血清TG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血清TG與LDL-C含量最低。
表3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部分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表4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血清脂質(zhì)代謝指標的影響
由表5可知,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對21日齡馬岡鵝血清T-AOC、MDA含量、T-SOD與GSH-Px活性均無顯著影響(P>0.05)。隨著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GSH-Px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以對照組血清GSH-Px活性最低,MDA含量最高。
表5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血清抗氧化指標的影響
2.4.1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腸道發(fā)育的影響
由表6、表7可知,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對21日齡馬岡鵝各腸段相對長度及空腸、盲腸和直腸相對重量均無顯著影響(P>0.05)。核黃素添加水平為2.6、5.2、20.8及41.6 mg/kg時十二指腸相對重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核黃素添加水平為20.8、41.6 mg/kg時回腸和總腸道相對重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6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腸道相對長度的影響
表7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腸道相對重量的影響
2.4.2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腸道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由表8可知,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對21日齡馬岡鵝十二指腸隱窩深度、空腸絨毛高度及回腸形態(tài)結構均無顯著影響(P>0.05)。核黃素添加水平為20.8和41.6 mg/kg時十二指腸絨毛高度、絨毛高度/隱窩深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空腸隱窩深度在10.4 mg/kg組最高,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漳c絨毛高度/隱窩深度在20.8 mg/kg組最高,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
表8 飼糧添加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腸道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飼糧核黃素缺乏會影響家禽的生長性能。在肉雞方面,當飼糧中添加適量的核黃素時,有助于提高肉雞的生長性能,隨著核黃素添加水平的升高,肉雞生長性能呈現(xiàn)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1,8],但低水平的核黃素(2.5 mg/kg)并不影響肉雞生長,也不會表現(xiàn)出核黃素缺乏癥狀[4]。在肉鴨方面,唐靜[6]的研究表明,飼糧中核黃素缺乏會顯著降低1~21日齡北京鴨的生長性能;而Zhang等[9]的研究則發(fā)現(xiàn),核黃素缺乏對14周齡種鴨的體重和生產(chǎn)性能無顯著影響。由此可見,核黃素對家禽生長性能的影響與動物日齡、基礎飼糧核黃素含量及其添加水平有關。目前關于生長前期肉鵝核黃素需要量的研究較少,本試驗結果顯示,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對1~21日齡馬岡鵝終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無顯著影響。而研究表明,肉鵝盲腸絕對長度及重量均大于肉雞和肉鴨[10],肉鵝盲腸相對于肉雞和肉鴨更發(fā)達。并且,除飼糧來源外,腸道菌群是核黃素的另一重要來源,研究發(fā)現(xiàn)動物腸道中擬桿菌門、厚壁菌門以及變形菌綱中存在大量可以合成核黃素的微生物[11],因此推測基礎飼糧中含有的核黃素以及腸道菌群所提供的核黃素可能已經(jīng)滿足了馬岡鵝雛鵝階段生長所需。上述結果提示,相對肉雞和肉鴨來說,生長前期肉鵝對于核黃素營養(yǎng)缺乏相對不敏感。本試驗條件下,飼喂不同添加水平核黃素飼糧的馬岡鵝生長性能無顯著差異,說明額外添加核黃素可能對鵝生長發(fā)育沒有產(chǎn)生影響。
研究發(fā)現(xiàn),飼糧核黃素水平顯著影響蛋鴨血漿核黃素含量[12],而本試驗結果顯示,飼糧添加不同水平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血清核黃素含量無顯著影響,這可能是由于肉鵝的卵黃囊較大,能夠依靠內(nèi)源性卵黃囊營養(yǎng)維持前期營養(yǎng)需要[13]。血清生化指標中的ALT和AST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機體肝臟生理功能和營養(yǎng)代謝狀況。本試驗發(fā)現(xiàn),飼糧添加不同水平核黃素后,21日齡馬岡鵝血清ALT、AST活性沒有發(fā)生顯著變化,說明血漿ALT和AST活性可能不是反映鵝核黃素需要量的敏感標志物。研究表明,飼糧核黃素水平對生長育肥豬血漿AST活性無顯著影響[14],Bian等[15]的試驗也表明,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在核黃素缺乏時沒有顯著升高,與本研究結果一致。TP由ALB和球蛋白(GLB)組成,在機體中發(fā)揮重要的生理功能[16]。本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隨著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的升高,馬岡鵝血清TP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對照組血清TP含量最高,說明核黃素缺乏可能影響了蛋白質(zhì)的代謝。血清HDL-C、LDL-C、TC和TG含量能反映血清脂質(zhì)代謝情況,核黃素添加水平可能會影響機體脂質(zhì)代謝[17]。Bian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核黃素缺乏(飼糧核黃素含量為3 mg/kg)顯著降低了大鼠血漿中LDL-C和TG含量。本試驗結果顯示,隨著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TG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但對血清TC、LDL-C、HDL-C含量均無顯著變化。上述結果說明馬岡鵝血清中不同脂質(zhì)代謝指標對于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呈現(xiàn)不同的劑量效應。
核黃素具有抗氧化和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的作用[18],其機制可能歸因于谷胱甘肽氧化還原循環(huán)機制[3]。核黃素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通過激活SOD發(fā)揮抗氧化作用[19]。Wang等[20]對大鼠和唐靜[21]對21日齡北京鴨的研究均表明,核黃素能增強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脂質(zhì)過氧化水平,減少脂質(zhì)過氧化物MDA的形成。Zhang等[22]研究發(fā)現(xiàn),未添加核黃素組蛋鴨血漿MDA含量最高,GSH含量、T-SOD活性和T-AOC最低。而王爽等[12]的研究表明,隨著籠養(yǎng)蛋鴨飼糧核黃素水平的升高,血清GSH-Px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但各組差異不顯著。本試驗結果顯示,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對21日齡馬岡鵝血清抗氧化指標無顯著影響,說明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對馬岡鵝機體的抗氧化性能沒有產(chǎn)生顯著影響,基礎飼糧中所含核黃素可能已經(jīng)滿足了肉鵝發(fā)揮抗氧化能力的需要。
腸道的主要功能是攝取、消化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以支持動物的生長和生理功能,同時保護有機體免受腸腔內(nèi)有害化合物的侵害[23]。小腸是營養(yǎng)物質(zhì)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各腸段長度及重量反映了腸段的生長發(fā)育程度[24]。在本試驗條件下,與對照組相比,飼糧中添加不同水平核黃素對21日齡馬岡鵝空腸、盲腸和直腸相對重量無顯著影響,但降低了十二指腸、回腸和總腸道相對重量,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腸道形態(tài)結構可以反映小腸消化吸收功能的強弱,絨毛高度、隱窩深度及絨毛高度/隱窩深度反映腸道組織形態(tài),與腸道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密切相關,而絨毛高度可以反映腸道與營養(yǎng)物質(zhì)接觸的面積,較高的絨毛高度通常被認為能夠更好地吸收可用的營養(yǎng)物質(zhì)[25]。本試驗中,隨著飼糧核黃素添加水平的升高,除個別組外,十二指腸與空腸的絨毛高度和絨毛高度/隱窩深度整體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20.8 mg/kg組顯著高于對照組,腸道絨毛高度增加、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提高表明近端小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普遍增加[26]。因此,飼糧添加適量核黃素能夠改善馬岡鵝的腸道形態(tài)結構,促進腸道發(fā)育。
綜上所述,飼糧添加核黃素對1~21日齡馬岡鵝的生長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無顯著影響,但可改善21日齡馬岡鵝的腸道形態(tài)結構。因此,本試驗中,在籠養(yǎng)條件下,1~21日齡馬岡鵝玉米-大麥-豆粕型飼糧中無需額外添加核黃素,即飼糧核黃素含量不低于2.48 mg/kg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