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智強
(1.中煤科工集團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12;2.唐山國選精煤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12)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fā)的《能源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發(fā)展的路徑和重點任務,提出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xiàn)代能源體系。實現(xiàn)煤炭消費的清潔高效利用與超低排放,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理念[1-3]。在產煤多達10億t以上的山西省,根據國家多部門指導意見,依據省政府相關文件發(fā)文提出推進煤炭洗選行業(yè)升級改造,淘汰落后過剩的洗選產能,加大環(huán)保整治力度,提高環(huán)保標準與要求,鼓勵洗選煤廠調整自身的產品結構,增加洗選煤企業(yè)先進產能占比,加強洗選煤企業(yè)設備水平與洗選煤廠員工專業(yè)技能素質水平,從而達到煤炭資源合理開發(fā)與充分利用,減少資源的浪費[4-7]。然而,目前現(xiàn)有的多數選煤廠缺少專業(yè)的技術團隊與成熟的管理模式,導致選煤廠難以實現(xiàn)選煤的現(xiàn)代化[8-10]。隨著煤炭洗選行業(yè)的發(fā)展,一些選煤設計院將選煤技術與調試生產相結合,借鑒電廠、酒店等其他行業(yè)的管理模式,探索出選煤廠團隊管理的新模式即選煤廠托管運營模式應運而生[11-16]。
本文就億成選煤廠自主運營與托管運營兩種模式進行分析介紹,從而選擇更加先進的運營模式。
億成選煤廠隸屬于孝義市億成煤炭綜合加工有限公司,2016年12月建成,并于2017年1月帶煤調試,同月份正式生產,該廠設計入洗能力為2.40Mt/a,采用“跳汰+浮選”的聯(lián)合工藝,生產過程基本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前期億成選煤廠選擇自主運營的模式投入生產。億成選煤廠在自主運營階段,存在以下技術與管理方面的問題:
1)投產后入洗原煤煤質情況復雜,易碎,使得次生煤泥含量較高,加之15%左右的原生煤泥,從而造成煤泥浮選效果較差,浮選尾煤+0.25mm的含量時常在15%以上,跑粗現(xiàn)象較為嚴重。此外,浮選藥劑用量較大、成本高,浮選效果并未達到預期指標。
2)在原煤洗選過程中,矸石含精率在大于5%,中煤含精率大于8%,煤泥灰分小于55%,數據證明入洗原煤未能充分回收利用,不僅直接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還會使煤炭資源浪費,甚至還間接給環(huán)保帶來一定壓力。
3)出廠精煤理化指標波動范圍較大,合格產品批次較少,難以滿足客戶對出廠精煤指標的要求,造成質量扣款頻率較高。其中,出廠精煤水分為12.5%~15%,不僅難以滿足客戶對水分的要求,而且還會造成運輸成本較高。
4)人員結構有一定的局限性,年齡較大者居多,后勤人員較多,生產技術人員較少,造成生產效率較低,人員流動性較大,原煤小時入洗量常在270t左右,很難達到該廠的設計能力。
5)人員業(yè)務不熟練。億成選煤廠80%以上的從業(yè)人員來自道相村,人員業(yè)務不熟練,洗選設備維修與保養(yǎng)不專業(yè),致使選煤廠設備故障率較高,平均每天影響生產大于2.5h。
6)備品備件不足,物資采購制度與流程尚未完善,缺少系統(tǒng)性規(guī)劃,而且存在采購備件型號與廠內現(xiàn)有設備型號偏差現(xiàn)象,不僅影響選煤廠的正常生產,而且還造成了一定的資金浪費。
為解決億成選煤廠自主運營模式中出現(xiàn)的問題,該廠開始嘗試選擇更具有專業(yè)化技術和管理的運營團隊,從而實現(xiàn)煤炭洗選加工的現(xiàn)代化。
2.1.1 篩網改進
針對浮選跑粗問題,前期該廠洗選細粒級物料選用2臺弧形篩,后期改用兩臺型號為DZSN3036三質體高頻脫泥篩[17],試驗結果見表1、表2。
表1 篩上物對比結果
表2 篩下物對比結果
通過表1分析可知,復合篩網篩上物累計灰分為10.25%,聚氨酯篩網篩上物累計灰分為9.67%,復合篩網篩上物高于聚氨酯篩網,且復合篩網篩上物灰分大于10%,當銷售精煤灰分10%時,顯然復合網很難達到指標要求。通過數據觀察小于0.250mm以下的物料可知,聚氨酯篩網產率僅為5.55%,而復合篩網達到15.57%,且該粒級聚氨酯與復合網加權灰分分別為16.54%、15.81%,表明聚氨酯篩網對高灰細泥部分透篩效果更顯著。結合表1和表2分析可知,在其他變量因素相同的條件下,聚氨酯篩網篩分效率高于復合篩網。同時,大于0.250mm粒級物料累計產率僅為4.39%,為后續(xù)浮選減輕壓力,降低跑粗現(xiàn)象的發(fā)生,由此表明經過技術改造升級以后,達到預期目的。
2.1.2 浮選改造
針對浮選藥劑用量較大、成本高等問題,設計單因素試驗,最終確定最優(yōu)方案[18]。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捕收劑與起泡劑用量試驗結果
通過表3分析可知,捕收劑1#與起泡劑1#為億成選煤廠自主運營所選用的藥劑情況,而捕收劑2#與起泡劑2#為托管運營后選用藥劑情況,為滿足客戶對精煤灰分小于10%,尾煤灰分大于60%的指標要求,結合經濟成本,選擇序號4的組合即可。通過藥劑的調整,可較自主運營降低藥劑成本0.098元/t,參照選煤廠2.40Mt/a的設計能力,可節(jié)約成本23.52萬元/a。
2.1.3 調整跳汰機參數
億成選煤廠采用跳汰+浮選工藝,而跳汰機主要由機體、風閥、排料裝置、供水管等部分組成[19],相關結構如圖1所示,該廠原有的選煤技術員在原煤洗選加工過程中,未能準確調節(jié)跳汰機參數。而托管運營以后,專業(yè)的技術團隊通過精準調節(jié),實現(xiàn)輕、重產物的分離,使得矸石含精率小于1%,中煤含精率小于5%,回收率提高3%左右,參照選煤廠2.40Mt/a,可回收原煤7.2萬t/a。
2.1.4 脫水設備改進
針對億成選煤廠精煤水分較高問題,該廠塊煤采用離心脫水機進行脫水,浮選精煤采用板框壓濾機進行脫水,但脫水效果一般,需要進行改造升級,改造前后結果見表4。
根據現(xiàn)有原煤的煤質特性,一臺離心機難以滿足工作要求,托管運營后,通過改造升級,增加一臺離心機,脫水效果顯著。由表4試驗數據可知,離心機脫水后精煤水分從11.39%將至8.17%;板框壓濾機通過調整吹風壓榨時間,將壓濾后的精煤水分從27.37%將至22.08%,結合出廠精煤水分指標可知,精煤水分從14.91%將至11.23%,水分降低了3.68%,從而極大的改善了運輸成本。
表4 脫水設備改造前后試驗結果 %
綜上技術改造以后,篩上物灰分由10.25%降至9.67%,減輕了浮選壓力,降低跑粗現(xiàn)象的發(fā)生;矸石含精率由大于5%降至小于1%,中煤含精率由大于8%降至小于5%,回收率提高了3%左右,參照選煤廠設計能力2.40Mt/a,可增收原煤7.2萬t/a,精煤水分降低了3.68%,改善了運輸成本。驗證了億成選煤廠托管運營的可行性。
2.2.1 改進選煤廠人員結構配置
針對億成選煤廠人員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托管運營團隊優(yōu)化人員配置,設置廠長1人,安環(huán)、機電、生產廠長各1人,運用“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調動員工積極性,這種靈活的用工模式,不僅吸引了大量優(yōu)秀技術人員及年輕人員加入該選煤廠,而且選煤廠可以選擇具有責任心更強、更加有能力、素質更高的員工,這也使得選煤廠即可以降低生產事故與安全隱患,又可以提高生產能力,同時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20,21],為選煤廠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保障。
2.2.2 提高技術水平與管理能力
托管運營團隊依托托管運營公司的技術優(yōu)勢與相關管理經驗,以及母公司同時運營多個選煤廠的基本條件,可以快速處理億成選煤廠的相關技術問題。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駐廠時間,為選煤廠解決生產技術問題。同時,新入職的年輕員工通過入職培訓、實習,快速積累經驗,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
與此同時,托管運營后,將億成選煤廠所有設備依次進行編號,通過二維碼將巡檢過程中的設備溫度、運轉狀態(tài)、故障率等相關信息記錄在企業(yè)微信,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比對,從而降低設備的故障率。
2.2.3 完善物資采購制度
億成選煤廠采購制度不完善,且存在采購設備備品備件與廠內設備實際情況不符的現(xiàn)象,不僅影響了設備運轉的連續(xù)性,而且還造成了一定的資金浪費。該廠托管運營后,完善采購制度,根據選煤廠設備實際情況按需采購,并通過U8庫管軟件實時監(jiān)測,與其他運營項目聯(lián)合監(jiān)管,綜合調配,不僅節(jié)省了選煤廠運轉資金,而且極大的提高了該廠的運轉效率。
綜上所述,通過該廠實施托管運營模式后,改進了人員結構配置,提高了員工技術水平與管理能力,完善了物資采購制度,原煤小時入洗量最高達到400t/h左右,較自主運營時的270t/h提高了近130t/h,設備維修保養(yǎng)時間也從2.5h/d降至0.5h/d,基本上實現(xiàn)了連續(xù)化生產。
1)篩上物灰分由10.25%降至9.67%,同時減輕了后續(xù)浮選壓力,降低跑粗現(xiàn)象的發(fā)生;矸石含精率由>5%降至1%附近,中煤含精率由>8%降至5%附近,回收率提高了3%左右,參照選煤廠設計能力2.40Mt/a,可增收原煤約7.2萬t/a,精煤水分降低了3.68%,改善了運輸成本。
2)通過該廠實施托管運營模式后,改進了人員結構配置,提高了員工技術水平與管理能力,完善了物資采購制度,原煤小時入洗量最高達到400t/h左右,較自主運營時的270t/h提高了近130t/h,設備維修保養(yǎng)時間也從2.5h/d降至0.5h/d,為生產連續(xù)奠定基礎。
3)通過技術及管理方面的改進,基本實現(xiàn)了億成選煤廠現(xiàn)代化生產,從而驗證了億成選煤廠托管運營模式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