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春
十多歲的王唯只有四五歲孩子的智商,這是個小老樹般長不大的孩子。
王唯是個男孩,村里人喊他小孬子。小孬子不缺胳膊不缺腿,缺的是腦子是心眼,小孬子在村里少有人搭理,父母問得也少,給飯吃給衣穿,扔床破被絮在灶口,那是他睡覺的地方。
十多歲的王唯整天在村子周圍晃悠,逮到個青蛙玩半天,對著楝樹果吮指頭。小孬子只干小孬子的事,倒也好,田地里的活兒、家務事不用伸手,落個輕松??蓻]人愿做孬子,孬子就是孬子,孬子不算個完整的人。
王唯的父母犯過愁,可愁久了,也就將愁放在了一邊,人還得生活下去。
王唯的父親看不得王唯的孬相,也是為了證明王唯不是十足的孬,領了一頭牛讓王唯拉野地里去放。放牛,王唯多少知道些,早晨乘著露水牽了牛去荒崗。
牛埋頭吃草,王唯也拽了草向嘴里塞,王唯的肚子咕咕叫,王唯也餓了,比慢條斯理埋頭啃草的牛還餓。
就在這時,王唯發(fā)現(xiàn)了一條蛇,藏在草棵里的一條鉛筆粗細的蛇——一條剛破殼而出的小蛇。王唯被小蛇吸引了,小蛇有危險,一只癩蛤蟆要吞食它。他趕走癩蛤蟆救下小蛇,小蛇張嘴向王唯手上咬,王唯躲開了,三番兩次小蛇沒了力氣,乖乖躺進了王唯的手心。
王唯把蛇帶回了家,放在了灶口的破被絮里面,這是王唯的領地,家里的其他地方不屬于王唯。
王唯自此擁有了一條蛇。
王唯雖孬,他從野地里逮回螞蚱、青蛙喂小蛇,小蛇吃飽了就縮進被絮里。
晚上睡覺,小蛇會悄悄地爬上王唯的胸口,小蛇很涼,王唯把蛇從胸口攆走,但轉眼小蛇又回來了。沒有人知道王唯養(yǎng)了一條蛇,一個孬子是沒人過問的,王唯的蛇養(yǎng)得安全。
小蛇長大了,它會吐著芯子,做一些示威的動作,可對王唯不會,蛇陪著王唯去田野、去村莊的旮旮旯旯。蛇比人會隱藏,它跟著王唯行走,從沒讓人發(fā)現(xiàn)過。但王唯知道蛇在哪兒,他招招手,蛇就會現(xiàn)身。
有一次王唯走得遠了,王唯不認識回家的路了。天黑了下來,蛇從他的腳下溜了出來,昂起頭對著王唯示意。他跟著蛇一步步走,直到天明才找到了家。
小孬子也會長大的,五谷雜糧長身子。蛇也長粗了長長了,蛇還是和王唯睡在一個被窩,只是蛇太沉重,王唯的胸口承受不起。
一個劈風劈雨的夜晚,王唯被雷電炸醒,蛇也昂起頭看著灶房漆黑的屋頂?!鞍?,哦”,不知是誰在叫,蛇一把將王唯的頭裹進了長長的身體里。
灶房坍塌了,王唯和蛇都被埋沒了。
早晨,太陽出來了,王唯的父母拼盡力氣將王唯從倒塌的灶房里拽了出來,連同拽出的還有一架蛇的骨骼。也就是在這一天,王唯不再孬了,他成了個好人,一個充滿活力和智慧的人。
王唯在人間行走,他隱約中想小蛇是不是真的存在過,但他找不到實據。王唯為之頭痛,一到劈風劈雨天痛得尤甚。
王唯后來讀書,有兩篇文章他拒絕看,一是《農夫和蛇》,二是《白蛇傳》。
王唯小時捉回了一條蛇,養(yǎng)大了,成了一具包漿的骨骼,他時而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