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 微
隨著當前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紛紛組織幼兒開展各種形式的戶外活動,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培養(yǎng)幼兒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實踐能力的目的。在科學種植探究活動中,幼兒能夠體驗蔬菜瓜果種植,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本文將闡述幼兒園中班開展科學種植活動的重要性、策略和注意事項,以期為幼兒教學提供參考。
幼兒園中班引入種植活動后,幼兒可以通過親身體驗,近距離感受植物的生長過程。教師需鼓勵、引導幼兒,激發(fā)其參與種植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認真觀察并記錄種植物從生根發(fā)芽到發(fā)育成熟的全過程,這既可幫助幼兒充分地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又能培養(yǎng)幼兒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使他們清晰地認識到生命的衰敗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這并不意味著終結,而是代表著新的起點和新的開始。教師可以向幼兒講解糧食對于人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習慣。另外,教師引導幼兒親自參與,有助于鍛煉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
幼兒通常都憑借自己的感官來認識外界事物,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向幼兒灌輸各種理論知識,可能會打擊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幼兒對于這種知識的印象并不深刻,整體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此外,這種機械化、缺乏生動性的教育方式與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違背,不利于幼兒的成長。科學種植活動則是一種解放幼兒天性的活動,幼兒可以用眼睛看、用雙手觸摸、用鼻子聞。通過感官刺激,幼兒也更容易理解相關知識??茖W種植探究活動與幼兒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契合,能給幼兒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
科學種植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幼兒通過身體力行,在種下一顆種子時,就種下了一個希望。他們期待種子發(fā)芽,在澆灌植物、掐掉多余枝丫的過程中,近距離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時,幼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與他人的合作能力及動手實踐能力也有所提升。
教師開展幼兒園中班科學種植活動時,需充分利用幼兒園現(xiàn)有的資源,對種植空間做出巧妙規(guī)劃,為各項種植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在圍墻角落或走廊一角等地方開辟一塊區(qū)域作為種植區(qū)域,帶領幼兒收集生活中各種常見材料或廢舊材料,如塑料桶、塑料泡沫箱等,或與幼兒一起動手制作種植箱和花盆。另外,這種規(guī)劃種植空間的方式也不會過多占用幼兒園的空間,而且在走廊等位置按照一定順序擺放的種植箱、花盆等也為幼兒園創(chuàng)造了生機和活力,成為幼兒園的另一道風景線,可以美化幼兒園的環(huán)境。
為能順利開展種植活動,教師還應與幼兒一同科學規(guī)劃種植活動,確定種植的時間、方法和具體內容。在充分考慮幼兒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基礎上,教師需引導幼兒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環(huán)境選擇適宜的農作物進行種植。教師和幼兒可以盡量選擇那些生命周期相對較短、便于照顧且成活率較高的農作物,如小蔥、黃瓜、紅辣椒等,它們的果實成熟后還能食用,這可以充分激發(fā)幼兒種植的積極性。另外,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幼兒播放種植農作物的視頻,通過生動直觀的畫面,幼兒能夠了解種植農作物的相關流程。教師也可以向幼兒介紹種植植物的口訣和二十四節(jié)氣歌等,指導幼兒合理安排播種、澆水、施肥的時間,保證種植活動的順利開展。
教師在引導幼兒開展種植活動時,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科學探究,保證幼兒在種植過程中能有所收獲。例如,一名幼兒發(fā)現(xiàn)種植的蔬菜葉子變黃了,就趕緊告訴了老師,這引起了其他幼兒的注意,他們產生了疑問:“為什么菜葉子前兩天還綠油油的,才兩天時間就變黃了呢?”教師沒有把答案直接告訴幼兒,而是鼓勵幼兒回家和家長通過網上查資料等方式,總結可能導致葉子變黃的原因。幼兒發(fā)現(xiàn),影響蔬菜葉子顏色變化的因素有很多,如:澆水過多,土壤積水潮濕,造成土壤缺氧,從而阻礙植株對水分的正常吸收和呼吸,葉子就可能逐漸變黃;缺乏充足的光照可能會使植物長勢比較衰弱,導致葉子變黃;溫度較低也會使葉面局部和葉尖出現(xiàn)焦枯發(fā)黃的情況……幼兒掌握這些情況后,能夠和同伴一起討論,教師也可以帶領幼兒對蔬菜葉子變黃的原因進行分析。有的幼兒說:“我們的蔬菜都在室外種植,媽媽說每天光照充足,所以應該不是缺少陽光的原因?!庇械挠變赫f:“我們平時都感覺不到冷,現(xiàn)在溫度也挺高,葉子應該不是因為氣溫低才變黃的?!边€有的幼兒說:“我爸爸說,如果植物的根部澆水太多,它的葉子也有變黃的可能。我們要不要看看土壤里是不是有太多水?”在討論過程中,幼兒對葉子變黃的原因進行推測,在思考與交流中尋找主要原因和解決辦法。教師讓幼兒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鼓勵幼兒進行自主探究,積極探索無限可能。
由于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教師應在活動過程中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適時引導和幫助幼兒,為其答疑解惑,促使幼兒得到更大的進步。例如,這些幼兒對造成葉子變黃的原因的看法各不相同,幼兒都認為自己的說法正確,甚至出現(xiàn)爭執(zhí)不下的情況。此時,就需要教師及時介入,對幼兒提出建議:“大家分析出的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葉子變黃,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蝗嵉赜^察一下蔬菜的實際生長情況,然后再進行討論呢?”通過教師的提醒,幼兒豁然開朗:“對呀,我們?yōu)槭裁床蝗ビ^察一下蔬菜的真實情況呢?看過后不就都清楚了嗎?!苯處煄ьI幼兒觀察后發(fā)現(xiàn),土壤中還有水分,這就是造成蔬菜“生病”的元兇。知道葉子變黃的真實原因后,幼兒也就明白了種植蔬菜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澆水,不能過量,否則會導致蔬菜因“喝水”太多而“生病”。幼兒也開始明白,自己需要認真觀察,仔細分析,沒必要馬上下結論。教師還可以讓幼兒明白種植蔬菜過程的不易,以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糧食的習慣,使幼兒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道理。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不是朝夕間完成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兒的成長和進步亦是如此。因此,教師在帶領幼兒開展科學種植活動時,不能太注重瓜果蔬菜是否成熟等方面,而應關注幼兒的具體表現(xiàn),如幼兒的參與是否積極,是否全身心投入等問題。過程和結果同等重要,只有同等看待,才能真正發(fā)揮活動的效用,促使幼兒不斷進步。
科學種植活動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活動,幼兒在經歷了漫長的種植活動后,都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因此,教師應該觀察、記錄每名幼兒的態(tài)度、行為能力等變化,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幼兒在科學種植探索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并對幼兒良好的表現(xiàn)和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總之,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越來越無法適應幼兒的發(fā)展需求,教師需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增強幼兒的綜合能力。作為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新型教育模式,種植活動能夠對幼兒的學習和成長起到積極作用。教師需在教學中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科學規(guī)劃活動,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培養(yǎng)其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開展科學種植活動,教師能讓幼兒親身體驗種植過程,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好,并感受到付出之后有所收獲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其探究自然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提高他們的觀察與實踐能力。